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作业(1-4)_第1页
微观经济学作业(1-4)_第2页
微观经济学作业(1-4)_第3页
微观经济学作业(1-4)_第4页
微观经济学作业(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 引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资源;2.经济学;3.微观经济学;45.均衡;6.实证分析法;789此谬误;14.合成谬误。二、简答题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哪些主要弊病?微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三、论述题为什么说经济学根源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学习经济学的意义主要有哪些?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错误?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1.需求;2.供给;3.均衡价格;4.需求价格弹性;5.需求收入弹性;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7.供给弹性;8.恩格尔定律;9.持价格;10.限制价格。二、简答题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有什么区别?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和总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谷贱伤农”?三、论述题试述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及影响供给的过程。试述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四、计算题Qd

=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Pe

和均衡数量Q。eQd

=60-5P,Pe

和均衡数量Q。eQ=-s5+5PPe

''和均衡数量Qe

''。若市场需求曲线为Q1205P,求价格P=4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收益增加。Qd

143P;Qs

26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XM1000Q2M=6400在某个市场上,需求方程为Q400P,供给方程为QP100。求均衡价格,均衡交易量和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10的均衡价格,均衡交易量和相应的需求价格弹性。已知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

602P,供给函数为Qs

303P。求均衡点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5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各分摊多少?第三章效用论一、名词解释效用 2.边际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消费者均衡5.消费者剩余6.无差异曲线7.边际替代率8.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9.预算线 10.收入-消费曲线11.价格-消费曲线12.恩格尔曲线13.希克斯替代效应斯勒茨基替代效应15.收入效应二、简答题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的?运用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的?三、论述题亚当·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此设计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1)该方案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2)(3)该方案对城市居民的收入有何影响?衡条件?四、计算题若某人效用函数为U4XY24X4Y降到3单位,问他需消费多少单位X才能达到与使原效用相同的水平?设某人的消费偏好函数为UX03Y07PX

3PY

7。试求:X、Y8某人仅消费XYU50X05X2100YY2,P 4M=672元。试计算:XY商品的需求函数。PY

14X商品?某人的效用为UXYXYX

2,PY

3,求效用最大化时购买X、Y的数量及货币的边际效用。XYXYXY的价格均为4,消费者的收入为144。X、YX9,他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何变化?(3)X9应达到多少?(4)求X的价格上升为9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X,当其他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时,他对商品X函数为Q002M2PM=7500P=3040多少?第四章生产论一、名词解释边际产量;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等产量线;4.等成本线;5.边际技术替代率;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7.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扩展线;9.等斜线; 10.脊线;11.规模报酬二、简答题短期生产函数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及成因?二阶段上生产?三、论述题运用“脊线”原理,说明生产的经济区域是如何确定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如何?它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有什么关系?四、计算题已知生产函数为QfKL)KL05L2

