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1页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2页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3页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4页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摘要国际田联设计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体健康水平。本文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采取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台州实验小学五年级(11-12岁)的1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学生均为80人,对其分别进行了8周的传统课程教学和少儿趣味田径课程教学。实验结果发现:儿趣味田径对小学生身高体重的影响不明显,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肺活量,促进了其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等指标的提升,说明这一项目对学生体制健康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关键词: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小学生;体质健康目录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外文献综述 2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3.1研究对象 33.2研究方法 33.2.1文献资料法 33.2.2专家访谈法 33.2.3问卷调查法 33.2.4数理统计法 43.2.5实验法 44结果与分析 54.1教师及学生对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认知度调查结果分析 54.1.1教师对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认可认知度调查结果分析 54.1.2学生对少儿趣味田径课与传统田径教学的学习兴趣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64.2参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后学生体质变化及原因分析 74.2.1参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后学生身体形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74.2.2参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后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及原因分析 74.2.3参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后学生身体素质变化及原因分析 85结论与建议 125.1结论 125.2建议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1绪论1.1研究背景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学生的速度、力量及耐力素质等体能素质指标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青少年中的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在逐步增加,这说明了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2016年12月20日,我国发起了加强国民体育教育的号召,全民运动在全国各地不断兴起,关于提升青少年身体健康述评的号召更未间断,这使得各中小学开始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田径运动是体育教学中的必修内容,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较高。但是很多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依然开展传统的田径项目,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锻炼的积极性大大严重降低,因此,有必要开展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该项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田径的兴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体质指标。本文将对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1.2研究意义本文将通过实验法以某一小学的学生对为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实验调查,了解趣味田径运动对其体质健康水平是否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提出几点推动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对策,以便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鉴于目前国内外关于田径运动对青少年体质影响的研究较多,对少儿趣味田径的研究也不少,但缺乏有关少儿趣味田径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本文针对这一项目进行针对性研究,有利于丰富我国学术界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更多的小学了解少儿趣味田径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从而更加重视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教学的开展,进一步改善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因而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文献综述2.1国外文献综述少儿趣味田径在国外的出现较早,国外关于少儿趣味田径方面的研究也较早,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下:迪特马森等(2002)在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编撰的“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运动和儿童团体项目”手册中给少儿田径运动比赛做了一个计划,根据参赛者的年龄段进行分组并为各组制定了运动项目类别和所用器材、为各组编写了管理职责。Gozzoli等人(2008)认为,少儿趣味田径主要意义是为以往的田径运动增加新的元素,使田径运动变的更加新颖有趣;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生理特点,让孩子们喜欢上这种新颖有趣的体育活动。Busse认为少儿趣味田径比赛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开展不受季度和场地的约束,是一种新型的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田径项目比赛,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运动兴趣以及吸引更多地青少年的参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有新颖的比赛形式,是同学们相互团结相互帮助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2.2国外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少儿趣味田径的研究较早,研究成果较多,主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少儿趣味田径的作用、开展情况及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影响方面。在少儿趣味田径的作用研究方面,钟宇认为,少儿趣味田径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从而使其积极参与到该项目中,从而获得相关素质指标的提升;李铁录、赵文婷,钟宇通过实验可知,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不会明显改变少儿的身高、体重等指标,但可以显著提升少儿的弹跳力,这是因为其中的50米跑和前抛实心球练习对少儿的弹跳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且比较有趣。张永虎认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是通过提升青少年下肢爆发力、平衡和协调能力、跑、跳、投等方面能力来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可以被显著激发。