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小岔口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平利县小岔口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平利县小岔口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平利县小岔口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平利县小岔口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平利辛集利红重晶石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特性表名称单位数量一、矿山概况1、矿山位置安康市平利县洛河镇水坪村2、矿山性质停产3、生产规模万吨/年54、矿区面积Km20.25585、开采方式地下6、开采标高1000-650m7、评估区面积Km20.76548、调查区面积Km21.03429、已损毁土地面积hm22.403910、拟损毁土地面积hm2011、方案适用期年8.8二、矿山恢复治理工程1、警示牌块82、M7.5浆砌石工程m3m1742.53、M10水泥砂浆抹面m2mm3905、危岩清理m3m80006、监测工程次320三、矿山土地复垦工程1、表土购买m3m6985.22、表土回覆m3m6985.23、场地平整m2m232844、种植刺槐株58225、播撒草籽hm22.32846、建筑物拆除m3m807、土地损毁监测次8、复垦效果监测次489、土壤质量监测次4810、刺槐补种株52411、防病、防虫hm26*2.3284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投资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投资万元193.412、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投资万元58.573、土地复垦工程动态投资万元76.334、土地复垦每亩静态投资万元2.195、吨矿石投资元9.576、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总投资万元269.74目录前言 1一、任务的由来 1二、编制目的 1三、编制依据 2四、方案适用年限 6五、编制工作概况 7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10一、矿山简介 10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11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3四、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21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 22一、矿区自然地理 22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27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33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35五、矿山及周边其它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36六、矿山及周边矿山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37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40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40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40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55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59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63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63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64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78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破坏预防 78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82三、矿区土地复垦 88四、含水层破坏修复 95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 95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96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99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102一、总体工作部署 102二、阶段实施计划 104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106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107一、经费估算依据 108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 109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 117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128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132一、组织保障 132二、技术保障 132三、资金保障 135四、监管保障 136五、效益分析 137六、公众参与 138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141一、结论 141二、建议 143附表一附表二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公众调查表附件一营业执照复印件附件二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附件三资源储量备案证明复印件附件四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复印件附件五编制单位审查意见附件六编制单位审查意见修改说明附件七承诺书附件八委托书1、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1:5000)2、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5000)3、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1:5000)4、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1:5000)5、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1:2000)6、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1:2000)1前言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位于陕西省平利县城210°方位,直线距离约25公里处小岔口一带,为停产矿山。目前持有安康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矿区面积0.2558km2;开采矿种:重晶石;开采方式:地下开采。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令592号)、《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和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7〕11号)、《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7〕39号)文件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陕西平利辛集利红重晶石有限责任公司按要求编制了《陕西平利辛集利红重晶石有限责任公司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在此之前,2015年12月陕西平利辛集利红重晶石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陕西地质工程总公司编制了《陕西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未编制《矿山土地复垦方案》。