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园地八教案学校四班级语文下册园地八教案1
教材解读:
《初秋行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题材的古诗。它以描写蝉为目的,诗人杨万里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情形,整首诗通俗易懂、真实传神、趣味横生。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爽特别的情趣。
教学理念:
1、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不管是领悟诗的涵义,还是体会其美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朗读能激发想象,强化积累,培育语感,所以,朗读必需贯穿于古诗学习的全过程。
2、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引导同学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在学习“近在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不作声”时,老师要主动创设情境,从情感的体验动身,首先在读中感悟、品尝,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找不到蝉到的圆满,然后引导同学再读,再一次沟通情感,体会到深藏在内心的对秋天美景、对秋蝉的赞美、宠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熟悉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
2、借助解释,在读中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秀丽景色,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培育同学自学古诗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秀丽景色;
难点:体会蕴含在诗句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教学预备:
1、课前复习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收集他写的其他诗歌。
2、课前布置同学观看初秋的美景。
教学时间支配:
1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同学们,三班级我们学习了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还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齐背后沟通)
2、我们今日来学习一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读题解题,初读古诗
1、指名同学读诗题。
2、通过预习,谁能说说题目“初秋行圃”的意思?
(老师提示:加进去适当的词语把话说完好。)
3、如今正值初秋,在你们眼中,初秋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同学沟通自己在身边看到、感受到的初秋美景。
4、师:那诗人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又描写了什么景色?他什么时候在花园里漫步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三、自读自悟,感知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
2、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自由读古诗,留意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3、指名朗读,正音。学习生字“圃”。
4、引导同学回忆以前学习古诗弄懂诗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解释、看插图、读资料、与同学沟通等。)
5、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八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可以采纳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自学古诗,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然后在小组内沟通。需要老师关心的同学或小组,可以举手告知老师,老师会很快来到你的身边和你们一起学习。
四、集体沟通,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师:看到大家学得这样仔细,信任大家已经有成果了,哪个小组情愿让我们一起来共享你们学习的成果?
2、同学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读诗的感悟,老师关心同学梳理古诗大意。
(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黄昏,诗人在园子里漫步 ,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临时间,舍命的高声唱歌,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似乎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由于,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似乎知道你来了,鸣叫声马上停止了。)
五、读中品尝,体会意境
师:刚刚,大家了解了诗意,信任大家再读,肯定会读得更美,更投入。谁读第一句?
1、从这句哪些词语看出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象?
抓住“落日”和“暮蝉”加以体会。
2、你觉得哪些字能表达落日的有情?
引导同学品尝“偏、催”二字。深化体会对眼前美景的宠爱之情,一“偏”一“催”把落日当成了有灵性的人。就是这两个字给予了“落日”的情意——“有情”,使初秋黄昏的景色布满了勃勃的生气,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思。
3、引导同学想象落日的“有情”。
“落日无情最有情”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依据诗句谁能想象出这幅画面?(提示:夕阳、晚霞、地面景物、蝉鸣声……)
4、谁能读出落日的这份“真情”?
预设:(通过老师和同学的评价,逐步让同学读出情,读出形,读出味。)
生读(没有激情)。
师:你这快落山的太阳,怎么这样无情?从你的读中,老师感觉不到漫天五彩晚霞的瑰丽。谁再来读。
生读。
师:老师从你的读中感觉到你是重情意的夕阳,可我从你的读中没听到满园此起彼伏的蝉鸣声。谁再读?
生读。
师:哦!多美的景致!多喧闹的黄昏!老师好象看到了夕阳西下时的绚烂晚霞,听到了园子里响亮的“黄昏大合唱”。来,让全部的蝉儿都唱起来,全班齐读。)
师过渡语:
初秋的黄昏,诗人单独在园中漫步 ,抬头望着西边的天空,一轮红日即将落山,夕阳将天涯抹上了瑰丽的颜色,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多美的景致啊!听,众多秋蝉也不甘孤独,趁着这秀丽的时刻,放开清亮的歌喉,开头了“黄昏大合唱”——“真美,服了;真美,服了……”
同学齐读前两句。
5、听到这奇妙的“合唱”,你会心动吗?是否想找到这些“唱歌家”,赶快行动——
(1)可诗人找到了蝉没有?
