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北碚区蔡家半岛L分区路网工程(一期)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重庆市城市建设土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拟在北碚区蔡家组团L标准分区建设北碚区蔡家半岛L分区路网工程(一期)工程项目,该项目包含7条市政道路,全长约3.88km。根据道路设计标高施工后,将会在道路部分路段两侧形成填方或挖方边坡。根据渝建发[2010]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本项目涉及的高边坡具体分布见下表:表1-1边坡分布范围类型编号范围位置长度(m)最大高度(m)边坡性质安全等级立面面积(m2)边坡类型挖方3#LZ1路南段K0+120~K0+220左侧10014岩土混合质一级1350永久性4#LZ1路南段K0+380~K0+580左侧20030岩质4820永久性5#LH1路K0+280~K0+320右侧4018岩质670永久性7#LZ3路K0+467~K0+552左侧8518土质1260临时性8#LZ3路K0+467~K0+520右侧5310土质460永久性9#LZ4路K0+260~K0+400左侧14023岩质2470永久性填方1#LZ2路K0+240~K0+420左侧18010土质1570临时性2#LZ2路K0+300~K0+420右侧12010土质1000临时性6#LH1路K0+480~K0+520左侧4011土质440永久性10#LZ4路K0+480~K0+600右侧12020土质2090永久性11#LZ4路K0+500~K0+540左侧4010土质380永久性12#LH2路东段K0+140~K0+220左侧、端头11511土质1030永久性13#LH2路东段K0+060~K0+210右侧15014土质1880永久性合计面积19420㎡本工程路基支挡结构类型为重力式挡墙,分布情况如下表:编号桩号范围长度(m)边坡类型及性质挡墙类型挡墙最大高度(m)1#挡墙LZ3路K0+340—K0+389右侧49填方重力式挡墙42设计依据、采用的技术规范2.1设计依据(1)勘察设计合同(2)《北碚区蔡家半岛L分区路网工程(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重庆南江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20.12)(3)由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4)北碚区蔡家半岛L分区路网工程(一期)相关路网资料(5)《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6)现行的国家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规定和当地有关法规、条例及规定2.2采用的技术规范(1)《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6)其它相关设计规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7)相关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2.3高边坡方案安全专项论证意见及执行情况2021年1月20日,重庆市城市建设土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专家(名单附后)在重庆达士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会议室召开《北碚区蔡家半岛L分区路网工程(一期)高边坡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会。会议听取了勘察单位(重庆南江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对该项目地质情况和设计方案的介绍,专家组查阅相关资料并经过讨论后形成如下论证意见:一、本工程位于北碚区蔡家组团L标准分区,挖方边坡最大高度约30m,填方边坡最大高度约20m,属于渝建发〔2010〕166号文所规定的超限边坡,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安全专项论证是必要的。二、本项目的主要设计人资格符合要求。三、该高边坡工程为永久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挖方边坡分段采用“坡率法分级放坡+网格护坡(格架锚杆护坡)”;填方边坡采用“坡率法+网格护坡”,设计方案可行。四、建议:(1)复核各段边坡岩土参数及稳定性分析;充分考虑水的影响,复核顺层边坡稳定性。执行情况:已复核各段边坡岩土参数及稳定性分析;充分考虑水的影响,复核顺层边坡稳定性。(2)补充场地规划与坡率关系,在场地总体挖填平衡和边坡稳定原则下,优化坡率设置和坡面防护设计;砂泥岩顺层段宜加强锚固。执行情况:已补充场地规划与坡率关系并优化坡率设置和坡面防护设计;砂泥岩顺层段采用格架锚杆加强锚固。(3)补充并明确基底清理(含原填土段)方式及具体要求;明确填方材料及施工技术和检测要求;完善场地边坡截、排水系统设计及坡顶安全防护。执行情况:已在设计说明中补充并明确基底清理(含原填土段)方式及具体要求;明确填方材料及施工技术和检测要求,并完善场地边坡截、排水系统设计及坡顶安全防护。