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机床维修大赛考试试题(总时间:360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应该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如有违反,则按照相关规定在考试的总成绩中扣除相应分值
2、在裁判员确定机械、电气安全完成后方可进行精度检测和机械加工项,否则视为非法操作,裁判员有权取消其考试资格。3、考生必须认真填写各答题卡,考试完成后上交。4、考生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如因为考生的原因造成机床出现新的故障,酌情扣分。但如果在考试的时间内将故障排除,不予扣分。5、考生在参数设置环节,如修改了评分范围以外的参数,如果修改后的参数对机床运行无影响,则不予扣分,如果影响到机床正常运行,则酌情扣分,如果改善了机床的运行状态,则酌情加分。6、所有考试成绩必须以6小时
(
360分钟
)
内工作完成内容进行计算。7、由于装配、参数设置、精度检测等原因造成机床定位精度超差,根据超差数据在总成绩中扣除相应分值。(超差小于0.01mm扣3分,0.01~0.02mm扣5分;超过0.02mm扣8分)。8、在机床进给轴装配及调试过程中,没达到规定时间和没完成技术要求内容时裁判不发给选手溜板箱和轴承座定位销,达到规定时间没完成技术要求内容而要求发放定位销者,除扣除相应小分外,还需再在总成绩中扣除5分。得分第一题:数控机床进给轴装配及调试(共22分)请根据现场配备工具、Z轴部装图及本阶段考核内容完成相应装配、准备工作并填写表一。本阶段考核内容(所有项选手完成后需经裁判确认可方能进行下一环节)表一装配工艺流程卡产品型号部件名称共
2
页第
1
页序号装配内容及技术要求装配工艺及技术要求工艺装配工具完成情况备注自检记录裁判确定记录
一清洗及零件的摆放,符合金属切屑机床通用技术条件的各项规定二拆卸机床尾座放在软基面上三以Z轴电机座为基准,安装及调整Z轴溜板箱、轴承支架,要求Z轴电机座、溜板箱、轴承支架三者的同轴度上、侧母线均≤0.01/全长,其轴承孔或丝杆螺母孔与机床床身导轨平行度上、侧母线全长允差均为≤0.01/200mm。经裁判确认后,发给选手溜板箱和轴承座的定位销,以便选手进行后面的安装调试工作四安装Z轴电机座、轴承支架的轴承组件,安装Z轴溜板箱的滚珠丝杠副组件,对Z轴滚珠丝杠副及其整套传动部件予以固定五按图纸正确的固定及预紧滚珠丝杠副后,复检滚珠丝杠副在轴承座、电机座、丝杠螺母座端上、侧母线径向跳动六Z轴滚珠丝杠副安装后其与电机连接端的径跳和轴窜检侧及调整,径跳允差≤0.012mm,轴窜允差≤0.008mm七安装Z轴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副防护板八机床防护门、尾座等其它零件的安装在加工工件前必须安装机床防护门九机床精度检测与补偿十装入机床主轴卡盘裁判签字:Z轴装配示意图第二题:
数控机床电气连接(共7分)得分请考生结合数控机床电气原理图,将机床接线端子排XT1,XT2尚未连接的电缆按照要求连接完毕,连接时端子排从右端第一条电缆开始编号为XT1-1,XT2-1依次填写表二,如果因为端子排或其他原因造成电缆与端子不对应,需在备注中说明
。全部连接正确得7分,连接错误1条扣1分,扣完为止。如果出现连接不牢靠,连接过于凌乱酌情扣分。表二:电气连接记录表所在位置电缆端号电缆名称或作用得分备注XT1-1U01主轴电机风扇电源XT1-2XT1-3XT1-4XT1-5XT1-6XT1-7XT1-8XT1-12XT1-14XT2-1XT2-2XT2-3XT2-4XT2-5XT2-6XT2-7XT2-8XT2-9XT2-10XT2-11XT2-12XT2-13XT2-14XT2-15XT2-16XT2-17XT2-18XT2-19XT2-20XT2-21XT2-22XT2-23XT2-24XT2-25XT2-28XT2-29XT2-30XT2-31第三题:数控机床参数设置、调试、故障维修(共43分)得分1、上电前的检查,此检查在系统上电运行之前必须进行,经裁判查无误后方可以通电运行。(5分)表三:上电检查记录表序号检查事项是否正常解决方法备注1各电源的相电阻及对地电阻。若中间经过空开.交流接触器.保险等器件,应手动令这些器件导通测量。
2电源变压器的进出线顺序,务必检查。如:伺服变压器,主轴变压器,220V控制变压器,
110V控制变压器等。3开关电源,24V正负是否正确。之间是否有短路现象。4各继电器线圈控制电源正负是否正确,连接是否牢靠。
