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说明书_第1页
我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说明书_第2页
我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说明书_第3页
我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说明书_第4页
我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年级:2007级专业:高分子模具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教师:时间:2010年6月目录设计任务书……………………1绪论1.1设计目的……………31.2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3第二章减速器结构选择及相关性能参数计算2.1电动机类型及结构的选择…………42.2电动机选择…………42.3确定电动机转速……………………42.4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级传动比………52.5动力运动参数计算…………………5第三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减速器外部零件的设计计算--普通V形带传动………7第四章齿轮的设计计算4.1直齿圆柱齿轮………84.2齿轮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4.2.1按照接触疲劳强度计算……84.2.2按齿根弯曲接触强度校核计算……………94.2.3齿轮几何尺寸的确定………94.3齿轮的结构设计……………………9第五章轴的设计计算5.1输入轴的设计………115.2输出轴的设计………135.3轴强度的校核………16第六章轴承、键和联轴器的选择6.1轴承的选择及校核…………………176.2键的选择计算及校核………………186.3联轴器的选择………18第七章减速器润滑、密封7.1润滑的选择确定……………………197.1.1润滑方式……………………197.1.2润滑油牌号及用量…………197.2密封的选择确定……………………19第八章减速器附件的选择确定……19第九章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计算…………………20第十章减速器的绘制与结构分析10.1拆卸减速器…………2110.2分析装配方案………2110.3分析各零件作用、结构及类型……2110.4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2110.5完成减速器装配草图………………2210.6减速器装配图绘制过程……………2210.7完成装配图…………2310.8零件图设计…………23第十一章设计总结………24参考文献……………………设计任务书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上的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运输机连续单向工作,一班工作制,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运输带与滚筒摩擦阻力影响已经在F中考虑)。使用期限:10年。生产批量:20台。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齿轮与蜗轮。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380/220V题目数据:组号1运输带工作拉力F/(KN)1.5运输带速度V/(m/s)1.1卷筒直径D/(mm)220运输带允许速度误差为5%设计任务要求:减速器装配图纸一张(1号图纸)一张轴、齿轮零件图纸各一张(3号图纸)两张设计说明书一分一份第一章绪论1.1设计目的(1)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了相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2)通过对通用机械零件、常用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的设计,使我们掌握了一般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3)另外培养了我们查阅和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以及计算、绘图数据处理等设计方面的能力。1.2传动方案拟定1、传动系统的作用及传动方案的特点:机器一般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组成。传动装置是用来传递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变换其运动形式以满足工作装置的需要,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动装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传动方案除满足工作装置的功能外,还要求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本设计中原动机为电动机,工作机为皮带输送机。传动方案采用了两级传动,第一级传动为带传动,第二级传动为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带传动承载能力较低,在传递相同转矩时,结构尺寸较其他形式大,但有过载保护的优点,还可缓和冲击和振动,故布置在传动的高速级,以降低传递的转矩,减小带传动的结构尺寸。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高,适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使用寿命较长,是现代机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构之一。本设计采用的是单级直齿轮传动。减速器的箱体采用水平剖分式结构,用HT200灰铸铁铸造而成。2、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1、工作条件:使用年限10年,工作为一班工作制,载荷平稳,室内工作。2、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F=1500N;带速V=1.1m/s;滚筒直径D=220mm;3、方案拟定:采用V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的组合,即可满足传动比要求,同时由于带传动具有良好的缓冲,吸振性能,适应大起动转矩工况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图1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计算及说明结果第二章减速器结构选择及相关性能参数计算2.1电动机类型及结构的选择本减速器设计为水平剖分,选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卧式结构。2.2电动机选择(一)工作机的功率Pw=FV/1000=15000×1.1/1000=1.65kw(二)总效率==0.96×0.98×0.99×0.995²=0.91(三)所需电动机功率查《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得Ped=3kw2.3确定电动机转速卷筒工作转速为:n卷筒=60×1000·V/(π·D)=95.54r/min根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7表2--3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3~6范围。取V带传动比。则总传动比理论范围为:=6~24。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为=×=573.24~1910.8r/min则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由标准查出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方案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电动机转速(r/min)同步满载1Y100L-43kw100014202Y132S-63kw15009603Y132M-83kw3000710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结构和带传动、减速器传动比,可见第2方案比较适合。因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6,=960r/min。2.4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级传动比1、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960/95.54=10.052、分配各级传动装置传动比:总传动比等于各传动比的乘积=取=2.5(普通V带i=2~4)因为:=所以:=/=10.05/2.5=4.022.5动力运动参数计算(一)转速n==960=/=/=960/2.5=384(r/min)=/=384/4.02=95.52(r/min)==95.52(r/min)(二)功率PⅠ轴:Ⅱ轴:卷筒轴(三)转矩T电动机额定功率Ped=3kw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S-6=4.02=384(r/min)=95.52(r/min)=95.52(r/min)计算及说明结果(N﹒m)Ⅰ轴Ⅱ轴(N﹒m)卷筒轴(N﹒m)将上述数据列表如下:轴号功率P/kWN/(r.min-1)/(N﹒m)i01.81960182.511.7238442.7821.6895.52167.964.0231.6595.52164.971T0=18(N﹒m)T1=42.78(N﹒m)T2=167.96(N﹒m)T3=164.97(N﹒m)计算及说明结果第三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减速器外部零件的设计计算普通V形带传动设计普通V形带传动须确定的内容是:带的型号、长度、根数,带轮的直径、宽度和轴孔直径中心距、初拉力及作用在轴上之力的大小和方向1、选择带的型号:查表6-4得,则计算功率为PC=KA·P=1×3=3KW根据、查表和图6-8,选取A型带。2、确定带轮基准直径、验算带速查资料表6-5,6-6,选取带速带速验算:V=n1·d1·π/(1000×60)=3.14×112×960/1000×60=5.63m/s介于5~25m/s范围内,故合适大带轮基准直径d2=n1/n2×d1=2.5×112=280mm3、确定带长和中心距a:0.7·(d1+d2)≤a0≤2·(d1+d2)0.7×(112+280)≤a0≤2×(112+280)274.4mm≤a0≤784mm初定中心距a0=500,则带长为L0=2·a0+π·(d1+d2)+(d2-d1)2/(4·a0)=2×500+π·(112+280)/2+(280-112)2/(4×500)=1629.55mm查6-2表,按标准选带的基准长度Ld=1600mm的实际中心距a=a0+(Ld-L0)/2=500+(1600-1629.55)/2=485.23mm4、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α1α1=180-(d2-d1)×57.3/a=160.16>120小轮包角合适5、确定带的根数由式确定V带根数,查6-3表得=1.18kW,查6-7表得=0.11kW查6-2表得=0.99,=0.89则Z=PC/((P0+△P0)·=2.71/(0.97+0.11)×0.99×0.89=2.47故要取3根A型V带选A型带d1=112mmd2=280mm带中心距a=485.23mm小轮包角合适选3根V带计算及说明结果第四章齿轮的设计计算4.1直齿圆柱齿轮按输入的转速384r/min,传动比4.02计算,传动功率1.72kw,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来计算。(1)选定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精度等级因载荷平稳,小齿轮选硬齿面,大齿轮选软齿面,小齿轮的材料为40Gr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50HBS,大齿轮选用45号钢正火,齿面硬度为220HBS。齿轮精度初选8级(2)初选齿数和齿宽系数。Z1=25Z2=Z1·i1=25×4.02=100取ψd=1滑动率及修正:ε=1-(d2)/d2=0%带实际传动比:i'=d2/d1(1-ε)=2.5从动轮转速:'=/i'=384修正后齿轮传动比:i=100/250=4输入转矩为42.78N·m传动比误差:Δ=(4.02-4)/4=0.5%符合误差要求4.2齿轮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4.2.1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小齿轮的转矩为42.78N·m确定各参数值:1.载荷系数因K取值在1.2--2.4之间,由于载荷平稳,取K=1.52.许用应力:σHlim1=700MPaσHlim2=560MpaσFlim1=570MPaσFlim2=440Mpa按一般可靠要求取安全系数为SF=1.25SF=1,则许用接触应力[σH1]=σHlim1/SF=700/1=700MPa[σH2]=σHlim2/SF=570/1=560MPa许用齿根弯曲应力[σF1]=σFlim1/SF=456MPa[σF2]=σFlim2/SF==352MPa取两式计算中的较小值,即[σH]=560Mpa[σF]=352MPa3.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齿数比=100/25=4小齿轮为40Gr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50HBS大齿轮为45号钢正火,齿面硬度为220HBSZ1=25Z2=100=2.5=4[σH]=560Mpa[σF]=352MPa=4计算及说明结果d1≥76.6将数值带入上述公式可知:d1≥48.62mm4.确定模数和齿宽m=d1/Z1=48.62/25=1.94取标准模数值m=24.2.2按齿根弯曲接触强度校核计算校核式中:小轮分度圆直径d1=m·Z=2×25=50mm齿轮啮合宽度b=Ψd·d1=1.0×50=50mm查手册得两齿轮的齿形系数和应力修正系数YFa1=2.63Ysa1=1.59YFa2=2.19Ysa2=1.80将数据带入公式得:σF1=107.34MPaσF2=101.19MPa由于[σF1]≥σF1[σF2]≥σF2故满足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要求4.2.3齿轮几何尺寸的确定分度圆直径:d1=50mmd2=m·Z2=2×100=200mm齿顶圆直径:da1=d1+2ha1mda2=d2+2ha1m=204m齿根圆直径:df1=d1-2(ha+c)m=45mmdf2=d1-2(ha+c)m=195mm中心距:a=m·(Z1+Z2)=125mm4.3齿轮的结构设计小齿轮采用齿轮轴结构,大齿轮采用锻造毛坯的腹板式结构大齿轮的关尺寸计算如下:轴孔直径d=41轮毂直径=1.2d=1.2×41=49.2圆整到50mm轮毂长度轮缘厚度δ0=(3~4)m=6~8(mm)取=8m=2强度满足d1=50mmd2=200mmda1=54mmda2=204mmdf1=45mmdf2=195mma=125mm小齿轮采用齿轮轴结构大齿轮采用腹板式结构轮毂直径:=50mm轮毂长度:计算及说明结果轮缘内径=-2h-2=179mm取D2=180(mm)腹板厚度c=0.3b=0.3×45=13.5取c=15(mm)腹板中心孔直径=0.5(+)=0.5(180+70)=125(mm)腹板孔直径=0.25(-)=0.25(180-70)=27.5(mm)取=27.5(mm)齿轮倒角n=0.5m=0.5×2=1齿轮工作如下图所示:轮缘内径:D2=180mm腹板厚度:c=15mm腹板中心孔直径:D0=125mm腹板孔直径=27.5mm齿轮倒角:n=1计算及说明结果第五章轴的设计计算5.1输入轴的设计(1)小齿轮材料用40Gr钢,调质,σb=750MPa;(2)按扭转强度估算轴的直径选用45号钢调质,硬度217~255HBS轴的输入功率为转速为n1=384r/min根据课本查表计算取a=79mmb=49mmc=49mmd≥考虑有一个键槽,将直径增大5%,则d=19.29×(1+5%)mm=20.05mm圆整为25mm以上计算的轴径作为输入轴外伸端最小直径。(3)轴的结构设计,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装配

