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完整资料)_第1页
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完整资料)_第2页
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完整资料)_第3页
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完整资料)_第4页
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完整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地表水水域分类及相应的水质指标(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1。水域分类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2.水质标准

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序号分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标准值项目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2pH值(无量纲)6~93溶解氧≥饱和率90%(或7.5)65324高锰酸盐指数≤24610155化学需氧量(COD)≤1515203040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346107氨氮(NH3-N)≤0.150。51。01.52。08总磷(以P计)≤0.02

(湖、库O。01)0.1

(湖、库O.025)0。2

(湖、库O.05)0。3

(湖、库O.1)0.4

(湖、库O。2)9总氮(湖、库.以N计)≤0.20。51.01。52。010铜≤0.011.01。01。01.011锌≤0.051。01.02。02.012氟化物(以F-

计)≤1。01.01.01。51.513硒≤0.010。010。010.020.0214砷≤0.050。050.050。10.115汞≤0。000050.000050。00010。0010.00116镉≤0。0010.0050.0050.0050.0117铬(六价)≤0。010。050.050.050.118铅≤0。010.010.050.050.119氰化物≤0.0050.050.020。20.220挥发酚≤0。0020.0020.0050.010.121石油类≤0.050。050.050。51。0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20。20。30。323硫化物≤0.050。10.20.51.024粪大肠菌群(个/L)≤2002000100002000040000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序号项目标准值1硫酸盐(以S0计)2502氯化物(以C1计)2503硝酸盐(以N计)104铁0.35锰0。1水质监测3.1本标准规定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分钟,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3.2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布点、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3.3标准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应优先选用国标规定的方法,也可采用ISO方法体系等其他等效分析方法,但须进行适用性检验.地表水、景观水和黑臭水体标准对比分析1.三个标准中的相同指标(1)溶解氧(单位:mg/L)三个标准中均含有溶解氧指标.与地表水标准相比,景观水标准是从地表水Ⅲ类开始的,即地表水标准Ⅲ类即可满足景观水要求;而黑臭水体是在地表水标准劣Ⅴ类之后开始的。表1溶解氧指标对比地表水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7.5≥6≥5≥3≥2景观水A类B类C类≥5≥4≥3黑臭水体轻度黑臭重度黑臭0。2-2﹤0.2(2)氨氮(单位:mg/L)三个标准中均含有氨氮指标。与地表水标准相比,景观水标准是从地表水Ⅱ类开始的,即地表水标准Ⅱ类即可满足景观水要求,且景观水标准的三类氨氮均是0.5mg/L;而黑臭水体是在地表水标准劣Ⅴ类之后开始的,氨氮浓度远高于另外两个标准。表2氨氮指标对比地表水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0.15≤0。5≤1.0≤1.5≤2.0景观水A类B类C类≤0。5≤0.5≤0.5黑臭水体轻度黑臭重度黑臭8-15﹥152.部分相同指标(1)景观水标准与城市黑臭水体标准重叠部分(透明度单位:m)在景观水标准和城市黑臭水体标准中均有透明度指标。表3透明度指标对比景观水A类B类C类≥1.2≥0。5黑臭水体轻度黑臭重度黑臭0.25-0.1﹤0.1(2)地表水标准与景观水标准重叠部分两者共同的指标有: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磷、铜、锌、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3.其他部分氧化还原电位是唯一在城市黑臭水体标准中提到的,其余两个标准中均没有.附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附表2: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附表3:城市黑臭水体分级标准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广州大学内水质监测监测目的对校园教学区,主要是实验楼区域的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样进行监测,了解学校实验楼区域的水质现状。学习水质监测的步骤,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并按步实施.进一步熟练常用的水质监测中的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各种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熟悉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的各项标准,并学会运用其来评价水质,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基础资料的收集本次监测选取了校园网主场至生化实验楼区域水域进行监测.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地形地貌广州大学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靠珠江两岸地,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小岛总体地形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广州大学位于岛的西部,坐落于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有着树枝状般的水系。