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10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_第1页
2023年高考生物10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_第2页
2023年高考生物10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_第3页
2023年高考生物10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_第4页
2023年高考生物10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重组十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022·海淀质检]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A解析静脉滴注后,生理盐水进入血浆中,并可由血浆进入组织液,A正确;注入的生理盐水进入静脉后不会刚好在细胞内、外液中平均分配,B错误;输入的Na+主要进入细胞外液,C、D两项错误。2.[2022·内蒙古师大附中模拟]如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①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③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及图中信息可判断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三种细胞外液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大局部组织细胞存在于组织液中,所以细胞3的种类最多,血浆中成熟红细胞不消耗O2,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3.[2022·全国卷Ⅲ]以下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答案B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会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发生变化,A项正确;水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肾小管细胞,肾小管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项错误;摄盐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饮水增加后可降低渗透压,同时尿量增加,排出多余水分或无机盐,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C、D两项正确。4.[2022·北京高考]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比照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答案B解析足球比赛时间较长,需要消耗较多糖原供能,A项正确;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项错误;足球赛场上,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完成起脚射门,C项正确;球员间的相互配合受人的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D项正确。5.[2022·江苏高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答案C解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A项错误;激素不通过导管运输,是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循环运输的,B项错误;血糖水平降低能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水平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C项正确;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自身抗体攻击了自身的胰岛B细胞,使胰岛B细胞受损而数量减少,胰岛素分泌减少,需要靠注射胰岛素来治疗,D项错误。6.[2022·山西临汾高三模拟]进入人体的蛇毒、乙肝病毒以及体内癌细胞被去除的方式分别是()A.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D.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蛇毒属于外毒素,会引起机体产生抗毒素,属于体液免疫;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侵入肝脏细胞,所以被去除的免疫方式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癌细胞被去除的免疫方式是细胞免疫,应选A。7.[2022·浙江高考]以下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发生局部炎症反响时的肿胀,是由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答案B解析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会因失水而导致细胞内液的量减少,A错;骨骼肌纤维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会使细胞内液浓度增大,细胞因浓度变大吸水而体积变大,B正确;发生局部炎症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C错;增加细胞外液KCl的浓度会导致细胞内外钾离子的浓度差变小,进而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D错。8.[2022·陕西安康二模]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之一,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疟原虫表膜和线粒体功能,阻止疟原虫的消化酶分解宿主细胞的血红蛋白,当青蒿素进入患者体内,机体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青蒿素与疟原虫发生特异性结合B.青蒿素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C.青蒿素会诱发疟原虫的定向变异D.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主动免疫答案B解析依题意可知,青蒿素不属于抗体,不能与疟原虫发生特异性结合,A错误;青蒿素作用机理是干扰疟原虫表膜和线粒体功能,阻止疟原虫的消化酶分解宿主细胞的血红蛋白,说明青蒿素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B正确;生物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青蒿素治疗疟疾不属于免疫,D错误。9.[2022·海南高考]以下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B.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D.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答案D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A项正确;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会使尿量减少,B项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能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C项正确;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D项错误。10.[2022·湖南省十校联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兴奋由兴奋区向邻近的未兴奋区传导后,未兴奋区成为新的兴奋区,而原兴奋区那么恢复静息状态(成为未兴奋区)且有短暂的不应期,所以兴奋不回传。下面是一个神经元的示意图,O点为PQ的中点,给予O点一个适当的刺激,那么电流表的偏转情况是________。假设同时在O点、M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如果电流表不偏转,那么M点的条件是________。()A.不偏转M与P或Q点重合B.偏转M在PQ段之间C.不偏转MP略大于或等于PQ的一半D.不偏转MP小于或等于PQ的一半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PO=QO,刺激O点,P、Q两点电位变化相同且同步,所以电流表不偏转;当MP略大于或等于PQ的一半时,O点的刺激同时传到P、Q点,P点兴奋后有短暂的不应期,使M点传来的兴奋传导中断,所以M点的兴奋传到P点不能再传下去,电流表不偏转。11.[2022·山东日照校际联考]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因动作电位异常而发生惊厥。如图表示两种果蝇的动作电位。据图分析,突变体果蝇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A.钠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B.钠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C.钾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D.钾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图中显示两曲线上升只是受到刺激后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突变体和野生型的曲线变化相同,说明突变体的钠离子通道和钠离子内流是正常的,两曲线的下降只是钾离子外流恢复形成静息电位的过程,突变体的曲线与野生型不同,这说明突变体的钾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出现了异常。12.[2022·沈阳模拟]以下关于人体健康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过敏反响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响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发生恶性肿瘤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缺失密切相关答案B解析糖尿病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艾滋病是由于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机体免疫系统会将体内产生的癌细胞作为抗原进行攻击,当机体免疫功能缺失时,癌细胞不能被及时去除,从而引发恶性肿瘤。13.