在少儿趣味田径的开展情况的研究方面,郝琪指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田径运动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没有充分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来进行,存在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器材成人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在少儿趣味田径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方面,张鹏(2014)以兰州市七里河区吴家园学校五年级学生为例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可以显著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激发起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但是提升的程度依然有待提升。张丽宁(2014)分析了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对13-15岁青少年体质的影响,发现其比传统田径教学对体质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总的来说,我国关于少儿趣味田径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正在逐步增多,研究也在更加细化,已经开始针对某一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实验研究,研究的结果将更加丰富,但依然有待完善。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台州实验小学五年级的1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80名学生为实验对照组,另外的80名学生为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教学和训练,掌握少儿趣味田径对小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探索其改变的原因,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3.2研究方法3.2.1文献资料法通过台州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国际田联官网以少儿趣味田径为关键字查阅了大量有关少儿趣味田径及其他方面的丛书与电子期刊,收集相关文章200余篇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记录,充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有力的依据。3.2.2专家访谈法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先后走访了多名杭州体育大学教授专家,同时利用参加国际田联少儿田径论坛的机会访问了与会的数名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对本文的撰写提供了重要的支持。3.2.3问卷调查法在调查问卷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有关设计调查问卷方法的书籍,并咨询了杭州体育大学田径教研室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方面的专家意见。编写了,教师对“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认可情况和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与传统田径教学的对比调查两份调查问卷。通过向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少儿趣味田径的开展情况。表2.1体育教师职称及教龄的统计表职称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人数(个)36103教龄(年)201262表2.2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统计问卷类型发放回收有效回收率有效率教师问卷222221100%95%学生问卷167160160100%96%3.2.4数理统计法本研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全部数据都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通过对数据分析结果的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3.2.5实验法通过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少儿趣味田径的教学实验,得到了关于少儿趣味教学实践前后的中小学生的体质相关数据,用来测验少儿趣味田径运动能否起到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试验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8年11月在台州实验小学的1、3班8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8周的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并抽取男女比例相当的学生,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两个班。表2.3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人数统计表组别班级男生女生总人数实验组1班1921403班221840对照组2班2119404班202040为了保证教学实验的一致性,在教学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了体质方面的测试(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见表2.4。表2.4教学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质情况对比表内容实验组对照组P身高(cm)144.68±7.26144.46±7.56P>0.05体重(kg)38.25±10.1338.56±10.36P>0.05BMI18.27±3.6918.28±3.69P>0.051分钟仰卧起坐(个)23.44±12.3222.96±11.87P>0.05肺活量(ml)1537.47±282.161538.78±281.78P>0.0550米(s)10.52±1.4310.49±1.42P>0.0550米X8往返跑(s)123.18±19.42122.86±19.36P>0.05立定跳远(cm)142±13141±13P>0.05坐位体前屈(cm)4.65±5.754.63±5.75P>0.05注:(0.O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无显著性差异)表2.4中数据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体质等方面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完全符合教学实验的要求。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分别实施了8周的教学,其中每周3堂体育课,每堂课45分钟,共24堂体育课和2次体质测试课。实验组每周3堂少儿趣味田径课程,对照组每周3堂传统体育课田径课程,从而分析两个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4结果与分析4.1教师及学生对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认同度调查结果分析4.1.1教师对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认同度调查结果分析教师对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认同度会影响到该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如果教师不认同这种教学方式,那么这项运动即使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提升效果,依然无济于事。从表3.1可知,台州实验小学体育教师对该项目的认同度调查发现,不认同和完全不认同这种项目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器材应用的教师几乎没有,大部分教师对该项目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器材应用的认同度基本上在95%以上,说明教师相信这一项目对学生的体制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表3.1教师对“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认可认知度调查表内容完全认同认同基本认同不认同完全不认同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教学理念47.62%38.10%14.28%00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教学内容42.86%47.62%9.52%00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组织方式38.10%47.62%14.28%00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器材运用47.62%38.10%9.52%4.76%0从表3.2数据可知,在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对比方面,有高达100%的教师认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优于传统田径教学理念,说明教师一致认为少儿趣味田径的教学内容远比传统教学内容好;分别有90.48%和95.24%的教师认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教学组织形式和器材运用优于传统田径教学。