5伺服电机电源线相序是否正确,各电机电源及反馈端子是否连接正确牢靠。6检查各回路导线、电缆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各伺服电机电源线与码盘线是否一一对应。8检查所有24V继电器线圈接线是否正确。9各轴限位开关是否动作灵活、可靠。目测开关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10Z轴是否安装完成。11机械是否有干涉,尾座是否已经归位。裁判没有签字确认前擅自通电者扣5分
裁判确认:2、请考生根据提供的机床相关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设置相关的参数
机床技术指标及要求:表四:机床相关部件技术指标:项目名称数值单位项目名称数值单位主轴电机的额定功率5.5KWX轴伺服电机极对数3无主轴电机的最高转速4500R/minX轴伺服电机编码器线数2500主轴电机的极对数2无X轴电机与丝杆传动比1:1主轴电机的基本频率50HzX轴丝杠螺距4mm主轴电机的额定电压380VX轴电机额定及最高转速1200/2000r/min主轴额定电流11.6AZ
轴伺服电机极对数3主轴电额定转速1460R/minZ轴伺服电机编码器线数2500主轴电机与主轴传动比3:2无Z轴电机与丝杆传动比1:1主轴档位1无Z轴丝杠螺距6mm主轴编码器每转脉冲数1024无Z轴电机额定及最高转速1200/2000r/min表五:机床技术指标要求序号项目名称要求单位备注X轴Z轴1主轴速度范围0-2100r/min2机床坐标显示(公制/英制)公制3X轴坐标显示(直径/)半径4是否采用断电保护否5外置存储设置类型U盘6是否显示pmc轴否7刀补类型绝对刀偏8上电系统是否提示回零否9脉冲输出方式单脉冲单脉冲10正负软极限设置根据机床实际情况进行设置μm正确设置11回参考点方向正向正向12参考点位置及偏差00μm13回参考点快移速度X轴2500Z轴3000μm/min14回参考点定位速度200200μm/min15单向定位偏移值10001000mm16最高快移速度30005000μm/min17最高加工速度15003000μm/min18快移加减速时间常数64ms64μm19快移加减速捷度时间常数3232μm20加工加减速时间常数6464μm21加工加减速捷度时间常数3232μm22定位允差2020μm23最大跟踪误差1200012000μm3、数控系统、变频器、伺服参数的调整与修改。(共13分)1)根据系统的连接手册、变频器说明书和伺服说明书以及技术指标进行参数设置,置参数时详细填写表六,以备裁判对照考生填写的答题表进行分数的给定。所有参数的总分为13分,全部设置正确得13分,设置错误或漏设1个扣1分,扣完13分为止,参数设置应能符合技术要求及保证机床正常运行。表六:参数调整表参数类别序号参数名称调整前数值调整后的数值单位系统参数1主轴编码器每转脉冲数2公制/英制编程3是否采用断电保护机床位置4英制默认显示小数点后位数5外置存储设置类型6是否显示系统时间7是否显示pmc轴8主轴编码器方向PMC用户参数P0上电系统是否提示回零P1主轴总档位数P2主轴手动初始速度P3主轴是否支持抱闸P4主轴速度完成最大时间P5DA对应主轴最高理论转速P7刀架工位数P30一档理论低速P31一档理论高速P38一档实测低速P39一档实测高速P46一档传动比分子P47一档传动比分母参数类别序号参数名称X轴Z轴单位调整前数值调整后的数值调整前数值调整后的数值轴参数1外部脉冲当量分子μm2外部脉冲当量分母无3正软极限位置μm4负软极限位置μm5回参考点方向无6参考点位置μm7参考点开关偏差μm8回参考点快移速度mm/min9回参考点定位速度mm/min10单向定位偏移值mm11最高快移速度mm/min12最高加工速度mm/min13快移加减速时间常数ms14快移加减速捷度时间常数ms15加工加减速时间常数ms16加工加减速捷度时间常数ms17定位允差μm伺服参数1是否带反馈无2最大跟踪误差μm3电机每转脉冲数个4步进电机拍数无5反馈电子齿轮比分子无6反馈电子齿轮比分母无7参考点零位脉冲输入使能无8是否是步进电机无变频器参数调整表:序号参数编号参数名称调整后前参数调整后的参数12345伺服驱动参数调整表:
序号参数编号参数名称调整前的参数调整后的参数123454、阅读plc程序,填写表七:(共5分)表七序号要求答案1刀架换刀所允许时间为多少2存放主轴档位的寄存器为那个3简单描述进给保持实现的条件5、机床功能检查及调试(共20分)考生可以根据所列选项进行试车,保证机床各项功能的正确性,各动作能够正常实现。如在调试过程中出现故障,考生应进行排除并做详细记录填入故障排除记录栏,经裁判签字确认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表八:上电过程记录表类别检查事项技术指标检验标准是否正常故障排除记录备注电源机床总电源将所有空气开关保险全部拉下。并将数控系统电源线拆下。合上总电源开关,测量单项,三相电压是否正常,符合系统要求。根据电气图纸,逐步合上空开或保险,检查各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按从强到弱,从前到后的顺序经行。电源数控系统电源测量世纪星电源插头24V电压是否正常,对应脚号的极性是否正确,然后断开电源,将电源插头插入。系统启动急停急停回路各电源没有问题,打开急停,系统是否能够复位并显示正常,拍下急停以后,系统处在急停状态。限位开关检查机床复位完成后,分别按下每个轴的行程开关,机床应该急停并警报提示相关轴超程警报信息。裁判签字:1)手动方式下功能检查。检测如下功能时首先将机床的工作状态切换到手动方式下,按照表逐项进行检查,如果有问题请进行调试和维修并记录在故障排除记录栏