引读:近在咫尺——,寻到旁边——。没观察蝉,心中会是什么味道?
指导同学带着圆满的语气来读。
(2)心中只有圆满吗?再看,这漫天的五彩晚霞;再听,这此起彼伏的蝉鸣声,真有圆满?那又怎样读?
引导同学体会心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3)师小结:
看到天涯秀丽的晚霞,听到园中这动听的“大合唱”,兴致大增,虽然没有寻到“演唱家”的踪影,可这情、这景足矣!这一样也能让诗兴大发——
(同学带着赞美之情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意境。)
六、赏读全诗,熟读成诵。
1、鼓舞同学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初秋行圃》的理解。
师:请大家用最擅长或最喜爱的方式来展现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说;喜爱朗读的,可以有感情读一读;想唱的,可以把诗句改成自己喜爱歌曲的歌词,试着唱一唱……
2、同学分组练习、展现、评价。
五、总结拓展,课外延长
1、引导同学总结刚刚学诗的方法。
读:读通、读顺诗句。
译:结合解释、或查字典、或结合插图、猜读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
悟:品读、感悟,想象、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诵: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
2、用自己学到的古诗学习法,自学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蝉》。让同学初步了解诗意即可,无须对托物言志写法进行深究。(虞世南的《蝉》附后)
3、课外找找杨万里的其他写景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
偏催万树暮蝉鸣。
近在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不作声。
附: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緌(ruí):结冠(帽)的两条带子叫缨,缨在颔(hàn)下打结,余下的两段叫緌。由于緌是下垂的,所以诗中称“垂緌”。
饮清露:古人以为蝉是饮露为生的(其实它吸树汁)。
学校四班级语文下册园地八教案2
学问与力量:
学会四个字,熟悉一个字。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的词语。背诵课文二至六自然段。熟悉排比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认真品读文的语句,从而体会到太阳对小伴侣的爱。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能让同学感受到太阳行走在天上,对世界布满了盼望,并能向太阳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文章中体会到太阳对小伴侣的宠爱之情。
教学难点:熟悉排比句和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宇宙中有一个大火球吗,它虽然距我们很远,但和我们的关系却最亲密,知道它是谁吗?来,和它打个招呼。板书:太阳,你好!
二、初读课文
1、读通课文,把生字多读几次,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生字熟悉状况
3、通读课文,正音
4、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一读,你从这段话中明白了什么?(这是文章的总启句,采纳了拟人的手法去写)
2、观看一下,你从句式上明白了什么?(这是一个排比句,句式整齐)
3、指导朗读
4、那么太阳到底观察了什么,听说了什么,又知道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尽情发挥你们的想象说吧。
四、指导学习生字
1、融字是左右结构的字,留意写的时候不要把下口框里写两横,哗是一个形声字,写的时候留意左边口字在左上,稍小一些。特殊是喉字,写的时候不要多加一竖。
2、同学写字,老师检查。
其次课时
复习生字
一、学习课文二至六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知道太阳知道的事情可多了,那么他到底知道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二至六自然段
2、指名朗读
3、从刚刚同学们的读当中,我知道太阳最爱小伴侣了,来,老师也想读一读。
4、师引读,引导同学读二至六段,每段的开头一句,说说你们又发觉了什么?(这也是一个排比句,这样的句子朗读起来很顺口,很有感情)
5、过渡:是呀,太阳最爱小伴侣,他爱白皮肤的小伴侣,也爱皮肤的小伴侣,爱黑皮肤的小伴侣,也爱棕色皮肤的小伴侣。太阳可真有爱心呀,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爱小伴侣吗?