可见,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比传统田径教学要好,教师对少儿“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认可度较高,这有利于该项目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开展。表3.2少儿趣味田径教学与传统田径教学的对比调查表内容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教学理念57.14%42.86%000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教学内容71.43%28.57%000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组织方式52.38%38.10%9.52%00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器材运用66.67%28.57%4.76%004.1.2学生对少儿趣味田径课与传统田径教学的学习兴趣度调查结果分析除了教师对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认同外,学生对该项目的的学习兴趣也会影响到该项目的效果发挥。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对于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兴趣越大,学生参与该项目的积极性就高,该项目的参与度也就更高。表3.3实验前两组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度调查表组别十分感兴趣感兴趣不感兴趣实验组22.35%25.76%51.89%对照组21.05%26.95%52.00%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差别不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田径十分感兴趣的学生分别占22.35%和21.05%,对该项目不感兴趣的学生分别占51.89+%和52.00%,这些数据差别都在2%以下,说明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都有一半的学生大多对田径课不感兴趣。表3.4实验后两组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度调查表组别十分感兴趣感兴趣不感兴趣实验组56.33%35.38%8.29%对照组20.08%27.12%52.80%通过对实验组的学生实施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后,发现实验组中对田径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减少了8.29%,但是对照组的该比例依然高达52.8%,实验组中对田径课十分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大大提升,从原先的22.35%上升到了现在的56.33%,但对照组中对该课程十分感兴趣的学生依然只占到20.08%,说明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4.2参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后学生体质变化分析4.2.1参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后学生身体形态变化分析身体形态主要是从体重、身高、胸围、上臂围、坐高和身体组成(皮脂厚度)等几个指标来体现,这些因素受遗传的影响较大,但生活水平和体育锻炼等可以对学生的身材产生积极影响。这些指标中,体重反映学生横向发育的程度,也可以从中反映人体肌肉、骨骼、脂肪等重量综合变化。衡量体重的指标之一为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用来判断人体是否肥胖及健康。表3.5实验后两组学生身体形态方面数据对比表组别身高(cm)体重(kg)BMI(身体质量指数)实验组145.94±9.2639.25±10.1319.50±3.91对照组145.37±9.3338.66±10.4318.31±3.92F>0.05>0.05>0.05注:(0.O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无显著性差异)由表3.5中的可知,实验组的身高、体重和BMI的值分别为145.74±7.26cm,39.25±10.13kg,18.30±3.72;对照组的数据分别是:145.37±7.33cm,38.66±10.43kg,18.31±3.72。这两组的身高、体重和BMI三项指标基本上没有明显变化,这些指标的F检验都显示大于0.05,说明没有显著差异,可见,少儿趣味田径项目的开展对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几乎没有影响。4.2.2参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后学生身体机能变化分析表3.6实验后两组学生身体机能方面数据对比分析表组别肺活量(ml)P实验组1656.67±282.07<0.05对照组1548.23±283.36注:(0.O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无显著性差异)在身体机能的实验中,本文选取的是肺活量这一指标,肺活量是指在不限制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心肺功能情况,其数值与学生的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呼吸肌的发达程度等因素有关系,但运动锻炼也可以促进这一指标的提升。从表3.6中的数据克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肺活量分别为1656.67±282.07m1和1548.23±283.36m1,实验组肺活量比对照组高出了108m1,实验组肺活量比对照组提高了7%。说明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可以促进小学生肺活量的增加。这是因为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中有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的项目,比如8分钟耐力跑和一级方程式,而传统田径课程中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的项目是800米和1000米。实验研究发现,8分钟耐力跑项目是典型的有氧训练,该项目不要求跑多远,只需要其跑规定的时间就行,学生不会为了提升爆发力而急于冲刺进行短时间的无氧运动,没有额外的压力,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此项目训练。一级方程式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等级的跑步障碍,从而使其跑步富有节奏,该项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跑步节奏感,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跑步的兴趣。相比传统田径项目中的800米和1000米,8分钟耐力跑和一级方程式让实验组的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了体育锻炼中去,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升,运动负荷量可以促进学生心肺功能的发育,使得肺活量显著提高。相比之下,800米和1000米较为单调,内容陈旧,教学组织形式缺乏趣味性与新颖性,学生锻炼的兴趣不仅得不到有效提升,而且对锻炼还存在抵触情绪,心肺功能自然得不到发展,肺活量也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肺活量的提升。4.2.3参与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后学生身体素质变化分析在衡量学生身体素质方面,主要通过速度、耐力、灵敏、力量、柔韧等几项指标来衡量,这些指标主要通过50米跑、50米×8往返跑、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项目的成绩来体现。1、50米跑成绩对比分析50米跑主要测试学生的速度,包括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动作速度三方面,这一项目可以反映学生机体在短时间内的神经灵敏性、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肌肉的爆发力等综合素质,需要学生完成各种运动技术。