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心理治疗_第1页
人际心理治疗_第2页
人际心理治疗_第3页
人际心理治疗_第4页
人际心理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际心理治疗赵静波 季建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11(2000)01-0058-04ABriefIntroductiontoInterpersonalPsychotherapyZHAOJingbo(YuebeiThirdPeople’sHospital,Shaoguan)psychotherapy(IPT)isarelativelynewkindofwhichdevelopedin1970’sbyklermanetal.Practiceandresearchhaveproveditscurativeeffectstoemotionaldisorders.Thisarticleaimstobrieflyintroductthepracticaltechniquesandsomerelevantclinicalissues.Keywords:Interpersonalpsychotherapy,Emotionaldisorders▲人际心理治疗(IPTKlerman1970治疗(CBT)1980IPTIPT人际心理治疗的特点IPT1~250~6012~20IPT时间限制IPT用于急性期治疗时,要求过去习惯于长程治疗的心理治疗师作自我调整直接、积极的观点以采取积极鼓励、尝试多种选择,并在适当的时候直接提供建议等方式。另外,角色扮演对病人建立新的人际交往模式通常也是有帮助的。IPT人际心理治疗在临床上可以由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的治疗师操作和应用,不IPT“此时此地”。的进步和成功给予表扬是合理的,这并不意味着治疗师“站在病人一面”。见,在IPTIPT接受过认知行为治疗(CBT)IPTIPTCBTIPT体上结构较少,分项解决程序和正式的家庭作业少。一种特殊的技巧侧重于心理治疗的一个方面。正如精神动力学方法能帮助IPTIPT式。人际心理治疗的过程IPT1~3IPT际关系缺乏;治疗后期为回顾治疗的全过程,巩固疗效并准备结束治疗。治疗初期或贝克抑郁问卷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以及向病人说明抑郁症的严重性。人际问卷:弄清楚病人过去重要的生活事件和现在的关系,制定一个值、人际功能失调模式及履行承诺的程度,知道病人在人际交往中期待什么?信赖谁?在抑郁发生前和抑郁期间关键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般应作为治疗选择中最后要解决的问题。IPT少人际交往动机等情况。ParsonsIPT些所谓的实际问题治疗师可以从医学的角度给予解释。与其人际交往方式有关。另外,对治疗没有信心也是抑郁症的一个表现。IPT种情况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而较少有时间担心。另外,在治疗过程中也可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治疗中期发生过什么吗?”这样提问可使治疗的重点集中在“此时此刻”,病人有两种回发生过吗?病人做了些什么?治疗期间要改变什么方面的问题?”如果病人叙述一个事件,则询问他的情感反应怎样?一句话,此治疗阶段的关键是找出病人在人键点。当然,四个人际问题都有不同的处理策略。IPTHIV权力。动员病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避免被更深的伤害,增强自信。角色变化:广义的社会角色变化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变IPTIPT治疗后期IPT维持治疗FrankIPT1~211IPT总 结IPTIPTHIT16治疗。师应该说明结束有时是悲伤的时刻,尤其他们在一起工作的非常好并且取得成IPT作者单位:赵静波(广东粤北第三人民医院,韶关,512200)季建林(上海医科大学中ft医院,上海,200032)参考文献:[1]KlermanGL,WeissmanMM.Newapplicationsofinterpersonaltherapy.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atricPress,1993[2] MarkowitzJC.Psychotherapyofthepostdysthymicpatient.ofPsychotherapyPracticeandResearch,1993,2(2):157-163[3] KlermanGL,WeissmanMM,RounsavilleBJetal.psychotherapyofdepression.NewYork:BasicBooks,1984[4] FrankE,KupferDJ,WagnerEFetal.Efficacyofpsychotherapyasamaintenancetreatmentofrecurrentdepression.ArchivesofGeneralPsychiatry,1991,48:1053-1059[5] MarkowitzJC.Psychotherpayofdysthymia.AmericanJournalPsychiatry,1994,151:1114-1121[6] FairburnCG,JonesR,PevelerRCetal.Psychotherapyandbulimianervosa:Longer-termeffectsofinterpersonalpsychotherapy,behaviortherapy,andcognitivebehaviortherapy.ArchivesofPsychiatry,1993,50:419-428[7] MufsonL,MoreauD,WeissmanMMetal.Interpersonalfordepressedadolescents.NewYork:GuilfordPress,1993[8] 季建林,徐俊冕.