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报告_第1页
深圳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报告_第2页
深圳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报告_第3页
深圳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报告_第4页
深圳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深圳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报告

一深圳人口与计划生育主要指标发展状况(一)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全面达标,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2009年度户籍出生人口37098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3.70‰,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84‰,分别比广东省下达的计划指标低1.8个和1.86个千分点,人口和计划生育指标数据来源于人口计生统计报表,统计期限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9月。全面完成了广东省下达的人口计生责任目标,市及六个行政区均被广东省政府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度户籍人口出生率比2008年(14.12‰)降低了0.42个千分点,比2007年(14.54‰)降低了0.84个千分点。2009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84‰,比2008年(13.14‰)降低了0.3个千分点,比2007年(13.45‰)降低了0.61个千分点。2007年以来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双双持续下降,2009年,这一态势进一步延续,说明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二)政策外生育控制指标进一步提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政策生育率、户籍人口政策生育率指标在连续多年持续提高的基础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尤其是户籍人口政策生育率,已处于相当高的水平。2009年常住人口政策生育率为95.64%,比2008年(93.72%)提高1.92个百分点,比2007年(92.66%)提高2.98个百分点。2009年户籍人口政策生育率为99.17%,比2008年(98.88%)提高0.29个百分点,比2007年(98.65%)提高0.52个百分点。常住人口政策生育率的增长幅度比户籍人口高出很多,说明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控制成绩突出。2009年,全市47个街道实现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占街道总数的82.46%,378个社区实现无政策外出生,占社区总数的60.48%。2009年,无政策外多孩出生街道比例比2008年(74.55%)提高7.91个百分点,比2007年(65.45%)提高17.01个百分点;无政策外出生社区比例比2008年(57.97%)提高2.51个百分点,比2007年(42.35%)提高18.13个百分点。(三)出生性别比逐年下降,户籍人口指标趋于正常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2.1,比2008年(113.71)降低1.61个百分点,比2007年(114.48)降低2.38个百分点,呈现逐年降低的态势。2009年,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7.61,已接近正常范围。出生性别比的逐年降低,说明近年开展的“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四)综合节育率稳步上升,计划生育长效措施比例有所下降近年来,深圳市综合节育率保持稳步上升,2009年,常住人口节育率为91.80%,比2008年(90.6)提高1.2个百分点,比2007年(90.01)提高1.79个百分点,说明深圳市落实节育措施情况良好。但其中长效措施比重2009年为60.29%,比2008年(63.35)降低了3.06个百分点,比2007年(66.93)降低6.64个百分点。长效措施比例近几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是由于深圳市避孕方法知情选择逐步普及,造成短效措施(药具)逐渐上升,并已成为主流,这使得意外怀孕的风险加大。二深圳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状况(一)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深圳认真组织开展了全省统一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专项活动。活动期间,全市清查出租屋856055间、商铺174664间、工地1677个、住宅小区2834个、窝棚2354个;查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631338人。共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查环查孕服务356861人次;通过平台和广东省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信息系统通报信息341978条。截止到2009年6月底,深圳市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建档率达99.84%。加强优质服务和利益导向,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全市统一规范了免费服务的经费渠道、享受范围、定点服务机构、结算标准和结算程序,并逐步扩大免费服务范围,为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普查普治服务。目前,全市各区普遍开展了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普查低费普治和免费出生缺陷筛查服务。创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推行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和补救措施的奖励办法。各区在市出台的有关文件的基础上,先后由区政府出台政策并拨出专项经费给予奖励,结扎的奖励600~1000元,上环的奖励200~300元,落实补救措施的奖励500元,引导育龄妇女自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和补救措施。开展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服务管理试点,探索流动人口双向服务管理新机制。通过与流出地积极沟通、协调和磋商,于2009年8月与流入大省四川、贵州省人口计生委签订了区域双向协作协议书,就流动人口管理中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征收社会抚养费、流动人口信息互通等难题,达成了明确的解决办法。建立了联席会议、互设联络员等制度,完善了协商和沟通渠道,强化了四川、贵州籍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机制的落实。2009年,龙岗区与广东省内外46个市县(区)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作管理协议书》;罗湖区分别与湖南、江西两省签订了《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区域协作备忘录》,与全国33个县(市、区)签订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双向协作协议书》,并在清水河街道坭岗社区和东湖街道大望社区分别建立四川籍、湖南籍的流动人口计生“点对点”服务基地;盐田区与在辖区内居住育龄群众较多省内外50个县(市)联合开展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区域协作;光明新区与贵州省赤水市、广东省茂港县、重庆市巫山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等地的人口计生部门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双向合作协议。这些协议更好地促进了“两地”信息共享和交流,使流出流入两地共同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促进尽快实现全国“一盘棋”的目标。(二)人口计生惠民措施有新突破2009年,深圳市从福彩公益基金中拿出120万元,对深圳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进行了一次性资助。