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唐诗》中的“寒山寺”及其他(柯继承)《全唐诗》中的“寒山寺”及其他一柯继承 《全唐诗》中,提及“寒山寺”的,一共有四首,除张继的《枫桥夜泊》外,另有韦应物的《寄恒璨》、刘言史的《送僧归山》、方干的《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三位诗人同张继一样,都来过苏州,三首诗中的“寒山寺”,同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一样,指的都是苏州枫桥寒山寺。都是实指,而不是某些人所猜想的,是虚指什么“寒山上的寺庙”。在《全唐诗》中,“寒山寺”共出现过四次,它们分别出现在张继的《枫桥夜泊》、韦应物的《寄恒璨》、刘言史的《送僧归山》和方干的《途中言事寄居远上人》诗中。除了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外,其他三首中的“寒山寺”,长期以来都被人们误判为与苏州枫桥寒山寺无关。张继(?-779)的《枫桥夜泊》因而被视为现存提及苏州寒山寺的唯一唐诗,因为是孤证,某些人竟而据此怀疑苏州寒山寺的客观存在。韦应物、刘言史、方干三人来过苏州吗?他们笔下的“寒山寺”是不是实指苏州枫桥寒山寺?这就是本文所要论证的。为了行文方便,本文拟对三位诗人即韦应物、刘言史、方干的生平及相关诗篇分别论叙;并把他们的相关人脉,略作分析与归纳。一、韦应物与《寄恒璨》韦应物是唐代杰出诗人,而且“历官一十三政,三领大藩”(丘丹《韦应物墓志》),但《旧唐书》、《新唐书》均未为之列传。公元2007年,韦应物一家墓志(韦应物夫妇及子韦庆复夫妇墓志)四方,在陕西长安韦曲出土,根据墓志内容及韦诗本身提供的资料、前人研究成果,韦应物的生平已基本可知。大致为:韦应物(737-791),京兆长安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即公元737年生于京兆),玄宗天宝七载(751)韦应物15岁时入宫为三卫近侍。韦年轻时任侠不羁。安史之乱起,流落失职,始折节读书。代宗广德元年(763),韦应物27岁,乃入仕为洛阳丞。大历九年(774)任京兆府功曹(正七品下),时年38岁。德宗建中二年(781),为尚书比部员外郎(从六品上),时年45岁。建中四年(783)夏,47岁,出刺滁州(正四品下),贞元元年(785)秋,49岁,迁江州刺史。贞元三年(787)曾入朝为左司郎中。贞元四年(788)七月,由左司郎中领苏州刺史(从三品),时年52岁。贞元七年(791)初,55岁,卒于苏州。韦应物先后官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人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以“韦苏州”名最为响亮。平生所著诗赋、议论、铭颂、记序六百多篇,但传世的《韦苏州集》只收诗近六百首,其他各体文章都已失传。韦应物的诗,特别是它的山水隐逸诗,“气象清华,骚雅闲谈,真而不朴,华而不绮,上薄陶、谢,下该王、孟,并直接影响柳宗元的创作”(《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前言)。早在晚唐司空图笔下,就将其与王维并举。宋代苏轼将其与柳宗元并称,谓其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朱熹甚至认为他的诗高于王(维)孟(浩然)诸人。至明清,更得胡应麟、王渔洋的标举,从而成为我国古典山水隐逸诗的重要审美范式。韦应物为官颇有政绩,特别是他晚年在苏州,做了许多好事,苏州地方志称其为“循吏”,云:“韦公以清德为唐人所重,天下号曰韦苏州。当贞元时为郡于此,人赖以安。又能宾儒士,招隐独,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类见旌引,与之酬唱,其贤于人远矣。”(《吴郡图经续记》卷上“牧守”篇)而与之往还的都是一时名流,他们本身或是苏州人,或虽非苏州人却常在苏州逗留。《吴郡图经续记》所列与韦应物酬唱人士中,有一位,今人不是太熟悉,这就是丘丹,韦应物过世后,他的墓志,就是丘丹写的。丘丹,苏州嘉兴(唐时嘉兴隶属苏州)人,也能诗。《全唐诗》收其诗11首,其中4首与韦应物有关,韦应物赠与丘丹的诗,留存的有8首,均系韦在苏州所作,两人私交极深。韦应物与他们诗酒相酬,咏山吟水,对苏州风物之熟识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从《韦苏州集》中可以看到,苏州的重玄寺(承天寺)、永定寺、灵岩寺、开元寺等,韦应物全都游览,并都留下了诗篇。如《寄恒璨》诗:心绝去来缘,迹断人间事。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诗是韦应物写给恒璨禅师的,共六句三十个字。恒璨是滁州琅琊寺的僧人,戒行峻法,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783-785),与恒璨交好,赠诗多首,为此人们通常认为,这首《寄恒璨》诗,也是韦应物在这个时期所写。