6、指导学习:由于他知道小伴侣身上,可以寄予人类的抱负和盼望。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二、学习课文八至十二自然段
1、同学们,太阳这么喜爱小伴侣,假如是你们会对太阳说些什么呢?
2、指导朗读八至十二自然段读出小伴侣对太阳的热忱
3、多种方式朗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读
4、再看最终一段“太阳微笑着,行走在天上”
5、同学谈感受:把太阳当作人来写,让人觉得形象而且生动。
三、扩展:
太阳最爱小伴侣,你能对太阳说几句问候和感谢的话吗?小组商量,用相同的句式。
板书:
5、太阳,你好
太阳最爱小伴侣
学校四班级语文下册园地八教案3
一、导入:创设情境,鼓舞质疑
1.投影出示太阳缓缓升起的动画画面,配上声音:“同学们,你们好!你们熟悉我吗?”
2.(老师板书课题:太阳)你们瞧!太阳公公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他最喜爱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问太阳公公什么问题?
(估量同学会问: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太阳公公,你有多热?太阳公公,你是由什么构成的?太阳公公,你与我们地球有什么关系?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来,从西方落下去?……)
3.确定同学的提问,并将同学的问题分类概括。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查找答案呢?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从科普读物、从网上了解;有些问题如今还是个谜,要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究。
那么这篇课文告知了我们有关太阳的哪些学问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同学自由读课文。(可自己读,可找学习伙伴对读,也可小组同学合作读,留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导言:《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这类文章往往是一个自然段讲清一个方面的问题。我们阅读时,要边读边思索: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同学阅读后归纳。
第1自然段:讲太阳离我们很远。第2自然段:讲太阳很大。
第3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特别高。第4自然段:讲太阳与植物、动物和人的关系。
第5自然段:讲太阳与雨雪的关系。第6自然段:讲太阳与风的关系。
第7自然段:讲太阳与健康的关系。第8自然段:讲太阳和人类关系亲密。
3.依据表达的内容,可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板书: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关系亲密
三、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兴奋,你们听——(课件播放:动画画面、太阳公公说话的录音及文字。“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如今,你们对我了解清晰了吗?”)
2、指名回答。
3、师:我们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远、大、热,但它远、大、热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清晰,所以我觉得太阳公公说的话不清晰。如今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晰的,选一个你最喜爱的特点进行阅读。
4、分组合作学习。
同学依据自己的爱好选一个喜爱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沟通学习。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同学在对学问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愿意去学,还培育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力量。】
5、汇报沟通。
(1)学习“远”的同学汇报,老师就汇报适时引导,播放课件。
如,同学看课件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假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20)几年。”
引导同学发觉()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详细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详细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需是精确的,有科学根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
(2)学习“大”的同学汇报: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同学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舞。)
师用课件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时同学立刻领悟了,大声说道:“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
对同学的细心观看进行鼓舞,并进行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特别大,我们不行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师板书:作比较
(3)学习“热”的同学汇报:(此时,学习“热”的同学有了以上学习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就相对有条理)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知我们外表温度有6000度,中心温度是外表温度的3000倍。
鼓舞同学们动手算出太阳的中心温度是18000000度。
【培育同学动手动脑的力量。】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同学了解到详细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同学更简单把握。】
6.利用投影沟通、评点,并随机设问:
文中假如不用数字,只说距离“很远很远”,温度“很高很高”,可不行以?为什么?
文中把太阳与地球作比较有什么好处?
太阳外表温度很高,就是钢铁遇到它也会变成汽,这样写好在哪里?
为何把太阳比做大火球?
