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中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四_第1页
密山中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四_第2页
密山中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四_第3页
密山中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四_第4页
密山中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山中学教师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1:运用测验法进行教学评价的关键是编制量表。()

推断题

2:考试时集中留意的状态是()

单项选择题:

A、下意识

B、潜意识

C、焦点意识

D、无意识

3:德育过程是组织同学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推断题

4:我国义务教育方案的基本特点除了强制性和普遍性外,还具有()。

单项选择题:

A、全面性

B、基础性

C、针对性

D、主体性

5:夏洛蒂勃朗特制造了世界上闻名的独立女性()。

单项选择题:

A、简爱

B、郝思嘉

C、安娜卡列尼娜

D、凯瑟琳

6: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学校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单项选择题: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肯定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7:认知教学理论的基本主见包括()

多项选择题

A、理智进展的教学目标

B、动机一结构一序列一强化原则

C、学科学问结构

D、发觉教学法

E、学问授受的教学过程

8:同学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别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9:下列选项中,作为北京传统民居代表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窑洞

B、吊脚楼

C、土楼

D、四合院

10:社会主义的教育也是具有阶级性的。???()

推断题

11:“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白学问的把握与智力的进展是同步的。()

推断题

12:教育过程的主要冲突是()

单项选择题:

A、教与学的冲突

B、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冲突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冲突

D、主体与客体间的冲突

13:新课程改革要转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单项选择题:

A、国家、地方、老师三级管理

B、国家、校长、老师三级管理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D、国家、地方、校长三级管理

14: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

单项选择题:

A、特征

B、表象

C、核心

D、内容

15:教育既要照看到同学的现有进展水平,又要向同学不断提出高于其原有水平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进展,这是由于同学的身心进展具有()

单项选择题:

A、挨次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6:奥苏贝尔认为,同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单项选择题:

A、把握学习

B、认知发觉学习

C、有意义接受学习

D、机械学习

17:下列选项中,体现郑胜利重大历史功绩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虎门销烟

B、收复台湾

C、官渡之战

D、七擒孟获

18: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单项选择题: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意的程度

19:我图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20:关于个体身心进展的动因,基本观点有()。

多项选择题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遗传打算论

E、教育论

21: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多项选择题

A、生产力和科技进展水平

B、肯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抱负人格

D、社会历史进展进程

E、儿童身心进展的规律

2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未成年人“严峻不良行为”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旷课、夜不归宿

B、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C、多次偷窃

D、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23: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受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推断题

24:下面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无目地的幻想

B、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

C、比较

D、创造制造

25:在对同学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行为转变法

B、认知转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转变法

26: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进展阶段的肯定关系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和后习俗道德水平的年龄分别是()。

单项选择题:

A、10岁以前、18岁以后

B、3岁以前、10岁以后

C、9岁以前、20岁以后

D、10岁以前、20岁以后

27:在班级人际关系的构成成分中,最主要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28:老师的教育思想素养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B、科学的育人观

C、正确的同学观

D、现代的教学观

E、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29:在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中,由老师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材料,掌握教学进度,设计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推断题

30:把握学问是智力进展的基础,因此,把握的学问越多,智力进展水平就越高,力量就越强。()

推断题

3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

单项选择题:

A、《论语》

B、《高校》

C、《学记》

D、《世界图解》

32:在我国,“教育”最早见于()。

单项选择题:

A、《论语》

B、《高校》

C、《孟子》

D、《学记》

33: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单项选择题:

A、组织和培育班集体

B、全面了解同学

C、培育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进展的惟一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学问分子与工人农夫相结合

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35:下列行为中属于品德性问题行为的有()

多项选择题

A、不守纪律

B、欺侮同学

C、偷窃

D、考试做弊

E、说谎

36: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单项选择题: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37: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单项选择题:

A、感知

B、记忆

C、思维

D、表象

38:从迁移到结构匹配学说是由()提出的。

单项选择题:

A、贾德

B、苛勒

C、詹纳特

D、罗斯

39:“教育的效应”是指()

单项选择题:

A、教育的投入与产出

B、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C、教育实际干了什么

D、学校培育了多少人

40:高中课程要求同学三年内的必修学分要达到()学分。

单项选择题:

A、116

B、114

C、36

D、24

41: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作为桥梁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无法推断

4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规定,老师为履行教学职责必需具备的最基本权利是()

单项选择题:

A、学术讨论权

B、教育教学权

C、酬劳待遇权

D、进修培训权

43: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单项选择题:

A、目--来自,--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模式

C、CIPP模式

D、对立模式

44:教育领域中主要运用的法律救济形式包括()

多项选择题

A、老师申诉制度

B、同学申诉制度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

45: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预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阅历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是指()

单项选择题:

