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到第八章练习题_第1页
《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到第八章练习题_第2页
《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到第八章练习题_第3页
《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到第八章练习题_第4页
《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到第八章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幼儿期记忆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 A.感觉的对比现象B.幼儿的说谎想象 偶发记忆现象D.记忆更精确的现2.表象具有( )的特征。A.形象性和概括性B.有意性和无意性C.形象性和抽象性D.抽象性和概括3.根据研究,人们发现遗忘的规律是( )A.先慢后快 先快后慢 前后均衡 没有规4.“提笔忘字”属(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记忆不精确 D.记忆的偶发现5.下列陈述中,哪个不是幼儿记忆的特点( )A容易记容易忘B.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C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D6()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运7下列不属于表象特点的是( )A.形象性B.直观性C.概括性D.间接性首先提出“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遗忘规律的是(AB艾宾浩斯CD游览过南京中ft陵以后,对中ft陵墓形象的记忆属于(AB情绪记忆CD对幼儿记忆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无意记忆占优势B有意记忆占优势C于意义识记D反复认识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AB保持CD12“习惯化”指标可用于测量前语言时期儿童的()。A.感觉B.知觉C.语言D.记忆习惯化是测量前语言时的一种指标()儿童感觉B.儿童动作C.儿童社性发展D.儿童记忆.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15.原始的记忆因素()A.自然条件反射习惯化C.人工条件反射重学记忆16.记忆产生时期()A.幼儿B.婴儿C.新生儿D.胎儿17.下列说法错误的(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标志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18.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记忆容量不足D.幼年健忘19.几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A.5B.3C.4D.4.5A.记忆的恢复期B.记忆的重学期D.记忆的检索期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语言记忆A.与年龄的增长无关B.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对于学前儿童的“记忆AB是表象C.记忆的首要问题不在于存储,而在于检索D.在整个学前期,再认都落后于回忆23A.习惯化的发生B.记忆广度的扩大C性的增加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在于().记忆范围的扩大B.记忆广度的扩大C.的出现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记忆A.情绪记忆B.语词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语词记忆大致出现左右()周B.6C.6-12D.1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动作记忆语词记忆A.动作B.言语C.表象D.情绪A.形象记忆B.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被动使用记忆策略的阶段大致出现左右()A.2岁B.4-5岁C.5-7岁岁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过程中,转变期一般存在于()A.2~3岁B.4~5C.5~7岁33.( A.表象符号C.表征D.再现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B于意义记忆的效果C.接近联想优于相似联想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占优势( A.意义记忆B.有意记忆机械记忆D.无意记忆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是().无意识记的发展B.有意识记的发展C.活动动机的变化D.语词记忆的出现37A.无意识记的发展B.有意识记的发展CD.语词记忆的出现38.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A.逐渐缩小B.没有变化C.逐渐增大D.有时缩小,有时增大39.随年龄增长,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A.不会变化B.不会缩小C.逐渐扩大D.逐渐缩小这是年幼儿童常出现的()。A.记忆扩张现象B.记忆恢复现象C.记忆潜伏现象D.记忆提取现象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回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每听到这首歌,就会使我想起过去的一段经历,这是(A.再认 B.再现 C.识记D.保持43.记忆潜伏期的延长,表明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在(。A.延长B.缩短C.不变之中D.变化之中,延长、缩短都有可能44.“幼年健忘”指的是()的现象。岁前儿童记忆力超常 B.3岁前儿童记忆力丧失岁前儿童记忆不能永久保持45.儿童的再认要比再现(。A.发展早并好于再现发展晚,但好于再现 发展晚,但比再现D.发展早,但比再现差看“万里长城四个字头脑中立刻浮现出八达岭长城的形象这属(。动记忆B.情绪记忆 形象记忆D.词语记忆47.下面几种记忆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词语记忆B.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词语记忆、运动记忆C.形象记忆、词语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词语记忆48.幼儿意义记忆与机械记忆效果哪个更好?(A.相差无几D.有差异,但因人而异4270。A.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B.机械记忆可渗透到意义记忆中C.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 D.机械记忆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5.识记“杯子、椅子、球拍、衣服、电视……”等实物,记住这样一句话“我坐在‘椅子’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端着‘杯子’喝水……然后穿上‘衣服,拿起‘球拍’打去了就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这说(。词语记忆可渗透到形象记忆中形象记忆可渗透到词语记忆中 形象记忆优于词语记忆 词语记忆形象记忆相对独立,不具有渗透性)不仅使儿童积累经验的工具,而且与其他的心理活动的发展与之密切的关系A知觉B记忆 C想象 D注意52( )是想象、思维产生的直接基础A感知觉B记忆 C想象 D注意53若无( ,人类将永远只停留在新生儿时期A感知觉B记忆 C想象 D注意54()是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A感知觉B记忆 C想象 D注意55胎儿、新生儿的记忆都属于(A认知 B再现 C再认 D提取56()指的是当知觉对象从视眼中消失的时候,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A感觉偏好 B天真活跃反应 C客体永久性 D视觉偏好57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他们最容易记住哪些具体的、直观形象的材料动作记忆 B抽象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58()的形成发展使幼儿记忆中的最重要的质变。