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西路二标段再生水管线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滨河西路二标段再生水管线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滨河西路二标段再生水管线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滨河西路二标段再生水管线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滨河西路二标段再生水管线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学院配套基础设施-滨河西路二标段(K0-71.012~K1+100段)工程项目第1页共4页中医药学院配套基础设施-滨河西路二标段(K0-71.012~K1+100段)工程项目再生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第5页共5页1设计依据1.1设计合同我公司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1.2相关规范、标准1.2.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9)1.2.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1.2.3《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2.5《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1.2.6《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1.2.7国标图集07MS101《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1.2.8《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1.2.9《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1.2.10《给水用聚乙烯(PE)管件》(GB/T13663.2)1.2.1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1.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3.1《重庆市璧山区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20)》(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0.11)1.3.2《重庆中医药学院配套基础设施-滨河西路二标段(K0-71.012~K1+100段)工程项目综合管网方案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1.03)1.3.3《关于统一城区城市道路部分市政基础设施部件标准质量的通知》(璧市政园林发〔2017〕54号)1.3.4《重庆中医药学院配套基础设施-滨河西路建设项目一标段(K1+100~K1+730)施工图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1.04)1.3.5《关于在全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推广应用预拌砂浆的通知》(璧建发〔2018〕129号)1.3.6《重庆中医药学院配套基础设施-滨河西路二标段(K0-71.012~K1+100段)工程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2021.05)1.3.7暂缺初设批复1.3.8业主提供道路沿线1:500地形图1.3.9与本项目有关的其它相关资料2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2.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滨河西路二标段(K0-71.012~K1+100段)工程项目位于璧山城区西北部,道路起于北部干道交叉口,线位向北延伸,先后经过规划支路一、规划支路二、规划支路三、下穿渝蓉高速,最后与滨河西路一标段相接,止于璧南河北侧K1+100处。全长约为1.17k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30km/h,标准路幅宽度为38m。2.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共六册,第一册为道路工程,第二册为排水工程,第三册为海绵城市专篇,第四册为综合管网工程,第五册为照明工程,第六册为交通工程。本册为第四册综合管网工程中的再生水部分。本次设计内容主要为道路沿线再生水管设计。2.3初设批复及专家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暂缺。2.4对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本次设计再生水工程未违反规范强制性条文,均满足国家及地方的规范规定要求。3再生水工程设计说明3.1再生水工程现状及规划3.1.1再生水利用现状璧山区城现有三座污水处理厂,观音塘污水处理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三角滩污水处理厂,其中,观音塘污水处理厂位于区城南部观音塘,目前已建成污水处理能力为6万立方米/日。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为5万立方米/日,远期处理能力为10万立方米/日。三角滩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为3万立方米/日,远期处理能力为6万立方米/日。根据《重庆绿岛新区再生水利用工程专项规划》,观音塘及高新区两个再生水厂的水源均为与其合建的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再生水厂利用污水厂处理后的污水作为水源,处理后的再生水作为景观绿化用水、冲厕用水及工业用水。目前观音塘再生水厂建成规模:市政用水2万立方米/日,河道补水4万立方米/日;高新区再生水厂建成规模为2.5万立方米/日;三角滩再生水厂建成规模为1.5万立方米/日。