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类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填写说明_第1页
压力容器类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填写说明_第2页
压力容器类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填写说明_第3页
压力容器类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填写说明_第4页
压力容器类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填写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记录和报告填写的一般要求0.1检验记录必须用纯黑、篮黑、篮色的钢笔,签字笔填写;检验记录上字迹应清楚、整洁;填写应完整、签名齐全、文字精洁、用词确切、数据准确。原始记录如有涂改处检验人员应在原始记录错误处划上一横杠,再填写正确项,并签上自己的及更改日期。不应有的东西不应在记录上。报告中不得有涂改处。表格中不能有空项,测厚、硬度、无损检测、理化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测等报告的数据、容终结端应填写“以下空白”字样。没有或未进行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一”;无问题或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V”;有问题或不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并在备注中说明。有测量(试验)数据的,应在结果栏或单项报告中记载实际数据;发现缺陷需要由图才能表示其位置、性质、尺寸的,应当在报告中附图描述缺陷的位置、性质及尺寸。0.2记录(报告)编号:原始记录与报告编号使用同一个编号。0.3使用单位:设备使用单位全称。0.4单位地址: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0.5管理人员: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或特种特备安全管理人员。0.6联系:联系管理人员的。0.7邮政编码: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的邮政编码。0.8设备名称:图纸或质量证明书上的设备全称。0.9单位编号(使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部的设备编号(使用单位无部编号打“一”或“无”)。0.10使用证号:使用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此设备注册的证号。0.11设备代码:按设备编码规则由设备制造厂生成的设备唯一的标识码。也可使用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此设备注册的20位注册代码。- -.可修编-.0.12单位代码:设备使用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0.13检验日期:受检设备检验结束或某项目检验结束的日期。0.14测量仪器(设备)型号:为检测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型号,按仪器出厂资料填写。0.15测量仪器(设备)编号:为该仪器(设备)在本所的仪器设备编号,每台仪器设备有且只有唯一编号。0.16测量仪器精度:为测量时所使用仪器(设备)的精度。该精度由该仪器设备出厂资料或经检定确定。一、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封面填写:见0条。2、报告目录填写:目录中的项目按实际检验项目和所出具的报告填写,并填写相应页码。若某项报告有附页和附图应在其后的栏目中加以说明,如果报告项较少也可以不要目录页。

检验前应对现场检验前准备情况进行安全确认,在检查结果中勾选,符合要求,方可实施检验。3、检验结论报告填写:使用单位:略。单位地址:略。单位代码:略。管理人员:略。联系:略。邮政编码:略。设备代码、使用证号、单位编号:略。检验类别:如果是首次检验,在定期检验前加“首次”。容器类别:填写1、11、111类运行状态填写设备的用途和运行方式。用途包括自用、租赁和生产、生活,运行方式为包括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只有自用才用生产、生活、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进行组合,中间可用“/”分开,如自用/生产/备用。结构形式:按制造方法分类,单层、多层。设备性能参数:按资料审查的实际情况填写。主要检验依据:填写《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21-2016)。问题及处理意见:填写检验中发现的缺陷的位置、程度、性质的描述及处理要求,必要时可附图附页,也可以直接注明见某单项报告;如有监控使用或报废情况,在此填写监控及报废依据。经检验本台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为:级:是经检验后对本台容器的综合定级。按检验结果综合评定,以其中项目等级最低者,作为评定级别。按检验结果综合评定,以其中项目等级最低者,作为评定级别。检验结论:检验结论与安全状况等级对应,安全状况等级为1、2、3级的,结论为符合要求"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结论为基本符合要求,有条件的监控使用;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结论为不符合要求,不得继续使用。