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壮医介绍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壮医介绍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壮医介绍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壮医介绍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壮医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壮族民族概况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有1500多万人口。壮族聚居地区基本连成一片。其中居住在广西境内66个县、市的共有1400多万人,有100多万人分布在云南、广东、贵州、湖南和四川等省。大量的考古文物和历史资料说明:壮族是我国岭南的土著居民。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周代古籍,就有关于壮族先民的记载。秦汉以至隋唐,壮族就以西瓯、骆越、乌浒、俚、僚等等名字立足于岭南宽敞地区。到了宋代,局部地区开头消灭“僮”称谓;1949年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射下,古老的壮族人民才得以当家作主和翻身解放。在周恩来总理的倡议下,1965年把“僮”改为“壮”。全国先后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权。壮族人民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12个土语区。它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构词规章和语法体系。一千多年前,壮族人民就利用汉字及其偏旁、部首制造了“方块壮字”。50年月初期,国家准时挂念壮族人民制造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壮文,并经国务院批准推行,从而使壮族人民真正有了自己统一的合法的文字。长期的相处与交往,使壮族和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具有很多共同的优秀品质和风格。然而,作为祖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正如万紫千红中的木棉花一样,壮族又具有“岭南一花”的特色。壮族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从其称谓的变迁,从“西瓯君”领导人民抵制秦始皇进军岭南的斗争,到太平天国运动进展以及人民革命斗争的成功,都闪烁着壮族历史绚烂的光辉。壮族人民具有独特的爱好和风俗。依山傍水的“干栏”建筑,50多种色泽斑烂的服饰,“三月三”节日餐桌上的五色糯米饭,歌圩场上来往如梭的绣球,呼噜旋转的踩风车,龙腾虎跃的凳子龙,雄壮的扁担舞,以及令人赞美的高空舞狮,无一不使人们感到精神兴奋添风采。那浩如烟海的壮族山歌,丰富多采的传奇和故事,粗犷别致的戏曲(木偶、师公和壮剧)、节奏明快的音乐和舞蹈,还有那古代、近代和现代壮族文人数以万计的文艺作品,壮医药的朴实理论和大量的行之有效的验方秘方单方,以及丰富多采的诊疗方法和手段,都足说明壮族文化源远流长,应当继承和发扬光大。壮族医学理论体系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加上壮汉文化的沟通,使壮医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一、阴阳为本,三气同步——壮医的天人自然观壮族聚居和分布地区处于亚热带,虽然平均气温较高,但四季仍较分明。日月穿梭,昼夜更替,寒暑消长,冬去春来,使壮族先民很早就产生了阴阳的概念。加上与中原汉族文化的沟通和影响,阴阳概念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就更为广泛,自然也被壮医作为解释大自然和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种种简单关系的说理工具。《广西通志·卷十六》(明)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有名壮医罗家安在所著《痧症针方图解》一书中,就明确以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盛阳盛对各种痧症进行分类,作为辨证的总纲。总之,壮医认为大自然的各种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的反映和结果。阴盛阳盛的说法较为特殊,其形成是否与壮医地区气温既偏高,同时雨量也充分的自然现象以及某些痧症的特殊症状表现有关,有待深化探讨。壮医有时也引进中医五行学说作为说明工具,但大抵停留在事物属性上,很少涉及到五行五克传变之类。因此总的来说,五行学说到底没有成为壮医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壮医关于天地人三气同步的学说,是柳州地区民族医药争辩所名老壮医蕈保霖先生在“壮医学术体系综论”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广西民族医药争辩所科研人员在对河池、柳州、南宁、百色地区(均为壮族聚居地区)民间壮医的实地调查中,也证明确有此说。