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科学开展土地复垦工作的角度出发,结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和野外调查,查明矿区及附近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现状以及土地损毁情况,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以及土地损毁情况进行现状及预测评估,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分类,分布特征及地质灾害危险性,损毁土地的适宜性评价,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确定土地复垦范围,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以及土地复垦工程方案措施及建议,切实做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土地损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体任务是:2(1)通过对地质环境现状的调查,了解调查区的地质环境背景,查明采矿活动引发的各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对评估区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影响作出现状评估;(2)根据《陕西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现状,预测开采重晶石矿的各类工程活动可能遭受、加剧或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影响程度,并作出预测评估;(3)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防治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划分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4)根据当地的土地利用状况、生产建设占地情况和自然环境条件,提出针对性的复垦工程措施,恢复矿区土地资源的使用功能;(5)针对矿山的不同地质环境问题及复垦方针,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治理工程措施,即工程治理措施、植被恢复措施、监测预警措施等,同时进行工程部署及土地复垦规划;(6)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经费估算,提出保障措施,进行效益分析。依据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程、规范以及矿山基础资料等进行,主要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主席令第74号,2009年8月27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第28号,2004年8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1991年6月29日通过,2010年12月25日修订,2011年3月1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7日发布,2014年7月29日第二次修订;(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令,2004年3月1日;(7)《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第592号令,2011年3月5日实施;(8)《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十二届]第483号,2018年1月1日);(9)《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10)《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令);(11)《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第56号令,2013年3月1日;(12)《陕西省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省政府2016年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2018年1月1日);(1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令,1998年12月27日;(14)《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1999年11月30日);(15)《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1999年第4号);(16)《陕西省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73号,2013年12月1日施行);(1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7月16日);(18)《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3月1日起实施);(19)《陕西省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05号,2018年1月1日施行)。(二)政策性文件(1)《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规[2016]21号,2017年1月3日);(2)《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7]11号,2017年2月20日);(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2017年1月9日);(4)《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5)《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等4项行业标准的公告2015年第23号;(6)《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504号文);(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6年12月);(8)《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文);(9)《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6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工作的通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国土资环发[2016]37号,2016年8月26日);(11)《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12)《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土资规[2017]号4号,2017年03月22日);(13)《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通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国土资环发[2017]39号,2017年9月25日);(14)《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号,2017年11月1日);(15)《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8]92号,2018年7月12日。(三)规范、规程(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以下(2)《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3)《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4)《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5)《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5(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8)《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1995;(9)《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DZ/T0179-1997;(10)《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1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12)《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13)《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14)《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1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16)《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17)《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T1031.1-2011);(18)《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19)《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