[2022·泰安测试]图1是内环境模式图,图2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以下相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图2中的甲、乙和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⑤、④和②B.假设图1中的③是肝细胞,那么血浆流经肝组织后血糖浓度一定降低C.据图2可知,三种细胞外液组成的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淋巴回流至血浆可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渗透压平衡答案B解析题图1中⑤和④分别位于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所以它们分别是血浆和淋巴,②位于组织细胞间,所以是组织液。根据题图2中甲、乙、丙之间的关系可判断,它们分别是血浆、淋巴和组织液,A正确;肝细胞在血糖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当血糖浓度较低时,流经肝组织,由于肝糖原的分解,所以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B错误;据题图2可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正确;淋巴循环可将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运回血浆,有利于维持血浆和组织液间的渗透压平衡,D正确。14.[2022·郑州质检]以下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严重腹泻→失水过多→渗透压感受器兴奋→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B.高温→皮肤感受器兴奋→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增加C.寒冷→下丘脑释放递质增加→垂体分泌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增多D.刚进食→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代谢加快→胰岛素增加→血糖降至正常值答案C解析严重腹泻会引起失水过多,使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产生抗利尿激素增多,最终使尿量减少,A项正确;高温刺激皮肤感受器使之兴奋,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使散热增加,B项正确;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释放的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产热增多,C项错误;进食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降至正常值,D项正确。15.[2022·河北保定高三联考]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答案A解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局部麻醉药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阻断传入神经兴奋传导的药物,使人感觉不到疼痛。16.[2022·四川高考]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病症导致脱水。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答案B解析吡罗红染液染色后,小肠上皮细胞的RNA和人轮状病毒RNA都会被染上颜色,无法分辨,A错误;双链RNA病毒复制过程中,以两条RNA链为模板合成子代RNA,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病毒侵入机体后,可在内环境中被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C错误;患者脱水后血浆渗透压会升高,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D错误。17.[2022·武汉模拟]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患者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抗原入侵机体后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红细胞外表,导致红细胞被破坏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以下有关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将导致血浆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B.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弱导致的C.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属于自身免疫病D.红细胞外表存在与抗原相似的化学基团答案B解析红细胞被破坏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会释放到血浆中;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属于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抗体能吸附在红细胞外表,说明红细胞外表有与抗原相似的化学基团。18.[2022·河北省三市联考]如图为人体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a、b、c、d表示结构,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A.兴奋由a传至b时,b处钾离子通道翻开形成内正外负的电位B.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C.c处属于内环境的组成,该处化学成分的改变将影响兴奋的传递D.传入神经元兴奋后,机体一般先屈肌收缩后伸肌舒张答案A解析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所导致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来源于高尔基体)运输到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胞吐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处是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突触间隙中化学成分的改变会影响兴奋的传递;传入神经可直接将兴奋传至屈肌运动神经元,而传入神经向伸肌运动神经元传递兴奋时还需经过中间神经元,故传入神经元兴奋后,机体一般先屈肌收缩,再伸肌舒张。19.[2022·合肥市质检一]如图是人体组织细胞内环境示意图(a、b、c处箭头指示血液流动方向,①②③④表示体液),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a、b、c处氧气的含量相等B.通过调节,②③④保持动态平衡C.①中的有些物质不能进入②和③D.④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②和③答案A解析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组织细胞会消耗局部氧气,导致a处的氧气含量高于b、c处,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细胞内液、淋巴、组织液和血浆,通过调节可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淋巴、组织液和血浆能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①中的有些物质不能进入②和③,如①中某些用于生命活动的酶,C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和淋巴,D正确。20.[2022·广东五校联考]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地结合答案D解析根据反射弧的模式图可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④是感受器,③是传入神经,②是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A错误;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由B传到A,不能由B传到C,B错误;Ⅰ是突触前膜,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错误;Ⅱ是突触后膜,其上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21.[2022·山东潍坊模拟]下面是某人在餐后及运动过程中两种主要分泌物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餐后血糖含量升高,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所致B.分泌物甲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作用的结果又可影响分泌物乙的分泌C.2~2.5h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细胞和肌细胞内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转化成葡萄糖D.据图可知,分泌物甲和乙共同维持血糖平衡,二者是协同作用的关系答案B解析餐后血糖含量升高,主要原因是机体对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分泌物甲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分泌物乙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当胰岛素分泌增加时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而肌糖原不能被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是拮抗作用的关系。22.[2022·黄冈中学高三模拟]据报道江西省南昌市一名73岁女患者因患H10N8甲型禽流感,呼吸衰竭、休克死亡,这是全球首宗人感染H10N8的死亡个案。H10N8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免疫反响(A、B为有关的物质),以下各种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禽流感病毒H10N8侵入机体后,能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B.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10N8去除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后再由物质B抗体与病毒结合答案D解析题图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A物质是淋巴因子;B是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T细胞成熟于胸腺,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后再由物质B抗体与病毒结合,最终需吞噬细胞将禽流感病毒H10N8去除。