表3.7实验后两组学生50米跑成绩的对比分析表组别50米(s)P实验组10.06±1.37<0.05对照组10.40±1.42注:(0.O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无显著性差异)从3.7的数据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50米跑的成绩分别为10.06和10.40秒,两组学生在50米跑成绩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比对照组快了0.36秒,50米跑的速度提升了3.6%,6-12岁是机体提高反应速度的绝佳时期,这一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学生速度的提升。这是因为影响50米跑的因素有学生的力量、柔韧、协调性、起跑时的反映能力和跑动中的步频、步长,以及途中跑时维持高速的耐力,在提升位移速度方面,可以采取腿部力量练习、一定距离的反复冲刺练习、步频步幅练习、比赛及游戏法等练习方法来实现。实验组主要学习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因此,提升速度的内容有短跑/跨栏接力和一级方程式,进行这三个项目时,教师会在旁边发挥节奏喊声,学生的跑步也就更具节奏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节奏感。对照组发展速度的项目主要是30米60米100米跑练习,这种项目枯燥无味,学生已经在重复训练中慢慢对其失去了兴趣,参与积极性严重受挫,其训练效果更是会大大折扣。此外,短跑/跨栏跑练习时在快速跑动中的绕杆及跨栏动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协调能力,一级方程式在快速跑动中设置了前滚翻、绕杆、跨栏练习,也可以促进学生速度、灵敏和协调能力等的提升,这种运动都是以游戏的行使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其反应速度及移动速度等也可以得到有效锻炼,教学效果更好,因此,实验组的学生相比对照组的学生而言,其速度素质提升更大。2、50米×8往返跑成绩的对比分析50米×8往返跑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要求的小学高年级的测试项目之一,在考查学生身体素质方面不可获取,可以体现小学生下肢力量、耐力素质及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等的强弱。表3.8实验后两组学生50米X8往返跑成绩对比分析表组别50米X8往返跑(s)P实验组119.58±19.16<0.05对照组122.68±19.33从表3.8中数据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田径课程的学习后,成绩分别提升了119.58秒和122.68秒,实验后两组学生在50米×8跑成绩上出现了显著性的差异,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快了3.1秒,实验组的学生相比对照组多提升了2.6%,说明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50米X8往返跑成绩。这是因为传统田径课程教学中的耐力跑项目(800米1000米)单调枯燥,学生对其兴趣不大,不愿意训练,该项目对小学生的下肢力量及耐力素质等的改善效果也就不大。但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中的短跑/跨栏接力、一级方程式、8分钟耐力跑、速度阶梯都是采取比赛和游戏的方式进行的,学生的锻炼兴趣大大提升,其参与度也大大提升,因此,“8分钟耐力跑”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协调性,改善其心肺功能,学生的训练都是有氧训练,促使其下肢力量、耐力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3、立定跳远成绩对比分析立定跳远是测定人体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少儿趣味田径教学是对传统田径课程的创新,丰富了跳跃练习的形式与内容,从而可以大大训练学生弹跳力和下肢爆发力。通过表3.9的数据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为149±14cm和142±13cm,两组学生的成绩呈显著差异,实验组立定跳远成绩比对照组多出了7cm,实验组立定跳远成绩比对照组提高了5%,足以说明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对学生弹跳力和下肢爆发力的锻炼。表3.9实验后两组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对比分析表组别立定跳远(cmP实验组149±14<0.05对照组142±13注:(0.O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无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对照组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的项目主要是原地纵跳、蛙跳、跨步跳、单足跳等,这些项目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得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完成正常的训练,其下肢爆发力和弹跳力自然得不到有效改善。但是实验组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的项目有速度阶梯、十字跳和限制区中三级跳,十字跳改变了练习的方向,速度阶梯增加了练习的节奏感,学生在运动中可以随着教师有节奏感的喊声有效分配自己的体力。,从而充分活动了下肢,使得大脑支配手脚协调使用能力。“限制区中的三级跳”让学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水平的三级跳区域来进行三级跳,既可以发展腿部快速蹬伸的爆发力量、弹跳力和协调能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练习意愿,训练多是以赛代练的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其运动效果自然不是传统天井课程可以比拟的。4、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对比分析表3.10实验后两组学生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对比分析表组别一分钟仰卧起做(个)P实验组30.44±11.28<0.05对照组25.38±10.89注:(0.O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无显著性差异)仰卧起坐是衡量身体机能的指标之一,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腹部力量。从表3.10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一分钟所做的仰卧起坐个数分别为30.44个和25.38个,实验组比实验组多5.06个,个数提高了20%。这是因为对照组教学中锻炼腰腹部力量的仰卧起坐练习方法较枯燥单调,实验组教学中锻炼腰腹部力量的仰卧举腿抛和背抛实心球等练习方法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锻炼腰腹量的兴趣,使得运动负荷量高于对照组。这一项目成绩结果说明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腹部力量。5、坐位体前屈成绩对比分析坐位体前屈可以评价小学生身体柔韧素质,包括各关节在不同方向的运动能力、韧带和肌肉组织的伸展能力。12岁之前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佳时机,少儿各关节部位韧带柔韧性的可塑性较大。良好的柔韧素质可以使动作更协调优美,促进动作速度与力量的提升,使得学生不容易感到疲劳不容易受伤。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坐位体前屈的值分别为6.89±5.86cm和为4.68±5.76cm,两组的这一结果呈现显著差异,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出2.21cm,说明少儿趣味天井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柔韧性。表3.11实验后两组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对比分析表组别坐位体前屈(cmP实验组6.89±5.86<0.05对照组4.68±5.76注:(0.O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无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实验组的学生在锻炼柔韧性方面主要靠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来实现,在练习中增设了“进客厅”、“占领阵地”等游戏,使得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大大提升,游戏输了的学生通过做弓间步、虚步压腿、压肩、踏腰等练习使得腿韧带、肌肉、腰部和肩部到很好的拉伸,腿、肩、腰等关节部位的韧带、肌肉、肌键的伸展性和弹性大大提升,学生的柔韧素质也就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对照组的训练活动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度不高,训练的成效性自然不大。5结论与建议5.1结论通过实验得出,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