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意义记忆 D机械记59()提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A皮亚杰 B艾宾浩斯C维果斯基D福禄贝60、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起来B、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C、接近联想优于相似联想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61A再认、再现、习惯化、条件反射62、儿童最早出现的( 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A、情绪记忆 、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 、运动记忆63、昔日同窗,至今常怀念、这属( 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忆64、形象( 的结合,使得幼儿记忆的效果更好。A、动作 、语词 、表象 、情绪65、在不理解的情况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这( )A、意义记忆 、理解记忆 、机械记忆 、逻辑记66、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B.语词记忆占优势C.意义记忆用的多D.机械记忆效果67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过程中,转变期一般存在( 。.A.2~3岁B.4~5岁C.5~7岁D.7~8岁68、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在于( A.记忆范围的扩大 记忆广度的扩大C.工作记忆的出现 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69、再认主要依靠的( )A、再现 、感知 、表象 、记70、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 )A.5±2个信息单位B.7±2个信息单位C.6±2个信息单位D.8±2个信息单71、关于各种记忆出现的时间由早到晚依次( 。A.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词记忆B.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语词记忆C.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D.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72、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这是年幼儿童常出现( 。A.记忆扩张现象 B.记忆恢复现象 C.记忆潜伏现象 记忆提取现象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 )A.再认 识记回忆D.保持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记忆( )A.形象记忆 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 语言记75.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 。A.动作 言语 表象 情绪76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A.记忆的潜伏期 B.回忆 C.客体永久性 D.习惯77.个体经验的积累主要( 。A.记忆 想象保持 识记78.( 词汇,记忆的潜伏期也延长。A.半岁 B.l岁 C.l岁半 D.2岁79下列哪一项不是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主要方( )A.反复背诵B.精细加工C.间接的意义识记 D.使记忆材料系统80幼儿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 )A.机械记忆效果好 B.意义记忆效果好C.两者都在发展D.两者不可比较81.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作( A.动机性遗忘B.临时性遗忘C.幼年健忘D.不完全遗忘8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B.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C.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D.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83最能体现幼儿记忆发展中质的飞跃的方面是()A.无意识记的发展B.有意识记的发展C.机械记忆的发展D.84()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85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转变期,约出现在()A.2—3岁B.4—5岁C.5—7岁D.7—8岁86幼儿记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语词记忆占优势B.形象记忆占优势C.机械记忆效果好D.意义记忆用得87令人感兴趣的是,幼儿有一种特殊( )A.适应现象B.对比现象前摄抑制现象D.记忆恢复现88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 )A.动作B.言语C.表象D.情绪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称为()A.超限抑制B.倒摄抑制C.外抑制D.前摄抑制反映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的( )A.有意识记的发展B.无意识记的发展C.机械记忆的发展D.意义记忆的发()A.外抑制B.倒摄抑制C.超限抑制D.前摄抑制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不快不慢D.均衡发展打过针的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与这种情绪相联系的心理现象( A.记忆 思维 感知觉 自我意识二多选题记忆恢复有两种形式(。A认知 B再现 C再认 D提取下列属于新生儿记忆的表现的是(。A对条件刺激物无明显反应 B对条件刺激物形成某种固定的行为反应 C对熟悉事物生习惯化D不区分熟悉与陌生的事物以下属于幼儿记忆特点的是(。A记得慢,忘得也快 B记得快忘得也快C记忆不精确 D记忆时间长幼儿常用的记忆策略有(A复述 B背诵C语言中介D记忆材料系统化下列属于幼儿记忆不精确的特点的是(。A完整性较差B记忆时间长 C易混淆 D无意记忆效果好整个幼儿期,仍然以()为主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意义记忆 D机械记忆幼儿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多选)A无意记忆占优势B有意记忆占优势C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D意义记忆多于机械记忆三判断题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这种情况属再认。 ( )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缺乏,所以他们的意义识记多于机械识记。 ( )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没必要刻意去发展幼儿的意义识记。 ( )胎儿有听觉,能听到一定强度的声音。 ( )胎儿已经有了听觉记忆。 ( )幼儿的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 ( )幼儿有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无意记忆。 ( )幼儿较多的运用机械记忆与无意记忆。 ( )第六章幼儿期想象的发展1、幼儿下列活动属于再造想象的( )。A、幼儿生造词语、绘画时把太阳画成绿C、看图说话时能说出图中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D、把音节想象成“走楼梯2、幼儿想象出现萌芽的年龄( )。A6个-1岁B1-1岁半1岁-2岁2岁-2岁半3、幼儿想象的必要条件( )。