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子山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1页
碾子山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2页
碾子山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3页
碾子山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4页
碾子山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碾子山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整理版】1:全部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

推断题

2:中同学的社会需要包括()

多项选择题

A、自我实现需要???

B、社交需要???

C、情感需要

D、归属需要???

E、自尊需要

3:“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与培训,则张老师也参与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与培训”,需增加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张老师没参与培训

B、张老师参与了培训

C、刘老师参与了培训,张老师没参与

D、刘老师和张老师都没参与培训

4: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觉问题

D、检验假设

5: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单项选择题:

A、同学与教材

B、老师与教材

C、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

D、老师与同学

6:迄今为止,福建省自然景观、文化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武夷山三坊七巷

B、福建土楼三坊七巷

C、三坊七巷泰宁金湖

D、武夷山福建土楼

7:人获得全面进展的根本保证是()。

单项选择题:

A、先进的社会制度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脑体结合

D、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8: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气、意志、心情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整作用,关心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旧得到进展,表明个体身心进展具有()。

单项选择题:

A、阶段性

B、挨次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9:在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推断题

10:《千纸鹤》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泰戈尔

B、大江健三郎

C、川端康成

D、郁达夫

1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实现人的全面进展的唯一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学校教育与社会进展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12:()属于检索工具书。

单项选择题:

A、辞典

B、年鉴

C、文摘

D、表谱

1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消失进步的临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单项选择题: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14:教是为了不教。()

推断题

15:马卡连柯认为,相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同学个体

B、同学集体

C、老师个体

D、老师集体

16: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都是卵生的,所以凡是卵生的动物都不是爬行动物。以下选项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貂皮外套是有使用价值的,所以貂皮外套是商品

B、考试不及格就会补考,补考的同学不能参与三好同学评比,全部不能参与三好同学评比的人都曾经考试不及格

C、广东人不是香港人,香港人说粤语,因此全部说粤语的人都不是广东人

D、过度溺爱孩子会导致孩子常常哭闹,常常哭闹都有肠胃问题,所以孩子的肠胃问题可能是由于家长溺爱造成的

17:教育目的是整合全部详细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推断题

18: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爱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敬重儿童尊严原则

C、无卑视原则

D、无差别原则

19:()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单项选择题: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现场教学

D、班组教学

20:注意培育同学的探究态度和力量的课程,属于()。

单项选择题:

A、实践型课程

B、讨论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学问型课程

21:心理测验的信度大小一般介于多少之间?()

单项选择题:

A、-1—0之间

B、-1—1之间

C、0—1之间

D、0—10之间

22: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缘由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

多项选择题

A、力量凹凸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E、运气

23:明显于扰课堂教学的行为属于()。

单项选择题:

A、乐观的课堂行为

B、消极的课堂行为

C、中性的课堂行为

D、恶劣的课堂行为

24:()的阅历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阅历或理论在迁移中的作用。

单项选择题: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贾德

D、格式塔心理学

25:技能是根据规章、程序、基于练习而完成才智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下列与技能的三种类型不符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身体协调力量

B、元认知技能

C、才智力量

D、自主力量

26:下列不属于杜甫所著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新婚别》

B、《长恨歌》

C、《登高》

D、《石壕吏》

27:司法爱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国家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一种特地爱护措施。下列关于司法爱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减轻或免予刑事惩罚

B、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公开审理,做好教育挽救工作

C、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得卑视

D、对审前羁押及服刑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别关押、看管

28: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同学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单项选择题:

A、极大的影响

B、不大的影响

C、乐观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29:讲授法是较为古老的教学方法,简单导致注入式教学,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符,应渐渐淘汰。()

推断题

30:1924年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是()。

多项选择题

A、桑代克

B、房东岳

C、廖世承

D、陆志韦

E、潘菽

31: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单项选择题:

A、京师高校堂

B、学堂的消失

C、废科举,兴学校

D、壬寅学制

32:有的同学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33:在教学过程中,素养教育强调的是(),而不是简洁地获得结果。

单项选择题:

A、记忆学问

B、“发觉”学问

C、积累学问

D、搜集学问

3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见体现了()。

单项选择题: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35:德育过程的基本冲突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冲突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冲突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冲突

D、社会向同学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同学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冲突

36:同学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根据掌握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

推断题

37: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所依据的闻名试验是()

单项选择题:

A、狗分泌唾液的试验

B、饿猫开箱的试验

C、白鼠走迷宫的试验

D、白鼠按压杠杆取食的试验

38:素养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单项选择题:

A、面对全体同学

B、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

C、促进同学全面进展

D、促进同学共性进展

39:行为主义的基本主见是()。

多项选择题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环境主义

D、强化

E、发觉学习

40:分数高的同学就是好同学。

推断题

41: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育()方面。

单项选择题:

A、道德熟悉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42:老师要通过媒体向同学传达信息,构成互动,就要遵循()