天地人三气同步,是依据壮语“人不得逆天地”或“人必需顺天地”意译过来的。其主要内涵为:①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为万物之灵。②人的生长壮老死生命周期,受天地之气涵养和制约,人气与天地气息息相通。③天地之气为人体造就了生存和健康的肯定“常度”,但天地之气又是在不断地变化。日夜小变化,四季大变化,是为正常变化;而地震、火山、台风、洪水、陨石雨等则是特别变化,是为灾变。人作为万物之灵,对天地之气的变化有肯定的主动适应力量,如天黑了会引火照明,天热了会出汗,天冷了会加衣被,洪水来临会登高躲避等。甚至妇女月事也与月亮的盈亏周期有关。对于天地气的这些变化,人如能主动适应,就。可维持生存和健康的“常度”;如不能适应,就会受到损害并导致疾病的发生。④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是一个有限的小宇宙单元。壮医认为,整个人体可分为三部:上部天(壮语称为“巧”),包括外延;下部地(壮语称为“胴”),包涵内景;中部其象人(壮语称为“廊”)。人体内三部之气也是同步运行,制约化生,才能生生不息。形体与功能相全都,大体上天气主降,地气主升,人气主和,升降适宜,中和涵养,则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自安,并能适应大宇宙的变化。⑤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共同形成了人体的适应与防卫力量,从而达到天地人三气同步的健康境界。二、脏腑气血骨肉,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壮医的生理病理观壮医认为内脏气血骨肉,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基础。位于颅内和胸腔、腹腔内相对独立的实体都称之为脏腑,没有很明确的“脏”和“腑”的区分观念。颅内容物壮语称为“坞”,含有统筹、思考和主宰精神活动的意思。如精神病消灭精神症状,壮医统称为“坞乱”或“巧坞乱”,即总指挥部功能紊乱的意思。壮语称心脏为“咪心头”,有脏腑之首的意思。称肺为“咪钵”,肝为“咪叠”,胆为“咪背”,肾为“咪腰”,胰为“咪曼”,脾为“咪隆”(意译为被遗忘的器官),胃为“咪胴”,肠为“咪虽”,膀胱为“咪小肚”,妇女胞宫为“咪花肠”。这些内脏各有自己的功能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没有什么表里之分。当内脏实体受损伤或者其他缘由引起功能失调时,就会引起疾病。由于壮医没有五行配五脏的理论,因此认为脏腑疾病也没有什么必定的生克传变模式。骨(壮语称为“夺”)和肉(壮语称为“诺”)构成人体的框架和形态,并爱护人体内的脏器在一般状况下不受损害。骨肉还是人体的运动器官。而且人体内的谷道水道气道以及龙路火路,都来回运行于骨肉之中。骨肉损伤,可导致上述通道受阻而引发其他的疾病。壮医认为,血液(壮语称为“勒”)是养分全身骨肉脏腑、四肢百骸的极为重要的物质。得天地之气而化生,赖天地之气以运行。血液的颜色、质量和数量有肯定的常度,血液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很多生理和病理变化。刺血、放血、补血是壮医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方法。查验血液颜色变化及粘稠度变化,是一些老壮医对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壮医对气(壮语称为“嘘”)极为重视。这里主要指人体之气。气为阳,血为阴。气是动力,是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表现。气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可以感觉得到:活人气息,一呼一吸,进出的都是气。壮医推断一个病人是否已经死亡,主要依据三条:①“巧坞”(即头脑)是否还糊涂。人死了“巧坞”就停止活动,再不会糊涂和思考了。②“咪心头”(即心脏)是否还在跳动。人死了“咪心头”就会停止跳动。③鼻孔还有否呼吸,即有无进出气。人死了呼吸就会停止,自然不会有气进出了。可见有气无气,是生与死的界限的标志。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体生命以气为原,以气为要,以气为用,有了疾病则以气为治。气是壮医临床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壮医三气同步理论主要是通过人体内的谷道、水道和气道及其相关的枢纽脏腑的制化协调作用来实现的。壮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知道五谷禀天地之气以生长,赖天地之气以保藏,得天地之气以滋养人体。其进入人体得以消化吸取之通道称之为“谷道”(壮语称为“条根埃”),主要是指食道和胃肠。其化生的枢纽脏腑为肝、胆、胰。水为生命之源,人体有水道进水出水,与大自然发生最直接、最亲密的联系。水道与谷道同源而分流,在吸取水谷精微养分物质后,谷道排出粪便,水道主要排出汗、尿。水道的调整枢纽为肾与膀胱。气道是人体与大自然之气相互交换的通道,进出于口鼻,其交换枢纽脏腑为肺。三道畅通,调整有度,人体之气就能与天地之气保持同步协调平衡,即健康状态。三道堵塞或调整失度,则三气不能同步而疾病丛生。龙路与火路是壮医对人体内虽未直接与大自然相通,但却是维持人体生气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内封闭通路的命名。