诗中有“寒山寺”句,而滁州没有名为寒山寺的古庙,于是,“寒山寺”就被人们望文生义,解释为“寒山上的寺庙”,而“寒山”又被进而解作“寒秋时的山”或“寒寂之山”。《寄恒璨》诗字句很朴实,今人读来也很容易理解。诗是写给方外友的,当然就少了人间烟火气。作者是说:自己思绪、行世与尘世断了接触,所以独自走在“秋草径”上,夜里便宿于“寒山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今天府邸中还空闲,正好(去寺庙里)研究研究佛经。“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显然是作者的夫子自道。而此时恒璨在琅琊寺中,作者为什么就不去琅琊寺,断绝人间烟火,而另找一个不知名的寒山上的寺庙呢?恒璨接到信必然会奇怪:我这里清净之地,你平常不是常来的么?为什么这次“思问楞伽字”,不来琅琊青呢?继而还会问:“如果你韦应物连我恒璨也要断绝来往的话(要‘独来独往’),那又为什么还要写诗给我呢?”这于理不通。于是,就有人这样来解释该诗,说“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不是韦应物自况,而是韦应物想当然地设想此刻恒璨的活动。但若是这样来理解,全诗就显得支离破碎了,“夜宿寒山寺”,与“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又有什么关联呢?所以,《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中华书局2002年3月版)的编著者孙望先生,在把本诗放在卷七时(即韦任滁州刺史时期所写),特意“笺评”道:“疑亦建中四年秋间作。按此诗之‘寒山’,盖谓有寒意之山,’寺',即指西山寺(琅琊寺);‘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属释子恒璨之事,乃应物想当然之词。”“笺评”的第一个字“疑”字,是“似,好像”的意思,这就表明孙望先生此刻心中也完全没底,下笔时十分犹豫,而将‘独寻秋草径'两句归属恒璨,正如上文所说,于理不通。孙先生长期从事对韦应物的研究,对韦诗作品的系年,下力甚勤,在笺评时,十分小心,此段笺评冠以“疑”字,恰恰表明将该诗安排在韦应物滁州刺史任上作,十分可疑。其实,我们只须跳出韦应物“滁州任上的朋友,必须在滁州任上来往”的模式,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原来,这首诗并不是韦应物作于滁州刺史任上,而是在其后的苏州刺史任上(788-791)所写。因为,只有在苏州,韦应物写自己“独寻秋草径”才是合情合理的,寄给恒璨也合乎赠诗的语景及逻辑。实际上,前人早有这样的认知,《古今图书集成》就列此诗于《方舆汇编•职方典》第670卷苏州府部下。既然诗是韦应物在苏州时所作,“寒山寺”不指枫桥旁的寒山寺,那才怪呢。但有人挖空心思,认为作者诗中的“寒山”是为了对偶“秋草”而杜撰出的新词汇,是为了对偶平仄的需要。这理由更显得荒唐。按照诗律,为了严格对偶,合乎平仄格律,秋草的声韵是平仄,与秋草对仗词的声韵应是仄平,但“寒山”偏偏是平平。这就说明作者并非刻意为了“凑”格律,而是顺势所用,因为“寒山寺”已是个习惯称名,不能改动。否则的话,用“冷山”(仄平)对“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拉萨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日照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崇左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b卷)
- 潼南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精练)
- 泰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双鸭山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曲靖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卷)
- 2026年蚌埠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b卷)
- 淄博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攀枝花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可行性分析报告
- 户外场地安全协议书6篇
- 标志牌施工组织方案
- 大庆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东北石油大学
- 痔外剥内扎手术
- (情况说明)个人病情情况说明范文
- 某公司安全奖惩制度模版(3篇)
- 催化剂宏观结构表征
- 考试成绩分析
- 辩论英文课件教学课件
-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