7.在写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时,很留意用词的精确,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四、指导朗读,深化体悟太阳特点及表达方法。
1、自己练习朗读感爱好的段落,读出太阳的特点。
2、竞赛的方式朗读。
五、学习生字新词
1.让同学沟通生字中易错的地方,或编成字谜考同学。
2.正确读写词语。(差不多、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煤炭、比较、杀菌、预防)
六、总结反馈
1.这一堂课同学们学得很仔细,你们看太阳公公都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课件演示)听,他又在说什么?(放声音)“同学们,你们学得很仔细,你们想把我的有关学问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了解我吗?”
2.让同学以第一人称介绍太阳公公,分别练习具体介绍和概括介绍,同桌对练。
七、课外延长
学校四班级语文下册园地八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学问,初步熟悉太阳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爱好。
2、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倍、庄稼、野兽、凝聚、埋、炭、水滴、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具预备:
1、识字课件。
2、有关太阳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爱好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特殊喜爱看动画片。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如今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
[从同学的爱好入手,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2、同学们,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事?谁来说说。
3、天上的太阳究竟能不能被射下来呢?我们今日就来学习一篇说明太阳的课文。(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如今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相互沟通不会的生字,互教互学。
(2)小组成员都不会的生字可以一起查字典学习。
(3)小组成员接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沟通,培育了同学合作的力量,为每一名同学供应了展现的机会。]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沟通。
4、出示生字课件,同学读熟稳固。
5、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嫁、兽、蔬、滴、凝、菌”
(1)观看字形,有什么要留意的地方。(2)生写字,同桌互评。(3)写字沟通展现。
三、再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
1、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同学自由发言。(板书:远大热)
3、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4、相互沟通读书体会。
四、作业:
1、向家长介绍太阳的特点。
2、搜集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影像导入,激发爱好。
1、早晨,当红通通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它那金灿灿的光辉洒向大地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个可爱的'世界。(播放太阳升起的录像)今日我们连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太阳。
2、质疑梳疑:
太阳是怎样一个星球?
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鼓舞同学大胆质疑,让同学学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抓词理解,品读课文。
1、商量:太阳是怎样的一个星球?
(1)依据同学选择来学习
①远:重点词句:三万万里远
日夜不停的走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飞二十几年;从地球上看只有盘子那么大。
②大:重点词句: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抵得上
③热:重点词句:大火球很高
外表六千度钢铁遇到变成气中心温度估量是外表温度三千倍
(看课件体会理解“热”引导同学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从同学感爱好的内容入手,以学定教,充分表达同学的主体性。]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有什么发觉?(引导生体会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2、太阳离我们那么远,那么大,还那么热,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商量: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1)同学自读课文。自由发言。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很亲密。请你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人类关系亲密的一句话。(同学练读)
(3)看录像:有关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联系录像及生活实际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4)依据你平常观看所得和书上供应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亲密。供应句式:①有了太阳……②假如没有太阳……就……,由于……
[出示两种句式,由同学自己任意选择,表达因材施教。]
阅读、商量后同学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
(5)太阳与人类有这么亲密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三、朗读展现,读出体会
同学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知道了太阳与动植物、人类生活、雨雪形成、风的形成、人类健康等都有亲密的关系,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些亲密的关系吧!
[读是理解文章的很好表现形式,也是老师检查同学对学问把握的简易方法。]
四、课外资料沟通
1、小组内沟通。
2、全班沟通。
[扩高校生的学问面,激发同学探究的爱好。]
五、小结升华
人们说太阳是光芒绚烂的,不仅仅指它的光荣夺目,还有对它无私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也做一个小太阳,无私的把光和热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
学校四班级语文下册园地八教案5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熟悉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2.借助解释,初步理解大意。
3.培育同学的古诗自学力量
过程与方法:
小组商量,借助工具书自学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初秋的景色秀丽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秋天慢慢来了,说说初秋季节,你都见到过哪些景色?
我们今日来学习一首描写初秋的诗,板书课题及,请生谈谈对了解多少。
二、自学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留意读准字音
2.指句朗读,正音
3.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古诗的学习有哪些方法?