科研人员从对广西大新县有名女壮医陆爱莲等人的调查访问中,了解到这一带的壮族民间医生大都推崇这一传统理论。壮族传统认为龙是制水的,龙路在人体内即是血液的通道(故有些壮医又称为血脉、龙脉),其功能主要是为内脏骨肉输送养分。龙路有干线,有网络,遍布全身,循环往来,其中枢在心脏。火为触发之物,其性快速(“火速”之谓),感之灼热。壮医认为火路在人体内为传感之道,用现代语言来说也可称“信息通道”。其中枢在“巧坞”。火路同龙路一样,有干线及网络,遍布全身,使正常人体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和刺激,并经中枢“巧坞”的处理,快速作出反应,以此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实现“三气同步”的生理平衡。火路阻断,则人体失去对外界信息的反应、适应力量,导致疾病甚至死亡。壮医对脾脏生理功能生疏较晚。因长期弄不清楚其功能作用,好象是多余的被遗忘的器官,故而壮语称之为“咪隆”(意为“被遗忘的器官”)或“咪蒙隆”(意译为“不知其作用的器官”)。后来大约在屠宰禽畜及解剖中,一再发觉脾脏内藏血较多,加之人生气时叫“发脾气”,渐渐领悟到,脾脏可能是一个人气血的贮藏调整库。壮医认为人体的生殖繁殖机能,也是由天地阴阳之气交感而形成的。男精为阳精,女精为阴精;男精产生于“咪麻”(即睾丸),女精产生于“花肠”。人体顺应着生长壮老死的自然规律,到肯定年龄就会具有产生繁衍后代的“精”的力量。两精相搏,形成胚胎,然后在胞宫内发育成人。人生易老天难老,但天地授予人以繁衍后代的力量,故人类能与天地并存并保持“三气同步”。壮医将人的精神活动、语言及思考力量,归结为“巧坞”的功能。故凡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在治疗上都要着眼于调整“巧坞”的机能。“巧坞”为上部天,位高权重,全身骨肉气血,内脏器官都要接受“巧坞”的指挥,是名符其实的人体总指挥部。“巧坞乱”或“巧坞坏”就会指挥失灵。失误而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使三气不能同步而引发全身性的疾病甚至死亡。三、毒虚致百病——壮医的病因病机论壮族地区位于亚热带,山林茂密,气候湿热,动植物腐败产生瘴毒,野生有毒的动植物和其他毒物尤多,举凡毒草、毒树、毒虫、毒蛇、毒水、毒矿等等。无怪乎唐·陈藏器《本草拾遗》称“岭南多毒物,亦多解物,岂天资乎?”很多中毒致病甚至死亡的实例和教训,使壮族先民们对毒有着特殊直接和深刻的感受,并总结了丰富多采的解救治疗方法。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壮医生疏和使用的毒药和解毒药在百种以上。邪毒、毒物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对毒的抵制力和自身解毒功能的强弱,亦即取决人体内正气的强弱。中毒后邪毒阻滞通道或损耗正气至虚极衰竭,都会导致死亡。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岭南俚人(壮族先民)使用的五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也记载了岭南俚人防治沙虱毒、瘴毒和箭毒、蛇毒的阅历方。特殊值得一提的是唐·苏敬《新修本草》收载了两种壮族地区有名的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这些记载都可佐证壮族先民对因毒致病及其治疗解救方法的高度重视,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阅历,有可能提高到肯定程度的理性生疏,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壮医的病因论——毒虚论。壮医认为,所谓毒,是以对人体是否构成损害以及损害致病的程度为依据标志的。有的毒性猛烈,有的则是缓慢起毒性作用;有的为有形之毒,有的为无形之毒;有的损伤皮肉,有的则损害脏腑和体内重要通道。毒之所以致病,一是由于毒性本身与人体正气概不两立,正气可以祛邪毒,邪毒也可损伤正气,两者争斗,正不胜邪,则影响三气同步而致病;二是某些邪毒在人体内阻滞“三道”、“两路”,使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因各种毒的性质不同,侵害的主要部位有别,作用的机制各异,以及人体对毒的抗争程度不同,在临床上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典型症状和体证,成为壮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虚即正气虚,或气血虚,虚既是致病的缘由,同时也是病态的反映。作为致病的两大因素之一,虚本身可以表现出脆弱无力、神色疲惫、形体消瘦、声低息微等临床症状甚至衰竭死亡。而且由于虚,体内的运化力量和防卫力量相应减弱,特殊简洁招致外界邪毒的侵袭,消灭毒虚并存的简单临床症状。虚的缘由,壮医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禀赋不足,父母羸弱,孕期养分不良或早产等;二是后天过度劳作,或与邪毒抗争气血消耗过度而得不到应有的补充,或人体本身运化失常,摄入不足而致虚,总之,毒和虚使人体失去常度而表现为病态。假如这种病态得到适当的治疗,或人体自我防卫、自我修复力量能够战胜邪毒,则人体常度逐步恢复而疾病趋于好转痊愈。否则终因三气不能同步,导致人体气脱、气竭而死亡。四、眼睛能洞察和反映疾病——壮医的重要诊断特色壮族称眼睛为“勒答”。