表九:手动方式下功能检查记录表类别检查事项技术指标检验标准是否正常故障排除记录备注手动进给+X方向按下机床X轴正向点动按键,机床向正方向移动-X方向按下机床X轴负向点动按键,机床向负方向移动+Z方向按下机床Z轴正向点动按键,机床向正方向移动-Z方向按下机床Z轴负向点动按键,机床向负方向移动倍率修调在机床移动过程中,增减机床进给倍率,机床移动速度按比例变化手动快速进给+X方向同时按下机床X轴正向点动和快速进给按键,机床向X正方向快速移动-X方向同时按下机床X轴负向点动和快速进给按键,机床向X负方向快速移动+Z方向同时按下机床Z轴正向点动和快速进给按键,机床向Z正方向快速移动-Z方向同时按下机床Z轴负向点动和快速进给按键,机床向Z负方向快速移动倍率修调在机床移动过程中,增减机床进给倍率,机床移动速度按比例变化机床硬限位保护+X方向超程手动将机床移动到X轴正向超程的位置,机床应急停并提示X轴正向超程如限位开关无效禁止运行机床
机床硬限位保护-X方向超程手动将机床移动到X轴负向超程的位置,机床应急停并提示X轴负向超程+Z方向超程手动将机床移动到Z轴正向超程的位置,机床应急停并提示Z轴正向超程-Z方向超程手动将机床移动到Z轴负向超程的位置,机床应急停并提示Z轴负向超程超程解除机床超程后,按下超程解除按键,系统能够复位,手动移动机床解除超程主轴主轴正转按下主轴正转按键,主轴正转主轴停止按下主轴停止按键,主轴停止旋转主轴反转按下主轴反转按键,主轴反转主轴点动按下主轴点动按键,主轴正转手摇
(手摇方式)+X方向手摇方式下按下X轴正向点动按键选择X轴,倍率开关选×10,顺时针摇动手轮,机床X轴向正方向移动-X方向手摇方式下按下X轴正向点动按键选择X轴,倍率开关选×10,逆时针摇动手轮,机床X轴向负方向移动+Z方向手摇方式下按下Z轴正向点动按键选择Z轴,倍率开关选×10,顺时针摇动手轮,机床Z轴向正方向移动-Z方向手摇方式下按下Z轴正向点动按键选择Z轴,,倍率开关选×10,顺时针摇动手轮,机床轴向负方向移动手摇倍率分别选择不同的倍率×1、×10、×100摇动手轮一格,机床相应移动0.001、0.01
、0.1MM回参考点X轴回参考点工作方式切换到回零方式,按下x轴正向点动按键,机床回零,连续回零5次,并记录回零后机床坐标值。Z
轴回参考点工作方式切换到回零方式,按下z轴正向点动按键,机床回零,连续回零5次,并记录回零后机床坐标值。手动选刀1号刀选择1号刀位,按下刀位转换,机床开始换刀。并最终停在1号刀位2号刀选择2号刀位,按下刀位转换,机床开始换刀。并最终停在2号刀位3号刀选择3号刀位,按下刀位转换,机床开始换刀。并最终停在3号刀位4号刀选择4号刀位,按下刀位转换,机床开始换刀。并最终停在4号刀位机床软限位保护+X方向手动移动机床X轴正方向,应当在硬限位5-10MM处提示X正软限位到。-X方向手动移动机床X轴负方向,应当在硬限位5-10MM处提示X负软限位到。+Z方向手动移动机床Z轴正方向,应当在硬限位5-10MM处提示Z正软限位到。-Z方向手动移动机床Z轴负方向,应当在硬限位5-10MM处提示Z负软限位到。冷却手动开停按下冷却开停开关,冷却开,灯亮。再按下冷却关,灯灭掉。润滑电子泵润滑按下电子泵开关,润滑电机旋转,并且有润滑油流出2)MDI或自动方式表十MDI或自动方式功能检查记录表序号检查事项检验方法是否正常故障排除记录备注主轴
在MDI方式下M03
(S设为500)输入M03
S500后,主轴正转M04
(S设为500)输入M04
S500后,主轴反转M05输入M05后,主轴停止旋转S指令分别在主轴正转和反转方式下输入S150/S1000/S2100,观察实际转速与指令转速是否相符。相差应在±2%主轴修调给定主轴一速度,然后增减主轴倍率,主轴速度应该按相应比例变化刀架
在MDI方式下1号刀输入T01后,按循环启动,刀架旋转开始换刀,换刀成功后停在1号刀位2号刀输入T02后,按循环启动刀架旋转开始换刀,换刀成功后停在2号刀位3号刀输入T03后,按循环启动刀架旋转开始换刀,换刀成功后停在3号刀位4号刀输入T04后,按循环启动刀架旋转开始换刀,换刀成功后停在4号刀位冷却M07、M08输入M07或M08,按下循环启动后,冷却开M09输入M09,按下循环启动后,冷却关。机床运行速度G01