3.1.2再生水工程规划①根据规划区实际情况,道路、绿地、广场浇洒等非接触饮用水用地采用再生水,再生水普及率取值20%,则规划区再生水需求量为0.16万立方米/日。②规划区由三角滩再生水厂供水。该水厂位于规划区东南侧,再生水厂规模2.0万立方米/日。再生水厂水源为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再生水厂进水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设计出水水质应满足国家规定的再生水水质标准。③根据《重庆市璧山区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20)》(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0),滨河西路再生水管管径为DN300。3.2市政再生水管网工艺设计(1)滨河西路二标段(K0-071.012~K0+940段)路幅宽度为38m,人行道宽度为3.0m,慢行系统宽度为2.5m,绿化带加生物滞留沟单侧总宽度为6.0m,道路设计起点~桩号K0+475段,再生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右侧控制绿化带下,管中心距路缘石7.0m,桩号K0+475~K0+940段,再生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左侧控制绿化带下,管中心距路缘石8.0m,具体布置位置详见《滨河西路二标段再生水管网布置标准横断面图(一)~(二)》。(2)滨河西路二标段(K0+940~K1+100段)路幅宽度为26m,人行道及慢行系统宽度均为2.0m,绿化带宽度为1.2m,设施带宽度为0.8m,再生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右侧慢行系统下,管中心距路缘石2.25m,具体布置位置详见《滨河西路二标段再生水管网布置标准横断面图(三)》。(3)本次设计再生水主管管径为DN300,为方便道路对侧景观绿化用水,单侧布置再生水管道的每隔一定距离(约200米)设置过街管,管径为DN100。(4)再生水管道主线按埋深1.3m左右进行设计,过街支管按埋深2m左右进行设计,最少保证0.6~0.7m的覆土深度,具体详见相关纵断面图。(5)再生水主管道均采用PE管,过街管道或车行道下一律采用加强级内外涂塑钢管;钢管与PE管之间采用法兰盘连接。(6)再生水主管道上一般间距400~600m左右或3~4个支管间设置检修阀门,再生水支管末端均设置阀门,检修阀门采用闸阀,阀门井内设置管道伸缩器;(7)为及时排除管道内空气,设计可考虑在管线最高点设置排气阀;在管道最低点设置泄水阀以不定期排除给水管道内杂质。(8)再生水管道与给水管道交叉时,建议再生水管道位于给水管道下面,若特殊情况下再生水管道位于给水管道上面时,给水管道采用套管保护,且再生水管道禁止与给水管道连接。(9)除过街为涂塑钢管外,其余均为PE管,应按要求同步埋设金属示踪线。(10)再生水检查井盖盖座上有“再生水”类型标识;再生水管道外壁涂浅绿色,或根据璧山实际情况,采用与饮用给水管道不同的颜色,取水口有明显的“禁止饮用”等标志。3.3管道要求3.3.1PE管管材及管件要求(1)室外埋地敷设PE给水管适用于水温不大于40℃,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的给水系统。(2)要求管材及管件采用聚乙烯原料为PE100。(3)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采用的管材、管件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T13663)和《给水用聚乙烯(PE)管件》(GB/T13663.2)的规定,要求管材抗压等级不得低于1.0Mpa。3.3.2涂塑钢管再生水过街均采用加强级外聚乙烯内环氧树脂涂塑钢管,主线管径为Φ325,壁厚为6mm支管过街管径为Φ108,壁厚为4mm,钢管采用Q235B碳素钢板螺旋钢管,质量和规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的规定,钢管防腐采用加强级外聚乙烯内环氧树脂涂塑钢管,内衬不锈钢接口焊接连接或不锈钢头焊接连接,焊接后焊口处内外壁应做补充防腐,满足防腐要求。同时,加强级外聚乙烯内环氧树脂涂塑钢管内外涂塑应在厂家内完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的相关规定。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3.4抗震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该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依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相应抗震措施如下:1、本次设计再生水管道主线采用PE管,管道为柔性管道,基础采用砂垫层基础;2、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液化土或软弱土层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基承载力失效、震陷和不均匀沉降导致构筑物或管网结构损坏;3、同一结构单元的构筑物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上,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震陷导致结构损害,可加设垫褥等方法;4、当构筑物基底受力层内存在液化、软弱黏性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虽经地基处理,仍应采取措施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5、本次排水工程设计的抗震设计按照《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进行,其他未尽事项详见其相关规定。4管道施工4.1管道连接(1)本工程PE管道和管件采用电熔连接或机械连接,不得采用螺纹连接和粘接。(2)聚乙烯再生水管道与金属管道或金属管道附件的连接应采用法兰或钢塑过渡接头连接,过渡管件的压力等级不得低于管材公称压力。(3)管道的各种连接应采用相对应的专用连接工具,连接时不得使用明火加热。(4)其他未做说明之处,参考《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4.2沟槽开挖(1)人工开挖管槽时,要求沟槽底部平整,密实,无尖锐物体。沟底可以有起伏,但必须平滑的支撑管材,若有超挖时,必须回填夯实。