壮医对眼睛极为重视,认为这是天地赐予人体的窗口,是光明的使者,是天地人三气的精华所在。人体脏腑之精上注于目,所以眼睛能包含一切、洞察一切,也能反映百病。眼睛长在“巧坞”上,直接受“巧坞”指挥,因此在疾病诊断上,把目诊提到格外重要的地位。目诊可以确诊疾病,可以推想预后,可以确定死亡。人体内的脏腑气血,“三道”、“两路”、“巧坞”功能等,都可以通过目诊而获得相对精确     的信息。壮医目诊的要义是:医者的眼睛可以洞察百病,患者眼睛可以反映百病。两者协作,就可以诊断疾病。老一辈壮医主要是通过肉眼观看患者眼睛的神采色泽、机敏度、干涩、视力、脉络等诊断疾病。至后代有总结进展和提高,并受牛、马等兽医目诊的启发,形成了现在的一套比较规范的壮医目诊法。广西民族医药争辩所壮医目诊专家黄老五副主任医师,在继承前辈目诊阅历的基础上,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并借助现代放大镜技术,把壮医目诊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四倍放大镜下,他可以通过观看眼睛巩膜的色泽、形态以及眼睛上脉络的微小变化,来推断疾病的病位,辨别疾病的病因病性并作出预后诊断。初步的整理争辩观看表明:人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不同部位的病变,都可以在眼白膜(巩膜)上有特定的讯号反映区;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疾病,在反映区上可有不同的异变讯号。还可据以推断疾病的新旧轻重。他把目诊的规律概括为:着色深浅判新久,弯曲频率别轻重,脉络混浊有湿毒,脉络散乱为风毒,脉络近瞳属于火,脉络靠边属于寒,黑斑瘀来蓝斑虫,目诊认真辨分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已将壮医目诊列为重点科研课题,下达给广西民族医药争辩所壮医第一临床争辩室,以期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壮医目诊的原理并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壮医重视目诊,但并不排斥其他多种诊断方法。如问诊、闻诊、脉诊,甲诊、指诊、腹诊等,都具有肯定的特色。特殊是问诊主诉,是症状诊断的主要依据。那些造诣较深的老壮医,往往把握多种诊断手段和方法,在临床上合参运用,得心应手。壮医基于天地人三气同步和人体也是小天地的生疏,对人体与外界相通的一些器官,如眼、耳、鼻、口、舌等,认为又可作为人体各部分的缩影或反映,在疾病诊断上具有特殊的定性定位和预后价值。验之临床,往往也颇为精确     ,、值得进一步深化争辩。壮医对“三道”排泄物(尿、粪、泪、涕、呕吐物等)的观看也比较重视和认真,以其颜色、形态、气味、数量的特别变化,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五、调气解毒补虚——壮医的治疗原则壮医的这一治疗原则,是依据壮医对人体生理病理和病因病机的生疏而提出来的,并有效地指导实践。调气,即通过各种具体的治疗方法(多用针灸、刺血、拔罐、引舞、气功等非药物疗法),调整。激发和通畅人体之气,使之正常运行,与天地之气保持三同步。气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苦痛以及其他一些功能障碍性疾病,一般通过针灸、刺血、拔罐或药物调气即可恢复正常。毒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红肿痛热。溃烂、肿瘤、疮疖、黄疸、血液病等急性炎症及器官组织器质性病变以及同时消灭的功能转变。解毒主要通过药物的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有些毒在人体内可以化解,有些则需要通过“三道”来清除,毒去则正安,气复而痊愈。以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见于慢性病、老年病或邪毒祛除之后的恢复期内,治疗上以补虚为首务。壮医重视食疗和动物药,认为这在补虚方面尤其适用。因人为灵物,同气相求,以血肉有情之动物药来补虚最为有效。人应顺其自然,通过食疗来补虚最为常用。壮医上述治疗原则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月。武鸣县西周古墓出土两枚医用青铜浅刺针,说明早在二千多年前,壮族先民就知道制作工艺水平很高的金属微针,作为调气治疗的主要医疗工具。1976年,广西考古工作者发掘贵县(壮族聚居地)罗泊弯一号汉墓,所得标本M1:248出土时内盛植物叶,经广西植物争辩所鉴定为铁冬青,是流行于南宁的王老吉凉茶原料之一,同时是壮医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学问比较丰富,也佐证了壮医解毒治疗原则的形成是有实践依据的。食疗在壮族地区不仅壮医熟谙其法,而且几乎老幼皆知。一些山珍野味,因生长于大自然和深山老林,得天地日月纯正之气最多,壮医认为其补力更胜一筹。对动物药的长期应用,壮医形成了一些颇带规律性的阅历:如虫类药祛风止痛镇惊;鱼鳞之品化瘀通络,软坚散结;介甲之属滋阴潜阳,安神定魄;飞禽走兽滋养气血,燮理阴阳等。血肉有情之品气血双补,且多为美味食物,虚人常服自然有益,盛者宜少食,更不行过量,过量或腐臭则成毒之害。六、壮医对病症名称的生疏以及辨证辨病的基本方法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搜集到的壮医病症名称达数百种之多。其中不少病症名称具有深厚的岭南地方民族特色。