(4)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细化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执行情况:已在设计说明中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细化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3工程地质条件3.1自然地理位置拟建项目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蔡家组团L标准分区,场地南侧为同熙路、北侧为同源路,交通极为方便。图2.1拟建项目交通区位图3.2气象、水文1、气象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热、秋短、冬迟特征。据重庆气象局统计资料,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7.5~18.5℃,极端最高温44.3℃(2014年6月18日),极端最低温-3.1℃(1977年1月30日)。年平均气温18.2℃,雾日平均30~46d,最多达148d。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0mb。地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208.3mm,最多达1750.6mm(1963年),最少只有720.0mm(1966年)。2007年7月17日的最大日降雨量达266.6mm,最大时降雨量达38.8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125.0mm。历年平均蒸发量在953.2~1398.6mm之间,平均日照时数1327.5h。在一年中的各月之间,各季度之间差异明显,下半年(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9%,而冬春半年(11月-4月)仅占21%,四季分配是夏季最多占有41%,春秋次之分别为28%和26%,冬季最少只占有5%。2、水文场区内鱼塘和水堰零星分布,鱼塘大小不一,存在一定的地表水。雨季形成的地表水除部分下渗形成地下水外,其余均向场地地形低洼处汇集排出场外;场地东侧约3公里为嘉陵江,江面宽约400m,河床平均坡降0.28‰,最大流量44800m3/s,最小流量242m3/s,多年平均流量2160m3/s,平均含沙量2.372kg/m3,调查期间水位约177.00m。3.3地形地貌 勘察场区属原始剥蚀浅丘地貌,场区位于蔡家组团,总体地形北西高南东低,拟建场地为第四系土层覆盖,场地南西侧、北侧为在建房屋施工区域,场地现已基本整平,局部为原始地形,多以耕土及农田为主,整体地势开阔平坦;场地中部及东侧以原始地形为主,多以耕土及农田为主,场地丘体顶部较高,冲沟底部较低,丘体间多条宽缓冲沟发育,地形坡角一般5~30°,局部陡坡地段达30~40°,最高点位于场地西侧,高程为364.33m,最低点位于场地东侧,高程为299.87m,最大高差约64.46m。3.4地质构造根据现场调查及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位于观音峡冲断背斜东翼,区内无断层发育,岩层呈单斜产出,经钻探揭露及地面调查,未见断层及破碎带分布,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本次工作的野外调查中,在道路沿线分布的基岩露头处测得三组代表性岩层及裂隙产状如下:
范围岩层产状结构面产状及特征LZ2路(K0+164.073~K0+895.528)LZ5路(K0+000~K0+142.638)LZ1路南段(K0+000~K0+310)LH1路(K0+000~K0+110)127o∠10o岩层层面127°∠10°,表面平直光滑,无胶结,层面张开1~3mm,含少量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L1:255°∠50°,裂面平直,无胶结,亚粘土部分充填,宽2~5mm,延伸长3~4m,裂隙间距3~5m,结合程度很差,压扭性裂隙,属软弱结构面。L2:176°∠60°,裂面较平,无胶结,亚粘土部分充填,宽4~7mm,延伸长1~2m,裂隙间距2~3m,结合程度差,压扭性裂隙,属软弱结构面。LH1路(K0+110~K0+689.505)LZ1路南段(K0+310~K0+796.424)LZ4路(K0+000~K0+510)LZ3路(K0+000~K0+030)117o∠11o岩层层面117o∠11o,表面平直光滑,无胶结,层面张开1~2mm,含少量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L1:85°∠71°,裂面平直,无胶结,亚粘土部分充填,宽4~8mm,延伸长2~4m,裂隙间距3~6m,结合程度很差,压扭性裂隙,属软弱结构面。L2:319°∠85°,裂面较平,无胶结,亚粘土部分充填,宽3~7mm,延伸长2~4m,裂隙间距1~3m,结合程度差,压扭性裂隙,属软弱结构面。LZ3路(K0+030~K0+627.479)LZ4路(K0+510~K0+641.548)LH2路东段(K0+000~K0+254.595)132o∠9o岩层层面132o∠9o,表面平直光滑,无胶结,层面张开1~2mm,含少量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很差,为软弱结构面。L1:287°∠78°,裂面平直,无胶结,亚粘土部分充填,宽3~8mm,延伸长1~7m,裂隙间距3~6m,结合程度很差,压扭性裂隙,属软弱结构面。L2:40°∠49°,裂面较平,无胶结,亚粘土部分充填,宽3~6mm,延伸长1~4m,裂隙间距1~3m,结合程度差,压扭性裂隙,属软弱结构面。