机械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留出200mm余量,由人工清理。(2)沟槽放坡按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执行。(3)槽底最小宽度应根据土质条件构槽断面形式及深度确定,可采用下表4-1的规定表4-1沟槽槽底最小宽度(mm)公称外径DN槽底宽度BDN≤400≥DN+300400<DN≤630≥DN+450注:当管材管件在槽底连接或管道与附件连接的位置应适当加宽。4.3管道敷设(1)管道敷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在敷设管道前要对管材、管件等重新做一次外观检查,发现有问题的管材、管件均不得采用。(2)PE管道的敷设方向改变时,可以使用预先定制成型的弯头管件,或在一定限度内利用管材的自然柔性,在弯曲半径大于或等于30-100倍(根据管径、壁厚、材料最大许用应力值等确定)管径时可以利用自然柔性而不设弯头(但不应机械弯曲管材或用加热的办法弯曲管材)。(3)由于聚乙烯管的线膨胀系数比金属管高十余倍,所以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为避免产生拉应力,聚乙烯管应采取蛇行敷设,即在沟槽内利用槽底宽度蜿蜒敷设。(4)在管道转弯、四通、变径及阀门处采取防推脱的混凝土镇墩等技术措施,以防热胀冷缩造成管道的破坏。(5)管道设置阀门、伸缩器等附属件时,其重量不得由管道支撑,必须设置混凝土或砖砌支墩,支墩应有足够的体积和稳定性,并用固定装置将附属件固定。(6)管道分段敷设结束进行系统闭合连接时,宜选择运行水温与施工环境温度差最小的时段进行。4.4管道及其构件的防腐钢管防腐采用加强级外聚乙烯内环氧树脂涂塑钢管,内衬不锈钢接口焊接连接或不锈钢头焊接连接,管道表面防腐层在现场切割、焊接或安装中破坏后应进行弥补,弥补后防腐能力不应低于破坏前,具体防腐做法管道厂家提供,或者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要求,具体做法为:内防腐:二底二面,即两道IPN8710-3厚浆型底漆,两道IPN8710-3厚浆型面漆。外防腐:四油两布,即底漆—玻纤布—底漆—玻纤布—面漆—面漆,底漆为IPN8710-3厚浆型底漆,面漆为IPN8710-3厚浆型面漆。所有钢制构件在安装前或安装后必须进行防腐处理,刷防锈漆一道,面漆二道,防腐工程总体上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要求。4.5沟槽回填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经隐蔽工程验收后,应及时回填,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铺设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回填时应留出管道连接部位,待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再行回填。(2)回填时应先填实管底,再同时回填管道两侧,然后回填至管顶0.5m处。沟内有积水时必须全部排尽后再行回填。(3)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500mm内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4)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0.2~0.3m,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必须人工夯实,当回填土超出管顶0.5m时可使用小型机械夯实,每层松土厚度应为0.25~0.4m。(5)管道经试压且通过隐蔽工程验收,人工回填到管顶以上0.5m后,方可采用机械回填,但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机械回填时应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6)各类管道阀门井等周围回填应符合以下规定:应采用砂砾、石灰土等材料,宽度不应小于0.4m;回填后沿管道中心线对称分层夯实,其压实度应不低于管沟内分层要求;管道在路面位置时,管顶以上应按路面要求回填。5施工注意事项(1)管道水压试验、冲洗与消毒、竣工验收及其他未做说明之处,参考《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2004)和现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进行。(2)管道上的闸阀、排气阀等均做检查井及井盖,各种阀门检查井,泄水阀检查井,排气阀检查井的做法详见国标图集07MS101《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检查井井座井盖应符合《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井盖注明“再生水”字样,并标注年代信息。曲管处的支墩做法详见国标图集10S505《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3)所有阀门井的排水均通过DN75UPVC管就近排放至雨水检查井,长度现场确定。(4)再生水管道、阀门、检查井井盖等应有明显区别于给水管道的颜色、标志等,建议施工前业主与水务公司沟通协调,确定相关标志。(5)采用该图纸施工前,建议业主请规划及水务公司复核该管道断面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征求相关再生水规划、生产、使用及管理等部门意见,在征得各部门同意后再行施工。(6)根据与业主沟通确认,为保证道路周边的景观效果,车行道上采用自调式防沉降防盗铸铁井盖及井座,人行道及慢行系统上全部采用成品隐形井盖及井座,隐形盖板边线应与路缘石平行,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检查井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平整。在绿化带内的检查井采用重型种植井盖及井座,为方便种植,绿化带内井盖基座应比绿化带地面低10~15cm。6主要工程量表表6-1再生水工程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名称规格材料数量单位备注1PE管DN300PE1001056m公称压力1.6MPa2PE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