F在G01方式下,指定一段行程,并给定一速度,机床应该按照指定速度移动G00在G00方式下,指定一段行程,机床应该按照设定速度移动机床运行距离在G01方式下,指定0.1-1MM行程,并给定一较低速度,利用百分表检测机床实际移动距离与指令距离是否一致第四题:位置精度的检测与补偿(共16分)得分1、根据位置精度测量作业指导书,对机床的Z轴进行步距规测试,步距规目标位置示意图如下。测试后,将测量与计算出的相关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并根据计算出的数据填写补偿参数表
。(注:表中只要求填写“测量记录”,“数据处理”不需要进行结果计算。)表十一:机床位置精度测试记录表:测量
记
录机床型号机床编号测试轴补偿状态环境温度湿度测试者测试日期序号123456目标位置Pi/mm趋近方向↑↓↑↓↑↓↑↓↑↓↑
↓位置偏差Xij(μm)j=1
234
52、补偿参数的设置表十二:位置精度检测与补偿参数表反向间隙(微米)螺补类型(0-无,1-单向,Z-双向,3,4-扩展)补偿点数
参考点偏差号
补偿间隙
偏差值(μm)[0]
偏差值(μm)[1]
偏差值(μm)[2]
偏差值(μm)[3]
偏差值(μm)[4]
偏差值(μm)[5]
偏差值(μm)[6]
偏差值(μm)[7]
偏差值(μm)[8]
偏差值(μm)[9]
偏差值(μm)[10]
3、请将以上表格输入到数控系统的相关参数,然后测量出补偿后的数据填入下面表格,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相关的误差值。表十三:机床位置精度测试记录表:测量
记
录机床型号机床编号测试轴补偿状态环境温度湿度测试者测试日期序号123456目标位置Pi
/mm趋近方向↓↑↓↑↓↑↓↑↓↑
↓位置偏差
Xij
(μm)j=1
234
5本环节需要裁判签字确认,否则不得分。
裁判签字确认:得分第五题:机床工件的加工测试(共7分)请根据所提供的图纸和给定刀具加工出正确的工件
注意事项:在进行加工之前,一定要保证卡盘安装正确牢固,防护安装到位,否则不允许进行加工操作。实操试题abLhse2020125202545工具、刀具及工件毛坯(参考)1、外圆端面车刀:(株洲钻石)说明:方柄(20×20×125)、刀尖角35°、主偏角95°参
考刀具型号:MVJNR2020K16
参考刀片型号:VNMG160408-DF
ahbLs202020125252、外螺纹车刀:(株洲钻石)说明:方柄(20×20×125)、牙形角60
、螺距2mm。参考刀具型号:SWR2020K16参考刀片型号:RT16.01W-2GM3、毛坯:Φ38×102,毛坯要求车外圆、端面;端面要求平整。
4、评分标准该考评任务共7分。工件合格满分7分。一、工件(配分:7分)序号检测精度允差(mm)实测(mm)配分评分标准(扣完为止)得分1圆弧R15±0.11每超差0.1扣0.5分2直径尺寸Φ36-0.11每超差0.05扣0.5分3Φ33-0.11每超差0.05扣0.5分4Φ28-0.11每超差0.05扣0.2分5长度尺寸100±0.10.5每超差0.1扣0.2分674±0.10.5每超差0.1扣0.2分7螺纹尺寸M32×22外径、表面粗糙度、长度不合格各扣0.5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HYPERLINK电脑故障检测与维修方法电脑故障检测及维修方法软件调试的方法和建议1、操作系统方面。主要的调整内容是操作系统的启动文件、系统配置参数、组件文件、病毒等。修复操作系统启动文件。1)对于Windows9x系统,可用SYS命令来修复(要保证MSDOS.SYS的大小在1KB以上),但要求,在修复之前应保证分区参数是正确的。这可使用诸如DiskMap之类的软件实现;2)对于Windows2000/XP系统,有两种方法――修复启动文件,使用fixboot命令;修复主引导记录,使用fixmbr命令。调整操作系统配置文件。A.对于Windows9x系统,可用的工具很多,如:Msconfig命令、系统文件检查器、注册表备份和恢复命令(scanreg.exe,它要求在DOS环境下运行。另外如果要用scanreg.exe恢复注册表,最好使用所列出的恢复菜单中的第二个备份文件)等;B.对于Windows2000系统,可用的工具与Windows9x相比比较少,但某些调试命令可用Win98中的一些命令(如win98下的Msconfig命令,就可用在windows2000下);C.对于WindowsXP系统,可用的工具主要是Msconfig命令;D.调整电源管理和有关的服务,可以使用的命令是,在“运行”文本框中输入gpedit.msc来进行;E.所有操作系统的调试,都可通过控制面板、设备管理器、计算机管理器(Windows9x系统无)来进行系统的调试。软件调试的方法和建议组件文件(包括.DLL、.VXD等)的修复A.通过添加删除程序来重新安装;B.通过从.CAB文件中提取安装;C.可用系统文件检查器(sfc.exe命令)来修复有错误的文件;D.从好的机器上拷贝覆盖。检查系统中的病毒。