2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22)《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23)《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2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1-2007);(2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2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四)相关资料(1)《陕西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陕西中;(2)《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陕西中金(3)《陕西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陕西地质工程总公司,2015年12月);(4)《陕南山洪受灾地区平利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1:5万)》(陕西地质6(5)《陕西省平利县“十三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平利县人民政府,2016(6)《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7-2025)》(平(7)《平利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平利县人民政府,2016年12月);(8)《平利县洛河镇土地利用规划图(2006-2020年)》(平利县人民政府,2(9)《陕西省区域地质志》(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2年7月);(10)《平利县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平利县人民政府,2018年9月);(11)《安康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安康市人民政府,2018年7月);(12)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采矿许可证。根据陕西中金地质矿产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6月编制的《陕西省平利县水核实报告》,区内共探求333重晶石矿石资源量2资源储量可信度系数k值取0.8,回采率90%,设计生产规模为5万吨/年,生产本方案实际服务年限为矿山生产服务年限、土地复垦期及管护与监测期之和,据此确定本方案的总服务年限约为8.8年(表0-1)。表0-1方案服务年限计算表生产服务年限复垦期监测与管护期服务年限合计适用年限1考虑到本方案的编写、评审、公示等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将本方案的基年2月。如果该矿山变更项目用地范围、采矿范围、开采规模、开采方式、开采矿种、生产服务年限等重大内容,应根据变化情况对方案进行修编;如本方案的批准之日有变化,则本方案的服务年限以及适用年限根据方案的批准之日向后推算。7况(一)工作程序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按图0-1。(二)投入的技术力量及责任分工在方案编制任务确定后,我单位设立专门的项目部,对方案编制工作实行项目负责制。其中项目负责1人,各类技术人员4人,共5人。具体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岗位人员配置实行优化组合,严格质量管理,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该项目技术人员编制如下:项目负责:1人,地质矿产专业,中级职称,对项目的质量及方案编写负总责。其中包括项目人员调配、工作进度安排、安全生产、质量管理及方案编写、野外调查等一切事宜。图0-1工作程序框图技术负责:1人,地质矿产专业,中级职称,主要负责矿区野外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评估、预测评估、技术指导等工作,直接参与方案编制工作,协助项目负责安排工作进度。地质技术人员:1人,工程勘察专业,中级职称,负责野外各种地质信息采集、资料收集、经费估算、后期校对等工作。水工环技术人员:1人,水文地质专业,中级职称,主要负责矿区水工环地质调查及方案编写工作中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图件编制等工作。测量技术人员:1人,测绘专业,中级职称,负责矿区各项野外测量任务、8拍照、录像及室内资料整理、汇总工作。(三)质量管理措施本方案编写工作实行项目负责制,在方案编写前期对项目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由参加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在西安举办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培训班(201704期)”的持证人员进行编写。方案编写过程中,始终加强项目组人员质量意识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按照规范、编制指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有关法律、技术要求开展工作,做到速度服务于质量。完善岗位责任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各项技术工作责任到人保证成果质量。加强交流沟通,认真解读编制指南及相关规范的内容,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方案的编写工作。要注重野外矿山地质环境、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评估及相关资料信息的收集与汇总,确保方案内容真实、可靠。(四)工作时间及完成工作量矿山组织有编制方案资质的专业人员,成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项目组,开展此项工作。于2018年8月开始收集资料,进行野外调查成了《方案》的编写。本次工作实际主要完成工作量见表0-2。(五)承诺我单位承诺:本方案是在实地调查了解、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方案中所引用的数据准确、真实,结论可靠、科学、合理。表0-2方案编制工作情况一览表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资料收集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套1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开采资料、自然地理、矿山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人类工程活动、不良地质现象、土地利用现状图和项目区土壤、农业、经济概况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套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套1陕南山洪地质灾害受灾地区平利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套1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13.5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套1平利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7-2025)套1平利县土地利用现状图张1平利县洛河镇土地利用规划图张1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套1安康市、平利县矿产资源规划套29表0-2方案编制工作情况一览表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野外调查调查面积km1.0342包括:矿山开采现状、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自然及人文景观调查等。评估面积km0.7654调查路线km6.8调查点点22包括:未来开采矿体区域及预测占地情况,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对土地破坏情况,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组成等。视频资料分钟7拍摄图张96幅6包括: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等。