勘察区勘察区图2.4构造纲要图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拟建道路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勘察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力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拟建道理修建后,可根据覆盖层厚度和等效剪切波速修正。3.5地层岩性据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场地内出露的土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残坡积淤泥、粉质粘土层(Q4el+dl),下伏岩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岩层,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4)(1)人工填土层(Q4ml):杂色,主要为场地施工堆填,由砂岩、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土石比约3:7~4:6,堆填时间约1年;其次为当地居民房屋修建时回填的碎块石、砖瓦块等夹粉质粘土及房屋拆迁所产生的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等,堆填时间大于3年,局部地带为乡村道路修建时的回填,主要为砂泥岩碎块石夹粉质粘土,碎块石粒径5-30cm,土石比4:6~6:4,回填时间约大于7年,钻探揭露该层厚度0.1m(ZY035)~20.2m(ZY295)。(2)湖积淤泥层(Q4l):灰黑色,主要由粘粒、粉粒组成,流塑状,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有臭味。主要分布于场地鱼塘表层,调查揭露该层厚度0.2m~2.0m。(3)残坡积粉质粘土层(Q4el+dl):为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状,刀切面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原始地貌区。小部分场地附近发育鱼塘、农田、耕地等地方表层呈软~流塑状,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强度低。此外,场地多条宽缓冲沟内分布水田,表层粉质粘土呈软塑状,钻探揭露该层厚度0.2m(ZY121)~3.4m(ZY060)。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泥岩(J2s-Ms):紫红色,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矿物成份主要为粘土矿物,部分含砂质重,质软,易风化崩解。本次勘察揭露厚度0.34m(ZY380)~18.7m(ZY280)。勘察场地均有分布。据勘探资料,泥岩分布于整个场地。(2)砂岩(J2s-Ss):灰色、灰红色,中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暗色矿物次之。钙泥质胶结,部分含泥质重。本次揭露厚度0.6m(ZY049)~18.4m(ZY151)。据勘探资料,砂岩分布于场地局部地带,与泥岩呈互层状及夹层或透镜状产于场地内,据勘探资料,泥岩分布于整个场地。3、基岩面及强风化层特征经地面调查和钻探揭露,拟建场区的基岩面主要随原始地形起伏而起伏,总体来说,场地内的基岩面向冲沟内倾斜,在原始斜坡、岸坡地带,基岩面埋深较浅,场地中基岩强风化层厚度为0.1m(ZY188)~3.1m(ZY183),经钻探揭露,其岩芯相对破碎,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岩石强度低。强风化层底界随基岩面起伏而起伏,岩土界面倾角一般5-27°。中风化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岩质断口新鲜,锤击声哑。3.6水文地质条件1、场地地表水情况拟建场地地处丘陵地带,场地分布多个水田及鱼塘,地表水体主要由水田、鱼塘水组成,场区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接受大气降水通过丘体斜坡顺流进入场区,后大部分赋存于鱼塘及水田中,少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向低洼处排泄。2、场地地下水情况①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居民拆迁区第四系素填土及原始地貌区表层松散耕植土中,受土层厚度、补给条件影响大,多属季节性潜水,主要接受地表水、降水及邻近含水层的补给,并向地形低洼地带排泄。②基岩孔隙裂隙水基岩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勘察区鱼塘周围一定范围内,含水岩层主要有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岩等地层。该类地下水的含水岩组为一套以泥岩夹砂岩或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的河相沉积岩。