气象广州大学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有着温暖多雨、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其年平均气温约为21。8℃,一年中7月、8月的温度最高,1月最低,绝对最高气温约38.7℃.平均年降雨量为1699.8毫米,水文广州大学城位于珠江、冻僵溪流的交汇区上,该区域河段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为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潮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潮汐周期为半个月,即15天.每年的1~3月份平均潮位较低,6~9月份较高。各月均值之间差值一般只有0。2米左右,变化较小.监测河段概况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平均宽约4.5m,平均水深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主要受到这两处污染源的影响。此河段是人工河段,包括河流的河床、两岸的植被、河流的流水量以及河流的污染等,都是有人类活动主导的,其生态系统也极大地收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已非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及水样采集检测断面结合实际的调查情况,设计3个检测断面,如下图:设计如图A、B、C,三个监测断面采样点位的确定由于研究的河流区域没有形成完整的将流水系,所检测的水面宽约5m,水深约为2m,据此,在水面上设一条中弘线,在该垂线上0.5m处设为采样点。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拟定检测时间为2天,用混合采样法,每天分别于早上9:00,中午12:00,晚上18:00采样三次。水样的采集与保存采集的水样为表层水样,采用适当的容器(如塑料桶)直接采集。对测定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等项目进行单独采样。采样结束后,从采集到分析测定这段时间内,采用冷藏法保存待测水样。5、检测项目浊度、色度、水温、pH值、电导率、氨氮、COD(Mn)6、水样监测方法项目检测物质检测方法1浊度浊度仪法2色度稀释倍数法3水温水温计法4pH值复合电极法5电导率电导仪法6氨氮纳氏试剂光度法7COD(Mn)高锰酸盐指数拟采用的评价标准校园环境水属于非人体直接接触的景观用水,本检测方案选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Ⅳ级标准限值作为评价标准。序号项目I类II类III类IV类V类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降温≤22pH值(无量纲)6—93氨氮(NH3—N)≤0.150.51.01.52.04化学需氧量(COD)≤1515203040监测项目及其操作步骤1、浊度—浊度计法(1)仪器的操作步骤:仪器的校准,仪器使用前需进行校正,这一步通常由实验室校准。(2)水样的测定:开机【ENTER】—量程选择【RANGE】—选自动量程【AUTORNG】—信号平均【SIGNAL】—放样品(样品量至少30mL,用绒布揩干样品瓶表面,除去水滴、指纹、油污、脏物等,将样品瓶外壁表面滴一滴硅油均匀浸润,并用软布轻拭,使均匀并无液体状痕迹.注意样品瓶上的三角标志应与样品槽的箭头方向一致)—按确定【ENTER】—读书(稳定后)(3)若读数在仪器量程范围内,可直接读数。(4)若读数超出测量范围,需进行稀释,并用无浊度水定容至100mL。(5)计算:若水样经过稀释,则按下式计算原始水样的浊度:浊度(NTU)=T×100V式中:T-—稀释后浊度值V—-取样体积2.水样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一)仪器♦50ml具塞比色管,其标线高度要一致。(二)测定步骤(1)取100ml澄清水样置于烧杯中,以白色瓷板为背景,观测并描述其颜色种类。(2)分取澄清的水样,用水稀释成不同倍数。分取50ml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管底部衬一白瓷板,由上向下观察稀释后水样的颜色,并与50ml蒸馏水相比较,直至刚好看不出颜色,记录此时的稀释倍数。3.水温测定——温度计(一)仪器♦水温计,测量范围0~+100℃,分度值为1。0℃。♦电子温度计,pH/mV/TemperaturemeterModel:PH-870,分度值为(二)测定步骤(1)水温在采样现场进行测定.将水温计投入取水样容器中,感温5min后,迅速上提并立即读数。从水温计离开水面至读数完毕应不超过20s,读数完毕后,将容器内水倒净。4.水样pH的测定(一)仪器♦电位计pH/mV/TemperaturemeterModel:PH-870,最小刻度0。1pH单位(二)测定步骤(1)调整仪器标准,直接测定,读取的数据即为水样的pH值5.水电导率的测定(一)仪器♦ECTEST11+防水型电导率仪,量程:0-200.0μS/cm;0-2000μS/cm;0-20.00mS/cm(二)测定步骤(1)调整仪器标准,直接测定,读取的数据即为水样的电导率6、水中氨氮的测定(一)仪器500mL全玻璃蒸馏器;50mL具塞比色管;分光光度计;pH计。(二)试剂无氨水:可用一般纯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加硫酸和高锰酸钾后,重蒸馏得到。1mol/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液:①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中,稀释至1L。②0.01mol/L硫酸溶液.纳氏试剂:称取15g氢氧化钾,溶于50ML水中,冷却至室温。称取5g碘化钾,溶于10ML水中,在搅拌下,将2.5g二氯化汞粉末分次少量加入碘化钾溶液中,直到溶液呈深黄色或出现微朱红色沉淀溶解缓慢时,充分搅拌混合,并改为滴加二氯化汞饱和溶液,当出现少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停止滴加。在搅拌下,将冷的氢氧化钾溶液缓慢加入到上述二氯化汞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并稀释至100ML,于暗处静置24H,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存放暗处,此试剂至少可稳定一个月.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铵标准贮备溶液:称取3。819g经100℃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5.00mL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氨氮。(三)实验步骤1.水样预处理:无色澄清的水样可直接测定;色度、浑浊度较高和含干扰物质较多的水样,需经过蒸馏或混凝沉淀等预处理步骤。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mL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3。