A、语言、成人的描述、幼儿实际行动D、外界情4、幼儿初期创造性想象( )。A、无意自由联想、随意自由联想、愿望性想象、情境性想5、幼儿看到天上的云彩,就说“那是一匹马,这是属( )。A、感觉、知觉、记忆D、想象儿童经常要求大人一遍又一遍的给他讲同一个故事,这是因为( )儿童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儿童以想象的过程为满C.儿童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儿童的想象目的性差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画出会飞的、会走的、奇形怪状的房子,这是他们( )的结果。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空想 D.理想幼儿看到天上的云彩,很自然地把它看成是一只羊或一匹马,这属于( 。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空想我们读毛泽东的诗《沁园春•雪》时,在脑中想象出冬日的北国风光等形象,这个过程于( )的过程。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理想 D.科学幻想幼儿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时,被抓到的幼儿吓哭了,以为自己真的要被吃掉了这是因为幼儿(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B.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 C.想象易受情绪的影响 想象主题不稳定幼儿在绘画中为了表示爸爸很有力量经常把爸爸的手画的非常大这属于幼儿( 想象。A.经验性想象 B.拟人化想象 C.夸张性想象 D.情境性想象儿童的想象开始萌芽大约是在( 。A.半岁左右 B.1.5--2岁左右 C.3.5岁--4岁左右 D.岁左右13读者通过阅读《阿Q()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空想D理想14()时候,儿童才可能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记忆表象。A1-2 B1.5-2 C3 D45儿童最初的(,基本上都是记忆表象的简单迁移,加工改造的成分好很少。A记忆 B想象 C思维D注意16()功能是指运用信号来象征或代替其他事物A表征 B想象 C思维D注想象是()的基础A表征B想象 C理解D注意17()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A表征B想象 C理解D注意18()岁以后,儿童的想象逐渐发展起来A1 B2 C3 D419幼儿的想象以()为主要特征。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象的过程。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去构造新形象的过程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22.想象活动的两大基本特征是( )。A.形象性和生动性B.形象性和新颖性C.随意性和景性创造性和情绪性23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24.小朋友们听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情景,这是()。A.逻辑思维B.创造想象C.综合想象D.再造想象25.:()A.符号表象创造想像C.再造想像直觉思维26.()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份。A.想像B.直观行动思维C.情绪D.感知觉()A.6个月~1岁B.1岁~1岁半C.1岁半~2岁D.2岁~2岁半()A.差别很大B.差别很小C.互为基础毫无关系?()。A.简单的相似联想B.有一定的情节组合C.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看见小坦克,就要玩开坦克;听见蛙鸣,就要学青蛙跳;拿到雪花积木片,就会想到冬天;()A想像的无意性C.想像的有意性幼儿正在画“雨伞()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B.主题不稳定C.内容零散以想像过程为满足幼儿在绘画时经常会在纸上胡乱画很多东西,这主要体现了幼儿的想( )A.无预定目的B.内容零散、无系统C.受情绪影响易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干扰33.幼儿想像的典型形式( )A.随意想像B.再造想像C.不随意想像相似想像.有意想象在幼儿( )。A.发展迅速B.水平已较高C.开始萌芽已能较好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活()。A.经验性想象对幼儿的重要作用的发展起重要作用C.实际行动对幼儿期的想象具有重要作用D.幼儿的想象受个人愿望的影响36.在幼儿期,进行想像的必要条件是()A.语言B.成人的语言描述C.实际行动D.外界情境.()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幼儿想象的夸张性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D.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有幼儿:“我妈妈给我买了一辆玩具汽!”其实,他妈妈只是答应过他,还没有真给他买。这反映幼儿想象特点()A.夸张性B.虚幻性C.情境性过程性()A.0-2岁B.2-3岁C.3-6岁D.5-6岁3~4()A.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B.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C.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4~5()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A.2-3岁B.3-4岁C.4-5岁D.5-6岁看到天上的白云,马上想到它的形状很像一匹飞奔的骏马,是(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具体形象思维44.把梦当作为最极端的例子的心理现象是(。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想象45.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作家创作小说、建筑工人按设计图纸建造大楼等,都是(A.无意想象B.幻想C.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46.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是属于(A.无意想象 B.幻想C.再造想象创造想象47.儿童产生想象的原材料是(。A.过去感知过的事物B.老师语言的描述C.头脑中已有的表象48.幼儿的想象是(。幻想形式的想象B.一种简单的创造性思维CD.一端接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的阶段49.学前儿童想象发生的年龄是在(。岁~1岁半B.1岁半~2岁C.2岁岁半D.2岁半岁50.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形式是(。A.动作和语言B.记忆和动作C.记忆和语言D51.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可概括为(。A.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B.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C.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D.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52.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A.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C.有意想象和再造想象D.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一位4(。A.想象无预定目的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4.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表现为(。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B.