强风化层及砂岩内部裂隙是基岩裂隙水储存、运移的主要通道,粉质粘土及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为含水层,基岩裂隙水除裸露区外,补给条件一般较差,含水量较低,具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拟建道路区内中风化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储水条件较差,故该类地下水多较贫乏。③据对各孔的水位观测,部分钻孔中有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原始地形低洼地带及鱼塘附近,地下水位标高310.58~311.03m、347.53~348.5m。3、地下水水量钻探施工完毕后对每个钻孔均进行地下水观测,并专门选取有代表性钻孔(ZY212、ZY398)按抽水试验规程要求进行了提水试验,试验成果如表2.6-1~表2.6-2,钻孔ZY212地下水位埋深3.90m,降深S为4.5m,流量Q为13.8T/d,含水层为砂岩层,渗透系数为1.464m/d;钻孔ZY398地下水位埋深1.20m,降深S为1.6m,流量Q为7.53T/d,含水层为砂岩层及强风化泥岩层,渗透系数为2.289m/d。结果表明在鱼塘周围一定范围及丘陵斜坡坡脚处存在一定的地下水。场地内第四系素填土、表层耕植土属中等透水层,残坡积粉质粘土属微透水层,基岩除部分强风化砂岩为中等透水,其余以弱透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另外场地地势较平坦,汇水面积较大,雨季时易造成地表积水,水量可能远比勘察期间的水量大,施工单位应备好排水设施,应对桥墩台基础、挡墙基础及地通道基础等开挖后较大水量的疏排。3.7水土腐蚀性判定根据场地环境条件及重庆岩土工程检测中心对场地地下水质分析及对土的腐蚀性分析,可判定场地环境水和土对砼及砼中钢筋具微腐蚀性。3.8不良地质现象据区域资料及野外实地调查,整个拟建线路沿线的自然斜(边)坡未见变形、开裂、垮塌等迹象,稳定性较好。本勘察场地内及附近地带也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硐室等不良地质现象。注:场地内分布多个水田及鱼塘,含一定的地表水,表层粉质粘土呈流塑~软塑状,厚0.2~3.0m,鱼塘里的淤泥呈流塑状。建议采取排水暴晒,回填时对粉质粘土(流塑~软塑状)、淤泥进行换填处理或抛石挤淤后再做回填,并分层压实,填土填料及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4设计标准及设计参数取值4.1设计标准(1)本工程永久性边坡,设计使用年限50年;临时性边坡,设计使用年限2年。(2)边坡的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3)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如下表:(4)设计荷载等级:城-A级,人群荷载:4Kpa。(5)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一级边坡,γ0=1.1;二级边坡,γ0=1.0。(6)参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2013,勘察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进行简易设防。4.2设计参数取值主要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值见下表:5边坡支护设计5.1边坡分段稳定性评价与支护设计5.1.11#、2#高填方边坡(LZ2路K0+240~K0+420左侧、K0+300~K0+420右侧)1、工程地质评价该段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0m,边坡主要由于路基回填形成,可能发生的破坏模式为土体内部的圆弧滑动破坏。选取典型剖面如下:2、支护设计由于该段边坡具有充足的放坡空间,拟采用坡率法放坡进行处理,土层坡率为1:1.50,边坡为临时边坡,后期由建筑地块进行回填。5.1.23#高挖方边坡(LZ1路南段K0+120~K0+220左侧)1、工程地质评价该段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4m,为岩土混合质边坡,选取典型剖面进行分析:根据赤平投影分析可知;边坡坡向:262°。下部岩层层面:127°∠10°;L1:255°∠50°;L2:176°∠60°。下部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反向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裂隙L1倾向与边坡坡向呈小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大;裂隙L2倾向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边坡稳定性受裂隙L1控制。上部边坡土层较厚,岩土界面较缓,沿基岩面滑动的可能性较小。2、支护设计由于该段边坡具有充足的放坡空间,拟采用坡率法分级放坡进行处理,每级坡高8m,岩层坡率1:1.5,坡面设置格架锚杆护坡。马道设排水沟,坡顶设置护栏。5.1.34#高挖方边坡(LZ1路南段K0+380~K0+580左侧)1、工程地质评价该段边坡最大高度约为30m,为岩质边坡,选取典型剖面进行分析:根据赤平投影分析可知;边坡坡向:166°。岩层层面:117°∠11°;L1:85°∠71°;L2:319°∠85°。