建议使用命令行方式下的病毒查杀软件,并能直接访问诸如NTFS分区软件调试的方法和建议2、设备驱动安装与配置方面。主要调整设备驱动程序是否与设备匹配、版本是否合适、相应的设备在驱动程序的作用下能否正常响应。A.最好先由操作系统自动识别(特别要求的除外,如一些有特别要求的显示卡驱动、声卡驱动、非即插即用设备的驱动等),而后考虑强行安装。这样有利于判断设备的好坏;B.如果有操作系统自带的驱动,则先使用,仍不能正常或不能满足应用需要,则使用设备自带的驱动;C.更换设备,应先卸载驱动再更换。卸载驱动,可从设备管理器中卸载;再从安全模式下卸载;进而在INF目录中删除;最后通过注册表卸载;D.更新驱动时,如直接升级有问题,须先卸载再更新。软件调试的方法和建议3、磁盘状况方面。检查磁盘上的分区是否能访问、介质是否有损坏、保存在其上的文件是否完整等。可用的调整工具:A.DiskMap,方便地找回正确的分区;B.Fdisk及Fdisk/MDR,检查分区是否正确及使主引导记录恢复到原始状态;C.当硬盘容量大于64GB时,如果要重新分区或查看分区,要求使用随机附带的磁盘分区软盘中的Fdisk命令。这个命令可用windowsMe下的Fdisk命令来代替;D.Format、Scandisk、厂商提供的磁盘检测程序,检查磁盘介质是否有坏道;E.文件不完整时,要求对不完整的文件先进行改名,再用在“操作系统方面”中所述的方法重建。软件调试的方法和建议4、应用软件方面。如应用软件是否与操作系统或其它应用有兼容性的问题、使用与配置是否与说明手册中所述的相符、应用软件的相关程序、数据等是否完整等;5、BIOS设置方面。1)在必要时应先恢复到最优状态。建议:在维修时先把BIOS恢复到最优状态(一般是出厂时的状态),然后根据应用的需要,逐步设置到合适值。2)BIOS刷新不一定要刷新到最新版,有时应考虑降低版本。软件调试的方法和建议6、重建系统。在硬件配置正确,并得到用户许可时,可通过重建系统的方法来判断操作系统之类软件故障,在用户不同意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自带的硬盘,来进行重建系统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重建系统后,逐步复原到用户原硬盘的状态,以便判断故障点。1)重建系统,须以一键恢复为主,其次是恢复安装,最后是完全重新安装。恢复安装的方法:对于Windows9x系统,直接从光盘安装,或执行tools\sysrec\pcrestor.bat,即可实现恢复安装。在进行恢复安装时,可能由于的存在而影响安装过程的正常进行,这时,可在Windows目录下,删除后,再重新安装。另一种恢复安装,是将根目录下的System.1st改名为System.dat后覆盖掉Windows目录下的同名文件,之后重启即可。但这种方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新安装,而类似于完全重新安装。对于WindowsXP或Windows2000系统,直接使用其安装光盘启动,在安装界面中选择修复安装,选择R时会出现两个选项:一是快速修复,对于简单问题用此选择;另一是故障修复台,只要选择正确的安装目录就可启用故障修复台。故障修复台界面类似于DOS界面。2)为保证系统干净,在安装前,执行Fdisk/MBR命令(也可用C)。必要时,在此之后执行Format<驱动器盘符>/u[/s]命令。3)一定要使用随机版的或正版的操作系统安装介质进行安装。引发硬件故障的原因1.硬件本身质量不佳。粗糙的生产工艺、劣质的制作材料、非标准的规格尺寸等都是引发故障的隐藏因素。由此常常引发板卡上元件焊点的虚焊脱焊、插接件之间接触不良、连接导线短路断路等故障。2.人为因素影响。操作人员的使用习惯和应用水平也不容小觑,例如带电插拔设备、设备之间错误的插接方式、不正确的BIOS参数设置等均可导致硬件故障。3.使用环境影响。这里的环境可以包括温度、湿度、灰尘、电磁干扰、供电质量等方面。每一方面的影响都是严重的,例如过高的环境温度无疑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性能等等。4.其他影响。由于设备的正常磨损和硬件老化也常常引发硬件故障。检修硬件故障的原则1.先软件后硬件电脑发生故障后,一定要在排除软件方面的原因(例如系统注册表损坏、BIOS参数设置不当、硬盘主引导扇区损坏等)后再考虑硬件原因,否则很容易走弯路。2.先外设后主机由于外设原因引发的故障往往比较容易发现和排除,可以先根据系统报错信息检查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外部设备的各种连线和本身工作状况。在排除外设方面的原因后,再来考虑主机。3.先电源后部件作为电脑主机的动力源泉,电源的作用很关键。电源功率不足、输出电压电流不正常等都会导致各种故障的发生。因此,应该在首先排除电源的问题后再考虑其他部件。4.