032K2,Q,K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令上式的K=10。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函数和边际产量(MP)函数;L L动要素数量。L 已知某厂商生产函数Q/4K3/4P=1,P=3,80Q、LKL 3.已知生产函数为QfKL)K1.5L1.522KL15K0.5L0.5。LKP=1,P=4,求生产的扩展线方程;K LP=10,P=30,TC=120,求该厂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K L2 14.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是QL3K3w=2,r=1。判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C=3000L、KQQ=800L、KC第二部分习题解答第一章引论一、名词解释经济资源能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叫资源。资源分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自由取用资源或非经济资源。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不让它们处于闲置状态。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置。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在长期则不断增长。宏观经(失业与通货膨胀均衡均衡原来是物理学中的名词。物理学认为,当某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向均衡。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模型中的所有经济主体都选择了最优决策(人们预期这种决策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是均衡的基本特征。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是描述与预测经济事物的方法,它研究或回答经济事物“是什规范分析法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变量究竟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取决于该变量值是否由某个模型定而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叫做外生变量。存量和流量流量来自于存量又归之于存量。静态分析法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主要研究变量的某种均衡状态与均衡机制。它假定变量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化费时间。比较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对变量在不同的均衡状态进行比较研究。它假定变量从一种均衡状态走向另一种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化费时间。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考虑时间因素,研究变量从一种状态走向另一种状态的时间轨迹。后此谬误如果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引起后者发生的原因。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后此谬误。实际上,前后发生的两种事情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合成谬误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整体。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二、简答题4个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社会供求信息十分庞杂且瞬息万变,人们无法必然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弊病。计划经济体制更严重的弊病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人们的收入与工必然缺乏效率。答: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实际上,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产场上形成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又叫市场理论或市场经济学。答: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三、论述题答:经济学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资源的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能生产出白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而只能生产那些少最适当呢?这就是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如何生产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就必须考虑选择最有效的生产方法,使有限的资AB生产的问题。为谁生产产品在进入消费之前,先必须进行分配,以确定每个社会成员所能得到的就是为谁生产的问题。经济增长资源稀缺性带来的产品的有限性,使得人们目前的生活水平总是不能达到经济发展。经济学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四个基本经济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资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假定前提、研究方法与(某种产品的价格、某种要素的价格等等)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在长期则不断增长。宏观经(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学也称作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析基础之上,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答:经济人假定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消费者追求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答:学习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了解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运行机制在生活中,你可能对这一事情惊奇不已:在没有任何人指挥与计划的情况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有头脑的选民,投出理性的政治选票。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增加自己的效用人在一生中,无论是学习、工作、休闲与娱乐,还是进行政治选举和其他活动,时刻要做出选择(务员、是否结婚、是否要孩子、是否储蓄、是否增加劳动时间等等。经济学本经济学除了有用以外,它本身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科学经济学理论是应用经济学等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研究领域都以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经济学理论甚至被引入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用于研究人的各种决策行为。学好“经济学”,对于更好地学习各种应用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答: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集中决策。在计划为了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各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必须相等。在现有的技不应求同时长期并存的弊病。计划经济体制更严重的弊病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下,资源的配置必然缺乏效率。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分散决策。在市场经济体误、不能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和合成谬误等三种错误。2030年代大萧条时期,有时,人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不能保持其他相关条件不变。例如,土豆的需求量受其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如肉、蛋等食物的价格个思维错误。有些人认为,既然整体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那么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整体。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合成谬误。总体不等于局部的机械的加总,因此,有利于局部的事情不一定有利于总体。例如,在一个国甚至将变得更糟。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售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市场价格。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支持价格:指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二、简答题答:需求的变动,是指当商品自身价格不变时,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变线移动。答: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Edp

>1时,即需求富有弹性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呈负相关,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Edp=1Ed=1价或涨价时,其总收益不变。Edp

<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呈正相关,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Edp

=0时,降价使厂商销售收入同比例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涨价使厂商销售收入同比例与价格的上升而增加。Edp

=∞时,既定价格下,厂商销售收入可以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无3.答:农民在农产品上收入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农产品的产量及其价格,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3.答:农民在农产品上收入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农产品的产量及其价格,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需求量越小,即两者负相关。“谷贱伤农”是农民丰收了,农产品产量增加,但农产品价格却下降了,减少。所以说“谷贱伤农”。4.总收益增加。11收益减少;当产品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下降对总收益没有影响。当E >1时,即需求富有弹性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呈负相关,即它随dp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dp

>1时,厂商降价所引三、论述题答: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及影响供给的过程可以表述为:素不变,一般情况下,商品供给量与其自身的价格正相关。要素价格、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的生产成本。商品供给成本就越低,在商品价格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就越多。厂商对价格的预期。商品的供给与厂商的预期价格负相关:当厂商预相关商品的价格。某种商品本身价格虽无变动,但与之相关的商品价品的供给就要增加。它们的供给都会有所不同。治局势等,也会对供给产生影响。答: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可以表述为:(1)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2)均衡价格的形成。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面对这种供给量大于共同作用下,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为止。共同作用下,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力量,使其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价格。收定量税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如果政府征收的是定量税,意味着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政府都在动的距离为征税额(T(图形略。征税后的结果,消费者以较高的价格消费较少的商品数量,生产者以消费者购买单位产品的 税负 Es厂商销售单位产品的税 负 Ed四、计算题1.解:(1)根据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定义,当商品的供求数量相等时有:Q =Qd s根据题中已知的供求函数,有:-10+5P=50-5P求解得到:P=6eP=6Qe

=20。在新的需求函数确定以后,在新的条件下供求将实现新的均衡。根据均衡的定义有,Qd

Q,即-10+5P=60-5PsPe

'=7P'=7Qe

'=25。衡状态。根据均衡的定义,得到-5+5P=50-5PPe

''=5.5,P''=5.5Qe

''=22.5。2.解:当价格P=4时,需求量Q=120-5P=100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定义有:Edp

dQdP

45100

0.2,1,3.解:根据Qd

Q14-3P=2+6P,sP=43根据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公式,有:4dQ P 3E 3 0.4d dP Q 104E dQP6