无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并成为幼儿想象的典型形C.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无意想象已趋完善D.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同等重要地位55.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地位是(。A.次要地位B.主要地位C.影响不大D.主导活动一个3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这是因为(。A.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BC.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D.幼儿想象的主题不稳定一个5岁三个月的女孩说了。说明她的想象是(。A.仍以无意想象为主 B.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C.有计划的、但想象内容零碎、缺组织D.力求符合客观逻辑8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动的“ft”……这种想象属( )A.无意想像有意想像再造想像幻想59学前儿童想像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 B.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C.创造想象占主要地位 理想占主要地位60幼儿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像喂娃娃吃饭;看见玩具小汽车,就想像开汽车……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或站着难以进行想像活动这说明幼儿想像的一个特点( A.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B.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想像受情绪影响 以想像过程为满足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 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 B.幼儿想象的夸张性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 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62( )可能有的形象。A.想象 B.印象 感觉 知觉63.梦是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属于想象的一种,(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B.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种心理活动属( )A.创造想像B.无意想像C.再造想像D.幻想幼儿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是以下哪方面的具体表现(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动的“ft”……这种想像属于( )A. B.有意想像CD.幻想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包果”的“工人,这说明幼儿(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B.想像内容零散,无系统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D.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B.想像的内容零散C.想像受情绪影响D.想像具有夸张70幼儿最初的想像都属于( )A.有意想像B.创造想像C.幻想D.再造想像71幼儿时常会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具体表现的是(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动的“ft”……这种想象属于( )再造想像B.有意想像C.无意想像幻73.儿童想像的萌芽是( )岁半B.1岁~1C.2岁~2D.2岁半岁一名幼儿对小朋友说“我爸爸可高了,有三层楼那么高”这是因为该幼儿( )A.喜欢撒谎B.认知存在障碍C.思维相对性差,片面性大,在想象中过分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D.记忆与想象相混淆,把自己的想象当作真实的事情描述出来了75幼儿园小朋友听老师《龟兔赛跑的故事头脑中呈现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再造想像创造想像无意想像幻想76学前儿童想像的主要特点之一( A.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B.有意想象占主要地位C.创造想象占主要地位D.理想占主要地位小班幼儿绘画时常常是画了“气球A.想像受情绪影响B.想像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C.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D.以想像结果为满足儿童想像最为活跃的时期是A.婴儿期B.先幼儿期C.幼儿期D.学龄期幼儿常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出现的事情来描述,这是幼儿想象特点中的()A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C想象的目的不明确D想象的过程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关于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A有意想象占重要地位B创造想象主重要地位C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D想象力比成人更丰富二、多项选择想象的产生需要几个基本条件(。A头脑中有相当数量的、具有稳定性的表象 B要有运用内部智力动作对已有表项进行工改造的能力C要有情感的参与 D要有意志的努力想象按其功能可以分为(。A认知性想象 B意志性想象 C情感性想象 D注意性想象幼儿想象的无意性重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B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C想象的内容很丰富 D想象的方法多4根据想象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差异,可以将想象分为(。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幼儿的想象以()为主要特征。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下列有关幼儿想象发展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B创造想象占主要地位C想象容易同现实相混淆D有意想象占重要地位三判断题想象中的形象似乎是我们从未感知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所以,想象和现没有任何关系。 ( )幼儿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以至于他们在活动之前经常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幼儿的想象活跃,而且很大胆,所以他们的想象力比成人还要好。 ( )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这心理活动属于创造想象。 ( )幼儿的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 )鲁迅写出了“祥林嫂”的形象,这是鲁迅再造想象的结果。 ( )一般来是说,幼儿的想象创造性的成分较高,再造性的成分较低( )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与现实相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知道苹果是甜的听说“桃子是甜的”不用去尝就知道它的甜味这种特征。这反映( A.知觉的恒常性言语逻辑性的发展C.