先简单后复杂目前的电脑硬件产品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那么容易损坏。因此在遇到硬件故障时,应该从最简单的原因开始检查。如各种线缆的连接情况是否正常、各种插卡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等。在进行检修硬件故障的步骤1.软件排障还原BIOS参数至缺省设置(开机后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窗口→选中“LoadOptimizedDefaults”项→回车后按[Y]键确认→保存设置退出);恢复注册表(开机后按[F8]键→在启动菜单中选择“Commandpromptonly”方式启动至纯DOS模式下→键入“scanreg/restore”命令→选择一个机器正常使用时的注册表备份文件进行恢复);排除硬件资源冲突(右击[我的电脑]→[属性]→在[设备管理器]标签下找到并双击标有黄色感叹号的设备名称→在[资源]标签下取消“使用自动的设置”选项并单击[更改设置]按钮→找到并分配一段不存在冲突的资源)。检修硬件故障的步骤2.用诊断软件测试使用专门检查、诊断硬件故障的工具软件来帮助查找故障的原因,如NortonTools(诺顿工具箱)等。诊断软件不但能够检查整机系统内部各个部件(如CPU、内存、主板,硬盘等)的运行状况,还能检查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工作能力。如果发现问题会给出详尽的报告信息,便于我们寻找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3.直接观察即通过看、听、摸、嗅等方式检查比较明显的故障。例如根据BIOS报警声或Debug卡判断故障发生的部位;观察电源内是否有火花、异常声音;检查各种插头是否松动、线缆是否破损、断线或碰线;电路板上的元件是否发烫、烧焦、断裂、脱焊虚焊;各种风扇是否运转正常等。有的故障现象时隐时现,可用橡皮榔头轻敲有关元件,观察故障现象的变化情况,以确定故障位置。检修硬件故障的步骤4.插拔替换初步确定发生故障的位置后,可将被怀疑的部件或线缆重新插拔,以排除松动或接触不良的原因。例如将板卡拆下后用橡皮擦擦拭金手指,然后重新插好;将各种线缆重新插拔等。如果经过插拔后不能排除故障,可使用相同功能型号的板卡替换有故障的板卡,以确定板卡本身已经损坏或是主板的插槽存在问题。然后根据情况更换板卡。5.系统最小化最严重的故障是机器开机后无任何显示和报警信息,应用上述方法已无法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这时我们可以采取最小系统法进行诊断,即只安装CPU、内存、显卡、主板。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则在这四个关键部件中采用替换法查找存在故障的部件。如果能正常工作,再接硬盘……以此类推,直到找出引发故障的罪魁祸首。硬件检修方法1、观察法观察,是维修判断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要观察的内容包括:a、周围的环境;b、硬件环境。包括接插头、座和槽等;c、软件环境;d、用户操作的习惯、过程硬件检修方法2、最小系统法最小系统是指,从维修判断的角度能使电脑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硬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和CPU组成。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只有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连接。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显示器、键盘和硬盘组成。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硬件检修方法对于软件最小环境,就“软件”有以下几点要说明:a、硬盘中的软件环境,保留着原先的软件环境,只是在分析判断时,根据需要进行隔离如卸载、屏蔽等)。保留原有的软件环境,主要是用来分析判断应用软件方面的问题b、硬盘中的软件环境,只有一个基本的操作系统环境(可能是卸载掉所有应用,或是重新安装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然后根据分析判断的需要,加载需要的应用。需要使用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环境,是要判断系统问题、软件冲突或软、硬件间的冲突问题。