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裂隙L1倾向与边坡坡向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裂隙L2倾向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边坡稳定性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2、支护设计由于该段边坡具有充足的放坡空间,拟采用坡率法分级放坡进行处理,每级坡高8m,岩层坡率1:1.5,两级边坡中间设置2m宽的马道,坡面设置格架锚杆护坡。马道设排水沟,坡顶设置护栏及截水沟。5.1.45#高挖方边坡(LH1路K0+280~K0+320右侧)1、工程地质评价该段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8m,为岩质边坡,选取典型剖面进行分析:根据赤平投影分析可知;边坡坡向:23°。岩层层面:117°∠11°;L1:85°∠71°;L2:319°∠85°。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裂隙L1倾向与边坡坡向呈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裂隙L2倾向与边坡坡向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边坡稳定性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2、支护设计由于该段边坡具有充足的放坡空间,拟采用坡率法分级放坡进行处理,每级坡高8m,岩层坡率1:1.5,两级边坡中间设置2m宽的马道,坡面设置格架锚杆护坡。马道设排水沟,坡顶设置护栏及截水沟。5.1.56#高填方边坡(LH1路K0+480~K0+520左侧)1、工程地质评价该段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1m,边坡主要由于路基回填形成,可能发生的破坏模式为土体内部的圆弧滑动破坏。选取典型剖面如下:2、支护设计由于该段边坡具有充足的放坡空间,拟采用坡率法分级放坡进行处理,每级坡高8m,土层坡率自上而下分别为1:1.50、1:1.75、1:2,两级边坡中间设置2m宽的马道,坡面设置网格护坡。马道及坡脚设排水沟,坡顶设置护栏。5.1.67#、8#高挖方边坡(LZ3路K0+467~K0+552左侧、K0+467~K0+520右侧)1、工程地质评价道路左侧7#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8m,道路右侧8#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0m。边坡主要由于路基开挖形成,可能发生的破坏模式为土体内部的圆弧滑动破坏。选取典型剖面如下:2、支护设计由于该段边坡具有充足的放坡空间,拟采用坡率法分级放坡进行处理,每级坡高8m,土层坡率为1:2.5,两级边坡中间设置2m宽的马道,右侧边坡为永久边坡,坡面设置网格护坡,左侧边坡为临时边坡,后期由建筑地块进行处理。马道设排水沟,坡顶设置护栏与截水沟。5.1.79#高挖方边坡(LZ4路K0+260~K0+400左侧)1、工程地质评价该段边坡最大高度约为20m,为岩质边坡,选取典型剖面进行分析:根据赤平投影分析可知;边坡坡向:114°。岩层层面:117°∠11°;L1:85°∠71°;L2:319°∠85°。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同,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大;裂隙L1倾向与边坡坡向呈小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大;裂隙L2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反,对边坡稳定性不利影响小;边坡稳定性受层面及裂隙L1控制。由于层面倾角较缓,经计算复核,边坡沿层面滑动的可能性较小。2、支护设计由于该段边坡具有充足的放坡空间,拟采用坡率法分级放坡进行处理,每级坡高8m,岩层坡率1:1.5,两级边坡中间设置2m宽的马道,坡面设置格架锚杆护坡,锚杆锚入破裂角内稳定中风化基岩不小于5m。马道设排水沟,坡顶设置护栏及截水沟。5.1.810#、11#高填方边坡(LZ4路K0+480~K0+600右侧、K0+500~K0+540左侧)1、工程地质评价道路右侧10#边坡最大高度约为20m,道路左侧11#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0m。边坡主要由于路基回填形成,可能发生的破坏模式为土体内部的圆弧滑动破坏。由于现状边坡岩土界面相对较陡,填方土体也可能沿岩土界面发生滑动。选取典型剖面如下:2、支护设计由于该段边坡具有充足的放坡空间,拟采用坡率法分级放坡进行处理,每级坡高8m,土层坡率自上而下分别为1:1.50、1:1.75、1:2,两级边坡中间设置2m宽的马道,坡面设置网格护坡。马道及坡脚设排水沟,坡顶设置护栏。经计算复核,回填后边坡整体存在下滑力,在右侧一二级边坡之间设置10m宽马道作为反压平台。回填前需沿基岩面开挖台阶,清除表面土体,台阶逆坡0.05:1,宽度不小于2m。5.1.912#、13#高填方边坡(LH2路东段K0+060~K0+220左右两侧及端头)1、工程地质评价该段边坡最大高度约为14m,边坡主要由于路基回填形成,可能发生的破坏模式为土体内部的圆弧滑动破坏,由于现状坡面较陡,填方土体也可能沿新旧填土界面发生滑动。