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组团B分区项目(B44-1、B48-3、B44-2)道路及配套工程-3号路电力、通信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茶园组团B分区项目(B44-1、B48-3、B44-2)道路及配套工程-3号路电力、通信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茶园组团B分区项目(B44-1、B48-3、B44-2)道路及配套工程-3号路电力、通信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38茶园组团B分区项目(B44-1、B48-3、B44-2)道路及配套工程第2页共3页概述工程概况项目区位招标项目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组团B分区,用地属南岸峡口镇和长生桥镇辖区范围。项目规模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南岸茶园新区B44-1、B48-3、B44-2地块,3号道路551.191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行车速度20km/h,道路红线宽度16米,实施宽度16米,路幅宽度4+4+4+4=16米。设计依据(1)业主与我院签订的合同(2)工程范围内1:500现状地形图(3)现场踏勘收集资料(4)周边道路的设计、竣工资料(5)规划资料(6)茶园组团B分区项目(B44-1、B48-3、B44-2)建筑设计资料采用的技术标准1)建设方与我方签定的本工程设计合同及委托书;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5)《通信管道与通信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19);6)国标图集《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01-5);7)国标图集《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8)国标图集《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9)道路设计图纸等资料。分册情况本项目共分4册第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册排水工程第三册照明工程第四册交通工程第五册电力、通信工程土建部分设计原则本次设计电力管网主要采用电力排管埋地敷设的方式;通信管网采用排管埋地敷设的形式。本次设计管孔考虑留有裕量以满足发展需要。为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的重叠交叉,当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3)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电力管网设计1)设计电力排管规模为:设置3行x4列=12孔电力排管。2)本工程电力排管在人行道下敷设,中心距离路沿石约3.3米,管顶距地面不少于0.7米。当电力排管在车行道下敷设时,管顶距地面不少于0.8米,并用混凝土包封保护。电力排管管材为CPVC-150/8电力保护管(环刚度不小于SN12)。过街排管端头制作工作井。3)电力排管在道路交叉口处,因车行方向右侧为边坡,几无地块,故根据实际情况做预留过街排管,形式为1x2=2孔,管材为CPVC-150/8电力保护管。4)电力排管在人行道处采用直埋方式,管道上下10公分之间填细沙敷设;车行道下用混凝土包封保护,每隔60米左右设置电缆井。部分电力井面相地块侧预留排管孔洞至地块(2孔),并作好防水封堵,埋深不低于0.7m。5)电力管网沿线预埋接地线,采用50X5热镀锌扁钢全线敷设,每隔20米处用L50X2500热镀锌角钢做垂直接地体。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6)过街排管处应预埋接地体与道路两侧的电缆井内接地体连通。7)人孔井内管孔端口应做喇叭口处理,以防止穿线时损伤电缆。8)除设计图中电缆井外,如遇下述情况宜设置工作井:(1)电缆分支、接头处(2)管路方向改变较大或电缆从排管转入直埋处(3)管路坡度较大且需防止电缆滑落的必要加强固定处9)本工程所设电缆井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浇筑。做法参见图集《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第19页(直通井),第46页(三通井),第64页(四通井)。10)电缆排管应有0.3%的坡度,便于积水流向工作井,电缆井底设置PVC75排水管就近接入雨水系统。11)本工程电缆井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12)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规范、图集执行。通信管网设计1)本次设计通信管网采用排管埋地敷设,设置9孔通信管道。通信排管敷设要求为:管孔排列平齐,间隔均匀。排管在人行道处采用直埋方式,管道上下10公分之间填细沙敷设;车行道下用混凝土包封保护,每隔60米左右设置电缆井。2)本次设计通信排管管材选用φ110PVC-U双壁波纹管(环刚度不小于8KN/M2),排管形式为3行x3列=9孔。因车行方向右侧为边坡,几无地块,故根据实际情况做预留过街排管,形式为1x2=2孔。3)本次设计间隔60米左右设置通信人孔,便于穿线施工及线路维护。部分通讯井面相地块侧预留排管孔洞(3孔)至地块,并作好防水封堵,埋深不低于0.7m。4)通信管道埋深:管顶距地面不少于0.7米(人行道下)或不少于0.9米(车行道下)。5)人孔井内管孔端口应做喇叭口处理,以防止穿线时损伤电缆。6)本次设计通信井做法见相关图纸,并参照图集《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人孔井结构形式为混凝土浇筑。7)本工程通信井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8)排管埋设时应设置坡度,并避免向下形成U型弯曲,以免积水。9)排管应有0.3%的坡度,便于积水流向工作井,电缆井底设置PVC75排水管就近接入雨水系统。通信井底设置PVC75排水管就近接入雨水系统。10)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规范、图集执行。其它注意事项1)所有外露铁件均应除锈后刷环氧富锌漆两遍。2)本次设计电缆井、通信井定位采用桩号定位或坐标定位方式,通信管线与电力管线等其它管线交叉时埋设深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间距满足相关规定。3)本次设计电力/通信管网与相接道路管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