单级减速器中可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轴承对称分布,齿轮左面、右面均由轴肩轴向固定,联接以平键作过渡配合固定,两轴承分别和轴承端盖定位,采用过渡配合固定。(4)求齿轮上作用力的大小、方向eq\o\ac(○,1)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50mmeq\o\ac(○,2)作用在齿轮上的转矩为:T1=42.78×103N·mmeq\o\ac(○,3)求圆周力:FtFt=2T1/d1=2×42.78×103/50=1711.2Neq\o\ac(○,4)求径向力FrFr=Ft·tanα=1711.2×tan200=622.83N(5)轴长支反力根据轴承支反力的作用点以及轴承和齿轮在轴上的安装位置,建立力学模型。水平面的支反力:RB1=Ftc/(b+c)=855.6NRC1=Ftb/(b+c)=855.6N垂直面的支反力:RB1’=Frc/(b+c)=311.42NRC1’=Frb/(b+c)=311.42N由于选用深沟球轴承则Fa=0齿轮轴选用45号钢调质,硬度217~255HBSd=25mm圆周力:Ft=1711.2N径向力:Fr=622.83N(6)画弯矩图剖面Ι-Ι处的弯矩:水平面的弯矩:MC1=RB1×b=41924.4Nmm垂直面的弯矩:MC1'=RB1'b=15259.58Nmm合成弯矩:MΙ1=44615.13Nmm(7)轴上传递的转矩:T1=42780Nmm(8)带作用在轴上的力:预紧力:=500(2.5/-1)/ZV+qv2=741.75N带对轴作用力:=2ZSin1/2=4383.96N该力产生的弯矩图,如图(e)在轴承B处弯矩=a×=364332.84Nmm计算及说明结果总合成弯矩(f),考虑到带传动最不利布置情况,与前面的弯矩直接相加,可得总合成弯矩:=+×c/(b+c)=390947.97Nmm(9)计算n个剖面处当量弯矩轴剪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0.6,公式为:=Ⅰ-Ⅰ剖面:==391789.69NmmⅡ-Ⅱ剖面:=T=25668NmmⅢ-Ⅲ剖面:==365235.9Nmm(10)计算Ⅰ、Ⅱ、Ⅲ三个剖面的直径[σ-1]b为对称循环许用弯曲应力,为90MPa公式为:d≥则Ⅰ-Ⅰ处:dⅠ≥Ⅱ-Ⅱ处:dⅡ≥Ⅲ-Ⅲ处:dⅢ≥可以圆整到30mm5.2输出轴的的设计⑴按扭矩初算轴径大齿轮材料用45钢,正火,σb=600Mpa,硬度217~255HBS大齿轮轴轴径的初算:大齿轮轴的转速较低,受转矩较大,故取:C=117d≥考虑有两个键槽,将直径增大10%,则d=30.43×(1+10%)mm=33.47mm圆整为35mm以上计算的轴径作为输出轴外伸端最小直径dⅠ≥27.14mmdⅡ≥15.07mmdⅢ≥28.76mm大齿轮材料用45钢,正火,σb=600Mpa,硬度217~255HBSd=35mm计算及说明结果(2)轴的结构设计,轴的零件定位、固定和装配