选取典型剖面如下:2、支护设计由于该段边坡具有充足的放坡空间,拟采用坡率法分级放坡进行处理,每级坡高8m,土层坡率自上而下分别为1:1.50、1:1.75、1:2,两级边坡中间设置2m宽的马道,坡面设置网格护坡。马道及坡脚设排水沟,坡顶设置护栏。回填前需沿基岩面开挖台阶,清除表面部分土体,台阶逆坡0.05:1,宽度不小于2m。5.2支护结构设计本工程路基支挡结构类型为重力式挡墙,分布情况如下表:编号桩号范围长度(m)边坡类型及性质挡墙类型挡墙最大高度(m)1#挡墙LZ3路K0+340—K0+389右侧49填方重力式挡墙45.2.1重力式挡墙设计1)重力式挡土墙均采用C25混凝土筑模浇筑,表面应光滑、平整。2)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施工段长结合伸缩缝设置确定。3)挡土墙基底纵坡i不宜大于5%。当大于5%时,应在纵向将基础做成台阶式。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挡土墙大样图中的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不足时需采用换填级配碎石等方式进行地基处理。4)挡土墙以压实填土做持力层,每隔10m设置一道宽20mm的沉降缝,且于地基性状和挡土墙高度变化处应增设沉降缝。沉降缝采用沥青麻丝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200mm。5)挡土墙间距4m2范围内设一个DN100PVC排水管,上下交错布置,向外倾斜i=5%,墙后管口设500mm厚反滤层。6)填料采集前应作好标准击实试验,提出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及相应的物理化学指标,据以控制压实质量。碾压前应进行碾压试验,根据碾压机具、填料性质及最佳含水量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并分层压实。施工中亦可根据碾压试验的碾压遍数来指导施工。7)墙背回填需待砼强度达到100%以上方可进行,墙后填料应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且满足墙背填料计算内摩擦角不小于30°,严禁使用腐殖土、盐渍土、淤泥白垩土及硅藻土作填料,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冰块、草皮、树根等杂物及生活垃圾。墙背必须逐层均匀回填、摊铺平整、碾压密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在坡面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呈5%反坡,然后再回填,填料顶面横坡符合设计要求。墙后1.0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为防止碰坏墙体,应用小型压实机械分层碾压,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8)墙趾处的边坡在墙身砌筑一定高度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外倾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9)其他未尽事宜,请按照《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其它相关规范要求执行。5.2.2格架锚杆护坡设计1、适用范围及结构设计格架式锚杆挡墙坡率为1:1.5,锚杆采用1根Φ25的HRB400钢筋,锚孔直径90mm,向下倾角15°,间距2.5m(水平)×2.5m(垂直),锚入破裂面内稳定中风化基岩长度不小于5m;锚杆挡墙顶梁、面板及地梁均采用C30砼筑模浇筑,做法详见大样图。2、挡墙土石方工程挡墙土石方开挖进程须满足挡土墙的逆作法施工要求:挡墙施工时应严格遵照“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宜采用机械进行开挖,每级开挖高度为锚杆的竖向间距,完成该级锚杆挡土墙施工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土石方开挖。3、面板及肋柱锚杆挡墙面板及肋柱必须贴开挖面进行浇筑,当开挖面不平整时应采用面板相同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回填,严禁有在面板及肋柱后进行土石料回填。做法详见大样图。4、锚杆工程(1)钻孔a锚孔定位偏差不宜大于20mm,偏斜度不应大于5%;b锚杆孔深不应小于设计长度;宜超过设计长度0.5m;c锚孔宜一次性钻至设计长度,确保锚固段进入稳定中等风化岩层;d钻孔后应将孔清理干净,并用压风机吹干,成孔后及时放置锚杆、灌浆,间隔时间不得大于6天;e锚杆成孔建议采用干作法施工。(2)锚杆组装与安放 a组装前,钢筋应除油污、去锈,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根钢筋长度误差不应大于50mm;b钢筋应按一定规律平直排列,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2.0m设一定位支架;c钢筋接长按施工规范焊接或机械连接;d安放锚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转、弯曲,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e杆体插入孔内深度不应小于锚杆设计长度的95%,杆体安放后不能随意敲击、插拔,不得悬挂重物;f注浆:采用M30水泥砂浆,水泥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不低于42.5MPa。