报告编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份1审查内部评审意见份1进行内部审议、修改、送审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采矿权人为陕西平利辛集利红重晶石有限责任公司,该矿山为停产矿山,目前持有安康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一)采矿权人信息企业名称:陕西平利辛集利红重晶石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号码:916109007379815876发证机构:安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址: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花园小区10号楼1楼法人代表:王运朝注册资本:壹佰贰拾捌万元人民币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重晶石(粉)的开采,加工、包装、销售;板石加工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二)矿权设置情况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目前持有安康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现有采矿证情况如下:证号:C6109002009096120111085采矿权人:陕西平利辛集利红重晶石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安康市平利县洛河镇水坪村矿山名称: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开采矿种:重晶石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5万吨/年矿区面积:0.2558km2开采深度:标高1000—650m围及拐点坐标(一)矿区地理位置平利县小岔口重晶石矿位于陕西省平利县城210°方位,直线距离约25公里处,行政区划隶属平利县洛河镇管辖。矿区面积约0.2558平方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9°08′06″,北纬:32°17′13″。矿区内有1公里矿山运输便道与乡级公路相通,沿乡级公路向西30公里与平利—镇坪公路相接,矿区向北距平利县城84公里,距安康市94公里,交通较(见图1-1)。图1-1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二)矿区拐点坐标1、矿区内现有采矿权设置情况按照安康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采矿权范围由4个拐点构成(见图1-2),矿区面积0.2558km2。拐点坐标详见表表1-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XYXY13577019.8819323786.963575986.4836606278.8623576815.0219323644.643575777.7836606142.3733576745011932312457357569326366056246043577417.9919323235.603576368.9136605716.732、周围矿业权设置情况经调查,该采矿权西北部为平利县双鑫重晶石矿有限责任公司的“陕西省平利县孙家沟重晶石矿”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2.23Km2,开采水坪重晶石矿Ⅰ号矿体;南边为平利县洛河镇水坪重晶石矿的“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Ⅱ号矿体”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0.39Km2;西边为平利县秦巴重晶石有限责任公司的“平利县洛河镇刘家沟重晶石矿”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2.88Km2。周边矿权设置见图1-2。图1-2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矿业权设置示意图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建设规模年限为4.8年。(二)开采方式根据矿体赋存状态、地形条件,结合同行业相邻矿山的成功经验,该矿山确定为地下开采方式较为经济、科学。(三)采矿方法矿区矿体及围岩的岩体质量等级多为Ⅰ~Ⅱ类,矿体及顶底板围岩稳固性较好。结合矿区实际,本矿为地下开采,采矿方法为全面留矿法。(四)开拓运输1、开采范围地下开采区域为Ⅰ号重晶石矿体,标高为1000-650m。2、开拓运输方案根据Ⅰ号重晶石矿体的赋存条件,开拓方式为阶段平硐开拓,采矿方法为全Ⅰ号重晶石矿体走向,按段高掘进阶段平硐,Ⅰ号重晶石矿石运输具体生产系统为:工作面→切割天井→自落至阶段运输平巷→装入1t矿车→转载至PD1井口→地面堆矿场→卸载堆放。(五)回采工作回采工作由凿岩、爆破、通风等环节组成。凿岩:在回采巷道中,用矿岩台车凿上向扇形中深孔,排距1.4-1.8m,一般要在整个分段的炮孔打完后才能分步距进行爆破。爆破:爆破步距为1-2排炮孔的距离。通风:新空气由主巷阶段平巷经天井进入联络道和回采巷道,污风经回采巷道分支风筒和通风天井中的主风筒至回风天井排出。出矿:崩落的矿石在回采巷道的端部,用车运到矿石溜井中,然后再从阶段平巷中的矿石溜井放回装车运出。(六)防排水1、矿山水防治(1)在最低水平建设井下低位水仓,容量≥300m3,确保2天内的污水捕积容量;备用1台污水泵,确保排水系统正常工作;沉清后的回水用于凿岩、洒水除尘和工业广场周边花木灌溉。(2)配备专职水文监测人员,加强井下各工作面水文地质监测,利用井下水文地质的最新信息,及时补充和完善防、治水预案。(3)在分段之间预留足够宽度的隔水矿柱,严禁回采隔水矿柱。(4)采掘过程中,发现重晶石矿体潮湿、渗水、滴水、工作面地温骤然降低等透水预兆,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回采、转载工作,井下工作人员及时撤离现场。及时启动防、治水预案,由专职水文监测人组织井下探水。(5)进入老采空区,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防、治水原则。2、地表水防治采场、井口、工业场地均位于斜坡地带,雨季将受到洪涝威胁。为防止雨季山洪威胁矿山安全生产,须在工业场地周围修筑排(截)水沟,将山洪水排出场3、矿山排水设备该矿地下开采系统为阶段平硐开拓,在井下设置一个井底水仓,水仓总容量约为300m3,排水管道经主斜井将井下涌水量直接排至地面。根据预测的矿山涌水量,设计推荐采用BSQ100—50×4型水泵,3台,1台修。水泵工况点参数为:流量Qm=100m3/h,扬程Hm=200m,配套电机功率为160k(七)固液体废弃物排放全岩巷道的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渣经过人工搬运至堆渣场进行堆放或用于矿区道路和场地回填;工作面废水→经污水泵或边沟自流→排水明渠→三级污水沉淀池→回水用于凿岩、洒水除尘和工业广场周边花木灌溉,富余部分自流排放至沟道。(八)矿山采矿工程布局矿区总平面布置详见图1-15。图1-3矿山工程布置图(一)采矿权演变情况司首次颁发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采矿许可证,证号:陕安地矿证字[1993]第9903号;有效期五年。2、1996年平利县矿产公司将矿权转给平利县利红联营股份有限公司。安康地区计划局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为平利县利红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延续颁发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采矿许可证,证号:陕安地矿证字[1996]第001号;有效期五年。小岔口重晶石矿始建于1993年5月,当年建成小规模开采。3、2000年8月,安康地区矿产资源管理局为平利利红重晶石(集团)有限公司延续颁发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采矿许可证,证号:6124000030006,有效期:4、2003年8月,安康市国土资源局为平利利红重晶石(集团)有限公司延续颁发平利县水坪重石矿采矿证许可证,证号:6124000330007,有效期:2003)有限公司及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协议,将原平利利红重晶石(集团)有限公司无偿转给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将公司更名为陕西平利辛集利红重晶石有限责任公司。(二)开采历史日主要通过PD1、PDPDPD4个穿脉平硐对Ⅰ号重晶石矿体进行了开采,矿山累计完成采矿行采矿活动。矿山前期生产形成的弃渣大部分已经综合利用,用于场地底层铺垫,一部分堆积于堆渣场,矿山拥有完整的水电路和宿办楼、堆矿场、炸药库等配套设施。(三)矿山开采现状进行采矿活动。矿山后期将利用PD1、PD2、PD3、PD4平硐工程进行Ⅰ号重晶石矿体的开采。本矿区为停产矿山,前期开采各类场地及建筑设施均已建成,主要有:4个。各地面建设工程占地面积见表1-2。表1-2各地面建设工程占地面积统计表已有工程主要为采硐、工业场地、堆渣场、堆矿场、宿办楼、炸药库、矿山公路等。表1-3开采工程一览表工程名称位置坑道规格(m)PD1810m矿区东北部PD2857m矿区东部PD3885m矿区东部PD4910m矿区东南部1)工业场地前期开采在PD4开采区形成1处工业场地,位于矿区东南部,场地呈北东-图1-8工业场地2)1#堆渣场图1-91#堆渣场1#堆渣场位于PD2、PD3以东,堆渣场呈东西向展布,长约120m,宽约30m,hmmm后期将继续使用,生产所形成的弃渣将进行综合利用,与砂石厂签订收购协议,矿山所排废石主要为白云岩、硅质岩、碳质石英岩,经加工后可以作为建筑骨料、人工砂石料进行利用。3)堆矿场堆矿场位于矿区东北部PD1东部(图1-10),呈东西向展布,长约90m,宽约30m,占地面积为0.2376hm2,主要用于矿石堆放,后期开采将继续使用。图1-10堆矿场图1-11宿办楼4)宿办楼位于矿区北部,采矿证范围以内,占地面积为0.0755hm2,为购买当地村民5)炸药库位于矿区东部,采矿证范围以外,占地面积为0.1204hm2(图1-12)。6)矿山道路矿山道路已修至各采硐处(图1-13),长度约900m,路面宽度约5m,占地面积为0.5402hm2,泥结碎石路面,主要为矿山运输道路。图1-12炸药库图1-13矿山公路7)矿部位于矿区东部,采矿证范围以内,占地面积为0.0344hm2,该矿部为平利县卓越矿业有限公司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Ⅱ号矿体矿山建设并使用,矿部区全部位20于本矿区内,本次纳入矿区评估范围内(图1-14)。