A、问题情境

B、功能固着

C、学问阅历

D、定势

46:()是以学校内部教学工作为评价对象的。

单项选择题:

A、宏观评价

B、中观评价

C、微观评价

D、三者都不是

47:依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同学闻老师呵斥而畏惧,见试卷获满分而欣慰”属于()

单项选择题:

A、信号学习

B、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

C、连锁学习

D、言语联想学习

48:在地球的“五带”中,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

单项选择题: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温带

49: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50: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推断题

51:成败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马斯洛

B、韦纳

C、班杜拉

D、阿特金森

52:依据新学问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学问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推断题

53:主见教育万能论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康德

B、华生

C、高尔顿

D、格塞尔

54: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处为主、教育为辅的原则。()

推断题

55:教学媒体包括()。

多项选择题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由国家组织编写。()

推断题

57:皮亚杰认为,人从其生物方面继承了()

单项选择题:

A、组织和适应的特性

B、思维和行动的特性

C、操作和处理的特性

D、领导和被领导的特性

58:假如你正预备一项测验,依据你所学的教育心理学学问,以下哪一种学习策略能使你在测验中有更好的表现?()

单项选择题:

A、测验前一个星期内,每个晚上学习半小时

B、测验前的那个晚上学习半小时

C、测验前的那个晚上学习三小时

D、测验前的那个晚上学习六小时

59: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60:同学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对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单项选择题: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抱负自我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正确

解析正确。同学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进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

4:答案B

解析:

5:答案A

解析【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夏洛蒂勃朗特在《筒爱》一书中制造了闻名的独立女性简爱;郝思嘉是《乱世佳人》(也译怍《飘》)的女仆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仆人公;凯瑟琳是艾米丽勃朗特《咆哮山庄》中的人物。因此本题选A。

6:答案C

解析:

7:答案A,B,C,D

解析略

8:答案D

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别的三角形”这一命题时,假如没有获得“三角形”“直角”等概念,便不能获得这一命题的意义。

9:答案D

解析窑洞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古老居住形式;吊脚楼多见于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土楼以客家土楼为代表,多见于闽粤地区;四合院是华北地区常见的民居建筑形式,北京传统民居的代表就是四合院。

10:答案正确

解析:

11:答案正确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B

解析教育既要照看到同学的现有进展水平,又要向同学不断提出高于其原有水平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进展,这是由于同学的身心进展具有阶段性。

16:答案C

解析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同学学习的主要形式。

17:答案B

解析1662年,郑胜利及其后代收复台湾。

18:答案D

解析略。

19:答案D

解析语文、数学、外语等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

20:答案A,B,C

解析关于个体身心进展的动因,主要有三种观点: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1:答案A,B,D,E

解析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1)主观依据:受哲学观念的影响;受人性假设的影响;受抱负人格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进展的人格抱负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2)客观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肯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社会历史进展的过程;受教育者身心进展的规律。

22:答案A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加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等属于未成年人严峻不良行为。

23:答案正确

解析(P250~251)

24:答案D

解析:

25:答案A

解析强化法是行为转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用来培育新的适应行为。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A,B,C,D,E

解析:

29:答案正确

解析略

30:答案错误

解析:

31:答案C

解析《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本解析由何龙供应)

32:答案C

解析略。

33:答案B

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同学,是由班主任工作的性质打算的。

34: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全面进展学说认为实现人的全面进展的惟一方法便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5:答案A,B,C,D

解析品德性问题行为就是品德上有缺点的越轨行为,这种行为与个人得到的认同、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进展障碍有关,属外显型,具直接指向性、破坏性和叛逆性。品德型问题行为有两种表现,一类表现为不守纪律、屡犯常规、起哄、恶作剧、欺侮同学、顶撞老师、吵嘴骂人、考试作弊、无故旷课、粗鲁、狂暴、不合作;另一类表现为道德品质的不良,如偷盗、打架、抽烟、不正值的性行为等。人共性问题行为,即心理性的问题行为。是有心理失调或心理障碍引发的表现在心情、性格上的问题行为,属内隐型,经常带神经质。其形成的缘由非常简单,往往受个人性格与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C

解析:

40:答案A

解析高中课程要求同学三年内的总学分达到144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16个。

41:答案C

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其中,作为桥梁的是教育影响。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A

解析:

44:答案A,B,C,D

解析在教育领域中主要运用的法律救济方式包括:老师申诉制度、同学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和民事诉讼。因此,本题选择ABCD选项。

45:答案D

解析:

46:答案B

解析宏观评价是以教学的全领域或涉及宏观决策方面的教学现象,措施为对象的评价。如教学整体目标、内容等。中观评价是以学习内部教学工作为对象的教学评价。如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微观评价是以课堂教学为对象进行的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