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右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1页
土默特右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2页
土默特右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3页
土默特右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4页
土默特右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默特右旗小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1:()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单项选择题:

A、选修课程

B、讨论型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2:某同学看到自己的同学因学习刻苦成果优异而受到老师表扬,自己从今也暗下决心努力学习,依据班杜拉的观看学习理论,这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外部强化

B、内部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3:同学通过熟悉书本学问去熟悉客观世界,说明教学过程具有()的特点。

单项选择题:

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捷性

D、交往性

4: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等。

多项选择题

A、学习的爱好

B、爱好

C、努力

D、学习的信念

5:老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推断题

6:过度学习效果好,所以复习次数越多越好。()

推断题

7:关于小王、小李和小张,我们知道他们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老师,并且我们还知道:小张比老师的年龄大;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李年龄小。由此可知()。

单项选择题:

A、小王是律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老师

B、小王是医生,小李是老师,小张是律师

C、小王是老师,小李是律师,小张是医生

D、小王是老师,小李是医生,小张是律师

8:已有讨论表明,儿童外形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

单项选择题:

A、1—3岁

B、2—3岁

C、4岁

D、5岁以前

9: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讨论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单项选择题:

A、教育学

B、教育科学

C、一般教育学

D、教育原理

10:通过分析同学的作业和考试答卷来了解同学把握学问程度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测验法

B、调查法

C、个案法

D、产品分析法

11: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进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其中这“三个结合”是指()。

多项选择题

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C、教育进展与教育改革相结合

D、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E、政府办学与民间办学相结合

12:把握学习理论认为,同学力量上的差异并不能打算他们能否胜利把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的()

单项选择题:

A、学习乐观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13:在师生关系上持“老师中心论”的是以()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

单项选择题: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夸美纽斯

14: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单项选择题:

A、学校教育

B、学问

C、迁移

D、应用

15:以大写意国画风格为特色,开红花墨叶一派的画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张大千

B、黄宾虹

C、徐悲鸿

D、齐白石

16:从动作是否连贯的角度来看,跑步属于__________;从参加的肌肉群的性质来看,跑步属于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连续的动作技能微小型动作技能

B、连续的动作技能粗放型动作技能

C、非连续的动作技能粗放型动作技能

D、非连续的动作技能微小型动作技能

17:以词汇学习、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等为内容的学习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构学习

18:以下诗句没有体现中秋节的意象的是()。

单项选择题: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D、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9:属于资源管理策略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做笔记

B、复习方式多样化

C、设计学习空间

D、列提纲

20: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

单项选择题:

A、进展个体功能

B、改造社会功能

C、政治伦理功能

D、进展经济功能

21:最早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22:假设公元1894年是甲午年,那么依据干支纪年法,公元l955年应当是()。

单项选择题:

A、乙丑年

B、丁亥年

C、丁巳年

D、乙未年

23:老师私自拆同学信件并偷看了同学信件内容的行为侵害了同学的()。

单项选择题:

A、通信自由

B、隐私权

C、通信隐秘

D、A、B和C

24: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同学,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

单项选择题: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25:态度是通过遗传继承的。()

推断题

26: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学问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单项选择题: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27: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杜威

B、华虚朋

C、卢梭

D、克伯屈

28: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单项选择题: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进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阅历

29:豹子头林冲镇静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长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最终逼上梁山。他的气质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0: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乐观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老师对它的管理。()

推断题

31:共性具有如下特征()

多项选择题

A、先天性与后天性

B、共同性与差异性

C、稳定性与可变性

D、独立性与统一性

E、客观性与能动性

3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同学供应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单项选择题: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33: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了闻名的“白板说”。()

推断题

34:“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的名言。

单项选择题: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35: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部的人都处在极健康和极不健康两端边线中间的某一点。这句话反映了心理健康的()

单项选择题:

A、动态性

B、静止性

C、相对性

D、肯定性

36:学校儿童思维进展的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

A、直觉行动思维

B、详细形象思维

C、抽象规律思维

D、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规律思维过渡

37:学校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讲演法

B、探究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

38:同学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单项选择题:

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考试焦虑

D、课堂焦虑

39:认为学习个体的理解过程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发觉理论

B、认知同化理论

C、认知建构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40: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单项选择题:

A、维纳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布鲁纳

41:儿童进展的源泉是()。

单项选择题:

A、儿童主体的活动

B、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C、家庭和社会教育

D、社会环境

4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的要素有()。

单项选择题:

A、同学、老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B、同学、老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C、同学、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D、同学、老师、教学媒体、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

43: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四周事物关系的意识。()

推断题

44:试验室试验法具有较高的。

单项选择题:

A、区分度

B、信度

C、内部效度

D、外部效度

45: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老师课堂活动的步骤,教学过程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导入环节

B、讲授环节

C、巩固环节

D、设计教学重难点

46:中学校生把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命题学习水平。()

推断题

47:教育目的是()。

多项选择题

A、只在教育活动开头时发挥作用

B、教育行动的先导

C、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D、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本质需求