概括起来主要的痧、瘴、蛊、毒、风、湿6大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为岭南致病因素是一种“恶气”,亦称毒气。乃由于岭南阳气多宣泄,冬不闭藏,致草水泉皆禀此“恶气”,“日受其毒,发而为病’’。因此临床上以毒命名的病名最为普遍。如痧毒、瘴毒、湿毒、风毒、蛊毒、寒毒、热毒、无名肿毒等等。大类下面又可分为很多更为具体的甚至格外形象的病症名称。如痧毒分为热痧、寒痧、蚂蝗痧、漂蛇痧、红毛痧、闷痧等;瘴毒分为青草瘴、黄茅瘴、冷瘴、热瘴、哑瘴、烟瘴、岚瘴、毒气瘴等;蛊毒又分为虫蛊、食蛊、水蛊、气蛊等。风毒包括的疾病更为广泛,有36种风和72种风之分。从马山县搜集壮医手抄本《此风三十六样烧图》就列举了冲风、肚痛风、急惊风、呕迷风、撒手风、鲫鱼风、马蹄风、慢惊风、天吊风、看地风、挽弓风、蛇风、夜啼风、鸟宿风、鹭鹚风、马王痧风、疳风、上吐下泻风等。毒病的命名,除了以上所述外,有些是依据毒气所依附的具体事物命名的,如蛇毒、药石毒等。壮医从长期临床实践中生疏到,虽然很多病都会有些共同的症状,但每一种病都有一二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成为与其他病进行鉴别诊断的依据。这种特征性表现,在临床上相对固有而比较典型,并能在其他患者身上重复消灭,是为主症。一般来说,主症与邪毒性质、病机病位有亲密关系。每一种病,都有主症和兼症,从辨症而达到辨病,是对壮医临床医生的基本诊断要求。壮医也有“证”的概念。但认为只有两种,“证”——即阴证和阳证,或更具体地分为阴盛阳衰证和阳盛阴衰证。阴盛阳盛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状况。证是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全身状况的综合反映。每一种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患者身体都可能表现为阴证或者阳证,或经治疗后由阴证转为阳证,由阳证转为阴证。这是由于人体内的邪正斗争状态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在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别的转变所致。壮医主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主。辨病,是打算治疗原则和选方用药的主要依据;辨证,则是处方用药的重要参考。但从证的变化可以猜测疾病的转归。由阴为阳、多为疾病渐渐好转的征象;由阳转阴,则提示疾病趋重和恶化,甚至预后不良。隆安县老壮医潘振香诊治体内癌瘤病,主要是从面部望诊中得知疾病由阴转阳或由阳转阴,以为预后的依据。由于壮医以辨病为主,所以多主见专病专药,就是证变化了,也不肯定马上变更治疗原则和原来方药。对南宁、柳州地区的十几位阅历较为丰富的壮医的实地调查表明,壮医看病,亦即辨症、辨病、辨证以及打算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是有肯定的程序和规范的。以内科疾病为例:①首先从病人主诉和医生问诊所得资料来确定主要症状和典型症状,在此基础上推断属虚或者属邪毒致病。如属邪毒致病,则应进一步判明邪毒的种类和性质,作出病名和病性的诊断;②从目诊(含望诊)、闻诊、甲诊、腹诊、指诊、脉诊所得资料的分析中,对疾病作出病机和定位的诊断;③综观患者的全身状况,辨阴证阳证,对疾病作出轻重预后诊断;④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打算治疗原则和选定主要方药,以及帮助方药;⑤依据邪毒性质和病机病位,嘱以饮食宜忌和护理留意事项。七、壮医对针灸及药物治疗作用的生疏壮医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生疏到,针灸、刺血、拔罐,刮痧等这一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外治的方法,在人体龙路、火路的某些体表气聚部位(即穴位)施以调气治疗,调整和畅通人体气血,增加人体抗病力量,加速邪毒化解或排出体外,使三气复归同步而达到治疗目的。有名壮医药线点灸专家龙玉乾指出:“疾病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认为药线点灸的治疗机理就在于调整、调整、调动人体气血,使之趋于均衡,则疾病自然向愈。壮医具有丰富的药物治病的阅历,认为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于以其性味之偏,来订正人体病态下的阴阳偏胜和三气不同步状态。药有动物、植物和矿物。以功用区分有毒药和解毒药、治瘴气药、治跌打损伤药、清热药、补益药、治痧症药、祛风湿药、杀虫药等。总而言之,可分为解毒和补虚两大类。以毒药的解毒药来说,壮医是基于一个极其朴实的真理:有什么样的邪毒致病,必定有相应的解毒药治病。所谓一物降一物。而且毒药本身,在肯定的量内,还是具有重要治疗作用的良药,所谓以毒攻毒。正如曾经考察过岭南瘴区的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说:“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壮族地区草树繁茂,四季长青,使壮医形成了宠爱使用生药的习惯,并供应了使用新颖药物的环境和条件。临床实践表明:有不少新颖药物,效果优于干品和炮制品。特殊是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一般都是以鲜用为佳。