不得使用高铝水泥;不得使用污水;注浆压力0.5Mpa;g钢筋除锈后,锚杆采用M30水泥浆全部封闭,施工中应使锚杆位于锚孔中部;如钢筋位于土层,则采用沥青船底漆、沥青玻纤布缠裹,缠裹层数不少于2层,再外套4mm厚Φ100mm钢管的防护措施。H本工程在锚杆施工前,在设计的锚杆位置处做基本试验,以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的粘接强度特征值(设计要求不小于300kpa)、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及锚杆的极限抗拉承载力。试验要求及步骤按GB50330-2012附录C.2的要求进行;i本工程的所有锚杆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应随机抽检做锚杆验收试验,以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其试验要求及步骤按GB50330-2012附录C.3要求进行,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锚杆验收试验荷载值及试验根数要求见下表:项目锚杆类型试验荷载值(kN)试验根数1根Φ25HRB400钢筋150该类型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6路基施工要求6.1路基质量标准路基的填筑材料应因地制宜,就近取土。路基填筑前应做好平整场地工作,先挖除地表杂填土、腐植土、耕植土、植被等;填土地段的表面不得有积水,并应保持适当干燥。路基填筑应分层碾压,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碾压形式以冲击碾压与振动碾压相结合为宜。道路经过需要填埋的河道、水塘等的时候,路基施工须对特殊地基进行处理,然后分层回填至路基顶面。遇到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时(包括纵断面方向)时应挖台阶再分层压实,台阶宽度为一般为2m,台阶底应有4%向内倾斜的坡度。路基填挖衔接处采取超挖回填的措施,进行压实。土质路基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填料的强度、粒径及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具体要求如下表,土基顶面回填模量不小于40Mpa。路基填料强度、粒径及压实度表项目名称路槽底面下深度(cm)填料性质压实度(%)压实度(%)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料最小强度(CBR)(%)主线、地面层、匝道还建道路填方路基上路床0~30108≥96≥95下路床30~80105≥96≥95上路堤80~150154≥94≥94下路堤150以下153≥93≥9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108≥96≥9530~80105≥94≥95压实标准按《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执行。6.2填方路基设计填方路基若只有一级边坡,则填方高度最高为10m,边坡坡率为1:1.5;若有两级及两级以上边坡,则每8m为一级边坡,第一级边坡坡率为1:1.5,第二级边坡坡率为1:1.75,第三级及其以下边坡坡率为1:2,两级边坡间设2m宽马道,2m宽马道设4%的外倾斜坡。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排水沟,排水沟布置在坡脚线2m,排水沟采用M7.5砌Mu30片石砌筑。路基材料应采用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级配良好,分段采取机械压实,路床压实系数不小于0.96,上路堤压实系数不小于0.94,下路堤压实系数不小于0.93,边坡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6.3挖方方路基设计土质边坡:土质边坡坡率采用1:2.5。石质边坡:岩质边坡坡率为1:1.5。边坡每8m分台阶,台阶宽度为2m,设外倾4%的坡度,以利于边坡排水。挖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挖方边坡坡顶外5m设临时截水沟,并顺地势接入道路排水系统排出路基范围。截水沟采用M7.5砌Mu30片石砌筑。高边坡区域需在每级边坡马道设置截水沟,采用急流槽汇入道路两侧的排水暗沟中。7边坡监测要求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束后,应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做好对边坡和邻近构筑物的变形和位移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工程建成后,要求监测不能间断至少连续监测2年,并要求设立维护和维修机构,以保证支挡结构的正常使用。1、监测目的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与设计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如超过某个限值就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和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用监测数据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施工,以便施工组织设计得以进一步优化。