语词的概括作用言语的表情技巧2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 )开始真正形成的。岁左右B.1岁左右C.1岁半左右D.2岁左右3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 )。A.感知觉发生了质的飞跃 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C.高级认知已经成熟 心理发展已经初步成熟促使儿童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原因在( A.思维语言C.表象需要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 )。A.语词概括的出现B.直观概括的出现C.动作概括的出现感知概括的出6.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A.掌握了代名词“我” B.儿童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C.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 能够进行10以内数的计算儿童用“呱呱”来称呼绿色的青蛙与绿色的杯子这是一( )。A.语词的概括B.动作的概括C.思维水平的概括D.直观的概括这属于。A.动作的概括B.生活情景的概括情绪性的概括功用性的概括.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是。A.直观的概括B.C.知觉的概括儿童能把“车”这个词作为各种车的标志这是一种A直觉的概括功用性的概括C.感知水平的概括11.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A.感知和表象B.表象和动作C.表象和概念D.感知和动作12.反映儿童的直观行动思维的活动是。A.B.C.儿童通过想象两个苹果加两个苹果做22的加法幼儿把自己想出来的故事讲给同伴听A.认知地图B.探试搜索C.尝试错误顿悟成人习惯于说“你如果不多加衣服就会感冒阶段。A.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A.感知B.动作和表象C.感知和动作表象.幼儿依靠头脑中的苹果梨子等形象来进行加法运算这种思维方式为A.具体形象思维B.聚合式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直观行动思维17.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18.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对思维活动的作用是。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基本维持不变C.动作起着总结的作用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19.34岁儿童的认识活动。A.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B.是先做再想C.是非常具体的.A.23岁B.45岁C.56岁D.02岁方法和目的分化与协调阶段属于A象征性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运算阶段.幼儿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这称为。A.逆性B.C.客体永久性物体永久性23.前运算阶段发生在A.0-2岁B.2-7岁C.7-11岁D.12-16岁24.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象征性阶段属于。A.最初习惯阶段B.前运算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感知运动阶段.A.二级循环阶段B.感知运动智慧阶段C.具体运前概念阶段.能体现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活动是。A.儿童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B.能抓住毯子的一角通过拉毯子来取得放在毯子另一角的玩具C.孩子认为比他小的都是弟弟妹妹他们将来都会变成自己儿童试图打开一只稍开口的火柴盒失败后他会缓慢的一张一1.的思维处于A.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C.前概念阶段接近联想阶段.A.思维的片面性B.思维的拟人性C.思维的纯洁性D.思维的表面性.A.经验性固定性抽象性近视性.A.固定性B.片面性C.近视性D.经验性.A.4.55.5岁B.45岁C.56岁D.6.57.5岁33.让儿童比较两个物体他们会依次找出物体的。A.相同处、不同处、相似处B.相似处、相同处、不同处C.不同处、相似处、相同处D.不同处、相同处、相似处.让一个4是因为。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C.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以上理由都不正确.某幼儿在给鸟下定义时说“鸟是一种飞禽A.初步概念水平C.不会下定义同义反复.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A.平C.不会下定义同义反复某幼儿能按物点数然后说出物体的总数这说明该幼儿A.已掌握数的组成B.C.已掌握数的表面意义幼儿要真正掌握数概念必须先掌握。A.按数取物B.数的实际意义数的组成给物说数39.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是A.掌握数的顺序B.知道数的实际意义C.掌握数的组成D.能辨数40.5-6岁儿童已经能够正确认识。A.早、中、晚的时序B.日的时序C.周的时序D.年的时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认知B.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C.4岁幼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早、中、晚的时序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A.1岁以后B.2岁以后C.3岁以后D.5岁以后43.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A.分类B.推理C.抽象D.判断.进行A.B.间接判断C.形式判断.A.直接的逻辑B.生活的逻辑C.客观的逻辑D.类比的逻辑4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岁儿童已经出现转导推理B.儿童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C.幼小儿童最初的推理也有正确的47.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A.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48某幼儿认为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是金鱼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这是一种A转导推理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D.动作推理49.下列哪种推理属于转导推理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B.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C.有个孩子给石凳子浇水盼望它快快长大。有人喊孩子的妈妈妈妈没回答孩子就说“妈妈没听见50童推理能力开始发展的年龄时期是在岁B.4岁C.5岁D.6岁51岁开始占优势。A.展开式推理B.简约式推理C.类比推理D.演绎推理1个汤圆第二锅吃了2A.客观的理解B.相对关系的理解C.情绪性的理解D.转导性的理解列关于思维的观点错误的是。A.中不包含思维成分B.思维的发生发展可能会导致儿童产生怕鬼的情绪C.责任感是思维发生发展的产物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固执己见、因循守旧、钻牛角尖,说明这个人的思维缺乏()A思维的批判性B思维的逻辑性C思维的广度D思维的灵活性幼儿期思维发展的最主要特点是()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觉行动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不具备思维能力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自以为是、主观自恃或人云亦云、轻信多疑,说明这个人缺乏()A思维的广度B思维的批判性C思维的逻辑性D思维的逻辑性早晨起床,推开窗户,看到地面潮湿,于是便推想到“夜里下过雨了”这反映了思维的()A间接性B直接性C概括性D形象性学前儿童以( )为主。