在壮乡广西靖西县,每年端午节都自发进行规模盛大的药市,上市的生草药达数百种之多,赶药市者上万人。可以说这是沟通药材学问和防治阅历的良好机会,也是壮族人民崇尚医药的体现。不少民间壮医,从生草药的形态性味,就能大抵推想出其功能作用。并将这些用药阅历编成歌诀,便于吟诵和传授。如:藤木通心定祛风,对枝对叶可除红;枝叶有刺能消肿,叶里藏浆拔毒功;辛香定痛驱寒湿,甘味滋补虚弱用;圆梗白花寒性药,热药梗方花色红;根黄清热退黄用,节大跌打驳骨雄;苦能解毒兼清热,咸寒降下把坚攻;味淡多为利水药,酸涩收敛涤污脓……等等。八、对壮医理论体系的学术评估我国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民族医药都有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由于历史的缘由,20世纪50年月以前壮族没有本民族的规范化的通行文字(只有流行不广的方块壮字)。因此,壮医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虽然已经逐步被学术界所承认,但壮医能否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则是值得探讨的事情。学者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争辩和探讨,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标准,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和结论。首先,壮医药理论所涉及到的有关文字资料,是依据大量的地方志、博物志以及有关的汉族中医药文献记载中搜集整理出来的。这些文献记载的作者,大都作为文人流官在岭南壮乡居住过,对当地风土民情比较了解,因而具有较大的可信性。其次是,通过10多年的大量的实地调查争辩和访问,证明在很多民间壮医中,的确把握了肯定的解剖生理病理学问以及疾病诊疗理论,并用以指导临床。就个人而言,他们各个人把握的理论是比较局限的,但是把很多壮医的诊疗理论集中起来,就已经具有肯定的系统性,能反过来全面指导壮医的临床实践。第三,壮医的这些理论,在此之前业已得到部分的整理和认同,如壮医天地人三气同步的理论。第四,壮医的这个理论体系属于朴实的、宏观的理论,是对大自然和人体生理病理进行长期宏观观看的结果,而不是现代试验争辩的结果,它的形成,不受现代试验的条件和环境所制约和影响。第五、壮族虽然在1949年以前没有本民族的规范化通行文字,但有本民族的语言,可以进行学术沟通和传授、加上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使壮医的丰富阅历有可能上升为理论。综上所述,壮医理论体系具备了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是壮医实践阅历在生疏论上的飞跃。它不是某一个壮医的个人制造,而是很多壮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阅历总结和升华,初步形成体系并有效地指导着壮医的临床实践,而且具有肯定的地方民族特色。这是壮医理论的生命力所在。随着壮医临床的连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壮医理论将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补充修正和完善;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提高。古老的壮医,必将从理论到临床,以崭新的面貌独立于我国和世界传统医学之林!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壮医药不但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很多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诊断来说,除了前述的较为重视的目诊之外,还有望诊、问诊、按诊、脉诊、舌诊、腹诊、闻诊、甲诊等多种方法;治疗方法则更为丰富多采,除了数以万计的验方、秘方、单方之外,还有很多简便廉验的治疗技术和预防方法,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壮医针挑疗法,等等。这些诊疗方法以其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蔚为奇观,不仅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贡献,而且吸引着海内外的很多患者前来就诊。壮族医药简史宏大的医学家和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考古资料业已证明,壮族先民自远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岭南特殊是广西地区。1956年在来宾县麒麟山盖头洞发觉的“麒麟山人”化石,1985年在柳江县通天岩发觉的“柳江人”化石,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年左右的人类化石。以“柳江人”的体质特征来说,其面部低矮,塌鼻梁,颧骨较高,下巴较突,两眼深凹,是形成中的南方蒙古人种的特征。与今日壮族人的体质特征相像。近年来在桂林市郊甑皮岩地窖遗址发觉的新石器时代的人体骨骼,经鉴定,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其体质形态继承了“柳江人”的特征,同属于南方蒙古人种。