2、监测项目(1)边坡滑塌区有重要建(构)筑物的一级边坡工程,施工时必须对坡顶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地表裂缝和坡顶建(构)筑物变形进行监测。监测内容还应结合工程实际,根据其安全等级、地质环境、边坡类型、支护结构类型和变形控制要求等合理选择:测试项目测点布置位置一级边坡工程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支护结构顶部或预估支护结构变形最大处应测地表裂缝墙顶背后1.0H(岩质)~1.5H(土质)范围内应测坡顶建(构)筑物变形边坡坡顶建筑物基础、墙面和整体倾斜应测降雨、洪水与时间关系-应测锚杆(索)拉力外锚头或锚杆主筋应测支护结构变形桩和冠梁等主要受力构件应测支护结构应力应力最大处选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出水点应测(2)除上述项目外,还应对工程施工区域及其影响范围内的相邻建(构)筑物、周边土体表面及地下管涵等进行变形观测。(3)施工过程中做好目测巡视工作。施工单位应指定有工程经验的工程师进行肉眼巡视,主要是对支护结构顶部、邻近建筑物及邻近地面可能出现的裂缝、塌陷和支护结构工作失常、流土、渗漏或局部管涌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记录、检查和综合分析。肉眼巡视包括用裂缝读数显微镜量测裂缝宽度和使用一般的度量衡手段。3、观测周期(1)本工程边坡安全等级均为一级,根据相关规范,工程建成后,要求监测不能间断至少连续监测2年,并要求设立边坡的维护和维修机构,以保证高挡墙、高边坡的正常使用,边坡的监测方案应经过相关专家审查评估通过后执行。(2)支挡结构施工前,进场设置监测点,建立基点网,顶梁施工中装设位移和沉降点,处理测斜管管口,然后进行初值观测。监测系统的全面启动从正式开挖开始,当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并回填后,支护监测工作结束,周边环境的监测工作继续直至稳定为止。(3)观测次数视开挖施工情况而定,在开挖期间,一般1天~2天观测1次,根据变形等综合监测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频率,出现险情时则监测时间为1天2次或数次。(4)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8边坡防护其他注意事项1、边坡位置和高度参数与现场不一致的,以现场为准,差异较大时,应通知地勘及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资深分析师人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商品期货分析专项突破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分析师人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水利水电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榆林教师招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情感咨询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项目执行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手机系统开发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地震消防救援题库及答案
- 消防安全管理员题库及答案
- 仓储管理招聘题库及答案
- 采购玉米居间服务协议书
- 2025年下半年成都农商银行综合柜员岗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供热生产调度工岗前工作意识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云南楚雄州元谋县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合同制员工招聘13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Unit 5 Section A1a-Pronunciation 听说语音课公开课课件(2024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 沙盘模拟实训生产总监
- (完整版)循环水处理工试题库及答案(技师高级技师)
- 2025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国资国企系统面向全市集中选聘中层管理人员考试及考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统计法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知道智慧树网课《人工智能与科学之美(湘潭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