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箱涵施工方案_第1页
框架箱涵施工方案_第2页
框架箱涵施工方案_第3页
框架箱涵施工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框架箱涵施工方案框架箱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

1、新建昌九城际铁路CJQ-1标段工程项目相关设计图纸《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框架箱涵施工设计图》及技术文件;

2、《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3、《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5、《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文);

6、《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8、《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9、《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验规程》(TB10426-200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0、

1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文);

12、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13、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的施工经验。

二、概述

(一)、工程概况及数量

新建九江至南昌城际铁路CJQ-1标第三项目队范围为DK27+362~

DK38+870,位于九江县岷山乡及马回岭镇境内,正线长度11.508km,

涵洞延长米。涵洞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孔径分为893.03座,全长35共.

1m、1.5m、2m、2.5m、3m、4m;净空按高边墙、中边墙和低边墙分三类;与线路夹角有90度、60度、50度及45度四类。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

涵洞工程主要工程数量一览表

序材料名单数备

122966.0基坑挖m3

m39929.02抽换填砂夹碎m31460.53

958.44m3砂夹碎石垫

7142.05C1混凝m3

m3C264220.0

592.2C37m3

m33512.28C3kg钢80946.79Q23HRB33钢kg10445161.5

kg热轧无缝钢1165200.8

6326.4钢12kg

13m28515.7防水层

3452.5

14

M10水泥砂浆砌片石m3

(二)、工程地质特征

本段线路西南走向,穿越砖窑厂、村庄、农田、河流、水库、山谷等地形复杂,植被茂盛,山丘表面松土厚度60cm左右。沿线地区大部分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

(三)、自然地理特征

大部分地段地势较平缓,水系发育,局部稍有起伏,地面标高30~70m,旱地与水田相间。谷地及坳谷区,广泛分布于岗地及低丘之间,

呈支状沟谷分布,地势平坦而狭长,多垦为农田,土地肥沃。

、水文特征(四).

本段地表水系发育,夏季雨水较多,地下水主要为储藏于第四系砂层及砂砾石层中的孔隙潜水,水量较充沛,局部微具承压性质。(五)、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六)、气象特征

本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受庐山影响,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7℃,以7~8月份气温最高,最高月平均气温为31.9℃,绝对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

-10℃。年平均降雨量为1430mm,集中在4~6月。主导风向以东北风为主,极值风速达25.1m/s。降雪期为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最大冻结深度0.1m。

三、工期安排:

本管段涵洞按照总工期要求,计划2008年2月20开工,2008年10月30日全部完工。

四、主要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现场调查

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

地形及地质资料,复核涵洞中线、高程及流水面标高。

2、人员组织

施工一旦开始,便不得中途无故停顿,劳力组织应保证昼夜连续作业。劳力组织情况见下表。

3、施工机具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序设备名单数备

发电机40kw1台4

平板振捣器42台

台振捣器插入式320

台44电焊机

4台

5钢筋切割机

46台钢筋弯曲机

27汽车吊16T台48混凝土运输车辆台9全站仪2

台10

水平仪4

(二)施工工艺

框架涵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汇水井法排水,基坑较深,坑壁土质较软,涌水量大时,周边设置草袋围堰。框架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拼装,混凝土生产采用集中拌和,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

器振捣。框架顶板底模板支撑采用满堂支架施工工艺见“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1、施工准备

1.1、施工前技术员要认真审核图纸,确保各部位尺寸正确;

1.2、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现场情况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合;

1.3、调查现场管线及影响工程的其他障碍物;

1.4、主要材料按照工程部提供计划组织材料进场;

、做好开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1.5.

框架箱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场地平放线定基坑开自检后报工程师检试件制涵洞基础施钢筋制底板立模、绑扎底板钢自

检后报工程师检浇筑底板试件制绑钢筋,墙身顶板立钢筋制自检后报工程师检试件制灌注墙身、顶板翼墙施强度检自检后报工程师审批进入下道工序

2、场地平整

施工机械进场后,根据放样出的涵洞位置进行场地平整,清除场内施工障碍。并在施工场地四周挖出排水沟,防止施工期间造成场地积水。

3、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放样出涵洞纵横向轴线及涵洞各角点位置,施工场地平整后,用护桩引出,并标记清除。同时测出原地面标高。

4、基坑开挖

根据放样出的涵洞位置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开挖深度根据技术员交底进行,基坑边坡根据现场实际开挖土质情况进行放坡。基坑开挖要保证每边有不小于50cm宽的工作面。

5、基础施工

基础采用C20混凝土,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不间断浇注,灌捣密

实,施工时严禁使用人工拌和的混凝土。基础部分混凝土施工时根据上部结构沉降缝预留,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沥青木板分割。

6、涵身施工

6.1、施工工艺

涵身边墙采用C35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按涵洞设计图纸所给的沉降缝位置进行沉降缝施工。采用现浇法施工,基础凝固后,在混凝土面上测量放样,并绑扎底板及预留边墙钢筋。涵身混凝土分为两阶段施工,先浇筑箱底至边墙下梗肋顶部,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再绑扎上部钢筋,浇筑边墙及顶板混凝土,边墙与底板混凝土接榫处必须凿毛,清洗干净,先涂纯水泥浆,再浇上部混凝土。用泵送混凝土浇注边墙和顶板混凝土。浇注要连续进行,顶板或底板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注,各边墙的施工缝不得在同一水平面上。浇注过程中每层混凝土以30cm为宜,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顶面混凝土用平板振捣器配合振捣,人工抹面并收光。混凝土浇注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

6.2、涵身模板施工

砼涵身模板全部采用组合钢模,洞内采用钢管搭设满堂支架,外部搭设施工钢管脚手架。现以DK28+300(400cm×470c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为例(其他涵洞模板施工参照此涵进行),如下图:

涵洞满堂支架布置图组合钢模脚手架剪力撑横杆立杆拉杆6.2.1、立杆采用3.5m钢管,纵横间距均为90cm,上用可调顶托,顶托上支撑两根钢管,钢管上铺组合钢模;

6.2.2、横向水平杆支撑边墙模板,步距80cm,与墙体拉杆按照间距90cm间隔安装。拉杆采用直径16mm钢筋与丝杆加工制作,两端安装蝴蝶扣或木块,在边墙底部受力较大的部位必须保证每端丝杆有两个螺帽。

6.2.3、洞内支架设有扫地杆、锁扣杆、剪刀撑,剪刀撑纵向间隔五排设一道;

6.2.4、涵洞端模与侧模连接牢固,用钢管或钢筋与侧模连接或焊接,保证混凝土施工中会产生位移;

6.2.5、洞外脚手架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架宽度60cm上下步距1.2m,在外侧每间隔3~4排设一道斜撑,两侧脚手架上口间隔3~4排用钢管连接。.

6.3施工注意事项

砼涵身模板全部采用组合钢模,模板拼装时要求缝隙严密,无错合现象。施工前认真对模板进行除锈、打磨,保证模板表面光滑平整、接缝严实、支撑牢固稳定。并保证钢筋绑扎结实,不致移位、松脱。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