资助标准为:现无存活子女的给予每个家庭10000元的资助;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五级以上伤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资助5000元。目前,已对上述165户特殊家庭实行了扶助。在一次性扶助的基础上,深圳市人口计生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对特殊计划生育家庭发放特别扶助金的长效制度。对深圳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225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8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该项扶助金在开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核算时不计入家庭收入。2009年,全市户籍家庭中有150余户,约300人符合条件受到扶助。2009年,部分区政府还启动了免费为户籍独生子女购置意外伤害保险项目,目前约有2万余户独生子女参保。(三)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新修订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深圳市开展了全市性的新《条例》培训工作,对新《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条款进行重点解读,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同时根据新《条例》修订内容对再生育申请表进行修改,并重新制发全套行政处罚文书。加强对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的管理与监督,严格实行社会抚养费收支两条线管理。2009年,全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率达94%。罗湖区突破性地对12例居住在罗湖的湖南籍、四川籍政策外出生对象实行了异地征收。(四)进一步提升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水平1.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建设2009年在2007年、2008年的基础上又完成了202个社区生育文化中心的建设。截至2009年底,全市建成社区生育文化中心609个,占全市社区总量的97.44%,其中罗湖区、盐田区、光明新区和坪山新区覆盖面达100%。同时,不断强化社区生育文化中心的运作管理。2009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了全市社区生育文化中心明察暗访,下半年对申报优秀等级的中心进行评估验收,全市对89个优秀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进行了表彰。举行了全市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品牌创新大赛,评出全市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品牌创新大赛品牌奖13个,创新奖31个。2009年,深圳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建设获广东省“十佳宣传教育项目”奖,并在2009年7月山东肥城召开的全国人口文化大院经验交流会和9月银川召开的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经验交流会上做了交流,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领导和专家的肯定。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建设2009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到2009年底,全市有36个服务机构完成标准化建设,占全市服务机构的72%。2009年全市技术服务机构广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上门咨询142917人次,门诊咨询48006人次,查环查孕1900491人次,随访52809人次,发放避孕药具1972754人次,优生检测31717人次,为147159名妇女进行了常见病普查普治。全年无计划生育医疗事故发生,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在0.3‰以下。3.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加快“深圳市出生缺陷干预研究中心”建设,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加强硬件建设,提升“中心”科研和管理水平。以“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继续向符合政策生育的户籍育龄群众提供免费出生缺陷筛查,筛查病种包括先天性风疹综合症、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唐氏综合症、神经管畸形等。据统计,2009年共免费筛查了68849人次,发现高危人群2703人,占3.7%。其中先天性风疹综合症筛查10467人,IgG阴性的1167人,占11%;地中海贫血筛查23059人,基因携带者1014人,占5%;G-6PD缺乏症筛查23122人,G-6PD缺乏401人,占1.9%;唐氏综合症筛查6088人,高危84人,占1%;神经管畸形筛查6077人,高危37人,占0.3%。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了优生咨询和指导,对有需要的还帮助其到上级医疗卫生部门进行确诊,实行动态管理。4.优质服务创新2009年,全市实施“优孕工程”,免费向当年登记结婚的新婚待孕夫妇或符合生育政策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待孕夫妇以及已经怀孕的已婚育龄妇女,发放《优孕通》卡和《孕事通》,为他们提供全过程、个性化、实时性、多方位的生殖健康指导。全年共发卡5万张,群众已激活使用近3万张。2009年,由深圳市人口基金会、深圳市人口计生科研所、罗湖区人口计生局和罗湖区计生服务中心联合创办了“深圳市罗湖区三优研究中心”,通过大讲堂的形式向群众宣传优生优育优教方面的知识。三优研究中心的建立为广大育龄群众建立起了与优生优育优教需求相适应的优生优育优教服务体系。2009年,全市继续推进避孕药具进社区、进宾馆等公众场所活动,利用“生育文化中心”、“大饭堂”、“长途汽车”、“宾馆酒店”等场所,提高避孕药具的覆盖面。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共有药具免费发放网点2713个(其中2009年新增377个),免费发放避孕套1466.6万只,发放宫内节育器3.22万个。(五)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深入民心2009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了以“关注人口,共创和谐”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服务月活动。活动期间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并对计生家庭生活困难户、纯二女结扎户、低保单亲家庭、独生子女伤病残家庭、父母伤病残家庭和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基层人口计生工作人员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和生育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共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其中慰问计生对象5368户,慰问金、物品共计550.23万元;开展人口文化宣传服务活动经费416.41万元,分别举办文艺演出133场,图片展览156场,放映电影102场,发放宣传品96.3万份,开展集中咨询服务活动411场,干群座谈会232场。2009年5月1~3日,在深圳市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性文化节,传播科学文明性文化。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全市涌现了一批极具特色又富有成效的活动形式。如宝安区观澜街道与驻港部队宝安某团创新思维模式,把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建在部队,依托阵地,加强军地双方计划生育合作。福田区福田街道组织辖区计生专干、计生志愿者服务队员、计生协会会员成立了福田街道计生爱心服务队,这支队伍活跃于辖区大街小巷,使婚育新风吹遍辖区的每个角落。光明新区开展“快乐亲子坊”活动,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开展个性化服务,增强社区孩子间的交流以及家长间的互动。龙岗区坪山街道大力推行“孕妈咪驿站”活动,“孕妈咪驿站”由企业负责建立,企业女工怀孕后,企业要及时向街道计生办提供怀孕妇女的信息,为她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并安排她们入住由企业提供的环境优美的待产宿舍,街道计生部门则为孕妇提供“12345”系列服务,即“一盒奶、二次优生检测、三个爱心呵护硬件、四份学习资料、五项优生优育指导”的全方位服务,等等。