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构成具备两个特点课件_第1页
比喻的构成具备两个特点课件_第2页
比喻的构成具备两个特点课件_第3页
比喻的构成具备两个特点课件_第4页
比喻的构成具备两个特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喻的构成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二是本体和喻体必须具备相似点。(二)辞格的运用1.几类辞格的含义、特点

(1)比喻。就是打比方,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本质不同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就是比喻。比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本体,所要说明的事物;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比喻主要分成四类: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喻词“像、②暗喻,又称隐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喻词“是、变成、等于”等。③借喻,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和喻词。④引喻,本体、喻体出现,喻词不出现,一般用并列的句式表示二者的比喻关系。

(2)借代。是借相关物代本体的一种修辞格,它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借甲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有的用特征、标志代本体,如:“‘老拴,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有的用牌号、作者代本体,如:“买瓶景芝。”(代景芝白干)“学点鲁迅。”(指鲁迅著作)有的用具体代抽象,如:“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小米”代“军需供应”,“步枪”代“武器装备”)有的部分代整体,如,“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一切东西”)有的用结代原因,如:“他们看见农民的梭镖就发抖。”(“发抖”代“害怕”)

(3)比拟。指根据想象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有的是拟人,如:“春风放胆束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有的是拟物,如:“……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4)夸张。指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或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的扩大夸张,如:“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有的缩小夸张,如:“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有的超前夸张,如:“农民们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5)对比。指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也叫对照。有的两体对比,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一体两面对比,如:“头发梳得光,脸上搽得香。只因不生产,人人说她脏。”(11)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听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12)反问,是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表达肯定的内容,如:“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的青青翠竹呢?”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表达否定的内容,如:“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忘怀呢?”

(13)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有的是谐音双关,如:“遭殃军刮民党,又是夺来又是抢。”有的是借义双关、如:“扎根千尺土,叶上苍梧云,平生近红日,萧萧金石声。”表面写植物,实质写周总理的崇高品德。

(14)拈连,指甲、乙两事物连起来叙说时,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的用于乙事物。有的是直接拈连,即不借助于其他修辞手法同甲事物相连。如:“好哇,大风,你就使劲的刮吧!刮来个丰收的好年景,刮来个富裕的好日子。”有的是间接拈连,既要借助其他辞格同甲事物相连。如:“雷锋如一座光芒万丈的金塔,矗立在共产主义的思想高地。”先比喻为“金塔”,后拈连出“矗立在共产主义的思想高地”。

(15)顶真,是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下一句的起头,前后句子首尾蝉联,上递下接,又叫联珠。如:“茵茵牧草绿山坡,山坡畜群似云朵,云朵游动笛声起,笛声悠扬卷浪波。”“咱们做的事越多,老百姓就来得越多;老百姓来得越多,人们的力量就越大。”借喻和借代(共同点是都不出现本体,只出现喻体、借体。但是它们有明显的区别: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性,没有相关性;可以变换成“……像……”的明喻形式。例如:“他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花朵”和“孩子们”有相似性,美丽、可爱、充满着希望,没有相关性,二者没有具体的关系。可以变换成明喻:“孩子们像祖国的花朵。”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有相关性,没有相似性;不能变换成“……“……像……”的明喻形式。例如:“前面一群红领巾在作游戏。”“红领巾”代“少年儿童”,少年儿童佩带红领巾,二者有相关性,但无相似性,也不能变成:“少年儿童像红领巾。”)对比和对偶(区别是:对比是要求意义上的对比、对照,以突出矛盾,明辨是非,在结构形式上没有具体要求。例如:“有些人怕敌机轰炸,惶惶不安孟泰却卷起铺盖,搬到高炉下边去住。”“有些人”和“孟泰”对比。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例如:“建筑史上极品,桃花源里人家”。值得注意的是,对偶中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辞格的兼属现象。例如:“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2.相关辞格的区别排比和反复(区别是: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起到增强气势的修辞作用。例如“两岸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的字面的重复,起到强调突出的修辞作用。例如: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反复出现。再如:“革命斗争的烈火映红了长江,映红了安源,映红了井冈山,映红了二万五千里草地雪山,映红了陕北、华北、中原、江南。”这里是排比和反复兼用的例子。“映红了”是时反复,它所关涉的分句是排比,起到了强调突出和增强气势的两种作用。)双关和拈连(双关利用语音、语义条件,同一语句具备明暗两重意思,一般以暗含义为主。例如:“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表面是小船走水路离开家乡,实际是自己走自己的人生的路。拈连是借甲事物把有关词语顺便拈用到乙事物上。例如:“蜂蜜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甜蜜的生活。”)指一个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如“①一站站灯火扑来,②象流萤飞走;③一重重山岭闪过,④似浪涛奔流。”整个句子是对偶,包含前后两个比喻,①③分句又是比拟。有时候,连用、兼用和套用同时出现。如:“一盏盏矿灯,象一颗颗晶亮的星星。缀满了矿井;一盏盏矿灯,像一个个明亮的红灯,在地心游行;一盏盏矿灯,象一朵朵细绚烂的鲜花,开在黑宝石中间。”从整句看,连用三个比喻,是同类辞格的连用;从词语看是反复,从句式看是徘比,是辞格的兼用。从整句的内部看,三个比喻是被包含的,是反复、排比内套用比喻;“在地心游行”是比拟,“开在黑宝石中间”是比喻(借喻),是在比喻内又套比拟和比喻。(3)辞格的套用

秋到葡萄沟(比拟),珠宝满沟流(比喻、夸张),亭亭座座珍珠塔(比喻),层层叠叠翡翠搂(比喻,以上两分句对偶)。轻些走,“玫瑰紫”刚刚吃醉酒(比拟、借代);且留神,小心“马奶子”蹭身油(夸张、借代,以上两分句对偶)。瞧!车车马马哪里去(设问)?葡萄沟村庆丰收。听!园林深处什么响(设问)?一曲欢歌拂(fu)绿洲(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