具体形象思维 B. 集中思维 C. 直觉行动思维 D. 发散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是在( )A.婴儿期 B.幼儿初期 C.幼儿中期 D.幼儿晚期不属于思维的基本形式的是( )概念B.判断C.推理D.情感61()是以词为中介,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A表征 B想象 C思维D注意62儿童最初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是依靠()实现的。A记忆 B动作 C推理 D概念63()是用动作表达意愿A工具性动作B表意性动作 C操作性动作 D指示性动作64()是按照物体的结构特征和功用来使用物体的动作A工具性动作B表意性动作 C操作性动作 D指示性动作65()岁是儿童思维的发生时期A1-2 B1.5-2 C3 66()的产生使儿童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A表征 B想象 C思维D注意67()是智力的核心A表征 B想象 C思维D注意从思维工具的变化看,从主要借助于()到主要借助于(,再过渡到(()A感知和动作 概念 表象B概念 感知和动作 表象C表象 感知和动作 概念 D感知和动作 表象 概念儿童最早的思维是依靠()进行的A记忆 B动作 C推理 D概念70()是在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感知运动思维71()是以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他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感知运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儿童的()为基础的A记忆 B动作 C推理 D知觉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出现(A去习惯化 B去中心化 C习惯化 D中心化74()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A记忆B知觉C概念 D言语概念是用()来表示的A语言B词 C单位 D推理学前儿童以()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别的判断能力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A间接判断 B直接判断 C推理判断 D推理77.思维的两个突出的特点是(。A.直观性和具体性B.形象性和抽象性C.概括性和间接性78.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齐全的标志是(。A.有意想象的出现B.再造想象的出现C.创造想象的出现D79.学前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是(。A.1岁半左右B.2岁左右C.2岁半左右D.3岁左右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A.掌握了代名词“我”B.儿童行为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C.出现了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D10以内的数的计算81.儿童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说明其思维的方式是(。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82.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A.感知BC.表象D.语词A.她在说谎B.她的思维内容是形象性的C.她的记忆出现了错误她还不具备思维能力84.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一般特点表现为(。A.内涵不精确,外延不恰当 B.以低层次概念为C.以具体特征为主D.不能真正掌握概念85.从判断的内容看,儿童的判断首先是(。A.以直接判断为主B.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C.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D5+2=72+5=7,这说明幼儿(。A.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理解B.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C.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教师所用的“反语。A.只能对个别事物进行理解B.只能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理解C.只能从表面上理解事物88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A.记忆B.注意C.动作D.口头言语89.皮亚杰认为前概念阶段的儿童年龄是(。A.0~2岁B.2~7岁C.2~4岁岁.从“耳朵是用来听的”推到“眼睛是用来看的(。A.类比推理B.简约式C.类比式91.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A.直观性B.行动性C.具体形象性D.抽象逻辑性92.儿童处于由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类能力的过渡时期是在(A.4岁B.5~6岁C.5岁半岁半D.6岁以后93.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思维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A.前运算阶段B.前概念阶段C.形象思维阶段D.运算阶段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95.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突出特点是(。A.具体性和形象性B.具体性和经验性C.形象性和经验性 D.经验性和表面性96.插图可以使儿童理解文学作品的水平有所提高。是因为(。A.幼儿常常只能理解图画中最突出的人物B.幼儿常常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C.幼儿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常受到其情感态度的影97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岁儿童的思维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直觉思维阶段 具体运算阶8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 )。A.感觉的概括性 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记忆的概括性教师往往对小班幼儿说“站到靠墙的一边,而不是说“站到右边,是因( )A.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落后于方位词的理解B.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还未达到“恒常”水C.幼儿的方位辨别能力比较弱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 )A.词语概括的出现 B.直观概括的出现C.动作概括的出现 感知概括的出101能体现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的活动( )儿童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C.孩子认为比他小的都是弟弟妹妹,他们将来都会变成自己将手指插进盒子把它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 )B.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C.4岁幼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早、中、晚的时序D.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104儿童对“红、白、灰、蓝”四种颜色的掌握顺序应( )A.红、蓝、白、灰B.白、红、蓝、灰蓝、红、白、灰红、白、蓝、105学前儿童对事物的判断依据最初是( )A.客观化的 B.