人际心理治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276-278收稿日期:1999年7月与一个考试焦虑者的心理治疗对白[编者按] 为便于青年心理治疗者学习,经作者同意现将“与一个考试焦虑者的心理治疗对白”原文及审稿人(一位有经验的心理治疗专家)的意见及批注全文刊登(括弧的内容),希望读者和作者一起研讨心理治疗的经验和注意事项为提高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成效而共同努力。唐登华 胡庆菊小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现临近高考,近二个月来,她精神紧张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而不得不来找医生咨询。“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不停地开小差,总想一些没有必要的事,看到身边的不能集中注意听讲,复习时看了前面的内容则忘了后面,有时一段内容看了好几虽然我们学校是重点中学,但这样下去我担心考不上大学,您能帮我集中精力学习吗?”“一节课五十分钟,你有多少时间在开小差?”我问道。“大概十分钟吧。”“你希望能达到什么样程度?”“当然一点不开小差最好。”“你认为有可能达到吧?”“当然,我看别人都在全部精力地投入学习,为什么他们不开小差呢?”“你问过他们吗?”“没有,看他们那么专注地学习,即使有分神的时候也是偶尔出现。”(对病人这种想法,治疗者没有随即加以讨论,让病人明白,想当然是可以的,并不等于事实。)“你是怎么开小差的”“比如,听课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别人的成绩都超过我了怎么办?又如:我现在住校,周末回家,路上坐车半小时,本来安排好在车上的半小时背多少题,但经常是因为外面的一些事而分神,上次回校时,车上两个人因为挤车而打了起来,结果使我控制不住地注意他们,耽误了二十分钟时间,这二十分钟多宝贵呀?”“车上别的乘客有注意他们打架的吗?”“当然,大家都在注意,但我与他们不一样呀,时间对我来说太宝贵了。”“满车的乘客只有你一人时间宝贵吗?”“当然不是,但我没有资本开小差,上不了大学就没有前途了。”小王是一个普通工人家的孩子,上有两个姐姐,她是家中老小,父母宽厚待十多人中的前十名,高中时调到重点班,竞争更为激烈,成绩由前十名下降到十12从以上了解到的情况中不难看出,日益增加的学习压力,竞争的不断加剧,使生性好强的小王不断给自己加码,(问题不在“好强”,而在于好强又输不起)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时间,睡眠时间也缩短,她要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在她看来,自己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精力投入,可以不受干扰地将自己精力百分之百地用在学习上,即使是在嘈杂多事的公共汽车上,身边有人打架,她还要求自己能够专注地背题,可见她苛求自己到了何种程度。她还认为,自己成绩的好坏,在班中的名次,完全应该由自己负责,只要自己不断地增加精力投入就完全可以保而恰巧这些是我们的主观意志不可能完全地把握的,无形之中,她给自己制造了遭受挫折的条件,也可以这么说,她精力不集中正是将精力用至极点的表现。如果真如你所说,将所有精力全部用到学习上,你会考到前几名?”“我觉得考前三名没问题。”“也就是说,别人的真正实力都没有你强?现在他们考得比你好是因为你没有发挥正常水平而他们都能毫不费劲地全部精力投入学习?”“……也不一定。”小王有点犹豫地说。“你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比别的同学如何?”来看,我是最多的了。”“看来你已尽了自己所有的努力,更不是存心不集中精力学习,而是无能为24学习效率的各种因素,而不要引到“尽了力”、“问心无愧”这上面去。)“是的。”问心无愧了。”“是这样,但我虽然尽了力,成绩上不去也不行呀?”“那怎么办呢?”“所以我要找心理医生帮忙。”“我们也希望能帮你,但主要靠你自己的配合与努力了,假如改变不了,维持现状行不行?”“如果没有办法只好如此了。”“根据你以前的经验,如果整天为不能将所有精力放在学习上而着急,并一味增加学习时间,减少睡眠与休息,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好像越来越糟糕。”“看来为此事着急,不断给自己加压,会适得其反?”“是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着急呢?”“好像做不到不着急……”“好,假如我们换一个态度,不管成绩怎么样,脒精力状态如何糟糕,我们先接受现状,因为你已尽了力,也不是存心如此,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他人,问心无愧了,精神状况如何?成绩怎么样?那是老天爷的事了,这样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不能怪老天爷,而是病人自我苛求、过分紧张。)“可能会轻松一些。”7080607080“能。”“也就是说,过分想考好时反而考不好,不特别在意成绩者反而考得更好,正如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无所不为’,越想追求某种结果反而达不到,而真正做到‘无为’则在无意中什么都得到了。