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钩针疗法立论基础与临床
应用探讨
总论(1)概述
(2)《内经》论九针(3)立论基础
(4)针具形制(5)针法(6)治疗范围(7)禁忌症及注意事项(8)典型病例介绍一.概论:双钩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基础指导下,通过使用双钩针点刺或勾割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的特殊手法操作,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是现代九针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内经》论九针:
关于“九针”的形状与用途,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只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古代“九针”的实物,考古工作发现的仅为类似形状,并非“九针”的实物。《黄帝内经》中关于“九针”的形状、操作及临床应用都有记载1:《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九针之名各不同形。2:《灵枢、官针》云:“凡刺之要,官针最秒,九针之益,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支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失针之宜,大者泻,小者不移,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针与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圆针于病所,病在经络病痹者,取以锋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之鍉针于井荥分输。病为大脓者取之铍针。病痹气爆发者,取与圆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在中者,取以长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输,取以四时。3.《灵枢.九针论》云:“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岐伯曰:一曰(䰓)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二曰圆针,取法于絮针,茭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肉间气,三曰(銻)针,取法于棃栗之锐,四曰锋针,取法于絮针,五曰铍针,取法于剑锋,六曰圆利针,取法于鏊针,七曰豪针,取法于毫米,八曰长针,取法于髻针,九曰大针,取法于锋针,其针微圆,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针形毕矣,此九针大小长短法也。4.《素问.针解》云:“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益,固曰九针。历代记述九针有:(葂)针,圆针,(缇)针,锋针,(錇)针,圆利针,毫针,长针,燔针。双钩针的命名:参考我国古代的针具,《内经》中只有“九针”的记载,即《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述之“馋针、圆针、缇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而并无“双钩针”一说。随着医学的发展,双钩针及双钩针疗法应运而生,双钩针因其针头带有一定的弯曲度,其内开刃,弯如半月,故而被称之为“双钩针”。双钩针的特点:双钩针,是一种新颖而独特的针具,它在针灸临床医疗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有着其他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双钩针”是笔者自己设计的一种新型针具,它的特点是:一边“长、细、利”,一边“短、粗、刃钩”,既能弥补长圆针、圆利针、锋针、豪针等操作上的不足,又能增强疗效,临床上既方便又实用,更能充分松解浅、深筋膜,尤其对肺尖部、胸廓区域及关节周围区域操作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及不良损伤,充分体现了绿色治疗理念。现将其特点概括如下:1.造型特殊,手法新颖,自古以来的针灸用针,大多呈直形,如临床应用中最为广泛的毫针,它针体纤细,针身柔软,针尖与病灶的接触面积小,这样的结构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则刺激量相对不够,因其针体过软,操作也欠灵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治疗范围,而双钩针就不同,它的针体比较坚硬,针头有不同的弯曲度,其内开刃,一头圆利一头尖细锋刃,造型特别,还带有特殊的结构,此外,可用作深部按摩,局部分离和松解粘连的组织等,由于它弥补了毫针、圆利针等针具的某些不足,使得它的结构更趋于合理,更切合临床实用,加上它还有多种独特的操作手法,可用于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病位,因而可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2.见效迅速,疗效显著双钩针疗法对于痛症的治疗及运动系统疾病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副韧带损伤等,疗效显著,有的仅治疗1~2次,症状即可消失,其疗效高。适用病种多,范围广3.临床实践证明,凡适合针灸治疗的疾病,几乎也都适合双钩针的治疗,它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治疗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双钩针还可代替三棱针、皮肤针使用,并可结合拔罐治疗等,因而扩大了治疗面。使用简便,安全稳妥4.双钩针疗法,一般在门诊即可施行,不需要特殊设备,只要注意掌握操作要领和技术,学习并不困难,又由于双钩针针体坚硬,结构特殊,韧性良好,所以不仅便于操作,还没有弯针、折针之虑,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个操作步骤,一般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三.双钩针的立论依据:
1.双钩针疗法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概而言之,就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早在《内经》中得以充分体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灵枢.九针十二原》凡刺之要,管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针浅,病气不泻,反为大脓,病小针大,气泻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泻,亦复为败,失针之宜,大者泻,小者不移,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灵枢.官针第七》这就是说,人体由皮肉筋脉等组织所构成,这些部位所发生的疾病,因病的部位不同,疾病也不一样,那就应该有相应的治疗方法,选用不同形状的针具,便是为了适应不同疾病的治疗,不仅如此,在许多具体的治疗当中,同样体现辩证施治的思想,古代医家治病需根据不同病人的体质,病情、病位而采用不同的刺法,如:肌痹用合谷刺,其刺法是“....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治疗筋痹用“关刺”,其刺法是“直刺左右尽筋上”主要刺在四肢关节附近;治疗骨痹用输刺和短刺,前者刺法是“直入直出,深内至骨”,后者是“稍摇而深入,针至骨所,以上下摩骨也”。古代的“九针”2.是根据医疗实际的需要而创制,用以各取所宜,医学发展至今,病种增多,病情复杂,“九针”已有了很大的改进,如“末如剑锋,以取大脓”的铍针,已被手术刀所替代,双钩针治病随后还出现了皮内针,梅花针,电(缇)针等,当临床上遇到“筋痹'“骨痹”等一些痼疾时,可用双钩针来治疗,因它属“深内之至骨”以及“针至骨所”,以上下摩骨的深刺法。所以双钩针治病,是有文献依据的。现代研究3.大量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表明,针灸治病的机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双向调节作用,防卫免疫作用和抗病镇痛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此外,即刺激相应的腧穴,以产生治疗作用,腧穴之所以能发挥作用,中医学认为与经络有密切关系,通过解剖发现,腧穴大多靠近神经干,这占腧穴总数的60%左右,双钩针疗法,属于针灸范畴的一种刺法,双钩针的手法操作及其刺激量,圆利针、毫针无法比拟和替代,因其“得气”感甚强,进针有时可直达深部组织,从肌肉、肌腱乃至骨膜,因而作用明显,效果良好。临床体会4.根据临床实践,运用双钩针作骨膜刺激和穴位深部按摩,对松解粘连组织、剥离增生、缓解肌肉痉挛及骨质增生压迫所致的疼痛,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双钩针疗法具有科学性疗效比较满意的疾病有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筋膜炎、腱鞘炎、骨质增生、棘上韧带损伤、颈椎病、肩周炎、膝副韧带损伤及一些疼痛性病症等,综上所述,双钩针疗法之所以疗效显著,是因为它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因此,它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经络学说与双钩针疗法5.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灵枢.刺节真邪》从上所述内容已不难看出经络的重要性了,并足以证明经络学说是针灸医学的理论核心。“用针者,必察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也”《灵枢.刺节真邪》。可见针灸在临床治疗时,无论从诊断、辩证、治疗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这就是说经络学说对针灸医学来说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双钩针疗法同样是以经络理论为核心双钩针是一种独特而新颖的针具,它是在古代“九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双钩针疗法属于针灸范畴的一种创新的医疗方法。它同样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进行审证求因,辩证论治,并进行处方配穴,行针施术,因此,双钩针疗法同样是以经络理论为核心,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医疗实践。双钩针是古九针的延续与创新6.该疗法是使用现代九针针具进行治疗的独特的钩割疗法。这一疗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打破了针灸治疗中当时认为传统的单一制毫针或单一针具施治的局限性,强调发挥不同针具的特异性、整体性治疗作用。“整体性”“整体性”就是各型不同的针具和针法是一个统一整体,它们相互配合治疗。“特异性”“特异性”就是各种不同针具都有适应于自身的独特的钩刺方法与治疗范围。总而言之各种针具和针法即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治疗体系。“双钩针”与《灵柩》7.,据《灵柩》记载的古九针而创新研制的,其针身长175mm,针锋锐利,内有开刃,“双钩针”是笔者自己设计的一种新型针具,它的特点是:一边“长、细、利”,一边“短、粗、刃钩”,既能弥补长圆针、圆利针等操作上的不足,又能增强疗效,双侧呈半弧形,因弯如月亮而得名。改革与发明笔者在参考古九针的基础上,结合流传于民间的勾针、圆利针等,将它们之长融为一体,改革而发明了实用新型的双钩针。双钩针的优势双钩针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操作方法,发挥圆利针、长圆针、锋针、毫针、单勾针的优势,通过钩刺和勾割、提拉法、点刺等针法,加强刺激,分层施治,起到泄热排毒、引邪外出、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理筋活络的功效,对不少病证疗效显著。四.针具形制:•双钩针分针针柄、针身、针头三部分。由钛合金制作而成,整体长175mm。针身两头末端勾尖部分为针头,长1/2/3厘米,两头内开刃,且与针身呈135°角。∭型双钩针整体长175mm,分针柄、针身、针头三部分。