23.[2022·福建高中质检]以下关于人体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肝脏细胞是胰岛素的靶细胞,肌细胞不是胰岛素的靶细胞C.抗利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答案C解析激素不会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能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A项错误;胰岛素可以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糖原的合成,即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都是胰岛素的靶细胞,B项错误;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项正确;胰岛素降低血糖,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两者表现出拮抗作用,D项错误。24.[2022·湖北模拟]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存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关于本实验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剪除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D.本实验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答案C解析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位于脑中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实验中剪除脑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A项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B项正确;实验2中去除脊蛙腹部皮肤后不会出现搔扒反射,其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项错误;在本实验中,剪除脑而保存脊髓的蛙能进行搔扒反射,破坏脊髓的蛙不能进行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项正确。25.[2022·贵州测试]如图表示寒冷时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①处效应为抑制作用B.缺碘时,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量会增加C.严寒环境下,激素C分泌量增加,酶的活性上升以增强产热D.激素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图解可知,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超过正常值时,会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抑制作用,因此①处的效应为抑制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当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从而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严寒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使机体的产热量增加。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22·全国卷Ⅱ](5分)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3)假设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那么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答案(每空1分)(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1)图示信息显示:物质C在乙酰胆碱的合成中能循环利用;除乙酰胆碱外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3)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假设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失活,那么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27.[2022·湖南省十校联考](11分)以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局部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请答复以下问题:(1)婴儿出生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母体子宫内温度,其下丘脑可分泌__________________激素,通过作用于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产生兴奋,使________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上升,此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4)Ⅱ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Ⅱ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导致的。(5)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并感觉刺骨的寒意,形成此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答案(除标明外,每空1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甲状腺(2)抗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3)胰岛A神经—体液(4)遗传物质(基因)(2分)自身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5)大脑皮层解析(1)婴儿出生后所处环境温度下降,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人体大量出汗后,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生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通过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中,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3)升高血糖的激素主要是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血糖浓度下降时,血糖调节中枢兴奋,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4)患者血液中生成了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该抗体攻击自身正常的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由遗传物质所决定。题干信息给出了此病涉及抗体和效应T细胞,由此推知,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导致的。(5)人体的各种感觉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包括冷觉。28.[2022·浙江高考](12分)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切除甲状腺饲养14天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饲养14天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1次/天,共14天eq\f(W,1次/天,)共14天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到胃中。请答复:(1)表中W是对丁组小鼠的处理,该处理是________。(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将预测的实验结果用示意曲线表示)。(3)分析与讨论①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该激素经________的血液运至腺垂体发挥作用。②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每空2分)(1)生理盐水灌胃(2)(3)①下丘脑垂体门脉②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甲状腺和有无甲状腺激素灌胃,表格中甲、乙两组涉及的自变量是有无甲状腺,所以丙、丁两组涉及的自变量是有无甲状腺激素灌胃,所以对丁组小鼠的处理是用生理盐水灌胃。(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耗氧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缺乏甲状腺会使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导致耗氧量减少,相反,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导致耗氧量上升,所以绘制甲组曲线时应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趋势是下降,绘制丙组曲线时应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趋势是上升,而乙和丁组属于对照组,绘制曲线时应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趋势是根本不变。(3)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位于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与分泌,该激素可经垂体门脉运至腺垂体发挥作用。②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故可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29.[2022·全国卷Ⅰ](9分)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答复以下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免疫功能下降(1分)(2)抗原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3)能运输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