允许/监控运行参数:根据检验结论,填写允许或监控使用参数。如果检验中没有发现超过设计预期的损伤、劣化等情况,其许用参数就是设计参数,如果发现问题,则应当通过强度校核等手段,综合确定许用参数。下次定期检验日期:根据本次定期检验评定的安全状况等级,依照《固容规》的相关要求确定进行下次进行检验的年月。说明栏:填写检验中需要说明的重要问题。如果该台设备有移装、改造、维修的变更情况,需要说明变更项目、类别、原因及日期。编制、审核、批准: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字。4、资料审查报告填写:设计单位: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设计单位全称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设计日期:一般按容器总图、竣工图或设计计算书上的设计日期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设计规:填写该容器设计规,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容器图号:按其总图或竣工图的图号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制造单位:本台设备制造单位的全称,若是国外制造还应注明制造国。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出厂编号: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的容器出厂编号。如无设计资料或铭牌的,填“不明”。- -.可修编-.制造规:制造本台设备所依据的规和标准的国别、年代和标准号等。一般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或设备铭牌中写明的制造规。如无设计资料铭牌的,填“不明”。制造日期:本台设备的制造或出厂日期。如无设计资料铭牌的,填“不明”。安装单位:承担本台设备的安装的单位全称。投用日期:本台设备开始运行的日期。如不能查明的,填“不明”。容器径: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公称径。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容器高(长):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高度或长度,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容填写,应做单项选择。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容积(换热面积):根据容器的结构填入设备的公称容积或换热器的公称换热面积,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容填写,应做单项选择。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最大允许充装质量:本台设备规定的最大充装重量或图纸上标明的公称充装重量,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液化气体储存容器填写),。安装型式:填写“立式”或“卧式;保温绝热方式:填写石棉、岩棉、珍珠岩、真空粉末等保温绝热方式。支座型式:支座的结构型式,如支承式、鞍座式、裙座式、悬挂式、转轴支承式、支脚式、圈座式、框架式、立式支承式、卧式支承式等型式材质:分别说明简体、封头、夹套、换热管、衬所用材料的牌号。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材质证明单”的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厚度:分别说明简体、封头、夹套、换热管、衬厚度尺寸。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材质证明书”的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可修编-.设计压力:设计时对壳体、筒、管程、夹套等所依据的压力值。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设计温度:设计时对壳体、筒、管程、夹套等所考虑的温度值。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腐蚀裕度:设计时筒体、封头预留的材料腐蚀量的理论值。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工作压力:设备运行时简体、夹套、壳程、管程等的最高压力。工作温度:设备运行筒体、夹套、壳程、管程等的最高温度。工作介质:设备运行时简体、夹套、壳程、管程等部的主要介质。一般按实际使用的主要介质填写。资料审查情况:可直接表述审查发现问题的项目容及存在的问题和变更情况。上次定期检验问题记载:填写上次检验中的部分主要问题和安全状况等级,做为本次检验的参考。单项报告中“结果”栏的填写:在结果栏要注明发现的缺陷,必要时的缺陷成因分析及其危害性分析,列出缺陷处理方法(如校核计算、改造、维修、降压、合于使用评价等),针对缺陷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5、宏观检查报告填写:宏观检查分为报告(1)和报告(2);分别记载本台设备结构检查、几何尺寸及焊缝检查、外观检查和保温隔热层检查等。这些项目要求比较详细,无需做进一步的说明。检查过程中应逐项按要求进行检查,并按要求填写检查结果和在备注做相应说明。检查结果栏的填写:根据《固容观》对宏观检查结果评定安全状况等级。首次全面检验:包含宏观检查报告(1)和报告(2)的全部容。