单级减速器中,可以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轴承对称分布,该设计润滑方式是油润滑,箱体四周开有输油沟,齿轮一面用轴肩定位,另一面用轴套定位,周向定位采用键和过渡配合,两轴承分别以轴承肩定位,周向定位则用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轴呈阶梯状,左轴承从左面装入,齿轮、右轴承和皮带轮依次从右面装入。(3)求齿轮上作用力的大小、方向eq\o\ac(○,1)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1=200mmeq\o\ac(○,2)作用在齿轮上的转矩为:T2=167960N·mmeq\o\ac(○,3)求圆周力:FtFt=2T2/d2=2×167960/200=1679.6Neq\o\ac(○,4)求径向力:FrFr=Ft·tanα=1679.6×tan200=611.32N(4)轴长支反力根据轴承支反力的作用点以及轴承和齿轮在轴上的安装位置,建立力学模型。水平面的支反力:RB2=Ftc/(b+c)=839.8NRC2=Ftb/(b+c)=839.8N垂直面的支反力:RB2’=Frc/(b+c)=305.66NRC2’=Frb/(b+c)=305.66N由于选用深沟球轴承则Fa=0(5)画弯矩图剖面Ι-Ι处的弯矩:水平面的弯矩:MC2=RB2×b=41150.2Nmm垂直面的弯矩:MC2'=RB2'b=14977.34Nmm合成弯矩:MΙ2=43791.09Nmm(6)轴上传递的转矩:T2=167960Nmm(7)计算n个剖面处当量弯矩轴剪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0.6,公式:=Ⅰ-Ⅰ剖面:==109879.31NmmⅡ-Ⅱ剖面:=T=100776NmmⅢ-Ⅲ剖面:=T=100776Nmm(8)计算Ⅰ、Ⅱ、Ⅲ三个剖面的直径[σ-1]b为对称循环许用弯曲应力,为90MPa公式为:d≥则Ⅰ-Ⅰ处:dⅠ≥Ⅱ-Ⅱ处:dⅡ≥Ⅲ-Ⅲ处:dⅢ≥5.3轴强度的校核按扭转合成应力校核轴强度,由轴结构简图及弯矩图知Ⅰ处当量弯矩最大,是轴的危险截面,故只需校核此处即可。强度校核公式:σe=/W≤[σ-1]输入轴:轴是直径为50的是实心圆轴,W=0.1d3=12500Nmm轴材料为45号钢,调质,许用弯曲应力为[σ-1]=65MPa则σe=/W=31.28≤[σ-1]=65MPa故轴的强度满足要求输出轴:轴是直径为41的是实心圆轴,W=0.1d3=6892.1Nmm轴材料为45号钢,正火,许用弯曲应力为[σ-1]=65MPa则σe=MΙ2/W=6.35≤[σ-1]=65MPa故轴的强度满足要求圆周力:Ft=1679.6N径向力:Fr=611.32NdⅠ≥49.87mmdⅡ≥15.07mmdⅢ≥2.37mm输入轴的强度满足要求输入轴的强度满足要求计算及说明结果第六章轴承、键和联轴器的选择6.1轴承的选择及校核因轴转速较高,且只承受径向载荷,故选取深沟球轴承。根据初算轴径,考虑轴上零件轴向定位和固定,估计初装轴承处的轴径并假设选用轻系列,查表定出滚动轴承型号列表如下:轴号轴承型号基本尺寸mmdDB1620630621626208408018根据条件,轴承预计寿命10年×365×24=87600小时1.小轴的轴承使用寿命计算小齿轮轴承选用6206,Cr=19.5kNFr=622.83N教材表10-8查得=1.2径向当量动载荷:Pr=r=1.2622.83=747.396N所以由式Cj=,查表10-6可知ft=1=6231601.8>87600故满足寿命要求2.大轴的轴承使用寿命计算大轴承选用6208,Cr=29.5kNFr=611.32N径向当量动载荷:Pr=r=1.2611.32=733.58N所以由式Cj=,查表10-6可知ft=1=11346921>87600h故满足寿命要求6.2键的选择计算及校核1.小轴上的键:Ft=1711.2N查手册得,选用A型平键,得:A键8×40GB1096-79L=40mmh=7mm根据式σp=2T/(d·k·L)=2Ft/(k·L)=24.45MPa≤100MPa故键强度符合要求2.大轴上的键:Ft=1679.6N查手册选:A键12×34GB1096-79L=34mmh=8A键12×52GB1096-79L=52mmh=8根据式σpa=2·TⅠ/(d·h·l)=2Ft/(k·L)=24.7Mpa<100Mpaσpc=2·TⅠ/(d·h·l)=2Ft/(k·L)=16.15Mpa<100Mpa故键强度符合要求6.3联轴器的选择在减速器输出轴与工作机之间联接用的联轴器因轴的转速较低、传递转矩较大,又因减速器与工作机常不在同一机座上,要求由较大的轴线偏移补偿,应选用承载能力较高的刚性可移式联轴器。查表得选用YL8型号的轴孔直径为35的凸缘联轴器,公称转矩Tn=250N·mK=1.3=9550=9550×=218.35N·m选用YL8型弹性套住联轴器,公称尺寸转矩=250,<。采用J型轴孔,A型键轴孔直径d=32~40,选d=35,轴孔长度L=60YL8型弹性套住联轴器有关参数小轴轴承型号为6206大轴轴承型号为6208小轴轴承满足寿命要求大轴轴承满足寿命要求小轴上键强度符合要求大轴上键强度符合要求选用YL8型凸缘联轴器型号公称转矩T/(N·m)许用转速n/(r·)轴孔直径d/mm轴孔长度L/mm外径D/mm材料轴孔类型键槽类型YL825043003560130HT200J型A型计算及说明结果第七章减速器润滑、密封7.1润滑的选择确定7.1.1润滑方式1.齿轮V<12m/s,选用浸油润滑,因此机体内需要有足够的润滑油,用以润滑和散热。同时为了避免油搅动时泛起沉渣,齿顶到油池底面的距离H不应小于30~50mm。对于单级减速器,浸油深度为一个齿高,这样就可以决定所需油量,单级传动,每传递1KW需油量V0=0.35~0.7m3。2.对于滚动轴承来说,由于传动件的速度不高,选用飞溅润滑。这样结构简单,不宜流失,但为使润滑可靠,要加设输油沟。7.1.2润滑油牌号及用量1.齿轮润滑选用AN150全系统损耗油,最低~最高油面距10~20mm,需油量为1.2L左右2.轴承润滑选用AN150全系统损耗油7.2密封的选择与确定1.箱座与箱盖凸缘接合面的密封选用在接合面涂密封漆或水玻璃的方法2.观察孔和油孔等处接合面的密封在观察孔或螺塞与机体之间加石棉橡胶纸、垫片进行密封3.轴承孔的密封闷盖和透盖用作密封与之对应的轴承外部轴的外伸端与透盖的间隙,由于选用的电动机为低速、常温、常压的电动机,则可以选用毛毡密封。毛毡密封是在壳体圈内填以毛毡圈以堵塞泄漏间隙,达到密封的目的。毛毡具有天然弹性,呈松孔海绵状,可储存润滑油和遮挡灰尘。轴旋转时,毛毡又可以将润滑油自行刮下反复自行润滑。第八章减速器附件的选择确定1、轴承端盖:HT150参看唐曾宝编著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二版)的表14-1根据下列的公式对轴承端盖进行计算:d0=d3+1mm;D0=D+2.5d3;D2=D0+2.5d3;e=1.2d3;e1≥e;m由结构确定;D4=D-(10~15)mm;D5=D0-3d3;D6=D-(2~4)mm;d1、b1由密封尺寸确定;b=5~10,h=(0.8~1)b2、油面指示器:用来指示箱内油面的高度。齿轮浸油润滑轴承油润滑齿轮轴承均用AN150全系统损耗油计算及说明结果3、放油孔及放油螺塞:为排放减速器箱体内污油和便于清洗箱体内部,在箱座油池的最低处设置放油孔,箱体内底面做成斜面,向放油孔方向倾斜1°~2°,使油易于流出。4、窥视孔和视孔盖:窥视孔用于检查传动零件的啮合、润滑及轮齿损坏情况,并兼作注油孔,可向减速器箱体内注入润滑油。5、定位销:对由箱盖和箱座通过联接而组成的剖分式箱体,为保证其各部分在加工及装配时能够保持精确位置,特别是为保证箱体轴承座孔的加工精度及安装精度。