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假设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在一段时间内,假设b种群数量增加,那么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C.假设m1<5m2,那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2.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就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应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互利共生
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
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O23.某地开展以甜高粱种植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由于甜高粱植株高大,田间湿度大,为套种食用菌创造了条件。甜高粱叶片不仅含3%~5%的糖,而且蛋白质的含量也很高,是鱼和牛的优良饲料。利用甜高粱茎秆发酵制酒,酒糟喂牛。牛粪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不仅对牧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沼渣肥田,产生的沼气还可在温室中用于点灯、燃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3)沼气能用于提高温室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该生态系统取得良好效益的原因是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请各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5.近几年来,在生态学思想指导下,我国广阔农村兴办了许多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例如,用秸秆饲养牲畜,再将动物的粪便倒入沼气池。让池中的微生物通过发酵将其转化为沼气供人们作燃料所用,这是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局部。该做法的根本意义是〔〕
A.加快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加快自然界的能量流动
C.寻找新的能源
D.提高人类对能量的利用率6.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养蚯蚓、养蘑菇和种植果树等生长过程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沼气池中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随时间变化的顺序依次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B.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
C.农场内各种农产品的生产相互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D.果园内以猪粪、鸡粪为饲料养殖的蚯蚓能改进土壤,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7.水稻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排水晒田。稻谷收获之后,有的农民燃烧稻秆。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农民拔草、治虫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水稻的分蘖、成熟等过程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
C.晒田能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利于水稻根系生长
D.燃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8.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B.引进互花米草后造成生态灾难的原因是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双向的
D.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是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9.某城市近年来一直强调走“绿色〞开展之路,争创“绿色城市〞。“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包括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高效利用资源等等。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的一种方案:〔1〕生态工程应在、、等方面取得最正确效果并到达预期目标。图示的生态工程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原理。〔2〕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燃烧发电、动物蛋白饲料等,提高人们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开展经济协调起来,表达了生态工程的原理。〔3〕该方案中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拟,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4〕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前者。〔5〕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6〕以下关于生态农业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那么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10.几百年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的“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作肥料,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以下有关“桑基鱼塘〞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该生态系统是生态农业的雏形
C.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需要人的干预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就是用于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m4<m3<m2<m1,当m1<5m22.答案:D解析: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几乎没有氧气,蠕虫及细菌应属于厌氧型生物,富含O23.答案:(1)甜高粱、蔬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2)竞争捕食蔬菜→人(3)增加光照强度适当提高温度提高CO2浓度(4)能量多级流动如利用牛粪生产沼气等物质循环再生如沼渣肥田等解析:(1)流入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此题中的生产者是甜高粱、蔬菜等。(2)此题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竞争(如甜高粱和其他农作物)和捕食(如甜高粱和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蔬菜→人,甜高粱→人等。(3)产生的沼气可在温室中用于点灯,增加了对作物的光照强度;燃烧提高了室内温度和CO2浓度。(4)该生态系统能取得良好效益的原因是能量多级利用(如:利用牛粪生产沼气等)和物质循环再生(如:沼渣肥田等)。4.答案:C解析:动物可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细菌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5.答案:D解析:因为沼气是由沼气池中微生物以动物粪便中的有机物为原料,经发酵而形成的产物,其中含有一定的化学能,当人们将其收集起来作燃料,就实现了人类对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利用,该做法的根本意义是提高人类对能量的利用率。6.答案:B解析:沼气池是密闭的装置,开始时有氧气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氧气被消耗,因而在发酵过程中的菌群发生了由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的变化;由上述生态系统可以看出,可以实现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蚯蚓分解腐殖质,充当分解者的作用。人与畜禽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麦当劳新年店庆活动方案
- 集团游戏活动方案
- 广东软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试题及答案江苏
- 费用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管理模板
- 风险管理评估矩阵模板全面风险识别
- 写景作文迷人的秋色250字10篇范文
- (正式版)DB15∕T 3653-2024 《寒区退化草地改良技术规范》
- 《光合作用机制及其意义:高中生物基础教案》
- 质量控制检查表产品质量检测模板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培训会课件-于永勤
- 《北京市道路桥梁试验检测费用定额》
- 2024年下半年湖北黄冈黄梅县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服务期满人员1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小儿神经系统查体》课件
- 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指南
- 小学体育教案《50米快速跑(途中跑)》
- 高职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开发
- 地铁接触网检修工技能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高考3000词分层分类记忆初中1500
- DL∕T 475-2017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 公寓物业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