0.8s dP Q 10M10004.解:由M1000Q2,得QM10001dQ 1 M 1因此:

2 dM 2 1000

1000根据需求收入弹性的公式,有:12dQ M 1 M 1 M 12E M dM

2 1000

1000

M 1 2 210001。25.(1)供求等于需求时,市场上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此时的交易量称为均衡交易量。Q400PQP100P150,均衡交易量Q250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dp

dQ ddP Q

0.6d(2)10则供给函数为QP10)100P90,需求函数不变,P155,均衡交易量Q245。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dp

dQ dP

Q

0.636.(1)均衡时Qd

dQ ,即602P303P 得P6,Q48s在均衡点的需求弹性为Ed

Q

dQdP

648

(2)0.25在均衡点的供给弹性为Es

dQ dP

648

30.375(2)政府课税后,设每件产品的销售价格为P,则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变为Qs

'303(P5),由Qd

Q',得602P303(P5)s解得P9Q42所以政府税收为TtQ542210每单位产品的税收,生产者分担为:6-(9-5)=2,消费者分担为:9-6=3第三章 效用一、名词解释1.效用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各种物品,使自己的总效用达到最大时的状态。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的差额。种商品组合的轨迹。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愿意较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所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少。商品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者均衡点的变动轨迹。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动轨迹。恩格尔曲线是表示家庭或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其收入之间关品需求量的变动。二、简答题费者的需求曲线。i现其均衡,即MUiPi

=λ,在商品的边际效用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增加商品的购中,商品的需求价格与其边际效用是等比例递减的。关系,这种关系导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算约束线方程为:

X Y n P·X+P·XX Y n X 在只消费 和 两种商品时,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P/PX X Y于两种商品的价格及收入水平。序数效用论认为,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的切点,是消

=P/P

,才是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线的约束下能达到的最大效用点。

XYX Y答:序数效用论者运用价格-消费线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价格-消费相对应的需求量描绘在一张价格-需求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1故效用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而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的„)来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MU即在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工具。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3)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表达式为

MUi,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PiMUMRS XY MUY

P 。XPXY(1)都是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2)(4)它们推导的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三、论述题的。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其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同理,钻石对人们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钻石则很稀缺,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很昂贵。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水便宜,钻石昂贵。即虽然水的使用价值极大,却没有交换价值;而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却可以交换大量的其他商品。=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平发生了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线向右下方倾斜。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也许可得到缓解或消除。采取这一措施,会使用户消费者剩余减少(3-1。图3-1自来水的需求曲线3-1d代表P1P2q1q2。于是,消费者剩余从P1AC减少为P2BC。对生产资源配置的有利效应是节约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们更需要的收入。对此,可以给居民增加货币工资或予以价格补贴。(1)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衡状态。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RX/Y种商品的消费所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正好等于消费者在市场上为增当MRSXY≠PX/PY时,消费者可以通过调整购买的商品组合,来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若MRXY>/XY的购买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若MRS<P/P,消费者减少X的购买,增加Y的购买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用水XY X Y平。所以说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价格的比率是消费者的均衡条件。四、计算题1.解:原有U=4X+Y2=4×4+42=32,则现在应有4X+32=32,解得X=5.75。(1)dU/dPX

=dU/dPY

0.3X0.7Y3

=0.7X0.3Y07

,所以X=Y。XY(2)当U=8。因为X=Y,所以Y=8,支出金额3×8+7×8=80。XYX(1)MUXMUY函数可得

P =XP=XY

·X+P

·Y=M。由效用(50-X)/(100-2Y)=4/P

,推出X=8Y50P

,由预算线方程可得X=672YPY

Y PYYY,联立解得Y=472P 1600Y4 PY

32

=14代入Y=472P 1YY

,得Y=36,由预算线方程可得X=42。Y P2Y

32dX

=Y、ddY

=X,根据均衡条件YPX

=X 可得Y=P 2 Y

,2X+3Y=80,X得X=20,Y=40/3。货币的边际效用λ=MUXPX

MU=Y=PY

,所以λ=YPX

=20。3(14+Y=144Y=36U=XY=X(36-X)=-X2+36XddX

=-2X+36=0所以:X=18,代入预算线方程得:Y=18,代入效用函数可得:U=324。(2)X的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线方程为:9X+4Y=144Y=36-94