6、启盖螺钉:由于装配减速器时在箱体剖分面上涂有密封用的水玻璃或密封胶,因而在拆卸时往往因胶结紧密难于开盖,旋动启箱螺钉可将箱盖顶起。7、轴承盖螺钉,轴承盖旁连接螺栓,箱体与箱盖连接螺栓:用作安装连接用。第九章箱体主要结构尺寸计算箱体用水平剖分式结构,用HT200灰铸铁铸造而成,箱体主要尺寸计算参看唐曾宝《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二版)表5-1箱体结构尺寸选择如下表:名称符号尺寸(mm)机座壁厚δ8机盖壁厚δ18机座凸缘厚度b12机盖凸缘厚度b112机座底凸缘厚度b220地脚螺钉直径Df16地脚螺钉数目N4轴承旁联结螺栓直径d112机盖与机座联接螺栓直径d28轴承端盖螺钉直径d38窥视孔盖螺钉直径d46定位销直径D6凸台高度h根据低速级轴承座外径确定,以便于扳手操作为准箱体外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l1C1+C2+(5—8)=34大齿轮顶圆与内机壁距离△112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212机盖、机座肋厚m1,m29,9轴承端盖外径(凸缘式)D2101,120δ=8mmδ1=8mmb=12mmb1=12mmb2=20mmDf=16mmN=4个d1=12mmd2=8mmd3=8mmd4=6mmD=6mml1=34mm△1=12mm△2=12mmm1=9mmm2=9mm第十章减速器绘制与结构分析10.1拆卸减速器按拆卸的顺序给所有零、部件编号,并登记名称和数量,然后分类、分组保管,避免产生混乱和丢失;拆卸时避免随意敲打造成破坏,并防止碰伤、变形等,以使再装配时仍能保证减速器正常运转。拆卸顺序:①、拆卸观察孔盖。②、拆卸箱体与箱盖联连螺栓,起出定位销钉,然后拧动起盖螺钉,卸下箱盖。③、拆卸各轴两边的轴承盖、端盖。④、一边转动轴顺着轴旋转方向将高速轴轴系拆下,再用橡胶榔头轻敲轴将低、中速轴系拆卸下来。⑤、最后拆卸其它附件如油标尺、放油螺塞等。10.2分析装配方案按照先拆后装的原则将原来拆卸下来的零件按编好的顺序返装回去。①、检查箱体内有无零件及其他杂物留在箱体内后,擦净箱体内部。将各传动轴部件装入箱体内;②、将嵌入式端盖装入轴承压槽内,并用调整垫圈调整好轴承的工作间隙。③、将箱内各零件,用棉纱擦净,并塗上机油防锈。再用手转动高速轴,观察有无零件干涉。经检查无误后,合上箱盖。④、松开起盖螺钉,装上定位销,并打紧。装上螺栓、螺母用手逐一拧紧后,再用扳手分多次均匀拧紧。⑤、装好轴承小盖,观察所有附件是否都装好。用棉纱擦净减速器外部,放回原处,摆放整齐。10.3分析各零件作用、结构及类型:主要零部件:①、轴:主要功用是直接支承回转零件,以实现回转运动并传递动力。高速轴属于齿轮轴;低速轴为转轴,属阶梯轴。②、轴承:用来支承轴或轴上回转零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减小磨擦和磨损。③、齿轮:用来传递任意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在此起传动及减速作用,都为斜齿圆柱齿轮。10.4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1)装配图的作用:装配图表明减速器各零件的结构及其装配关系,表明减速器整体结构,所有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关零件间的联接性质及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减速器装配、调试、维护等的技术依据,表明减速器各零件的装配和拆卸的可能性、次序及减速器的调整和使用方法。(2)设计内容:进行轴的设计,确定轴承的型号、轴的支点距离和作用在轴上零件的力的作用点,进行轴的强度和轴承寿命计算,完成轴系零件的结构设计以及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3)初绘减速器装配草图:主要绘制减速器的俯视图和部分主视图:1、画出传动零件的中心线;2、画出齿轮的轮廓;3、画出箱体的内壁线;4、确定轴承座孔宽度,画出轴承座的外端线;5、轴的结构设计(径向尺寸、轴向尺寸);6、画出轴、滚动轴承和轴承盖的外廓。10.5完成减速器装配草图(1)、视图布局:①、选择3个基本视图,结合必要的剖视、剖面和局部视图加以补充。②、选择俯视图作为基本视图,主视和左视图表达减速器外形,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关系集中反映在一个基本视图上。布置视图时应注意:a、整个图面应匀称美观,并在右下方预留减速器技术特性表、技术要求、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的位置。b、各视图之间应留适当的尺寸标注和零件序号标注的位置。(2)、尺寸的标注:特性尺寸:用于表明减速器的性能、规格和特征。如传动零件的中心距及其极限偏差等。外形尺寸:减速器的最大长、宽、高外形尺寸表明装配图中整体所占空间。安装尺寸:减速器箱体底面的长与宽、地脚螺栓的位置、间距及其通孔直径、外伸轴端的直径、配合长度及中心高等。(3)、标题栏、序号和明细表:①、说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数量、比例、材料、标准规格、标准代号、图号以及设计者姓名等内容。②、装备图中每个零件都应编写序号,并在标题栏的上方用明细表来说明。(4)、技术特性表和技术要求:①、技术特性表说明减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精度等级,布置在装配图右下方空白处。②、技术要求包括减速器装配前、滚动轴承游隙、传动接触斑点、啮合侧隙、箱体与箱盖接合、减速器的润滑、试验、包装运输要求。②、技术要求包括减速器装配前、滚动轴承游隙、传动接触斑点、啮合侧隙、箱体与箱盖接合、减速器的润滑、试验、包装运输要求。10.6减速器装配图绘制过程:(1)、画三视图:①、绘制装配图时注意问题:a、先画中心线,然后由中心向外依次画出轴、传动零件、轴承、箱体及其附件。b、先画轮廓,后画细节,先用淡线最后加深。c、3个视图中以俯视图作基本视图为主。d、剖视图的剖面线间距应与零件的大小相协调,相邻零件剖面线尽可能取不同。e、对零件剖面宽度的剖视图,剖面允许涂黑表示。f、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距要一致。(2)、轴系的固定:轴向固定:滚动轴承采用轴肩和闷盖或透盖,轴套作轴向固定;齿轮同样。(3)、减速器的箱体和附件:①、箱体:用来支持旋转轴和轴上零件,并为轴上传动零件提供封闭工作空间,防止外界灰砂侵入和润滑逸出,并起油箱作用,保证传动零件啮合过程良好的润滑。材料为:HT200。加工方式如下:加工工艺路线:铸造毛坯→时效→油漆→划线→粗精加工基准面→粗、精加工各平面→粗、半精加工各主要加工孔→精加工主要孔→粗、精加工各次要孔→加工各紧固孔、油孔等→去毛刺→清洗→检验②、附件:包括窥视孔及窥视孔盖、通气器、轴承盖、定位销、启箱螺钉、油标、放油孔及放油螺塞、起吊装置。10.7完成装配图(1)、标注尺寸:标注尺寸反映其的特性、配合、外形、安装尺寸;(2)、零件编号(序号):由重要零件,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号,并对齐;(3)、技术要求;(4)、审图;(5)、加深。10.8零件图设计(一)、零件图的作用:1、反映设计者的意图,是设计、生产部门组织设计、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2、表达机器或部件运载零件的要求,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二)、零件图的内容及绘制:1、选择和布置视图:(1)、轴:采用主视图和剖视图。