可见这些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连接的,显示了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迄今为止,也没有发觉证明这些原始人类灭亡或全部搬走的迹象。这就表明今日的壮族是由“柳江人”一个时期的人类,一代一代孳繁下来而渐渐形成的。壮族作为祖国南疆一个人口众多的土著民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最先培植棉花的民族之一,高山畜牧业也较为发达。与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是,壮医药的逐步形成和进展。从柳州、桂林、南宁等处发掘的旧石器时代和薪石器时代的遗物中,壮族先民们所使用的工具先后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骨器、骨针以及陶器等,并有捕获生物及用火的遗迹。这些原始工具中,就有可供医疗用的砭石、陶针、骨针。原始时代穴居野处,由能取火进而制作陶器,渔猎熟食,有利于人体各器官特殊是大脑的发育,并削减了胃肠病的发生。在生产活动中,由采集食物进而识别百药,并制造了简洁的医疗工具。随着壮族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展,壮医药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有所进展。一、先秦时期的壮医药《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谓:“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盛处也,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fu,故其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这是汉族中医经典著作关于针刺疗法来源的直接记载。诚然,这里的“南方”不肯定特指壮族地区,但应当包括壮族地区。对现存的壮医陶针的考证说明,其针型与《内经》中的九针之首(chan)最为相像,二者又与砭石最为相近。“九针”已是金属医疗工具,按人类历史进展的规律,于石器时代与铜器时代之间,曾有一段绚烂的陶器文化,陶针当是陶器时代的产物。可知在汉族中医“九针”形成齐备之前,由于壮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民体质和地方病、多发病的防治需要,壮族先民已经知道在砭石的基础上,敲击陶片,使之比砭石更锋利,有目的地进行针刺治疗。陶针在壮族地区的使用,至少在战国之前就相当流行。1985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广西武鸣县马头乡(壮族聚居地区)西周末年古墓中,出土了两枚青铜浅刺针(其中一枚出土时已残断)。针体通长2.7厘米,针柄长2.2厘米,宽0.6厘米,厚0.1厘米,呈扁的长方形。针身短小,长仅0.5厘米,直径仅0.1厘米,锋锋利。经考证认为是二枚浅刺用的医疗用针。其锋微细,与古人对“微针”描述是全都的。广西“微针”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范围内唯一见诸报道的、年月最早的“微针”。它为争辩壮医的历史供应了牢靠的实物依据。事实说明:壮族先民是最早创用针刺疗法的民族之一。对壮族聚居的左、右江地区的古代大型岩壁画-花山岩壁画的考察表明:先秦时期壮族先民已经广泛应用气功导引、引舞疗疾的防治方法。在宁明县的一处面积约6干平方米的岩壁画上,绘制了1370多个人像。这些人像正面的多为两手上举,肘部弯曲成90°~110°。半蹲状,两膝关节亦弯成90°~110°。侧身的人像多排列成行,两腿向后弯曲,两手向上伸张。可以说,不管是正面还是侧面图,都是一种典型的舞蹈动作或功夫动作形象,且似有首领示教。人们对于这些舞蹈动作间接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当然可以作出种种猜想和分析,但决不能忽视它的直接效果——却病强身,特殊是对腰、膝、肩、肘关节肌闪的熬炼,是明显而且确定的,岩画所用的赭红色颜料经鉴定主要为氧化铁。专家们已经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证明花山岩壁画基本上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此外,在壮族地区出土的铜鼓饰纹上,也有大量的舞蹈气功的图案。先秦时期壮医除了针刺疗疾、舞蹈导引、按矫治病方法外,对药物也已有所生疏,并积累了一些临床学问。如知道用蒿苏(即紫苏)煮螺蚌以解毒去腥;佩带某些草木母根以防病治病;某些草药内服可以减轻疲惫;某些植物有大毒不行内服,等等。但总的来说,这时的壮医药还处于萌芽和草创阶段。二、壮族医药的形成和进展壮医药于先秦时期开头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的进展,约略于唐宋之际,已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内涵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的雏型。(一)对岭南及壮族地区常见和多发的瘴、毒、蛊、痧等病症,逐步有所生疏。《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土多瘴气”。