8)2#堆渣场2#堆渣场位于PD4以东,堆渣场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长约140m,宽约50m,占地面积为0.5791hm2,堆渣量约为10000m2。该堆渣场为平利县卓越矿业有限公司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Ⅱ号矿体矿山建设并使用,堆渣场部分位于本矿区范围内,堆渣场已经停止使用并进行了土地复垦,效果较差,本次纳入矿区评估范围内(图图1-152#堆渣场21图1-16矿区现有工程位置示意图22第二章矿区基础信息理(一)气象矿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湿润,冬寒少雪,年热7月,平均25.5℃,。从地域分布看,气温由北向南递减,从空间分布看,气候具明显的垂直分带性。北部海拔500m以下,接近中亚热带气温、降雨偏少,年均气温气候近温带,降雨偏多,年均气温9℃-12℃;海拔1500m以上,属亚热带高寒山区,气温夏凉冬冷,多雨湿润,年均气温低于9℃。平利县降水具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通过1959年到2017年间降雨量统计,年降水量较大的年份为1965年、1974—1975年、1979年、1982—1984年、1989年、1993年、1996年、2000年、2003-2005年、2008年、2010年、2015年,从数字看,平均约5年左右有一次强降年,降雨量曲线见图2-1。图2-1平利县多年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平利县降水量年内季节性变化也极为明显,据1959—2017年降雨资料统计,月平均降水量最高为7月份,达159.9mm,最低1月份,为7.4mm,3月份以后降水持续增多,9月份以后,降雨逐月下降。6—9月降水量最大,占年降雨量的60-70%。该季节是防汛的重要时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基本出现在该时期内 (图2-2)。23图2-2平利县月降水量直方图(二)水文矿区位于汉江南岸黄洋河支流水坪河上游支流岱峡河右岸南坡,主要的地表水体为岱峡河及其支沟,沟谷呈“V”字形沟谷。岱峡河从矿区南部自西向东流过,在下游汇入汉江Ⅱ级水系洛河。矿区附近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730m,矿区矿体均分布在780m标高以上,地表水体对矿体开采影响较小(图2-3)。(三)地形地貌调查区自然地理属巴山北麓。区内地表多为“V”型狭谷和斜坡地貌,地形坡度一般为20-35°,局部陡立,地势总体为东北高西南低,矿区内主要为斜坡地形,斜坡部分被残、坡积物覆盖,大部分基岩出露。区内灌木林茂密,藤草丛生,植被发育,且旱地分布较广。海拔标高675—1372米,总体属于中低山-低山陡坡地形、风化剥蚀地貌(图2-4、5、6)。(四)植被在植被区划中,矿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带,植被垂直分布特性明显,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生长季节也相应缩短。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则逐渐增加,风速增大,太阳辐射增强,土壤条件也发生变化。乔木主要有栎树、樟树、椿树、女贞、柞树等;其它植物主要是茅草、野苜蓿、三叶草、荆条杂草和一些不知名灌木,郁闭度在0.4-0.7。地势高处长势稍差,地势低处长势较好,天然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图2-7、8)。24图2-3平利县水系图25图2-4评估区中山地貌(镜向西)图2-5矿区地貌(镜向南西)图2-6矿区所属地貌分区图26图2-7矿区内部分植被图2-8矿区内部分植被(五)土壤矿区内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土,局部有碎石土分布。1、棕壤土分布于矿区大部分地区(图2-9),厚度0.3~2m不等,差别较大,沟谷地势较缓处厚度较大,山坡上厚度较薄,土壤含碎石1~5%。土壤呈微酸性,PH值在6.9左右。土壤质地砂壤土至壤土,有机质含量10g/kg,全氮含量约0.8~1.2g/kg,速效磷含量约20mg/kg,速效钾含量约80mg/kg,适宜多种林木生长。该类土壤结构主要为团粒状。有机残落层15㎝(枯枝落叶有机物残体)淋滤层20㎝(风化程度较强,黄褐土、黄棕壤为主,富含有机质)淀积层20㎝(中度风化,粗骨性黄棕壤为主,夹杂有少量碎石)母质层(中上部风化程度中等,成土条件好,下部岩体完整,强度较高)图2-9矿区内棕壤土(镜向NW)272、碎石土土壤颗粒组成中大于5mm的碎石超过1%。矿区内该类土壤中碎石含量一般在10-20%;局部地段碎石含量可达30%。分布于矿区一小部分地方,可耕性差,较贫瘠,多为林木及杂草地,仅少量平缓地段附近居民开垦种植少量的农作物。该类土壤结构主要为片状、粒状。质环境背景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位于秦岭褶皱系(Ⅱ)南部的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Ⅱ7)南部,加里东褶皱带紫阳—中锋褶皱束之平利复背斜南翼。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寒武—奥陶系火山碎屑岩及浅变质炭硅质岩及碳酸盐岩建造(图2-10)。图2-10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1、一级构造单元界线;2、二级构造单元界线;3、三级构造单元界线;4、四级构造单元界线5、工作区范围;Ⅱ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Ⅱ南秦岭印支褶皱带;Ⅱ凤县—镇安褶皱束;Ⅱ留凤关牛山复背斜;Ⅱ篙坪—老县复向斜;Ⅱ平利复背斜;Ⅱ高滩—兵房街褶皱束;Ⅲ杨子准地台(一)地层岩性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寒武—奥陶系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根据岩性特征(图2-11),按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下震旦系耀岭河群(Zayl)出露于矿区北及北东部。依岩性特征可分为三个岩性段。矿区范围内仅见中、上段。28上岩性段(Zayl3)为一套沉积火山碎屑岩,与中性岩段呈整合渐变接触。地层西厚东薄,主要岩石由绿泥石英绢云片岩和含黄铁矿绿泥石英绢云片岩组成。出露厚度70.7—124.5m。中岩性段(Zayl2)为一套沉积火山碎屑岩,未见底。出露厚度>476.5m。所见岩石为绿泥纳长绢云片岩,灰-灰绿色,风化后呈灰褐色。微显花岗鳞片变晶结构,局部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片状构造。2、寒武—奥陶系洞河群[(∈-O)dh]所见岩性分为四个岩性段,均呈整合过渡关系。其中第一、二岩性段在西北部可明显分开,东南相变二者合为(∈--0)dh1+2,与(∈--0)dh3呈假整合接触。第一岩性段[(∈--0)dh1]含炭白云质灰岩夹炭质板岩,板状含炭石英岩薄层,部分地段夹含炭灰岩透该层走向上向东含炭白云质灰岩逐渐尖灭,炭质板岩变厚,且石英含量逐渐增多,并在水坪乡以东相变为板状含炭石英岩。与(∈--0)dh2合并为(∈--0)dh1+2。含炭白云质灰岩:灰色,隐晶-细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含量68%;白云石,含量28%;二者呈隐晶状,次有粉尘状炭质,含量4%和少量黄铁矿。炭质板岩:黑灰色,显微鳞片变晶结构,板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鳞片状,含量32%;炭质,呈粉尘状或呈集合体状分布,含量28%。次有褐铁矿、石英。局部褐铁矿较多,含量达28%,形成褐铁矿化炭质板岩。板状含炭石英岩:黑—黑灰色,花岗变晶结构,板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含量92%。次有炭质,呈粉尘状分布于石英颗粒之间,含量6%。微—少量矿物有透闪石、电气石等。含炭灰岩:浅灰—深灰色,隐晶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方解石,隐晶质,粒径小于0.01mm,含量90%。次为炭质,尘点状,含量5%。少量矿物为石英,它形粒状,粒径0.03—0.1mm,并有黄铁矿。第二岩性段[(∈--0)dh2]29以板状含岩石英岩为主,局部夹含炭灰岩薄层及含炭灰质白云岩透镜体。是矿区第二含矿层位。地层沿走向西厚东薄,出露厚度130.6—211.0m。板状含炭石英岩:深灰—黑灰色,花岗变晶结构,板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含量90%。次为炭质,尘点状,含量92%。次为炭质,粉尘状,含量5%。少量矿物为石英。含炭灰质白云岩:灰色,细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白云石,含量78%;方解石,含量15%;次有炭质,粉尘状,含量达5%。少量矿物为石英。第三岩性段[(∈--0)dh3]、第四岩性段[(∈--0)dh4]在小岔口矿区尚未图2-11矿区地质简图3、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dl)30主要分布于矿区边坡低凹地带,为褐黄色含碎石粉质粘土,土体松散,孔隙发育,厚度因地形而异,一般0.5—1m,局部地段大于5m。(二)地质构造矿区为一向南倒转的单斜构造,在鹰嘴崖一带呈弧状转弯。构造线在红滕沟—鹰嘴崖为332°—307°,地层倾向0--45°,倾角15--45°。1、褶皱:矿区位于轿顶山—八角庙—牛头店复背斜之南翼(即倒转翼),地层向南倒转,向北东倾斜,倾角40°左右,使耀岭河群地层覆于洞河群地层之上。矿区范围内基本构造形态为倒转的单斜构造。发育较多的小褶曲。