5.2非首次全面检验:包含宏观检查报告(2)的全部容。但宏观检查报告(1)中结构检查、几何尺寸及焊缝检查时如未发生变化,小项可不作标志,在检查结果栏中填写上次检验中该项的安全状况等级,并注明“未发生变化”。6、壁厚测定原始记录填写:按《壁厚测定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7、壁厚校核报告填写:壁厚校核部位:进行壁厚校核的具体部位,如筒体、封头、夹套等。最高工作压力:本设备运行时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或为本次检验核定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实测径:经实际测量的本设备的径。实测最小壁厚:由壁厚测定得到的做校核部件的最小壁厚。材料许用应力:为做进行强度校核部件在工作温度时的材料的许用应力值,一般参照该容器的设计规取值。腐蚀裕量:为到下一次全面检验时此设备的腐蚀量的理论值或实测值。焊接接头系数:局部探伤的焊缝,进行强度核算考虑的必要修正系数,参照68150标准取值。封头形状系数:根据封头的形状对计算进行修正,参照68150标准取值。工作温度:本设备运行时的温度。校核选用标准:接设备的制造标准、制造年代、制造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校核标准。一般按该容器的设计规,如规不明,可用我国相应的现行标准。校核参数取值说明:应根据设备状况、使用条件等因素对校核的参数进行必要的选取或修正,并说明其依据。壁厚校核计算:依据《固容规》和68150进行。写出校核计算的公式及过程。校核结果:对计算结果予以说明,并对本设备的壁厚“满足”或“不满足”至下一个枪验期的使用给出结论。强度校核专指对均匀腐蚀而言,局部腐蚀的处理按《固容规》第8.5.7的规定分别处理。8、安全附件检验报告填写:安全附件检查容:型号、数量、安装位置、检验有效期等。安全阀的校验报告和紧急切断阀的检修调试记录等。9、气密性试验报告填写:设计压力:设计时对壳体、筒、管程、夹套等所依据的压力值。允许/监控使用压力:按本次检验确定的参数填写。气密性试验压力:按检验细则规定填写。介质温度:实测试验介质的温度。环境温度:试验现场的环境实测气温。容积:受试设备的标称容积或计算容积。压缩机型号:用于气密性试验的压缩机型号。安全阀型号:受试设备上或试验系统中的安全阀型号。压力表:受试设备上或试验系统中的压力表。试验部位:指明是受试设备的局部试验还是整体的气密性试验。试验结果“合格”或“不合格”,不合格说明原因,不合格定5级。10、附加检查检,报告填写:导静电装置枪置测量仪器型号:略。仪器精度:略。导静电电阻:静电导出装置的连接电阻,即导静电带的接地端与设备间的电阻。连接处电阻:设备的接地端或槽车底盘与各法兰等跨接处的连接电阻。绝热层真空度检查:真空仪型号:略。仪器精度:略。空载时真空度:罐无介质时,绝热层的实测真空度。承载时真空度:罐充装一定的介质时绝热层的实测真空度。罐体抽真空、气体置换:真空泵型号:略。抽真空时间:为抽真空所用实际时间。罐真空度:抽真空后罐的实测真空度。置换介质:进行罐空气置换的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置换压力:罐充入置换气体后的压力。排放后罐压力:罐充入置换气体并排放一定量的气体后,罐剩余气体的压力。罐气体含氧量:经置换后的罐气体的实测含氧量。腐蚀介质含量测定:介质名称:容器盛装介质的名称。腐蚀介质成份:容器的腐蚀性介质的主要成份。腐蚀介质含量:容器腐蚀性介质占全部介质的百分比。腐蚀速度:容器腐蚀性介质对容器壁的腐蚀情况,按每年腐蚀掉的壁厚度计算。腐蚀机理:形成腐蚀的主要原因和过程;如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其它检验、检测:上述表格没有列入的检验检测项目的检验过程和结果的详细叙述。检测结果:本页中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或说明。11.适用围:压力容器首次检验、定期检验报告以及原始记录的填写。二、壁厚测定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测量仪器型号:略。2、测量仪器编号:略。3、测量仪器精度:略。4、耦合剂:测厚时使用的耦合剂,包括水、机油、甘油、工业浆糊等。5、公称厚度:略。6、表面状况:指被测表面的状况,如原始表面、砂轮打磨、砂纸打磨、化学清洗等。7、实测最小厚度分别填写实测到的简体、封头、夹套等受压元件的最小厚度,依测厚记录填写。8、实测点数:指实际测量的点数。9、测厚点部位图:是测厚点的分布示意图,可分别画出各受压元件展开图,在展开图上标明受压元件方位和实际测点编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应能反映每个测厚点的相对位置及定位,并应能反映实测到的最小厚度,对异常测厚点做详细标记。10、测点编号:按测厚点部位图上的实际测点编号由小到大依次填写,应与与测厚点部位图 对应。11、测点厚度:每个测厚点测到的实际厚度,必须精确到仪器精度所示小数位数。12、检测结果:比较各受压元件实测最小壁厚与其公称厚度的大小,依照《固容规》评定本项目安全状况等级。三、射线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源种类:力射线检测实际使用的射线源,如X射线、Co60、Ir192等。2、增感方式:指实际是否使用的增感屏,通常使用的是铅箔增感屏,或无增感。3、探伤机型号:指探伤时所使用的仪器型号。4、仪器编号:检验时所使用仪器设备的部编号。5、管电压/源活度:对X射线,填写管电压;对y射线,填写源的活度。6、管电流:对X射线,填写管电流。7、象质计型号:射线探伤所使用的象质计型号。8、象质计钢丝号:有效的象质计钢丝号。9、透照方式:主要有单壁单投、双壁双投、双壁单投、纵缝透照、环缝外透、环缝透。10、曝光时间:按分钟填写。11、焦距:焦点至胶片的距离。12、焦点尺寸:X射线管的焦点有效尺寸。13、胶片类型:实际使用的胶片型号。