主观化的C.明确化的 逻辑化106儿童开始萌发抽象思维能力的时期是( )A.0—1岁 B.1—3岁C.3—4岁 岁107.在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 A.直接判断B.间接判断C.形式判断客观判断108儿童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 )。A.5~5岁半 B.2~4岁 C.3~4岁 D.3岁半109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 )A.直观的概括 B.语词的概括C.动作的概括 知觉的概括让儿童比较两个物体,他们会依次找出物体( )。A.相同处、不同处、相似处 B.相似处、相同处、不同C.不同处、相似处、相同处 不同处、相同处、相似老师问一个4岁幼儿“森林里有三只小兔,被老虎吃了一只,还剩几”孩子听完大声哭起来。这表明孩子对事物的理( )。A.是对个别的理解而非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B.是简单的、表面的而不是复杂深刻C.依靠的是具体形象而非语词 是情绪性的而非客观的老师问一个4岁幼儿“森林里有三只小兔,被老虎吃了一只,还剩几”孩子听完大声哭起来。这表明孩子对事物的理( )。A.是对个别的理解而非对事物关系的理解是简单的、表面的而不是复杂深刻C.依靠的是具体形象而非语词 是情绪性的而非客观的113儿童对“上下、左右、里面、后面”四个方位词的掌握顺序应( A.上下、左右、里面、后面B.上下、里面、后面、左右C.上下、后面、里面、左右上下、左右、后面、里面114.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115幼儿典型的思维方式( )。A.直观动作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感知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116.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 )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A.桑代克 B.皮亚杰斯金纳 杜威117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中,语词的作(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C.始终很大 始终很118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活动过程(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思119.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 )A.向成人学习 B.自发形成 C.内涵不精确 D.外延不适当120照皮亚杰的观点岁儿童的思维处( )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前运算阶121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A.直观行动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形式运算思122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 )A.感知、动作B.具体形象C.语词概括D.概念、判断、推理3问幼“什么是鸟?回答“鸟会飞据此可说明幼儿下定义处于哪种水? )A.同义反复不会下定义依据具体外部特征下定义C.接近下定义水平 初步概念水平—4岁的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反映儿童的判( )A.以直接判断为主判断内容不够深入C.判断根据不够客观判断论据不够明125.幼儿期是思维( )A.发展的最高阶段稳定的时期迅速发展的时期发展减缓的时期126.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发生在( A.0~2岁B.2~4岁C.4~7岁岁7幼儿认为男的是“头发短短的,女的是“梳小辫的,这说明儿童所掌握的概( A.以低层次概念为主B.外延不恰当C.内涵不精确 D.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128.儿童最初出现的推理是(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转导推理129.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130更重一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A.可逆性B.不守恒性C.守恒性D.自我中心化1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前儿童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B.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C.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D.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132在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 A.直接判断B.间接判断C.形式判断客观判断133.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发展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A.基本不变B.越来越大C.越来越小始终很小134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136.在下述对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只能理解个别事物B.主要依靠语词进行理解C.对事物的理解始终情绪化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137皮亚杰研究认为,运算思维所使用的工具是( )A.感知 B.行动 C.表象 D.概念138一小孩认为她所看到的一些小虫都是同一条小虫,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该幼儿处于( )A. 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139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A.重大量变B.唯一标志C.重大质变D.必然原因二多选题思维按凭借物来分可以分为( )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D. 发散思维思维按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分为( )直觉行动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D. 发散思维下列对幼儿感知水平的抽象概括能力表述正确的是()A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B概括的内涵比较精确C概括的内涵不精确D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A直接性B间接性C概括性D独创性以下属于思维发生的指标的是(A概括性B间接性 C解决问题 D形象化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是(A直观性和行动性 B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C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 D思维的狭隘8下面属于学前儿童判断能力发展的表现的是(。A形式逐渐间接化 B依据逐渐客观化 C论据逐渐明确化 D判断日益依靠成人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B具体形象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概括性自我中心的表现有(。A不可逆性 B绝对性 C拟人化 D过渡性以下属于儿童获得概念的方式是(。A通过实例获得概念 B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 C通过成人讲解 D自学2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A以掌握具体实物为主 B掌握抽象概念在发C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 D概念外延也不恰当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方法(。