c、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可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改适当的硬件。如:在判断启动故障时,由于硬盘不能启动,想检查一下能否从其它驱动器启动。这时,可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加入一个软驱或干脆用软驱替换硬盘来检查。又如:在判断音视频方面的故障时,应需要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声卡;在判断网络问题时,就应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网卡等。最小系统法,主要是要先判断在最基本的软、硬件环境中,系统是否可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软、硬件部件有故障,从而起到故障隔离的作用。硬件检修方法3、逐步添加/去除法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逐步去除法,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部位。4、隔离法是将可能防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断方法。它也可用来将怀疑相互冲突的硬件、软件隔离开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软硬件屏蔽,对于软件来说,即是停止其运行,或者是卸载;对于硬件来说,是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卸载其驱动,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去除。硬件检修方法5、替换法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修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号的,也可能是不同型号的。替换的顺序一般为:a、根据故障的现象或故障类别,来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或设备;b、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如:先内存、CPU,后主板,又如要判断打印故障时,可先考虑打印驱动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打印电缆是否有故障,最后考虑打印机或并口是否有故障等;c、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d、从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硬件检修方法6、比较法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即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配置、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也可在两台电脑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电脑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从而找出故障部位。7、升降温法可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设法降低电脑的通风能力,靠电脑自身的发热来升温;降温的方法有:1)一般选择环境温度较低的时段,如一清早或较晚的时间;2)使电脑停机12~24小时以上等方法实现;3)用电风扇对着故障机吹,以加快降温速度。8、敲打法敲打法一般用在怀疑电脑中的某部件有接触不良的故障时,通过振动、适当的扭曲,甚或用橡胶锤敲打部件或设备的特定部件来使故障复现,从而判断故障部件的一种维修方法。硬件检修方法9、对电脑产品进行清洁有些电脑故障,往往是由于机器内灰尘较多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维修过程中,注意观察故障机内、外部是否有较多的灰尘,如果是,应该先进行除尘,再进行后续的判断维修。在进行除尘操作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a、注意风道的清洁b、注意风扇的清洁风扇的清洁过程中,最好在清除其灰尘后,能在风扇轴处,点一点儿钟表油,加强润滑。