14、底片黑度:底片的实际黑度围。15、检测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16、检测比例: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17、检测部位:描述在设备底片的布片位置。18、一次透照长度:指采用分段曝光时,每次曝光所检测的焊缝长度,对于不同的被检对象和透照方式,本栏填写应注意以下各点:壳体分段曝光时(包括局部检测和100%检测),一次透照长度的最大值可按透照厚度比的要求,根据板厚、L1(焦距)、直径、照相质量级别等计算求出,实际采用的一次透照长度小于等于这个最大值即可。中心法周向曝光时,各处透照厚度一致,此时该栏目填写每底片对应的焊缝长度(一般为底片两搭接标记之间对应的焊缝长度)。对于接管焊缝检测、分段透照时,对双壁单影根据分段方法算出每段焊缝外周长填入;双壁双影二次透照,填写1/2焊缝周长;椭圆一次成像时,填写管外周长。19、缺陷位置:在底片上有效部分划一中线并将其分成四等分,底片被分成八个部分,用此来标注缺陷在底片上的位置。20、缺陷性质及缺陷尺寸:说明底片上缺陷的属性和程度。21、评定级别:根据NB/T47013.2-2015标准由探伤人员评定的最高级别。22、评片结果:压力容器依照《固容规》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压力管道依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锅炉依照《蒸规》等由检验人员判定“合格”或“不合格”。23、布片示意图及记录:描述检验的围、布片的具体位置,一般用设备展开图,纵焊缝一般用字母5”表示,环焊缝一般用字母空”表示。四、超声波检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检测仪器型号:略。2、检测仪器编号:略。3、探头型号:指检测用探头的型号,如“2.5P13x”等。4、试块型号:指检测时用来调整仪器及检测灵敏度等所用试块的型号。5、评定灵敏度:根据部件厚度,选择相应的试块。按照检测标准的要求所确定的检测灵敏度。6、检测方法/扫查面:由所用的检测超声波波型,探头数量及耦合方式组合而确定。例如“单探头横波接触法(也可简称单斜接触法)”。或扫查面为探头移动区与被枪焊缝的相对位置。7、耦合剂:有水、机油、甘油、工业浆糊等。8、补偿:由于试块和工件的差异(耦合损耗及传输损耗),会使检测灵敏度降低。为了弥补耦合损耗,需增大仪器输出来进行补偿。9、检测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10、检测比例: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11、检测部位及缺陷位置示意图:描述检验的围、缺陷的具体位置。12、缺陷的位置:可在示意图上进行说明。13、缺陷埋藏深度:以检测面到离缺陷的最短距离算。14、缺陷指示长度:测定的缺陷当量长度(尺寸)值。15、缺陷高度:缺陷在剖面上所反映的垂直高度。16、缺陷反射波幅:缺陷反射波的高度值。.评定级别:根据NB/T470133.-2015标准由探伤人员评定的级别。.检测结果:压力容器依照《固容规》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压力管道依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锅炉依照《锅规》等由检验人员判定“合格”或“不合格”。.检测人员:检测人员与资格。.审核:审核人员及资格。五、磁粉检测记录和报告填写说明1、检测仪器型号:略。2、检测仪器编号:略。3、磁粉类型:包括黑磁粉、红磁粉、干磁粉等。4、磁悬液:包括水悬液、油悬液。5、灵敏度试片:试片有A型-1试片、A型-2试片、A型-3试片、A-15/100、A-30/100、A-65/100、C型试片等。6、磁化方法:有磁轭法、线圈法、通电法、触头法、导体法、电缆法等。7、提升力/磁化电流:提升力是指磁热法时,电磁热的最大提升重量;磁化时,仪表指示的电流值。8、热处理状态:包括正火、回火、淬火、退火、调质、消除应力热处理、未热处理等。9、喷洒方式:磁悬液的洒布方式有喷、浇、浸的方式。10、检测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11、检测比例: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12、检测部位及缺陷位置示意图:描述检验的围、缺陷的具体位置。13、缺陷性质:指线性或圆形缺陷等。14、缺陷尺寸:按缺陷磁痕尺寸计。15、评定级别:根据NB/T47013.4-2015标准由探伤人员评定的级别。.检测结果:压力容器依照《固容规》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压力管道依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锅炉依照《蒸规》等由检验人员判定“合格”或“不合格”。.检测人员:检测人员与资格。.审核:审核人员及资格。六、渗透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渗透剂型号、清洗剂型号、显像剂型号按检测用型号如实填写。2、环境温度:按检测时环境实际温度记录。3、表面状况:指被测表面的状态,如原始表面、砂轮打磨、砂纸打磨、化学清洗等。检验单位同类型仪器的部编号。4、对比试块:试块有铝合金色型对比试块)、镀铬0型试块)等。5、渗透时间:在10℃--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时间一般不少于何⑺旧当温度条件不能满足时,通过铝合金对比试块作出鉴定。6、显像时间:取决于显像剂类型、需要检测的缺陷大小以及被检工件温度等,一般不少于7min。7、检测标准:NB/T47013.5-20158、检测比例: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9、检测部位及缺陷位置示意图:描述检验的围、缺陷的具体位置(如:角焊缝、对接焊缝、母材等)。