4.各小组自学古诗,老师辅导
5.小组汇报结果: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黄昏,诗人在园子里漫步 ,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临时间,舍命的高声唱歌,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似乎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由于,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似乎知道你来了,鸣叫声马上停止了。
三、创设情境,自主朗读
小组竞赛读,读出诗的节奏和意境
四、板书:
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
偏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不作声。
学校四班级语文下册园地八教案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得对方的思想感情;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学习四五自然段,明白知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知音为人生带来的奇妙享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在阅读期盼中激疑
1、导语:同学们,走进课文之前,让我们闭上眼睛,进入音乐的殿堂,认真倾听那来自“高山流水”的天籁之音。〔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2、美丽的旋律背后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奇,让我们走进课文《伯牙断琴》。
3、〔过渡〕伯牙为何断琴呢?带着大家的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寻伯牙的内心世界。
二、品读精思,在感悟沟通中怡心
1、勾画。同学在整读段落的基础上,思索本段主要围绕哪几句话来写?勾画出本段的总起句
2、体会句子: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1〕指名读,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钟子期特殊擅长听琴?
〔2〕指导朗读,强调“无论”“很快”这两个词。
3、引导同学体会“高山曲”
〔1〕指名读句子。
老师引导:伯牙用琴声表现了怎样的一座高山呀,让钟子期如此赞美?
〔2〕同学沟通听完表现高山的乐曲后的感受。〔出示图片,品析“雄伟”〕
〔3〕出示钟子期听完伯牙弹奏高山曲子后说的话。
钟子期立即兴奋地说:“好一座雄伟的高山哪!我似乎登上了泰山,亲身感受到了那宏伟的气魄呢!”
〔4〕指导朗读。〔提示同学留意前面的“立即”与“兴奋”。强调突出子期观赏水平之高〕
4、学习“流水曲”。
〔1〕出示句子,指导同学读:“好一条滚滚大江啊!那江水滔滔,汹涌澎湃,多么壮丽哪!”同学自由读。〔播放音乐〕
〔2〕出示“江水滔滔,汹涌澎湃”的画面,同学沟通:看到画面,听着琴声还想到了些什么?指导同学将“江水滔滔,汹涌澎湃”的情形与伯牙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想象。
〔3〕再读句子,突出气概,表达遇到知音后内心跌荡之情。
5、学习“雨中曲”。
〔1〕出示“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时而表现狂风怒吼,时而表现山崩地裂。
钟子期听了,一一说出了琴声的含义。”
〔2〕播放这三段音乐。听着音乐,想想伯牙弹奏不同的曲子时,子期会怎样赞美他呢?同学商量沟通
〔3〕说话练习:伯牙弹奏一首表现的曲子,子期欣赏道:!”
〔4〕再读句子,然后引读:“子期,你真是我的知音!我在琴声中要表达的感情,你全都能领悟。”
〔5〕理解“知音”的内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伯牙失去知音内心的苦痛
出示: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悲哀万分,他扯断琴弦,把琴摔在地上,说:“知音已去,我弹琴还有什么意思呢?”从今伯牙不再弹琴。
指导朗读
1、理解“扯”“摔”包含的情感。
2、指导同学反复朗读这句话。
四、课外延长,在抒写心声中明理
1、商量:你怎样看待伯牙断琴?
2、观赏乐曲《高山流水》,在奇妙的《高山流水》中结束新课!
