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_第1页
利津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_第2页
利津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_第3页
利津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_第4页
利津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津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下载版】1: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进展观上提出了()。

单项选择题:

A、阶段进展理论

B、道德进展理论

C、文化历史进展理论

D、人格进展理论

2:德育对智育、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

多项选择题

A、动机作用

B、方向作用

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D、提升才智

E、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

3:记忆的重要标志是()

单项选择题: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储存

4:教育者创设肯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才智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单项选择题: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5: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识记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6:狼孩现象主要是由()因素造成的。

单项选择题:

A、先天

B、后天

C、遗传

D、狼奶

7:单项选择题: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单项选择题: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8:班集体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多项选择题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肯定的组织机构

C、共同的生活准则

D、公平和融洽的氛围

9:教学强化的类型可以分为()

多项选择题

A、语言强化

B、标志强化

C、动作强化

D、活动强化

10: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讨论学问把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熟悉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讨论的内容之一,这是()。

单项选择题: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11: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是()

单项选择题:

A、课程结构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必修课

12:制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单项选择题: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13:下列属于创新教育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心理创新教育

B、和谐教育

C、赏识教育

D、开心教育

14: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让同学“学会生存,学会关怀,学会敬重、理解和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制造”。这体现出了什么样的课程改革理念()

单项选择题:

A、全人进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B、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C、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

D、民主化的课程决策观

15:教学是老师引起、维持、促进同学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帮助的行为方式。()

推断题

16: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推断题

17: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老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推断题

18:学历高的老师教学效果好。

推断题

19: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

A、德育

B、教学

C、课外活动

D、社团活动

20:老师的力量包括()

多项选择题

A、语言表达力量

B、组织教学力量

C、组织管理力量

D、教育科研力量

E、自我调控力量

21:班主任的素养包括班主任的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共性素养。()

推断题

22: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讨论是()

单项选择题:

A、求异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23:品德的基础是()

单项选择题:

A、道德意志

B、道德熟悉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4: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看法而实行与大多数人全都的行为,这就是()。

单项选择题:

A、集体观念

B、从众

C、听从大局

D、集体分散

25:魏格纳在看地图时突然出现出“大陆漂移”观念,这种思维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理论思维

B、分析思维

C、阅历思维

D、直觉思维

26:教育者就是()

单项选择题:

A、老师

B、特地从事教育的工

C、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共性化活动的人

D、传道者

27: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孩子的情感。()

推断题

28: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单项选择题: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29:学校教育心理学讨论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情境中的()

单项选择题:

A、同学与老师

B、学习

C、老师与教学

D、学与教

30: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内文化中的()。

单项选择题: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老师文化

D、同学文化

31:()打算个体是否情愿完成某些任务,即打算行为的选择。

单项选择题:

A、力量

B、道德

C、态度

D、心情

32:发觉法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布卢姆

D、维果茨基

33:我国中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单项选择题:

A、课程是学问

B、课程是阅历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34: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

多项选择题

A、规律技能

B、动作技能

C、详细技能

D、抽象技能

E、智力技能。

35:孔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老师应当具备哪方面的素养?()。

单项选择题: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力量

D、良好的道德修养

36:教材是老师和同学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教科书

B、教学方案

C、参考书

D、讲义

E、讲授提纲

37:活动和交往是同学品德形成的()。

单项选择题: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38:以教研组或班级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对说课本身进行探究性研讨的说课是()

单项选择题:

A、示范性说课

B、研讨性说课

C、评比性说课

D、检查性说课

39:老师对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掌握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

A、课堂管理

B、课堂纪律

C、课堂规范

D、课堂掌握

40:中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纳的教学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谈话法

B、学习法

C、练习法

D、试验法

41: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同学,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推断题

42:()主管全国的老师工作。

单项选择题:

A、国务院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43:“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单项选择题:

A、数学家都是教育家

B、有的数学家是教育家

C、教育家都是数学家

D、教育家都不是数学家

44:某中同学活泼、好动、乐观、敏捷。喜爱交伴侣,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简单见异思迁。他属于传统气质类型中的()