单项选择题:

A、共同阅历原理

B、抽象阅历原理

C、重复阅历原理

D、信息来源原理

43:假如信度最高值是1,那么正规测验的信度应达到()

单项选择题:

A、0.7

B、0.8

C、0.9

D、1.0

44:我国中学校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单项选择题:

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45:使同学具有初步的辨别是非的力量是()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单项选择题:

A、学校

B、学校

C、高中

D、高校

46:老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老师调整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推断题

47: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单项选择题: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4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高阶段是()

单项选择题:

A、内部言语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49: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是()。

多项选择题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抱负成分

E、制度成分

50: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说明教育者应充当参谋角色而不是决断角色。()

推断题

51: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阅历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阅历之间。()

推断题

52:教育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推断题

53: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策略

B、方案策略

C、教书育人

D、资源管理

54:布鲁纳的教学原则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程序原则

D、反馈原则

E、强化原则

55: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

单项选择题: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归属学习

56:每个人的品德特质在任何场合下都是全都的。()

推断题

57:下列选项对单组试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单组试验法是在一个组或一个班、一个班级、一个学校里进行的试验

B、在单组试验时,应使测验题的性质和难度相等,以便作出正确的评断

C、单组试验的时间没有限制,可长可短

D、单组试验的试验效果易受同学年龄和学力的增长等因素的影响

58: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育社会所需要的人。()

推断题

59: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单项选择题: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迁移

D、负迁移

60:难题供应了试题的()信息。

单项选择题:

A、错误率

B、通过率

C、平均通过率

D、平均错误率

查看答案

1:答案错误

解析因药物、疲惫、疾病等因素也可引起行为变化。

2:答案A,B,C,D,E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3:答案C

解析题目中整个命题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依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的规章,否定后件就否定前件可知:张老师不参与培训就能推出并非李老师和刘老师都参与培训。题目中假言命题的前件是一个联言命题,依据联言命题的负命题“并非‘P且q’:非P或非q”可知:并非李老师和刘老师都参与培训=李老师不参与或刘老师不参与。再由相容选言命题推理的规章,否定一个选言肢以外的其他选言肢.可以确定未被否定的那个选言肢可知:要想确定李老师没有参与培训.就要否定刘老师没有参与培训。故选C。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为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同学)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本解析由何龙供应)

6:答案D

解析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进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三十六项世界遗产,也是继武夷山之后,福建又一获此殊荣的文化成果。

7:答案D

解析依据马克思对人的全面进展的论断.-j-知,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获得全面进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人获得全面进展的唯一途径。

8:答案D

解析:

9:答案错误

解析:

10:答案C

解析【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千纸鹤》是日本闻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故本题选C。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C

解析检索工具书主要指书目、索引、文摘,是查找检索书刊资料的工具,为人们指引读书门径,供应资料线索、出处。

13:答案C

解析在练习中期消失进步的临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14:答案正确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同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培育其自学力量,培育其自觉主动的猎取学问的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是为了不教”。(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C

解析题干是一个错误的三段论推理,推理形式是:S不是P,P是Q,所以Q不是S。A项的推理形式是:S是P,Q是P,所以P是S,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B项的推理形式是:S是P,P是Q,所以Q是S,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B项中的“不及格”“不能参与三好同学评比”都是一个整体,不代表否定。C项的推理形式是:S不是P,P是Q,所以Q不是S,与题干相同;D项的推理形式是:S是P,P是Q,所以Q可能是s,也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依据题干含有否定也可选出正确答案是C,故选C项。

17:答案正确

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目标体系的最高层次,所以说它是整合全部详细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B

解析讨论型课程由同学自己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得出结论。重讨论过程甚于注意结论。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A,B,D

解析从内在性维度上看,力量、努力、身心状态是自身内在因素。

23:答案B

解析一般说来,课堂里往往存在着乐观的、中性的和消极的三种行为。乐观的课堂行为是指与促进课堂教学目的实现相联系的行为;中性的课堂行为是指既不促进、又不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指那些明显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D

解析自主力量并不是技能。

26:答案B

解析《长恨歌》是自居易的作品。

27:答案B

解析司法爱护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

28:答案A

解析群体规范对同学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有极大的影响。

29:答案错误

解析虽然讲授法是较为古老的教学方法,简单导致注入式教学,但是它在概念教学以及较为抽象的内容的教学方面还是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我们在使用讲授法的时候要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多采纳启发式的教学,以扬长避短。(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30:答案C

解析C【解析】20年月初,廖世承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班授课,并于192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31:答案C

解析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32:答案B

解析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只能获得不充分的日常概念和命题。

33:答案B

解析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过去学问的记忆,素养教育强调的是“发觉”知讲。

34:答案A

解析:

35:答案D

解析略

36:答案正确

解析:

37:答案A

解析:

38:答案B

解析:

39:答案B,C,D

解析行为主义基本主见有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和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