A分类法 B排除法 C解释法 D守恒法推理可以分为(。A直接推理 B间接推理 C正确推理D错误推理间接推理又可以分为(。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D分析推6儿童的推理水平还比较低,主要体现在(。A抽象概括性差 B逻辑性差C自觉性差D推理能力强学前儿童的演绎推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水平(。A自由联想型B重复前提型 C实际理由型 D命题演绎型幼儿理解的发展趋势(A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B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C从对事物做简单表面的理解到理解事物较复杂的含义 D从不理解相对关系到处不能理解事物的辩证关系三判断题1.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概念。 ( )2幼儿常常“以貌取人”说明幼儿判断能力较差,把表面现象当作事物的本质规律。 ( 幼儿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 )幼儿掌握时间概念要比掌握实物概念早。 ( )6、幼儿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特征进行概括,这是知觉的概括( )7、幼儿直观行动思维的主要方式是尝试错误( )8幼儿掌握概念主要是日常的、具体的概念( )9、幼儿思维发展中,形成最晚的是功能概括( )10、具体性、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 )第八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1()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A认知 B注意C心象D言语()言语优于()()A表达性 接受性 B接受性 表达性 C感知性 理解性D理解性 感知性儿童言语的准备时间为()岁A0-1 B0-2 C0-3 D0-44()岁左右,儿童已经能理解几十个词,但能说出的很少。5儿童言语的形成是在()岁A0-1 B1-2 C1-3 D46()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进行的,大家积极参加的一种言语活动A聊天 B说话 C对话 D独白7()是较长时间内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A聊天B说话C对话D独白8儿童的言语基本上都是采取()的方式。A聊天B说话C对话D独白9岁前的儿童只进行(,他们的言语大部分是情境言语A聊天 B说话 C对话 D独白10()是言语的特殊形式也是一种高级形式A内部言语 B外部言语 C对话 D独白11、幼儿言语形成的条件是( )A、遗传、环境、言语模仿、语音强12、问题言语最丰富的年龄是( )A0-2岁B1-3岁C3-4岁D4-5岁13、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途径是( 。A、利用卡片进行教学、耐心解释说明、练习、结合日常生14、在幼儿词汇中掌握最多是(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连词15、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是( )A、口头言语、自我中心言语、出声的内部言语、社会化言语.在正确的教育下( )儿童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A. 一岁 B.二岁 C.三岁 D. 四岁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单词句阶段是( )0岁—1岁 B.1岁—1岁半 C.2岁—2岁半 D. 3岁—3岁半岁儿童乐乐在拼图过程中,常会这样自言自语:把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样……这是什么……对,就应该把它放在这里……这类言语属于( 。A.游戏言语 B.问题言语 C.对话言语 D.连贯言19.言语是(。A.社会现象B.交流工具C.个体现象 D.一种符20.言语活动的过程是(。A.双向的 B.单向的C.内部的外部21.能够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的年龄时期是(。A.2~3岁B.2~4岁岁D.3~6岁22.儿童言语活动的两个过程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A.不是完全同步的B.是同步进行的 C.是毫无关系 是无法区分23.影响幼儿正确发音的重要因素是(。A.发音部位 B.发音方法 C.生理发育D.语言环24.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数发生在(。A.元音B.辅音C.开口音D25.消极词汇是指(。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D.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26.幼儿语音意识明显地发展起来的时期是(。A.2岁左右岁左右岁左右 D.5岁左右“嘀嘀”一词的理解是(。A.非常具体的B.笼统的C.错误的28.我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儿童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是(A.2~3岁B.3~4岁C.4~5岁 岁儿童运用情境性言语最多的是在(。A.复述故事时B.看图复述故事时C.看图讲述故事时D30.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有两种形式,一是问题言语,二是(。情境言语 B.游戏言语C.对话言语D.交际言31.儿童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是在(。岁半左右B.2岁以后C.2岁半左右D.3岁以后言语有两种功能,一种是交际功能,另一种是(。A.表达功能 B.选择功能C.评价功能D.概括和调节功幼儿能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他的根据是(。A.语法规则 B.成人的提示C.自己的言语习惯不存在儿童的语言最初是(。A.对话式的B.独白式的C.连贯式的D35.情境言语和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是直接描述具体情境BC.是否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D.是否存在手势或面部表情等辅助动作36.儿童的独白言语产生在(。岁半左右B.2岁左右C.2岁半左右 D.幼儿期37.幼儿在独立讲述中,逻辑性水平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A.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BC.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D.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迅速发展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A.反复练习B.回避说出某些词C.放慢说话的速度D.解除紧张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练声关于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3岁是儿童言语的准备阶段C.发生阶段基本掌握口语阶段是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岁B.1-3岁、367岁D.2-3岁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B.学前儿童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C.1-1.5岁是基本掌握口语阶段D.学前儿童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A.0-2个月B.3-4个月C.4-8个月D.9-12个月.婴儿从不会发出音节清晰的语音到能够学会越来越多的语音是。A.趋势B.语音发展的扩展趋势C.语音发展的收缩趋势婴儿从不会发出音节清晰的语音到能够学会越来越多的语音这种趋势称为A.B.C.语音辨别儿童掌握母语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