(六)继续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各项制度。深圳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办公室不定期组织计生、卫生、药监、工商、公安等部门参加联席会议,听取各单位工作情况汇报,解决突出问题。严格执行B超管理、依法执业、终止妊娠手术、终止妊娠药品管理、持证分娩、信息通报等制度,半年督察一次,发现“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行为的,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落实“一票否决”。进一步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各区和街道计生部门组织联合整治行动,取缔非法诊所、没收B超及违规药品和器械一大批。强化利益导向。在出台普惠政策时统筹考虑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问题,主动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女孩家庭倾斜,形成有利于计生女孩家庭的政策导向和社会氛围,通过利益导向逐步淡化群众的性别偏好,建立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治本之策。2009年,深圳市民政局拨出300万元作为“关爱女孩”专项帮扶资金。南山区实施“成才工程”。全区共投入105万元作为关爱女孩助学基金,先后帮助了200多户困难家庭解决上学难的问题。(七)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成效显著开展基层计生协评估认定工作。推广盐田区海山街道基层计生协评估认定试点工作经验,编制了全市《评估认定工作指引》,截至8月底,全市第一批申报的631个基层计生协,经过街道评估,市、区协会抽查,全部通过确认,占基层计生协总数的32.2%。在评估认定工作中,重新登记会员407423人,退会53961人,新吸收会员29427人,培训会员105076人,建立会员联系户202215户(人),开展宣传活动3895次。一年来,各级协会建言献策3054条、提交书面意见建议809条、参加决策会议2629人次、反映群众意见和诉求3895条,计生服务志愿者达37852人。深圳的经验得到省计生协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2009年9月,深圳经验在国家人口计生委和中国计生协联合召开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积极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实施“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全市共争取投入项目实施资金64万元,举办“同伴教育者培训班”12期,培训同伴教育者610人,参与式宣传教育目标人群16万。全市有8个街道、9个企业单位被中国计生协、国际劳工组织授予特别贡献奖,16名个人获得优秀奖。继续规范和完善特色项目,“亲情桥俱乐部、四点半学校、孕妈咪驿站、快乐亲子坊、青玫瑰俱乐部、生育关怀再就业基地、夕阳红俱乐部、青春与生育关怀援助工程、情暖四方——关爱劳务工生殖健康、含羞草、心灵港湾俱乐部”11个项目被确定为深圳市生育关怀品牌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各级协会投入生育关怀资金864万元,受益青少年30万人、育龄群众4700人次、计划生育困难家庭23561人;独生子女8126人;弱势困难女孩20758人;基层计生工作者1121人。三当前人口计生事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一)人口规模巨大,稳定低生育水平形势依然严峻据人口计生报表显示,深圳全市实际管理人口超过1500万人,全市人口总量依然呈增长态势,而且人口年龄结构年轻,人口管理压力和生育压力巨大。截至2009年9月底,全市已婚育龄妇女278.5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已婚育龄妇女65.22万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213.37万人。以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庞大育龄妇女人群大部分处于生育旺盛期,导致深圳市出生人口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最高峰超过16万人,而且面临逐年增加的压力,加上群众生育意愿同现行生育政策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生育反弹的可能性随时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形式依然严峻。(二)人口结构严重倒挂,流动人口所占比重过高2009年深圳市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8.48%,由于受2009年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由居住满一个月改为居住满半年的影响,首次降到了80%以下,其他年份(2005~2008年)这一比例都在80%以上,2008年达到83.6%。按2009年数据计算,户籍人口与居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的比例为1∶3.65。流动人口所占比重过高,不但给计划生育带来巨大的管理难度,对城市人口安全和社会稳定也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三)立法工作滞后,利益导向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在城镇居民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奖励方面的规定笼统,实践中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优待优惠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群众反应强烈,尤其是在企业退休职工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的落实上仍然缺乏力度,成为信访热点。现行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不健全,未真正起到保障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和转变生育观念的作用,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救助帮扶机制建设有待加强,独生子女保健费标准仍然偏低、兑现不到位,滞后于形势发展和群众期待。因此,深圳市亟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计划生育优待奖励的细则,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但《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修订的立法进程缓慢,相关的政府规章也没有出台,造成问题久拖不决。四2010年深圳人口计生事业发展展望2010年,深圳市将按照国家、省人口计生委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突出民生重点,建设人本计生,和谐计生。(一)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按照深圳市政府和各区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切实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继续全面开展“街道无政策外多孩出生”和“社区无政策外出生”活动;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完成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进一步落实与流出人口大省(市)的协作,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二)积极推动人口计生立法工作进一步做好《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出台的相关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执法难以及“退休奖励”、“计生困难家庭扶助”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好《条例》出台后相关配套文件的草拟工作。(三)进一步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围绕《公开信》发表30周年纪念活动主题,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供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