水样的测定:分取适量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经蒸馏预处理过的水样,水样及标准管中均不加此试剂),混匀,加1.5mL的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4。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作全程序空白测定。(四)计算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氨氮(N,mg/L)=m×1000/V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样品管的氨氮含量(mg);V—-水样体积(mL)。7。水中COD的测定(一)试剂的配制(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0。2000mol/L将重铬酸钾预先在120℃烘箱内烘2h,冷却至室温,置于干燥器内备用。准确称取9。806g溶于500ml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浓硫酸250ml,冷却至室温(一般情况下放置12h以上,避免灰尘落人)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转移过程中,防止重铬酸钾溶液外溅,用水冲洗2—(2)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85g邻菲罗啉(C12H8N2·H2O)放人烧杯中,加水30ml,温热至完全溶解,称取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邻菲罗啉溶液中混匀,用水稀释至100ml.(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Fe(SO4)2·6H2O]≈0.042mol/L称取16。6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加入20ml浓硫酸,待其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稀释到1000ml。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准确吸取5.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用水稀释至30ml,加入5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2滴(约0。10m1)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下硫酸亚铁铵的消耗量(ml)。其计算公式如下:C[(NH4)2Fe(SO4)2·6H2O]=(5.00×0。2000)/V式中:C为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y为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毫升数(ml)(4)硫酸一硫酸银向1L硫酸中加入10g硫酸银,放置1—2天使之溶解并混匀,使用前小心摇动。(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6)COD小于50mg/L水样的溶液配制对于COD小于50mg/L的水样,应采用0.1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氧化,消解后,采用0.021mol/L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在250mL具塞锥型瓶内依次加入50。00mL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5mL浓硫酸及50.00mL亚硝酸钠储备液(加次溶液时应将习洗管插入高锰酸钾溶液液面以下),混匀,在水浴上加热至70~80℃CODcr(O2,mg/L)=[(Vo-V1)×C×8×1000]/V2式中:Vo为空白消耗硫酸亚铁铵的体积(ml);V1为水样消耗硫酸亚铁铵的体积(ml);V2为水样体积(ml);C为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8为1/2氧原子的摩尔质量(g/mol)。数据处理与监测报告按照本方案实施检测全过程,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检测区域水域水质评价,并提交检测报告。项目对照面A—A′控制断面B—B′控制断面C—C′浊度色度水温pH值电导率氨氮COD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3/d,主要污染物有pH、Cu、Pb、Zn、As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3/s(属大河),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内容(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评价因子(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环境质量现状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1.1预测模式选取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My=(0.058H+0.0065B)(gHI)1/2式中:C(x,y)—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Qp—废水排放量,m3/s;Cp-污染物排放浓度,mg/L;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x—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y—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B—河流宽度,m;u—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My—横向混合系数,m2/s;H—河流平均水深,m;a-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I—河流坡降;g—重力加速度,取9.81m/s2。(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式中:符号含义同前。(3)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C=(CpQp+ChQh/(Qp+Qh)式中:符号含义同前。1.2参数选取横向混合系数(My)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1.3水文参数(1)水文基本特征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3/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3/s、最小流量8。45m3/s,年径流量58。49×108m3,年平均径流深度993。3mm,年平均含沙量0。25kg/m3,年平均输沙量1370kt。