单项选择题: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5: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制度叫()。

单项选择题:

A、学制

B、学校教育

C、正规教育

D、制度化教育

46:19世纪初,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扩大了教育对象,采纳了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了“()”,使劳动人民的子女有了肯定的受教育的机会。

单项选择题:

A、高等教育

B、宗教教育

C、普及教育

D、骑士教育

47:下列观点中,属于遗传打算论的是()。

多项选择题

A、洛克的“白板说”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48:马卡连柯认为,相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老师主体”。()

推断题

49: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单项选择题:

A、力量

B、技能

C、爱好

D、刺激一反应联结

50: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单项选择题: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51:我国现行学制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阶梯型学制

52:按评价的方式,教学评价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推断题

53:教育是个体进展的物质前提。???()

推断题

54:“怎样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的问题()

单项选择题:

A、有结构

B、无结构

C、一般性

D、认知性

55:老师期望效应的产生,除了取决于老师自身的因素外,还与()等因素有关。

多项选择题

A、同学的自我意识

B、同学的人格特征

C、同学的认知水平

D、同学的归因风格

E、家长的教养方式

56: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提出的()

单项选择题:

A、模拟学习试验

B、观看学习理论

C、把握学习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57: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牢靠的标准是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方案

D、教学策略

58:“ERG”理论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马斯洛

B、弗洛伊德

C、奥尔德弗

D、罗杰斯

59:师生关系的内容就其外部结构是由多层面构成的关系体系,主要包括教育关系、()等关系类型。

多项选择题

A、职业关系

B、伦理关系

C、社会关系

D、心理关系

60:落雁指的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

单项选择题:

A、西施

B、貂蝉

C、王昭君

D、杨玉环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维果斯基是文化历史进展理论的创始人,特殊强调在儿童的进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

2:答案A,B,C

解析德育是培育同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同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同学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它对智育、体育、美育等的促进功能,主要体现在动力、方向、习惯和方法等方面。

3:答案B

解析:

4:答案B

解析考查智育的内涵。

5:答案A

解析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识记效果,尽可能地让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复述策略。

6:答案B

解析:

7:答案D

解析《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与教育阅历,是世界教育思想的珍贵遗产,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专著。

8:答案A,B,C,D

解析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①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织的共同活动;②肯定的组织机构;③共同的生活准则;④公平和融洽的氛围。因此,本题选择ABCD选项。(本解析由何龙供应)

9:答案A,B,C,D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A

解析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协作,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我国学校目前所开设的课程,大致上是由工具类学科、学问类学科和技艺类学科组成的。

12:答案B

解析制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13:答案A

解析创新教育是以培育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力量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心理创新教育;(2)思维创新教育;(3)实践创新教育。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正确

解析识记性试题。教学是老师引起、维持、促进同学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帮助的行为方式。(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16:答案错误

解析:

17:答案正确

解析:

18:答案错误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A,B,C,D,E

解析:

21:答案正确

解析识记性试题。这和老师的素养是相近的。班主任的素养包括班主任的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共性素养。(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22:答案A

解析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讨论是求异思维。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众的概念。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正确

解析情境教学法是指老师依据教材特点,创设一个有关的情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和乐观性,使同学生动活泼的把握学问,进展制造力。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孩子的情感。(资料来源《教学方法导论》)(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28:答案A

解析:

29:答案D

解析学校教育心理学讨论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30:答案B

解析在校内文化中,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制度文化。

31:答案C

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预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打算个体是否情愿完成某些任务,即打算行为的选择。

32:答案B

解析:

33:答案A

解析我国中学校仍旧实行学科课程体系。学科课程强调学问的规律结构,但是往往与同学实际生活相脱离,易忽视同学的学习爱好及能动作用,是一种典型的“课程即学问的表现”。

34:答案B,E

解析: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A,C,D,E

解析教材是老师和同学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讲授提纲等。

37:答案B

解析:

38:答案B

解析从“探究性研讨”一词可以推断出应当选择“研讨性说课”。(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39:答案B

解析:

40:答案C

解析:

41:答案错误

解析×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同学,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42:答案B

解析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