主视图按轴线水平布置,再在键槽处的剖面视图。(2)、齿轮:采用主视图和侧视图。主视图按轴线水平布置(全剖),反映基本形状;侧视图只画出局部视图。2、合理标注尺寸及偏差:(1)、轴:,径向尺寸以轴线为基准标注,有配合处径向尺寸应标尺寸偏差;轴向尺寸以轴孔配合端面及轴端面为基准,反映加工要求,不允许出现封闭尺寸链。(2)、齿轮:径向尺寸以轴线为基准,轴孔、齿顶圆应标相应的尺寸偏差;轴向尺寸以端面为基准,键槽尺寸应相应标出尺寸偏差。3、表面粗糙度标注(1)、轴:查表轴加工表面粗糙度Ra荐用值。①、与传动件及联轴器等轮毂相配合的表面取1.6。②、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表面,轴承内径d≤80mm取1.0。③、与传动件及联轴器相配合的轴肩端面取3.2。④、平键键槽工作面取3.2,非工作面取6.3。⑤、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肩端面,d≤80mm的取2.0。(2)、齿轮:查齿轮表面粗糙度Ra荐用值。①、齿轮工作面、齿顶圆、与轴肩配合的端面取3.2。②、轴孔取1.6。③、平键键槽取3.2(工作面);12.5(非工作面)。4、合理标注形状和位置公差(1)、轴:取公差等级为8级,推荐标注项目有圆柱度、圆跳动度、对称度。(2)、齿轮:取公差等级为8级,推荐标注项目有圆柱度、圆跳动度、对称度。5、技术要求轴:1、调质处理,硬度为217~255HBS。2、圆角半径为R1。齿轮:调质处理,硬度为217~255HBS。第十一章设计总结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我们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是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环节。通过这次机械设计课程的设计,综合运用了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展;而且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原理和过程;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初步掌握的知识与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在今后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实践。本设计由于时间紧张,在设计中肯定会有许多欠缺,若想把它变成实际产品的话还需要反复的考虑和探讨。但作为一次练习,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设计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并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设计计算、认证、画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数据处理等提高了我对机械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及步进电动机的选用等方面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总之,本次设计让我受益非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参考文献[1]唐增宝,何永然,刘安俊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3[2]汪信远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3]唐克中,朱同均主编.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怎样提高电脑系统运行速度WindowsXP的启动速度比Windows2000要快30%左右,但相对于Windows98仍然要慢了不少,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设置,来大大提高WindowsXP的启动速度。加快系统启动速度主要有以下方法:尽量减少系统在启动时加载的程序与服务;对磁盘及CPU等硬件进行优化设置;修改默认设置,减少启动等待时间等。这些方法大部分既可减少系统启动的时间,又可以节省系统资源,加快电脑运行速度。1.加快系统启动速度WindowsXP的启动速度比Windows2000要快30%左右,但相对于Windows98仍然要慢了不少,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优化设置,来大大提高WindowsXP的启动速度。加快系统启动速度主要有以下方法:尽量减少系统在启动时加载的程序与服务;对磁盘及CPU等硬件进行优化设置;修改默认设置,减少启动等待时间等。这些方法大部分既可减少系统启动的时间,又可以节省系统资源,加快电脑运行速度。(1)MsconfigWindowsXP的启动速度在系统安装初期还比较快,但随着安装的软件不断增多,系统的启动速度会越来越慢,这是由于许多软件把自己加在了启动程序中,这样开机即需运行,大大降低了启动速度,而且也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对于这样一些程序,我们可以通过系统配置实用程序Msconfig将它们从启动组中排除出去。选择“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在“运行”对话框中键入“Msconfig”,回车后会弹出“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对话框,选择其中的“启动”选项卡(如图1),该选项卡中列出了系统启动时加载的项目及来源,仔细查看每个项目是否需要自动加载,否则清除项目前的复选框,加载的项目越少,启动的速度就越快。设置完成后需要重新启动方能生效。(2)BootvisBootvis是微软提供的一个启动优化工具,可提高WindowsXP的启动速度。用BootVis提升WindowsXP的启动速度必须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否则将不会起到提速的效果。其正确的操作方法如下:启动Bootvis,从其主窗口(如图2)中选择“工具”菜单下的“选项”命令,在“符号路径”处键入Bootvis的安装路径,如“C:\ProgramFiles\Bootvis”,单击“保存”退出。从“跟踪”菜单中选择“下次引导”命令,会弹出“重复跟踪”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BootVis将引导WindowsXP重新启动,默认的重新启动时间是10秒。系统重新启动后,BootVis自动开始运行并记录启动进程,生成启动进程的相关BIN文件,并把这个记录文件自动命名为TRACE_BOOT_1_1。程序记录完启动进程文件后,会重新启动BootVis主界面,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刚刚生成的启动进程文件“TRACE_BOOT_1_1”。