你越想专心精力学习则越易开小差,越想考到前十名,名次越落后,越想不紧张越易紧张,其实,世界上的事有很多是我们无能为力的,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春天不会因为我们的留恋而不逝去,太阳也不会因为我们的意志而改变升起的方向,客观世界如此,我们的主观内部同样如此,不管你承认与否,我们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心理现象,什么时候开小差?冒出什么样的念头?出现什么样的欲望常常是不由我们主观意志所控制的,青春期后就会对异性有欲望,受到批评就不高兴,考试比赛时就会紧张,这些都不会因为我们不喜欢它就不出现,对你来说在公共汽车上,身边有人打架,你的注意力就会被转移,学习之时,尤其是在紧张疲劳之时会开小差,这是必然的,对你如此,别人同样也如此,一个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将精力用在学习上,你可以去问问你的同学、老师、父母,只要他们告诉你实话,都会承认有注意力不集中之时,我个人20-40100%用在学习上,那么考出来的成绩将是极其超常的水平。有人预测我们人类只发挥了大脑的极少部分能力,如能将所有潜能全部发挥出来将是异常惊人的。(这种说法是可以反驳的,人和其他生物一样,都必需留有一定“潜力”或后备力量,全发挥己所有能力的超人吗?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更是主观意志不可能完全控制的,她与你的智力,客观心理素质,考试时的心理生理状况,老师出题的偏好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是你主观负不了责的,你只要做到不过于贪玩,注意平时的学习技巧及生理心理规律,不打疲劳战,劳逸结合,在生理及心理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投入学习时间,至于考试成绩如何则要听天由命了(此话对孩子说欠妥),也就是多注意过程,少注意结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认命时就认命吧,但事物是辨证的,如果你真能做到这样,那么往往能考出你的正常甚至超常的水平,亦即达到‘无不为’。如能将这种态度应用到你生活的其它方面,那么你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心理更健康,生活更愉快!”……考试焦虑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通过心理治疗使他们了解到什么是主观能控制的,什么是主观不能控制的,从而使他们做到顺应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这个学生经过五次治疗,症状基本消失,顺利考上大学,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批注报告说,“这个学生经过五次治疗”,但记录的似乎只是一次谈话的经过,既看不出每次治疗病人有什么体会收获,也看不出治疗的逐渐深入和病人的逐渐进步,应该把五次治疗的经过和病人的反应都加以报告。“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解释既欠通俗,也不准确。文章说“‘无为’则在无意中什么都做到了。”这样的解释是不准确的:看书、做作业等决不是“无意中什么都做到了。”“多注意过程,少注意结果”这话不容易为一位高中学生领会,实际上,为分数和高考而学习的中学生很难真正领会和做到这一点,同样,要一位中学生真正降低学习效率、降低学习兴趣和降低自我调节能力;而劳逸结合、适度紧张而愉而是治疗者加在病人心上的,这不符合心理治疗原则,很可能病人只是怕考不上大学“没有前途”,或者怕丢面子(不是内疚而是耻感)等等。还有一些意见直接写在文稿上面了。(即括弧内的内容)唐登华胡庆菊)认识-领悟疗法治疗性心理障碍一例任丽平 赵宝然1178311跟他们在一起有依靠感、安全感。11SCL-90280,3.38之间,精神科检查未见明显阳性和阴性症状。G46XY常。依据患者的症状及认知水平,拟用认识-领悟疗法改变患者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转移性爱对象的目的(3,4,5)。7、8童年时的男孩女孩都会对异性解剖结构的差异和行为方式的不同产生好奇心理,那个年龄阶段的性心理是朦胧的,不成熟的,玩的是性游戏,这种解释,你能接受吗?患者:我认为不完全是。我和母亲在一起,彼此都很客气,总好象在我们之间隔着一层什么东西似的,好象没什么感情,我有话愿意跟妹妹讲,我认为她是我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人,同时也是最关心我的人。医生:当你向妹妹提出性要求时,她的态度是怎样的?患者:她半推半就。医生:你姑姑的态度呢?患者:她也是半推半就。这种局面了。患者:……。医生: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暂时不好回答,那么,思考以后再作回答,我们下次再谈。患者在反馈材料中写到:上次谈话后,我的认识有所改变,医生问是有所领悟,答应回去好好地想一想。童时期。41—2动了,我对目前的治疗效果很满意。患者经过二个月的住院治疗,痊愈出院。出院时SCL-9068。其0.420.65症状无复发。讨论 本例患者按“乱伦”入院。由于在诊治中未被证实有实际性交事实故仍按性心理障碍诊断不影响治疗乱伦(incest)属于少见的一组性变态中的其它类型(1)。有学者提出(2)素质性乱伦约占人口的百万分之一、二,而境遇性乱伦发生率为万分之一、二。由于乱伦者或对方难以启口或不愿暴露实情,所以实际数字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