2、断层:矿区内共见规模较大的断层3条,小断层较发育。断裂构造虽然发育,但对矿体影响不大。按其性质特征,主要为一组为平推断层(F4、F7)、一组为正断层(F6)、另一组为逆断层在该区不发育。平推断层及地层被错开,西盘北移,东盘南移,断距25米。F7:展布在中部鹰嘴岩-水平一带之北东,对矿体不起破坏作用,长1400米,正断层F6:展布在矿区中部鹰嘴崖一带,对矿体无破坏作用。长420米,被F7错成两段。西段倾向227°,倾角64°;东段倾向130°,倾角88°。(三)地震月河深大断裂带与茶镇—汉王城—水田坝深大断裂带活动的结果。1561年5月发矿区有震感。从地震的时空分布来看,平利县地震具有持续活动的特点,但震级一般较低,破坏性不大。矿区属相对稳定的地块,场地稳定性较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查知,洛河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四)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全区影响地下水形成因素有岩性、气象、水文、地质构造和地貌。区内共有两31种类型的地下水,即层状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区内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大气降水通过各类岩石的孔隙、裂隙及构造破碎带等渗入地下,在不同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控制下,做垂直运移和水平径流、汇集。当条件适宜时,以泉的形式排泄于沟谷及地形低洼处,或以水平径流侧向补给邻区地下水。因各种类型地下水的含水性、水文地质特征、所处构造、地形、地貌部位的不同,其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差异较大。矿区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唯一来源。因此,大气降水是影响矿床充水的唯一因素。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①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该含水层主要分布在沟脑、平缓山坡、山麓沟口,沟谷两侧及支谷中。主要成份为粉砂土、碎石及砂砾石。该含水层含水性受季节影响较大,雨季流量明显增大,枯水期则含水量极小或不含水,属弱富水性含水层,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小。②基岩风化裂隙水该含水层一般分布在裸露的弱透水片岩、硅质岩的风化壳中。这些岩石经长期构造变动和风化剥蚀作用,风化裂隙较发育,在近地表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形成风化裂隙水(大多为潜水)。分布广泛,埋深浅,由于原岩为一套泥质细系碎屑岩,抗风化能力差,风化裂隙中泥化现象严重,因而其水力联系较差,其潜水位随季节和地形变化不大,属极弱富水性。从对开采平硐的调查情况看,施工的PD1、PD2、PD3、PD4平硐,标高均位于800m以上,平硐内表现为硐壁滴水,水量很小,硐内涌水量<0.1L/S。(2)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矿区地下水属于潜水埋藏,断裂带附近局部具承压性质。由于地形高差大,岩石赋水性弱,因而地下水水位高程变化大。(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受地形地貌影响作用明显。从宏观条件来看,其径流方向基本与地表水水流方向一致,地表水分水岭大体上为地下水分水岭,山岭与山坡地带主要为地下水补给径流区,河谷地带主要为排泄区。由分水岭向河谷区地下水位由深变浅,矿区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局部地段受32地表水补给。其补给条件与强度又受次一级地貌条件~山地的切割强度、地形坡度、构造特征~断裂构造发育程度、性质,以及地层岩性和风化程度的严格控制。由于矿区地形切割较深、坡降大,有利于自然排水,绝大多数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排出矿区,只有少数渗入地下,矿区补给区和径流区基本是一致的。(4)地表水及地下水动态根据收集长观资料分析,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动态均受降雨量大小及补给条件支配,其中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滞后约3天左右。①地表水动态区内主要地表水系径流量月平均流量7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洪峰大约在大雨或暴雨过后数小时即可到来,雨停1-2天洪峰消失,动态随大气降水的变化而变化显著。该区地表水在丰水期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枯水期则主要排泄地下水。由于该区地形坡降大,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地表水的绝大部分排出矿区,地表水对矿床的开采影响不大。②地下水动态根据同一矿带矿区的水文资料反映的河流动态长期观测的结果可知,矿区地下水水量、水位的变化与降水接近同步,地下水动态变化略滞后于降水2天左右,丰水期多集中在6、7、8、9月份。综上所述:本区矿床属裂隙潜水渗水为主要特征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第Ⅰ类型)的矿床。(五)工程地质1、矿区工程地质岩组划分根据地层分布情况,依据各种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成层条件及厚度变化情况将矿区地层岩石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岩组岩组(表2-1)。各岩组工程地质特征简述如下:表2-1工程地质岩组划分表工程地质岩组岩性层状坚硬岩工程地质岩组包括寒武—奥陶系洞河群第一岩性段[(∈-O)dh1]、寒武—奥陶系洞河群第二岩性段[(∈-O)dh2],岩性为含炭白云岩、板状含炭石英岩、含炭细晶灰岩、细晶灰岩等。层状软岩工程地质岩组震旦系耀岭河群(Zayl):岩性为绿泥钠长绢云片岩、绿泥石英绢云片岩、含黄铁矿绿泥石英绢云片岩。松散堆积工程地质岩组第四系Q4:冲洪积、残坡积物(1)层状坚硬岩工程地质岩组:包括寒武—奥陶系洞河群第一岩性段[(∈-33O)dh1]、寒武—奥陶系洞河群第二岩性段[(∈-O)dh2],岩性为含炭白云岩、板状含炭石英岩、含炭细晶灰岩、细晶灰岩等。出露地表的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好,遭受风化后强度降低,遇水后岩石强度基本不变。属硬质岩体,完整性系数0.75-0.5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属于Ⅰ~Ⅱ类。(2)层状软岩工程地质岩组:包括震旦系耀岭河群上岩性段(Zayl3)和中岩性段(Zayl2),岩性为绿泥钠长绢云片岩、绿泥石英绢云片岩、含黄铁矿绿泥石英绢云片岩。出露地表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差,遭受风化后强度降低,遇水后岩石强度降低。属软质岩体,完整性系数0.75-0.5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属于Ⅱ~(3)松散堆积工程岩组:主要由褐黄色冲洪积砂砾石(Q4apl)和残坡积碎石土(Q4del)组成。冲洪积砂砾石层(Q4apl)分布于沟谷之中,砾石多呈次棱角状、亚圆形,由各类板岩、灰岩和石英脉组成,密实度较大,单粒结构,交错层理构造发育,稳定性良好。残坡积碎石土(Q4del)分布于山梁、鞍部、斜坡及其它负地形等宽缓地带,其中碎石发育,棱角分明,土质疏松,压缩性较强,单粒结构,无层理构造,沿下卧基岩倾斜面易产生滑动现象。2、结构面特征矿区发育的Ⅳ级结构面节理稀少,节理间距数米~数十米,产状陡,大部分节理被石英石充填胶结而愈合。3、岩体风化带性质风化破碎带一般分布在岩体的表层,风化作用使基岩表层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体呈散体~碎裂结构,裂隙发育。矿区岩体强~中等风化带厚度为2.0-7.50m,4.8m。综上所述,矿床与围岩稳定性良好,岩石坚硬完整,无软弱夹层产出,矿床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六)矿体地质特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圈定矿体1个,编号为Ⅰ号。呈似层状赋存于寒武—奥陶系洞河群(∈--0)dh1地层中,现将矿体特征叙述如下:Ⅰ号矿体:出露于鹰嘴岩一带,东起鹰嘴岩,西至小岔沟,赋存于寒武—奥陶系洞河群(∈--0)dh1+2含炭灰质白云岩中,矿体地表长度880米,出露标高34980—810米,控制长度560米,赋存标高790-980米,呈似层状。矿体厚度BaSOBaCO-55°,。矿体西北端被F4破坏,受构造影响,在鹰嘴岩处转折,形成上下重迭,且矿体倾向与坡向基本一致,而受沟谷切割之后,矿体被剥蚀露出底部(顶部)岩石,使矿体在倾向上出现不连续。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1、平利县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GDP)99.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0.69亿元,第二产业69.9亿元,第三产业19.03亿元。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74万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1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利县水、土地、林地、矿产等资源环境条件优越,适宜种植绿色产品的土地面积262.59平方千米,县内土壤及水质检测含硒量明显较高,有利于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种植。