窗口中即会出现“CPU>使用”、“磁盘I/O”、“磁盘使用”、“驱动程序延迟”等几项具体图例供我们分析,不过最好还是让BootVis程序来自动进行分析:从“跟踪”菜单中选择“系统优化”命令,程序会再次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分析启动进程文件,从而使计算机启动得更快。(3)禁用多余的服务WindowsXP在启动时会有众多程序或服务被调入到系统的内存中,它们往往用来控制Windows系统的硬件设备、内存、文件管理或者其他重要的系统功能。但这些服务有很多对我们用途不大甚至根本没有用,它们的存在会占用内存和系统资源,所以应该将它们禁用,这样最多可以节省70MB的内存空间,系统速度自然也会有很大的提高。选择“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在“运行”对话框键入“services.msc”后回车,即可打开“服务”窗口。窗口的服务列表中列出了系统提供的所有服务的名称、状态及启动类型。要修改某个服务,可从列表双击它,会弹出它的属性对话框(如图3),你可从“常规”选项卡对服务进行修改,通过单击“启动”、“停止”、“暂停”、“恢复”四个按钮来修改服务的状态,并可从“启动类型”下拉列表中修改启动类型,启动类型有“自动”、“手动”、“已禁用”三种。如果要禁止某个服务在启动自动加载,可将其启动类型改为“已禁用”。WindowsXP提供的所有服务有36个默认是自动启动的,实际上,其中只有8个是必须保留的(见下表),其他的则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置,每种服务的作用在软件中有提示。4)修改注册表来减少预读取,减少进度条等待时间WindowsXP在启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个进度条,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让进度条只跑一圈就进入登录画面。选择“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在“运行”对话框键入“regedit”命令后回车,即可启动注册表编辑器,在注册表中找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MemoryManagement\PrefetchParameters,选择其下的EnablePrefetcher键,把它的键值改为“1”即可。(5)减少开机磁盘扫描等待时间当Windows日志中记录有非正常关机、死机引起的重新启动,系统就会自动在启动的时候运行磁盘扫描程序。在默认情况下,扫描每个分区前会等待10秒钟,如果每个分区都要等上10秒才能开始进行扫描,再加上扫描本身需要的时间,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启动过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设置取消磁盘扫描的等待时间,甚至禁止对某个磁盘分区进行扫描。选择“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键入“chkntfs/t:0”,即可将磁盘扫描等待时间设置为0;如果要在计算机启动时忽略扫描某个分区,比如C盘,可以输入“chkntfs/xc:”命令;如果要恢复对C盘的扫描,可使用“chkntfs/dc:”命令,即可还原所有chkntfs默认设置,除了自动文件检查的倒计时之外。2.提高系统运行速度提升系统运行速度的思路与加快启动的速度类似:尽量优化软硬件设置,减轻系统负担。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手段。(1)设置处理器二级缓存容量WindowsXP无法自动检测处理器的二级缓存容量,需要我们自己在注册表中手动设置,首先打开注册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MemoryManagement\”,选择其下的“SecondLevelDataCache”,根据自己所用的处理器设置即可,例如PIIICoppermine/P4Willamette是“256”,AthlonXP是“384”,P4Northwood是“512”。(2)提升系统缓存同样也是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MemoryManagement\”位置,把其下的“LargeSystemCache”键值从0改为1,WindowsXP就会把除了4M之外的系统内存全部分配到文件系统缓存中,这样XP的内核能够在内存中运行,大大提高系统速度。通常来说,该优化会使系统性能得到相当的提升,但也有可能会使某些应用程序性能降低。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有256M以上的内存,激活LargeSystemCache才可起到正面的作用,否则不要轻易改动它。(3)改进输入/输出性能这个优化能够提升系统进行大容量文件传输时的性能,不过这只对服务器用户才有实在意义。我们可在中新建一个DWORD(双字节值)键值,命名为IOPageLockLimit。一般情况下把数据设置8~16MB之间性能最好,要记住这个值是用字节来计算的,例如你要分配10MB的话,就是10×?1024×1024,也就是10485760。这里的优化也需要你的机器拥有大于256M的内存。(4)禁用内存页面调度在正常情况下,XP会把内存中的片断写入硬盘,我们可以阻止它这样做,让数据保留在内存中,从而提升系统性能。在注册表中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MemoryManagement\”下的“DisablePagingExecutive”键,把它的值从0改为1即可禁止内存页面调度了。(5)关闭自动重新启动功能当WindowsXP遇到严重问题时便会突然重新开机,可从注册表将此功能取消。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rashControl\”将AutoReboot键的Dword值更改为0,重新启动后设置即可生效。(6)改变视觉效果WindowsXP在默认情况下启用了几乎所有的视觉效果,如淡入淡出、在菜单下显示阴影。这些视觉效果虽然漂亮,但对系统性能会有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造成应用软件在运行时出现停顿。一般情况下建议少用或者取消这些视觉效果。选择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选择“高级”选项卡,在其中的“性能”栏中单击“设置”按钮,会弹出“性能选项”对话框(如图4),可选择“调整为最佳性能”单选框来关闭所有的视觉效果,也可选择“自定义”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视觉效果。(7)合理设置页面虚拟内存同样也是在“性能选项”对话框中,选择“高级”选项卡,在其中的“虚拟内存”栏中单击“更改”按钮,接下来选择虚拟内存为“自定义大小”,然后设置其数值。一般情况下,把虚拟设为不小于256M,不大于382M比较合适,而且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好一样。(8)修改外观方案WindowsXP默认的外观方案虽然漂亮,但对系统资源的占用也多,可将其改为经典外观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在桌面空白位置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会打开“显示属性”对话框,在“主题”选项卡选择主题为“Windows经典”,即可将外观修改为更为经济的Windows经典外观。