c、注意接插头、座、槽、板卡金手指部分的清洁金手指的清洁,可以用橡皮擦拭金手指部分,或用酒精棉擦拭也可以。插头、座、槽的金属引脚上的氧化现象的去除:一是用酒精擦拭,一是用金属片(如小一字改锥)在金属引脚上轻轻刮擦。d、注意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等引脚处的清洁清洁时,应用小毛刷或吸尘器等除掉灰尘,同时要观察引脚有无虚焊和潮湿的现象,元器件是否有变形、变色或漏液现象。e、注意使用的清洁工具清洁用的工具,首先是防静电的。如清洁用的小毛刷,应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毛刷,禁用塑料毛刷。其次是如使用金属工具进行清洁时,必须切断电源,且对金属工具进行泄放静电的处理。用于清洁的工具包括:小毛刷、皮老虎、吸尘器、抹布、酒精(不可用来擦拭机箱、显示器等的塑料外壳)。f、对于比较潮湿的情况,应想办法使其干燥后再使用。可用的工具如电风扇、电吹风等,也可让其自然风干。系统报警提示含义1短系统启动正常
1短1短1短系统加电自检初始化失败
1短1短2短主板错误
1短1短3短CMOS或电池失败
1短1短4短ROM
BIOS校验和错误
1短2短1短系统时钟错误
1短2短2短DMA初始化失败
1短2短3短DMA页寄存器错误
1短3短1短RAM刷新错误
1短3短2短基本内存错误
1短3短3短基本内存错误
1短4短1短基本内存地址线错误
1短4短2短基本内存校验错误
BIOS故障案例1、BIOS设置错误,引起内存自检时出错(校验错误)
平常我们买到的内存一般都不带校验,校验内存会比不带校验的内存贵30%到50%,有的原装ECC校验内存更贵得惊人。但是有的用户在BIOS里却把校验一项设为Enable,在内存自检时,会检测不过去,提示内存检测错误,有的人会以为内存校验错就是内存有缺陷,其实报告内存校验错只是因为您的内存没有这项功能而已,解决的方法是在BIOS里将该项设置改为Disable就可以了。
2、主板电池没电
如果电脑每次开机时都不能正确找到硬盘,或者开机后系统时间不正确,而重新设置后可以正常使用,那么说明是主板电池故障,最大可能是寿命已到或已经损坏,需要更换电池。
3、清除BIOS的口令
为了保护计算机的资源和安全,可以为其加上开机密码。但是一旦不小心将密码忘记,就会致使计算机不能进入BIOS设置,或者不能启动计算机。
(1)可先试一下通用口令,如AMI
BIOS
的通用口令是“AMI”,AWORD
BIOS
的通用口令比较多,可能有“AWORD”,“H996”,“Syzx”,“WANTGIRL”,“AwordSW”等等,输入时请注意大小写,不过很多新的主板都不支持通用口令,或者是有通用口令但大家还没有发现,所以通用口令不是万能的。
(2)
如果您的计算机能启动,但不能进入BIOS设置,可以用以下方法,但要注意,如果您看不懂下面的操作,就不要尝试,老老实实用(3)中的方法吧:电脑的BIOS设置可以通过70H和71H两个端口进行访问和更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全部清除,即变成缺省设置。但是有个条件就是计算机在己经启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以下的操作。
如下程序段可以完成对所有电脑CMOS的清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丽江公共安全管理办法
- 临停车位收费管理办法
- 企业产权处置管理办法
- 中铁质量检查管理办法
- 乡镇农村厨师管理办法
- 京东开发流程管理办法
- 乡镇临时用地管理办法
- 井下防爆检查管理办法
- 企业贷款支付管理办法
- 临床能力培训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热成型钢(PHS)市场销售模式及未来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oracle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官方标准答案)
- 实验室留样管理制度
- T/CI 202-2023TBM 隧道工程智慧工地系统接口和集成技术规范
- 儿童疼痛课件
- 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三第二轮复习诗词部分《八读法鉴赏诗词》教案
- 军事医学与战场救护试题及答案
- 制砂场管理制度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试题库(共八套)
-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