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上杭县境内流域面积716km2,河长45。38km,多年平均流量47。3m3/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1090m3/s,最小流量2。23m3/s。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50m,平均水深为0。77m,坡降为0。0012m/m,粗糙率为0。0026m-1/3·s.(2)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0。55×108m3,调节库容0.264×108m3,死库容0。28×108m3,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4.95km2。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和5:00~22:00,不发电时间为23:00~7:00和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雨季(丰水期)整天24小时放水发电。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16.7m3/s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1。(3)计算参数总结根据汀江、旧县河和金山水电站的资料,枯水期评价河段的各参数取值见表5—2。2预测内容及项目(1)预测内容预测废水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时,各污染物在枯水期对汀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重点说明对上杭县饮用水水源的影响程度。(2)预测项目:Cu、Pb、Zn、As.3源强的确定根据工程分析、预测内容及项目,本评价主要预测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正常情况指废水经处理后,部分废水回用,部分外排的一种情况;事故情况指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一种情况。根据铜矿总平面布置图及主要设施的设置情况,340m中段废水排入调节库,因调节池库容为55万m3,枯水期可调节约二个月最大水量,由此发生事故排放情况较小,而520m中段废水处理站调节池较小,一旦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即废水外排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本评价事故情况重点预测520m中段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的一种情况。污染预测源强见表5—3。4预测结果及评价(1)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按照混合过程段的长度估算公式,枯水期汀江混合过程长度为12km,即铜矿废水排放口入汀江下游12km为混合过程段,预测模式采用二维稳定混合模式,12km下游为完全混合段,预测模式采用完全混合模式。(2)正常情况下,废水排放对发电站库区的影响预测(即金山电站非发电时)正常情况下,堆浸场废水处理站废水经处理达标后部分外排,其排放口位于金山发电站库区内,故预测这部分废水对发电站库区的影响。预测结果列于表5—4。由表5-4可知:正常情况下,废水排放对金山发电站库区水质影响较小,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3)正常情况下,废水排放对汀江的影响预测(即金山电站发电时)正常情况下,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外排,预测考虑所有废水同时排放的一种情况,预测结果列于表5-5。由表5—5可知:正常情况下,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汀江,对汀江的影响较小,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对上杭县水源保护区不会造成影响.(3)事故情况下,废水对汀江的影响预测及评价事故情况是预测废水未经处理最大排放的一种情况,即废水排放量为9000m3/d,金山电站发电时预测结果列于表5—6。非发电时预测结果列于表5—7。由表5-6、表5-7可知:事故排放时,发电和非发电时废水排放对汀江影响不大,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对上杭水源保护地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由于重金属为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中重金属具有累积作用,因此废水仍应达标排放,杜绝废水超标排放。废水防治措施1坑下废水和堆浸场废水防治措施坑下废水和堆浸场废水呈酸性,并含有重金属,其水质、水量变化大,水质水量详见工程分析章节。根据紫金山排水特点,堆浸场废水(雨季时)和340m平硐坑内废水均排至调节库;520m平硐废水排至南面原铜矿试验厂,故废水处理分别建设两个处理站。(1)堆浸场废水处理站堆浸场废水处理站主要处理340m中段及以下坑内废水和堆浸场废水,主要设施如下:(a)废水调节库库容及处理规模的确定废水调节库设在堆浸场下方的同康沟村口附近,进入废水调节库的废水除地表迳流产生的废水外,还有340m平硐及以下(平均为3000m3/d)的井下排水.库内汇水面积为F=1.35km2(截洪后),库内水面面积0。08km2,降雨量按十年一遇(P=10%)计算,相关的水文资料采用《福建省龙岩地区水文图集》中有关参数,多年平均降雨量H=16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H蒸发=1100mm。废水处理规模为5000m3/d。经废水水量及迳流调节平衡计算,调节库库容为55万m3。考虑到生产中后期坑下排水量有所增加,在总平面布置上留有今后扩建的余地。(b)废水处理工艺废水处理工艺如下:(c)主要构(建)筑物的确定①浮船泵房废水调节库内设浮船泵房一座,将废水提升至废水处理厂处理。浮船泵房平面尺寸为13。5m×5m,内设IH125—100-200化工泵二台(一用一备),N=45kW。②中和反应池为使酸性废水能与中和剂充分反应,设中和反应搅拌桶2个。反应搅拌桶的反应时间为12分钟,每个容积为18m3。采用玻璃钢材质制做。③沉淀池为使在中和反应搅拌桶生成的氢氧化物分离沉淀,设沉淀池一座,④加药设施加药间平面尺寸为18m×9m,层高8m。内设石灰乳加药系统和PMA加药系统。石灰(含CaO68%)最大投加量为6。5t/d,石灰乳制备后,自流投加在反应搅拌桶内,石灰乳投加浓度为5%。PAM最大投加量为0.1t/d,浓度制备成2。5%,投加在反应搅拌桶内。加药间设有药剂储藏间,储量按15d药剂用量计。⑤回水泵房调节库未经处理的水每天有2000m3/d作为回水供给堆浸生产。回水泵房平面尺寸为18m×5.5m,层高5.5m,泵房设有75/50D—HH渣浆泵二台(一用一备),N=75kW,80ADL50—26×10型水泵二台(一用一备),N=30kW,IH100-65-315型化工泵二台(一用一备),N=75kW。(2)520m废水处理站520m废水处理站主要处理520m中段以上废水,主要设施如下:井下废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