(9)取消XP对ZIP支持WindowsXP在默认情况下打开了对zip文件支持,这要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可选择“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键入“regsvr32/uzipfldr.dll”,回车确认即可取消XP对ZIP解压缩的支持,从而节省系统资源。(10)关闭Dr.WatsonDr.Watson是WindowsXP的一个崩溃分析工具,它会在应用程序崩溃的时候自动弹出,并且在默认情况下,它会将与出错有关的内存保存为DUMP文件以供程序员分析。不过,记录DUMP文件对普通用户则毫无帮助,反而会带来很大的不便:由于Dr.Watson在应用程序崩溃时会对内存进行DUMP记录,将出现长时间硬盘读写操作,要很长一断时间程序才能关闭,并且DUMP文件还会占用大量磁盘空间。要关闭Dr.Watson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NT\CurrentVersion\AeDebug”分支,双击其下的Auto键值名称,将其“数值数据”改为0,最后按F5刷新使设置生效,这样就取消它的运行了。同样,我们可以把所有具备调试功能的选项取消,比如蓝屏时出现的memory.dmp,可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选择“高级”选项卡,单击“启动和故障恢复”栏中的“设置”按钮,并在弹出的“启动和故障恢复”对话框中选择“写入调试信息”为“无”(如图5)。(11)启动硬盘/光驱DMA模式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选择“硬件”选择卡中的“设备管理器”按钮,打开“设备管理器”窗口,在设备列表中选择“IDEATA/ATAPI控制器”,双击“主要IDE通道”或“次要IDE通过”,在其属性对话框的“高级设置”选项卡中检查DMA模式是否已启动,一般来说如果设备支持,系统就会自动打开DMA功能,如果没有打开可将“传输模式”设为“DMA(若可用)”。(12)关掉不用的设备WindowsXP总是尽可能为电脑的所有设备安装驱动程序并进行管理,这不仅会减慢系统启动的速度,同时也造成了系统资源的大量占用。针对这一情况,你可在设备管理器中,将PCMCIA卡、调制解调器、红外线设备、打印机端口(LPT1)或者串口(COM1)等不常用的设备停用,方法是双击要停用的设备,在其属性对话框中的“常规”选项卡中选择“不要使用这个设备(停用)”。在重新启动设置即可生效,当需要使用这些设备时再从设备管理器中启用它们。(13)关闭错误报告当应用程序出错时,会弹出发送错误报告的窗口,其实这样的错误报告对普通用户而言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关闭它是明智的选择。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选择“高级”选项卡,单击“错误报告”按钮,在弹出的“错误汇报”对话框中,选择“禁用错误汇报”单选项,最后单击“确定”即可。另外我们也可以从组策略中关闭错误报告:从“运行”中键入“gpedit.msc”,运行“组策略编辑器”,展开“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系统→错误报告功能”,双击右边设置栏中的“报告错误”,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已禁用”单选框即可将“报告错误”禁用。(14)关闭自动更新“自动更新”功能对许多WindowsXP用户而言并不是必需的,可将其关闭以节省系统资源。在“我的电脑”上单击鼠标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选择“系统属性”对话框中的“自动更新”选项卡,勾选“关闭自动更新,我将手动更新计算机”单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关闭自动更新功能。如果在“服务”已经将“AutomaticUpdates”服务关闭,“系统属性”对话框中的“自动更新”选项卡就不能进行任何设置了。(15)去掉菜单延迟去掉菜单弹出时的延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XP。要修改的键值位置在“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修改其下的“MenuShowDelay”键,把默认的400修改为0,按F5刷新注册表即可生效。(16)清除预读文件WindowsXP的预读设置虽然可以提高系统速度,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预读文件夹里的文件数量会变得相当庞大,导致系统搜索花费的时间变长。而且有些应用程序会产生死链接文件,更加重了系统搜索的负担。所以,应该定期删除这些预读文件。预计文件存放在WindowsXP系统文件夹的Prefetch文件夹中,该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均可删除。(17)关闭自动播放功能在WindowsXP中,当往光驱中放入光盘或将USB硬盘接上电脑时,系统都会自动将光驱或USB硬盘扫描一遍,同时提示你是否播放里面的图片、视频、音乐等文件,如果是拥有多个分区的大容量的USB硬盘,扫描会耗费很长的时间,而且你得多次手动关闭提示窗口,非常麻烦。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WindowsXP的自动播放功能关闭。运行“组策略”程序。在组策略窗口左边栏中,打开“计算机配置”,选择“管理模板”下的“系统”,然后在右边的配置栏中找到“关闭自动播放”并双击它,会弹出“关闭自动播放属性”对话框。在其中“设置”选项卡中选择“已启用”,“关闭自动播放”下拉列表中选择“所有驱动器”(如图6)。这样以后就不用担心WindowsXP的“自动播放”功能带来的麻烦了。如果你只是想禁止系统扫描某个驱动器(如USB硬盘)上的文件,可采用下面的方法。先连上你的USB硬盘,让系统将它识别出来。然后打开“我的电脑”,选择USB硬盘上的某个分区,按鼠标右键,会弹出磁盘属性窗口,选取“自动播放”选项卡,将所有内容的类型都选择为不执行操作。如果USB硬盘有多个分区,对所有分区都进行同样的操作,这样当你将USB驱动器拔掉再重新接上时,系统会将USB硬盘识别出来,而不会反复问你是否播放USB硬盘中的文件了。3.加快关机速度WindowsXP的关机速度要慢于启动速度,特别有些任务还需要手工结束,更加延缓了关机速度。因此,要加快关机速度,首先要开启WindowsXP的自动结束任务功能。具体步骤是:从注册表中找到“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把“AutoEndTasks”的键值设置为1即可。然后再修改“HungAppTimeout”为“4000(或更小)”(预设为5000),该键值同样也在“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下;最后一步再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同样把WaitToKillServiceTimeout设置为“4000”;通过这样设置后的关机速度明显要加快了。够全面吧~~◆二、硬件优化设置◆1、关掉不用的设备