E、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48: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单项选择题:

A、思维

B、想象

C、留意

D、复述

49:在做练习时,下列关于专家老师的做法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

A、提示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练习

B、关心他们把握做作业的速度

C、在课堂上来回走动,以便检查同学的作业状况

D、对练习状况供应系统的反馈

E、关怀同学是否学得了刚才教的学问,而不是纪律问题

50:《刘海砍樵》是()。的剧目。

单项选择题:

A、豫剧

B、黄梅戏

C、花鼓戏

D、京剧

51: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阅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长久的变化是()。

单项选择题:

A、实践

B、反应

C、反射

D、学习

52: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现象。

单项选择题: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酝酿效应

53: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关键性的要素是()。

单项选择题:

A、行

B、情

C、意

D、知

54:3~5岁儿童的言语把握力量和记忆力量往往优于成年人,这表明儿童进展具有()。

单项选择题:

A、阶段性

B、挨次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55:下列哪项内容不是同学心理进展的特征()。

单项选择题: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挨次性

C、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D、跳动性

56:衡量一个班级集体胜利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单项选择题:

A、班级文化

B、组织制度

C、分散力

D、班级管理

57:负强化与惩处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

推断题

58:一般而言,制造性与共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推断题

59: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

单项选择题:

A、阅历阶段

B、观看与分析阶段

C、重新概括阶段

D、验证阶段

60: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单项选择题:

A、关注内容选择

B、关注教学过程

C、关注个人生存

D、自觉关注同学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显性课程的概念。

2:答案C

解析班杜拉把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强化指观看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3:答案B

解析熟悉的间接性是指同学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阅历,即以学习书本学问为主,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熟悉世界。

4:答案A,B,D

解析学习需要的主观体验形式包括学习的爱好、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5:答案错误

解析:

6:答案错误

解析过度学习效果虽好,也要有“度”,而并非越多越好。

7:答案C

解析由“小王和医生不同岁”和“医生比小李年龄小”,故小王和小李均不是医生,则医生只能是小张,应选C。

8:答案C

解析2岁是口头语言进展的关键期,4岁是外形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用语的关键期。(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9:答案B

解析略。

10:答案D

解析产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同学的活动产品,比如作业、手工、操作技能等,来了解同学的力量、倾向、技能、娴熟程度、情感状态和学问范围的方法。

11:答案A,B,D

解析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进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三个结合”是指进展教育事业必需实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六个并举”是指在详细办学形式上,实行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一般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的教育与不免费的教育并举。

12:答案C

解析把握学习理论认为同学在学习力量上的差异并不是打算他能否学会教学内容,而只是打算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该项内容的把握程度。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D

解析应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

15: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他主见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

16:答案B

解析连续的操作技能需要对外部情景进行不断的调整,而且完成的动作序列较长。例如,骑自行车、开汽车、舞蹈、弹琴、打字、滑冰等活动中需要用连续的技能。粗放型操作技能是依靠大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的,执行动作时伴有强有力的大肌肉收缩和通过全身运动的神经或肌肉协调动作。例如,举重、铁饼、标枪就属于这类操作技能。

17:答案C

解析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18:答案A

解析A项是九九重阳节的典故。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政治伦理功能。

21:答案D

解析德国闻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形而上学实在论哲学、观念心理学和五种道德伦理观的基础上的。

22:答案D

解析干支纪年法60年一个轮回,公元1954年是甲午年,因此1955年为乙未年。

23: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老师私自拆看同学的信件,不仅侵害了同学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私密权,也侵害了同学的隐私权。

24:答案B

解析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涉及的范围比较窄,难度也比较低。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同学,而是为了调控教学。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同学学习结果的评价,往往用来评定同学的学习成果。

25:答案错误

解析态度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非天生的。

26:答案D

解析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学问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27:答案D

解析设计教学法源于本世纪初,正式提出者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WilliamH.Kilpatrick,1871-1965)。面对美国当时教育民革中消失的传统派、初会功能改革派、进展学派和科学民革派的四家之争,克伯屈集前三家之长,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28:答案B

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进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9:答案C

解析:

30:答案错误

解析非正式群体对个体进行的影响是乐观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目标的全都程度。

31:答案A,B,C,D,E

解析:

32:答案A

解析:

33:答案错误

解析:

34:答案C

解析:

35:答案C

解析从某种意义上讲,全部的人都处在极健康和极不健康两端边线中间的某一点。这句话反映了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36:答案D

解析学校儿童的思维开头从详细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时的抽象思维仍须以详细形象为支柱。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D

解析苛勒的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学习过程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顿悟学说确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看、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40:答案A

解析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纳。他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掌握归因和不行掌握归因。(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41:答案A

解析略。

42:答案C

解析:

43:答案正确

解析略。

44: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第十四章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考察信度的特点,信度是指测验的牢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全都的程度。而试验室采纳试验法就是体现出多次测量,求的数据的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