X,代入效用函数得:U=X(36-4

X)=-4

X2+36X效用最大化条件是ddX

=-2

X+36=0所以:X=8分别代入预算线方程及效用函数得:Y=18,U=144XU=324那么,其预算线方程为:9X+4Y=M所有的已知条件为:9X+4Y=M,XY=324整理后得:M=9X+4324X

=9X+1296XMddX

=9-1296X-2=0所以:X=12代入效用函数及预算线方程分别得:Y=27,M=216也就是说,价格变化后,若能将收入提高到21612X3243-2B点所显示的。AB-6(12-18)BC点的效应,收入效应等于-4(8-12)。图3-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6.解:当M=7500,P=30时,Q=0.02×7500-2×30=90价格上涨后,为计算替代效应,需补偿收入:M=(40-30)×90=900所以M=7500+900=8400Q(M=8400,P=40)=0.02×8400-2×40=88Q(M=7500,P=40)=0.02×7500-2×40=70M-=88-90=-2收入效应为:Q(M=7500,P=40)-Q(M=8400,P=40)=70-88=-18。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2+-18=-20。第四章生产论一、名词解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递减的。种要素组合的轨迹。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的轨迹。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能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某种生产的数量是递减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在技术水平既定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在产量最大或者产量既定时使总成本最小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最优组合。引起的最优要素组合变动的轨迹。等斜线:是指各条等产量曲线上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连线。当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都同时同方向同幅度变动时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二、简答题答: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结为以下三点:APTPAPTPO斜率的轨迹,即AP L L

APTPBB'点达到最大。MPTPMPTP即MPL

dTPdL

MPTPAA'TP曲线的最高点C相对应的C点与横轴相交。MPAPAPAPAPAPAPAPB'APL(P

最大时,MPLC

AP 。LTPLBAⅠ Ⅱ ⅢO L L L LPⅠPⅠⅡⅢA'B'C'MPAPLLAP.MOL L L1 2 3(图1)(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主要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和其它生产要的。(2)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在生产的开始阶段,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则意味着不变要素与可变要素的组合中可变要素相对过多,而不变要素相对不足,这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递减。TP、APMPMP>AP,是生产的缺乏效率阶段;一种变动要素投入的第二个阶段从平均产量最大值点到边际产量为零的区间,其特征是AP>MP,是有效率的生产阶段;AP>MPMP0,是无效率的生产阶段。生产的第一阶段,由于MP>AP,且AP一直处于递增状态,这就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增加总会使得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能进一步提MP都是企业产量如何随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动而变动,但是两个概念有明显的区别:量的影响。三、论述题答:脊线是指等产量曲线上斜率为零的点或斜率为无穷大的点与原点的成的两条曲线。在劳动密集界限形成的的脊线上有:MPTSLK

0。在脊线以下区域,等产量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必须同时增加,才能实现既定的产量水平。在资本密集界限形成的脊线上有:MPTSLK

。在该脊线以上区域的资本边量水平。所以,合乎理性的生产不可能在脊线以外的区域,而只可能在脊线以内的需要结合生产成本做进一步分析。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分析工具是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等成本方程是在要素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厂商花费相同成本所购买的两种线凸向原点。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由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的切点决定的。即满足如下方程:MPTS w/r,CwLrKLK或者:MPL

/wMPK

/r,CwLrK尽管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或者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只是厂商实现Pw、rmax(PQC)max(PQwLrK),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PL

/wMPK

/r,这和生产扩展线方程一致,所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必然会在生产扩展线上选择投入组合。答:规模报酬是指在长期中,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1)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的增加比率大于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的比率。其原因主要有:产出效率。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单位产品分摊的设备费用将低。(2)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的增加比率小于所有生产要素按比例增加的比率。其原因主要有:费用等都可能导致产出递减,单位产品分摊的相关费用增加。第二,管理效率。当生产规模过大时,伴随着管理层次的增加,管理效率不断降低,生产和经营的产出递减,单位产品分摊的相关费用将增加。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的增加比率等于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的比是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是有内在联系的三个阶段。四、计算题解:对于生产函数QKL05

0.32K2令 K=10则有 Q10L0.5

0.321023210L0.5L2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 L L

3210L0.5L2L100.5L32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

dQ dL

d (3210L0.5L2)dL10L(2)对于总产量函数Q3210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