在设备管理器中,将PCMCIA卡、调制解调器、红外线设备、打印机端口(LPT1)或者串口(COM1)等不常用的设备停用,在要停用设备属性对话框中的“常规”选项卡中选择“不要使用这个设备(停用)”。当需要使用这些设备时再从设备管理器中启用它们。◆2、内存性能优化

WindowsXP中有几个选项可以优化内存性能,它们全都在注册表下面位置: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

1)禁用内存页面调度(Paging

Executive)

XP会把内存中的片断写入硬盘,我们可以阻止它这样做,让数据保留在内存中,从而提升系统性能。256M以上内存才使用这个设置。把“DisablePagingExecutive”的值从0改为1就可以禁止内存页面调度了。

2)提升系统缓存

必须有256M以上的内存,才激活它。把LargeSystemCache键值从0改为1,一般来说,这项优化会使系统性能得到相当的提升,但也有可能会使某些应用程序性能降低。

3)输入/输出性能

内存大于256M才更改这里的值,这个优化只对server(服务器)用户才有实在意义,它能够提升系统进行大容量文件传输时的性能。建一个DWORD(双字节值)键值,命名为IOPageLockLimit,数值设8M-16M字节之间性能最好,具体设什么值,可试试哪个值可获得最佳性能。这个值是用字节来计算的,比如你要分配12M,就是12×1024×1024,也就是12582912。◆3、启动硬盘/光驱DMA模式

“系统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在设备列表中选择“IDE

ATA/ATAPI控制器”,双击“主要

IDE

通道”或“次要

IDE

通道”,在其属性对话框的“高级设置”选项卡中检查DMA模式是否已启动,一般来说如果设备支持,系统就会自动打开DMA功能,如果没有打开可将“传输模式”设为“DMA(若可用)”(在BIOS里也应该要先设为支持DMA)。

◆4、关闭自动播放功能

运行“组策略”程序,在组策略窗口左边栏中打开“计算机配置”,选择“管理模板”下的“系统”,然后在右边的配置栏中找到“关闭自动播放”并双击它,会弹出“关闭自动播放属性”对话框,在其中“设置”选项卡中选择“已启用”,“关闭自动播放”下拉列表中选择“所有驱动器”。

◆5、设置二级缓存容量

WindowsXP有时无法自动检测处理器的二级缓存容量,需要我们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