累计探明重晶石矿储量1090万吨、黄铁矿储量3200多万吨、板石储量1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455万立方米、煤炭主要矿点16处,可为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2、洛河镇面积3.5万亩,水田4700亩。2018年完成规模以上降雨量1000毫米,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水资源极其丰富,是汉江一级支流黄洋河的发源地。矿产生物资源丰富。有高品质重晶石、硫铁矿、板石等矿产,储量都在数千万吨以。有大鲵、雉、果子狸等珍稀保护动物20余种。全镇有优质黄姜种源基环境,使洛河具备了大开发、大发展潜能和基础。35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自1993年建矿至2015年累计产值5600万元,上缴利税1400万元,年平利润100余万元,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根据现场考察结果结合在平利县国土资源局收集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矿产资源规划图等资料,矿区总土地面积0.2558hm2,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水田、旱地、有林地、村庄、采矿用地,其中水田和旱地全部为基本保护农田。各地类面积见表2-2。表2-2矿区土地利用现状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hm2)占总面积比例(%)备注010101水田0.16180.63基本保护农田0103旱地0.19990.78旱地3.592814.05基本保护农田030301有林地18.372571.820307其它林地20755811060602采矿用地1.0193.98070702村庄0.15850.62合计25.58通过调查,矿山取得矿权以来,主要通过PD1、PD2、PD3、PD4对Ⅰ号矿体进行开采,形成了1个工业场地、2个堆渣场、1座炸药库及矿山公路等,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压占损毁(图2-12、2-13),对原有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坏。主要损毁土地类型为有林地和采矿用地,已损毁土地面积2.4039hm2,不涉及基本保护农田,损毁类型主要为压占,损毁程度为重度(表2-3)。矿区土地为洛河镇水坪村集体所有,属当地村民使用经营,权属清楚。表2-3项目区已损毁土地地类面积统计表(0301)(0602)36图2-12炸药库压占土地图2-13工业场地压占土地五、矿山及周边其它人类重大工程活动矿区地处大山深处,矿山及周边没有重要的输变电设施;不在国家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无退耕还林地、无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植物,无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较显著。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主要包括村级公路、梯田和少量的民房建设及采矿工程。(一)村级公路矿区内居住的群众修建的村级公路呈东西向从矿区北部通过,宽约5m,过境长度约为0.5km(图2-14)。修建公路时沿沟道切坡开挖山体,局部形成小规模峭壁(致灾地质体)。2014年以来,未出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村级公路占用了部分有林地,破坏了植被,对地形地貌景观的改变程度轻微。(二)民房建设矿区范围内有4户村民,共有4处民房建设区,全部为土坯结构,矿区北部中7栋为砖混结构(图2-15)。房屋的修建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轻微改造,对土地资源及地形地貌造成了破坏,但影响面积较小。(三)耕地八九十年代矿区附近居民为了生活在矿区内修建了少量的坡地及梯地,星散状分布于矿区范围内的缓坡地带(图2-16)。未见垮塌现象,水土保持效果明显。大多已退耕还林,对地形地貌景观的改变程度轻微。372-14村级公路(镜向WS)图2-15民房(镜向NW)(四)采矿工程矿山自取得矿权以来,主要通过PD1、PD2、PD3、PD4对K1矿体进行开采,共形成了1处工业场地;2处堆渣场;1处堆矿场;1座炸药库及矿山公路等。采矿开挖的硐口,堆渣场内的弃渣、采矿工业场地、运输道路工程破坏了矿区的地形地貌景观,压占毁损大量林地,对矿区地质环境和林地资源破坏较严重。总之,区内人类工程活动较为强烈,主要表现在对原有地表形态的改变与破坏,对其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六、矿山及周边矿山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一)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方案概述及执行情况2015年12月陕西平利辛集利红重晶石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陕西地质工程总公司编制《陕西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1、内容概述(1)陕西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设计利用资源量19.74万吨,万吨,开采规模为5万吨/年,设计矿山服务年限为5.0年。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本方案的服38(2)陕西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为小型矿山,评估区重要程度为一般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规定,确定评估精度为三级;评估区范围囊括了采矿证边界、工业场地、堆渣场等矿山设施,评估区面积0.8585km2,为采矿证面积的3.36倍。调查范围是在评估范围的基础上向外拓展150~200m,调查区面积km09倍。(3)现状评估结论:评估区内现阶段未发现各类地质灾害;矿部、硐口堆渣场、矿山公路对该区段的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较严重;矿业活动对含水层影响和破坏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较严重;对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较严影响较严重区面积为0.0411km2,占评估区面积为4.8%;较(4)预测评估结论:矿业活动加剧、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工程建设用地遭受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加剧、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危险性中等。未来矿业活动对地形地貌、土地资源、地下水影响和破坏较严重。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面积约为0.1126km2,占评估区面积km(5)根据陕西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地质环境影响的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以矿山工程和矿业生产的功能分区为基础,结合恢复治理的难易程度、拟采取的措施及可操作性等,将陕西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区域分为次重点防治区(ⅡZ)和一般防治区(ⅠZ)2个级(6)针对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重晶石矿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结论,在次重点防治区内布设了防治工程。主要工程手段为拦碴坝砌筑、削坡整平、土方回填、植被恢复、污水沉淀池等。(7)陕西省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投监理、费用为12.17万元;建设工程管理费为6.08万元。(二)原方案执行情况矿山未做系统的复垦复绿工作。39(三)周边矿山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平利县八仙石煤矿已对位于化龙山保护区内的损毁场地进行了复垦,恢复地类为有林地,其复垦用土来源于镇坪县城居民点建设开挖的表土,覆土厚度40cmcm。现场调查华山松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复垦效果较好,本矿山复垦时可作为参考。40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于2018年9月22日~28日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场调查首先是对矿山自然地理、矿区地质环境条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土壤植被分布、土地利用现状与权属等进行调查。