五、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收集赞美知音的名言名句。
2、在爸爸妈妈的伴随下,到汉阳古琴台巡游,了解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动人故事。
学校四班级语文下册园地八教案7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字,熟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知音"的含义,能够懂得对方的思想感情,体会伯牙断琴的意义,知道知音是很难得到的,有了知音要懂得珍惜。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看课件的图片,这是谁?同学们在武汉生活了这么多年,你们听说过琴台动人的传奇吗?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伯牙断琴》〔琴字的写法引导〕。指名课题,文章讲的是怎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出示课前预习提示。
1、自同学字,读准字音,留意简单写错的字;
2、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文章以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4、质疑。
二、逐一检查预习状况
1、指名读词,读正确。
观赏沉醉浑然泰山勤学苦练山崩地裂抒发胸中的感慨
琴弦擅长情不自禁汹涌澎湃触景生情〔意思〕江水滔滔
大雨滂沱〔意思〕狂风怒吼悲哀万分
雄伟的高山宏伟的气魄蓬莱山
2、留意“泰、勤、抒、裂”,当堂写“勤〔左宽右窄〕、泰〔上下绽开,撇捺伸展〕”
3、主要内容:伯牙琴艺超群,钟子期是他的知音,子期去也,伯牙断琴不再弹。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想法呢?自由论。预设点
A、琴艺超群;
B、子期很会听;
C、伯牙重情;板书:伯牙擅长弹琴;子期擅长听琴。
5、质疑:
A、为什么伯牙要断琴?
B、子期为什么会听?
6、总结同学学习状况,看来,我们想要读懂这篇文章,得在这个“断”字上做文章。
三、精读文章
1、读最终一自然段,伯牙为什么会摔琴,直接问题回答,引出“知音已去”,板书:知音已去,什么是知音,指名说说。文章第几自然段描写了有关内容?读第四段。
2、默读,把能表现伯牙和子期是知音的句子画下来,写感受,沟通5分钟
3、指名沟通:“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无论。。。很快。。。”说明什么?“很快”说明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子期都能毫不犹豫地,娴熟地说出曲子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课文是怎样详细描写的呢?后面的内容举了几个例子来详细表现?按挨次出示第一句和其次句。
A、“立即兴奋”说明什么?擅长听琴。
B、“不住欣赏”又说明什么?听懂了伯牙的琴声。
C、着力点在最终一次,“一天,伯牙和钟子期出去游玩,突然下起大雨。伯牙触景生情,便弹奏乐曲,抒发胸中的感慨。乐曲声时而表现大雨滂沱,时而表现狂风怒吼,时而表现山崩地裂。钟子期听了,一一说出了琴声的含义。”
指名体会:触景生情,重点“一一说出”,怎样叫做“一一说出”?〔一个一个地说出,一个都不漏〕
出示设计
当音乐表现大雨滂沱时,钟子期地说:“。”
当音乐表现狂风怒吼时,钟子期地说:“。”
当音乐表现山崩地裂时,钟子期地说:“。”
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子期能“一一说出”琴声所表达的含义,说明他不仅听懂了曲子所表现的含义,连伯牙的心情都能听懂。所以说“无论伯牙弹奏什么乐曲,钟子期很快便能道出曲子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再读这一句。
假如我是伯牙,这时我不禁会说:子期不但能听懂我的琴声,还能听懂我的心,知我者,莫过子期也!——生读“伯牙感动地说”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子期,你的观赏,成了我前进的动力,你的观赏,让我的音乐生涯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标——生读“伯牙感动地说”
4、伯牙通过琴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而这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光学性能与应用考核试卷
- 纸艺工艺品的商业潜力挖掘考核试卷
- 纺织品进出口业务流程考核试卷
- 破产法与重整重组法律实务考核试卷
- 新型材料项目融资渠道探讨考核试卷
- 电机调速与变频技术实操考核试卷
- 离婚协议子女抚养权变更程序合同
- 跨界电商节活动期间消费者权益保障与风控合同
-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与施工监理劳务合同
- 医疗保险补充疾病预防协议
- 舰艇损害管制与舰艇损害管制训练
- 围墙拆除重建施工方案
- 2024贵州中考物理二轮中考题型研究 题型八 新情景探究实验专项训练 (含答案)
-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新高考福建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卷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禁止编入列车的机车车辆讲解
- 过期妊娠课件
- 【农业技术推广探究文献综述2300字】
- 新生儿肠胀气课件
- 加油站清明节节前安全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