针柄中部呈六角柱体;针柄两端延伸为有一定锥度的圆锥体;针头为针身末端勾尖部分,与针身呈45°角,内有刃的锋利勾尖部分,直径5mm/10mm/15mm,两端针头,大小各异。根据病情及部位不同选择。如下图:五.针法•1.消毒•针刺部分:常规消毒。•针具:双钩针针头在酒精灯上烧灼1分钟或用戊二醛浸泡24小时,使用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或打包行消毒机器消毒。•医者:施术前将手刷洗干净,常规无菌消毒戴无菌手套。体位2、患者体位根据施术部位选取,以利于操作且患者舒适为可,仰卧位适用于头面胸腹部的腧穴,侧卧位实用于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位腧穴,俯卧位适用于头,项,脊背,腰骶部及上下肢部分腧穴,仰靠位适用于取头,颜面何项前部腧穴。府坐位适用于后头,颈椎,背部腧穴。持针法3.右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置于针身下部,微露针头,呈持笔式。4.操作手法:(1)勾割法:施针方法分以下五步:a.用左手拇指.食指绷紧所刺部位的皮肤,右手迅速将针头垂直刺入皮肤。b.在针头刺入皮肤后,将针体扭正与皮肤垂直,将皮下白色纤维挑起。c.然后,上下提起针柄,进行勾割,可听到割断纤维的吱吱声,一般割3-5下。d割完毕后,恢复到进针角度,将针尖顺针孔而出。e.出针后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针孔。(2)钩刺法:用左手拇、食指绷紧所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双钩针,使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然后迅速翻转手腕点刺穴位(或刺激点)。血即随针而出。(此法适用于在肢体末端部位腧穴、反应点的放血)(3)挑刺法:左手拇、食二指将反应点周围的皮肤肌肉绷紧,右手持双钩针对准反应点(红豆点、敏感点、丘疹点等),迅速而敏捷地挑刺所需部位,并挤出血点。另法:点刺法在此不另做说明。(4)提拉松解法:用左手拇、食指绷紧所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双钩针,使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然后迅速翻转手腕钩入浅筋膜、深筋膜组织,食指中指握紧针身,垂直用力向上一张一弛的提拉浅深筋膜,一般8-12次为宜。(5)操作要领:临床施用双钩针要求手法娴熟,双手协作,全神贯注,操作要做到准、快、巧、匀四要决。“快”即进针快捷;“达”即针刺到位、刺激充分,“匀”即用力要均匀,勿粗暴。六、治疗范围双钩针对慢性软组织损害性疾病、运动性损伤性疾病、一些急性炎症、实质性疾病治疗作用显著。1.适用于有固定性痛点的局部功能性障碍或久而不愈的顽固性疼痛,如:肩关节周围炎、神经性头痛、跟骨骨刺、腰背肌劳损、腱鞘炎、胃痉挛等疾病。2.慢性软组织损害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髌骨软化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疾病等等。3.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高烧等疾病。七、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双钩针疗法对某些疾病和部位应慎用和禁用。如严重的感染、溃疡和创伤部位暂不适用双钩针,手术部位、恶性肿瘤部位、严重的静脉曲张、血友病患者、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等均禁用双钩针治疗。对重要脏器、较大血管部位、妊娠期妇女当慎刺。注意事项:1.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
2.熟练操作,避免疼痛
3.合理选择适应症,严格掌握禁忌症。八、典型病例介绍患者,女,76岁,2014年9月8日初诊,两膝疼痛红肿8天,不能屈伸,行走不便。检查见急性病容,右膝关节红肿发热,体温38.6度,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脉浮滑数,白细胞14.5x10/9/L,红细胞沉降率103mm/h,抗“o”600u,诊断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痹),治用双钩针勾刺大椎、双钩针钩刺血海、梁丘、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速钩刺不留针。隔日治疗1次,3次后疼痛明显减轻,1个疗程后痊愈。双钩针疗法与电针疗法对照双钩针松解法配合拔罐放血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智能锁控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练习题附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包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必刷1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和答案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四川小金县考核招聘10名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的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高清版)DB33∕T 715-2018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 军事心理战试题及答案
- 托育园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西省高职单招文化统一考试真题及答案(网络版)
- 铁塔拆除施工方案
- DB3714-T 0010-2022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
- 儿童用药安全科普知识
- 光伏发电设备检修维护(技师)职业技能鉴定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沥青路面基础知识
- 支气管镜和CT定位
- 机电安装冬季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