①对现状下矿山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及地质环境破坏场地与设计场地的位置、范围、损毁方式、程度、植被、土地类型情况进行了测量、描述,并采集了相应的影像、图片资料;②对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主要是调查附近地表水情况、矿山生产与生活用水情况、岩层产状裂隙发育、边坡稳定性情况,利用罗盘测量与米尺测量;③对矿区周边经济状况与土地资源情况调查,主要是调查询问与搜集资料,互相对照分析。其次是进行公众调查。采用走访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土地权属人对土地复垦利用方向的意图,以及对复垦标准与措施的意见,初步选定了土地复垦标准、措施,明确了土地复垦目标。见表3-1。在方案编制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土地权属人进行公众调查,并广泛征询土地复垦义务人、政府相关部门、土地使用权人和当地村委会的意愿,从组织、经济、技术、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最后依据方案协调论证结果,确定土地复垦方向与复垦标准,优化工程设计,完善工程量测算及投资估算,细化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安排以及资金、技术和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等。表3-1方案编制工作量一览表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资料收集相关资料收集套野外调查调查面积km21.0342评估面积km20.7654调查路线km6.8调查点点2视频资料分钟7拍摄图张96幅6报告编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份1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1、评估范围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为0.2558km2,41开采矿种为重晶石,矿区范围内共圈定了一条矿体。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有关要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范围应包括采矿登记范围和采矿活动可能影响到的范围,评估区范围应根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结果分析确定。根据矿山活动范围和矿区地形特征以及开采方案设计规划的工程,同时考虑弃渣影响范围。评估范围将矿山活动和地质灾害点等影响到的范围纳入该区。因此评估区范围是在矿区各类场地范围的基础上外扩100-200m,囊括了矿体分布区、堆矿场、堆渣场、硐口、工业场地、炸药库等矿山设施以及矿业活动可能影响到的区域,评估区面积0.7564km2,为采矿证面积的2.96倍;调查范围是在评估范围的基础上向外拓展50-100m,调查区面积1.0342km2,为采矿证面积的4.04倍(图3-1)。图3-1调查区、评估区范围示意图2、评估级别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33-2011),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级别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及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等综合确定。42(1)评估区重要程度评估区内有约0.5km的村级公路通过,公路两侧有少量居民点,人类活动不频繁;无重要建筑设施和重要的水源地;地方政府未设置自然保护区,85%以上为荒坡地,个别地段有少量耕地分布,且项目区现已损毁的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因此,根据《规范》附录B划分标准,确定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表3-2)。表3-2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重要区较重要区一般区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中居住区;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住区人口在200人以下;分布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施;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较重要建筑设施;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紧邻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较重要旅游景区(点);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有重要水源地;有较重要水源地;无较重要水源地;破坏耕地、园地破坏林地、草地破坏其他类型土地注: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原则,只要有一条符合者即为该级别。(2)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矿体顶底板围岩由灰岩、片岩构成,稳固性较好;评估区断裂构造较发育,断裂带对矿体形态破坏较大,矿区构造属中等;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少,危害性较小;地形较复杂,地形坡度一般20-35°,部分在40°,相对高差大,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多为斜交。对照《规范》附录C.1《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表3-3),确定平利县水坪重晶石矿小岔口矿区的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级为中等。表3-3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复杂中等简单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矿坑进水边界条件复杂,充水水源多,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密切,老窿(窑)水威胁大,矿坑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0m/d,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容易造成区域含水层破坏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附近或以下,矿坑进水边界条件中等,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中等,补给条件较好,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有一定联系,老窿(窑)水威胁中等,矿坑正常涌水量3000~10000m/d,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较容易造成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矿坑进水边界条件简单,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差,补给条件差,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矿坑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m/d,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可能性小43表3-3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表复杂中等简单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碎裂结构、散体杰构为主,软弱岩层或松散岩层发育,蚀变带、岩溶裂隙带发育,岩石风化强烈,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大于10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差,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差矿床围岩岩体以薄-厚层状结构为主,蚀变带、岩溶裂隙带发育中等,局部有软弱岩层,岩石风化中等,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5~10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中等,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中等矿床围岩岩体以巨厚层状-块状整体结构为主,蚀变作用弱,岩溶裂隙带不发育,岩石风化弱,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小于5m,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好,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好地质构造复杂,矿层(体)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大,断裂构造发育或有活动断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