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扶贫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中国农村扶贫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中国农村扶贫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农村扶贫金融体系建设调研报告金融扶贫是扶贫开发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贫困农户和扶贫项目广泛、大量的资金支持,激发贫困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为充分发挥金融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中国普惠金融联席会“中国农村扶贫金融体系建设”课题组于2015年8月下旬赴甘肃、贵州、广西三省区(以下简称甘黔桂)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报告在总结和分析甘黔桂扶贫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金融扶贫工作的目标、理念和建设多层次、多类型、分工、分责扶贫金融体系的建议。一、甘黔桂扶贫与金融扶贫工作概况(一)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甘黔桂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省区,所辖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贫困人口多、扶贫难度大。1986年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经历了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年-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1994年-2000年)和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年-2010年)》三个阶段,甘黔桂贫困人口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254万、1500万、2100万减少为2014年末(按新标准)的417万、623万和538万,贫困发生率分别由67.1%、57.5%、70%下降到19.8%、18.0%和12.6%,贫困人口数量下降比重为58%-74%,贫困发生率下降68.7%、70.5%、82%,经过30年的努力,贫困人口及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二)扶贫任务仍很重,难度加大目前,三省区贫困人口数量较其它省仍然较多,分别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5.9%、8.9%、7.7%,贫困发生率比全国总体水平高出5.4%-12.6%。三省区贫困特征如下:第一,连片特困区多、扶贫难度大。三省区的贫困县和片区县主要集中在极端干旱区、山地丘陵区和大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发、生产条件恶劣,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如三大国定连片特困区覆盖了贵州省70个片区县、1212个乡镇、15867个村,分别占全省县、镇、村总数的80%、84%和88%,面积占全省的85%。第二,贫困户分布散、自我发展能力弱。贫困户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状,不仅在深山、边远地区、地方病多发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而且在非贫困甚至富裕地区也大量存在。因病、因学、因灾致贫问题突出,返贫率高。第三,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加大。剩余贫困人口多为综合困难致贫,贫困结构复杂,致贫原因多样,呈现出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单维贫困到多维贫困的新特点。表1:2014年末甘黔桂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甘肃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定贫困县(个)435028省定贫困县(个)173321片区县(个)587029总县(市、区、特区)数量(个)8688110贫困县占总县数比重69.8%94.3%44.5%贫困村(个)622090005000贫困户(万户)97205145贫困人口(万人)417623538贫困发生率(%)19.88.012.6全国贫困发生率7.2%(三)积极实施精准扶贫,对贫困人口分类施策甘黔桂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分类。甘肃根据是否享受低保将贫困户分为非低保户和低保户,低保户又分为四类[];贵州按家庭资源状况,将贫困户分为两无(无劳动能力无资源)、两因(因病、因学返贫)、两缺(缺资金、缺技术)和两有(有劳动力、有资源)四类;广西将贫困户分为一般贫困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甘肃的一类低保户、贵州的两无户、广西的低保户和五保户,分别占贫困人口的6.0%[]25.4%、2.3%,这部分贫困户基本无劳动能力,不属于开发式扶贫的对象,采取由低保等制度兜底的办法给予保障;甘肃的二、三、四类低保户、贵州的两因户、广西的扶贫低保户,分别占贫困人口的44.6%、18.3%、17.3%,这部分贫困户有一定劳动能力,发展资源有限,采取低保加开发式扶贫的方式脱贫;甘肃的非低保户、贵州的两缺户和两有户、广西的一般贫困户,分别占贫困人口的49.4%、56.3%、80.4%,这部分贫困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和发展资源,是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对象。金融扶贫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