10、缺陷痕迹尺寸:按缺陷磁痕尺寸计。11、缺陷性质:指线性或圆形缺陷等。12、评定级别:根据/14730.5-2005标准由探伤人员评定的级别。- -.可修编-.13、检测结果:压力容器依照《固容规》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压力管道依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锅炉依照《蒸规》等由检验人员判定“合格”或“不合格”。14、检测人员:检测人员与资格。15、审核:审核人员及资格。土、材料成分分析分析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产品名称:图纸或质量证明书上的设备全称。2、产品编号:在出厂时由制造厂给出的本台设备编号。3、主体材质:分别说明简体、封头、夹套、换热管、衬所用材料的牌号。4、检测部位:实际检测位置。5、表面状况:指被测表面的状态,如原始表面、砂轮打磨、砂纸打磨、化学清洗等。6、实际检测数量:按实际检测点计。7、检测仪器型号:略。8、测量仪器编号:略。9、检定证书编号/检定有效期:该台检测仪器的实际证书编号及检定有效期。10、激发方式/激发电流:按实际操作参数记录。11、执行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12、标准试块:指检测时用来调整仪器及比对等所用试块的型号。13、检测部位图:记录光谱分析点的分布示意图,应能反应每个分析点的相对位置定位。14、元素及含量:按实际检测读数填写。15、分析结果:比较实测点光谱值与规或标准给出的光谱值,得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八、硬度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检测仪器型号:略。2、检测仪器编号:略。3、主体材质:说明被检部位所用材料的牌号。4、热处理状态:包括正火、回火、淬火、退火、调质、消除应力热处理、未热处理等。5、检测标准:本次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6、硬度单位:常用有布氏、洛氏、维氏硬度,应与规或标准给出硬度单位一致。7、测量点位置示意图:测量硬度点的分布示意图,应能反应每个硬度点的相对位置及定位。8、检测结果:比较实测点硬度值与规或标准给出的硬度值,得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九、金相分析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检测仪器型号:略。2、检测仪器编号:略。3、腐蚀方法:填写对试样表面用酸液腐蚀的方法和腐蚀介质。4、抛光方法:制备试样的方法,包括机械和化学方法。5、执行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6、金相组织/晶粒度:观察到的金相组织及晶粒度。7、主体材质:说明被检部位所用材料的牌号。8、热处理方法:包括正火、回火、淬火、退火、调质、固溶、消除应力热处理等。9、检测部位示意图:金相分析点的分布示意图,应能反应每个分析点的相对位置定位。10、金相照片总数:指实际工作中拍下的金相照片总数。放大倍数:检测时实际放大倍数。11、分析结果:比较实测点与规或标准给出的金相值,得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十、压力容器耐压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设计压力:按“质量证明文件”中“技术特性表”的容填写。2、最高工作压力:略。3、试验压力:按《固容规》相关要求确定后填写。4、主体材质:按“质量证明文件”中“材质证明单”的容填写。5、试验介质:现场使用的试验介质,并在“口”打“^"。若为奥氏体不锈钢材质且用水做介质,须要求[。-]忘25Ppm。6、介质温度:按现场实际使用介质温度填写,一般不得低于5℃,其他低合金钢容器介质温度不得低于15℃。7、试压部位:在试压部位的“口”打“^”。8、介质温度、环境温度:填写当时实际温度,用温度计测量的实际值。9、压力表量程:按现场实际使用的压力表量程填写。压力表的量程应当为试验压力的1.5~3.0倍,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压力表精度等级:按现场实际使用的压力表精度等级填写。低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中压及高压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6级。10、机泵型号:按现场实际使用的机泵型号填写。11、试验程序记录:根据《固容规》的有关要求,并结合现场检测情况进行填写。12、试验结论:根据《固容规》的有关要求,并结合现场检测情况填写“合格”或“不合植”不合格者应填写原因。13、检测、日期:填写最终的检测日期并签名。14、校核、日期:校核人员确认并签名。十一、压力容器安装修理改造监督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封面:略。.原始资料等:安装单位:填写承担压力容器安装就位工作的施工单位名称。这类施工单位必须有压力容器安装资质才行。安装许可证号:安装单位安装号。联系人/:安装单位联系人/安装单位联系人的。工程名称:填写该压力容器所属项目工程的名称。使用单位:略。单位代码:略。单位地址:略。邮政编码:略。联系人/:使用单位从事该设备管理的联系人/使用单位从事该设备管理的联系大的。单位编号:略。容器名称:略。容器品种:略。设计单位:略。设计日期:略。设计规:略。容器图号:略。制造单位:略。出厂编号:略。制造规:略。制造日期:略。容器径:略。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