“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可见岭南瘴气为害之烈。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不仅较为具体地记述了瘴疾的壮医治疗方法,而且指出了瘴的病因病机:“盖天气郁蒸,阳多宣泄,冬不闭藏,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日受其毒,元气不固,发为瘴疾”,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称:两江(按:指左、右江)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春曰青草瘴;夏曰黄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八九月曰黄茅瘴。土人以黄茅瘴为尤毒”。两江流域是壮族聚居的地方。这些记载虽然不是直接出自壮医之手,但作者是在广西为官多年,对当地风土人情有所了解的人物,因而其内容是具有参考价值的。所称“土人”,当是指民间壮医。可知这时的壮医,已经知道按发病季节对瘴疾进行分类,并从实践中得知,发作于8、9月的黄茅瘴,病情最重。这和壮族地区民谚:“青草黄茅瘴,不死成和尚”的说法也是全都的。对于蛊毒、痧症、瘿瘤等病症,民间壮医分类也甚详。一些方志杂说有壮妇蓄蛊放蛊说,这当然是诬蔑之词,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也反证了壮族民间对蛊毒的病因和解毒治疗方法,有较多的生疏。(二)对解剖及生理病理的生疏北宋庆历年间,在壮族聚居的广西宜州,曾经发生了一次壮族农夫起义。统治者以诱捕的方法,捕获了区希范、蒙干等义军首领56人,全部杀害,并命宜州推官吴简及一些医人,对尸体进行解剖,绘下《区希范五脏图》。这是有记载的我国医史上第一张实绘的人体解剖图。在解剖的过程中,还从医学角度进行了一些观看:如“蒙干多病嗽,则肺胆俱黑;区全少得目疾,肝有白点”等。这次解剖大事,虽然是以镇压农夫起义为背景,说明北宋王朝的极端残忍,但在我国医史上还是有肯定地位的。它发生在壮族地区,除了说明统治阶级有意在少数民族地区肆施淫威、任凭杀戳之外,也在肯定程度上说明壮族民间对于尸体解剖或多或少是能接受的。假如象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对尸体解剖的确定禁止那样,统治阶级即使捕获义军首领,也不会便在当地逐一解剖。联系到壮族民间有拾骨迁葬(二次葬)的习俗,如《宁明县志》记载:该县壮族“于殡葬三五载后,挖开坟墓,认真拾出枯骨,俗称‘拾金’,把拾出的枯骨抹拭洁净,再用香火薰干,然后按肯定的规章纳于一瓦坛中,……”更能说明壮族民间对人体解剖是有肯定生疏的。民间老壮医们大都能用壮语说出人体各部骨骼的名称,对气血及五脏六腑都有壮语的叫法,亦可佐证这一结论。对人体生理病理及病因病机的生疏也有所进步。大约自宋代以后,壮医已引进阴阳的概念,作为说理工具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疾病的病因病机。并逐步形成天地人“三所同步”以及“三道”、“两路”、“毒虚致病”理论,从而使壮医药临床诊疗水平得以进一步进展和提高。(三)土司制度对壮医药进展的影响广西地区的土司制度,渊源于秦汉的土官土吏,开头于唐宋羁縻制度,全盛于明代,没落于清代,消亡于民国时期,连续了一千多年。这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也正是广西民族医药特殊是壮医药的形成和进展时期。广西各少数民族大多未能形成本民族的规范化文字,然而民族医药特殊是壮医药竟然能够通过口授心传和部分汉文资料得以流传下来,这不能不认为是与土司制度有肯定的关系的,其乐观作用的一面不应抹煞。首先,在土司制度下,官方设有医药机构,官方和民间有肯定数量的专职医药人员。地方志对此有明确的记载。如土司管辖的庆远府、思恩县、天河县、武缘县、永淳县、南宁府等(均为壮族聚居地方),均设有医学署。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嘉靖十年,广西壮族聚居的40多个州府县土司均设有医学署。而且这些医学署的医宫“本为土人”,即由当地少数民族担当,这对于壮医药的进展,当然是一个促进的因素。事实上,在土司家属中,亦有直接从事医药工作的人。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羁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的母亲阿侬,就是一位医术颇精的女壮医,擅长骨伤科。侬智高起兵反宋,兵败于大理,阿侬还把壮医医术传播到云南。广西忻城县莫氏土司家庭中,也消灭了专职医生。如清道光年间,在忻城县土司衙署(现仍保存完好)西侧曾建起一栋“大夫第”,莫氏土司第十九代孙莫述经(号软明)就是大夫第里的专职医生,主管土司衙署大小官员及其眷属的保健事务,同时也兼理一些民间疾患。莫述经的诊室、药房设在“大夫第”头堂,诊室在左,药房在右,专用本地的民族药和中药防病治病。土司的亲属亦从事医疗工作,说明在土司制度下壮医药是有肯定社会地位的。其次,对名医、神医、药王的崇拜和纪念,反映在土司制度下,壮医药是受到社会重视的。如《宁明州志》载:“医灵庙在东门外四周城脚”;《邕宁县志》谓:“药王庙在北门大街,东岳庙左侧”;《柳州县志》称“药王庙,在西门内”,等等。清代以前,壮族地区基本上没有西医,中医也为数不多,这些被立庙纪念的神医药王,尽管多数没有标出姓名,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民间名医,由于他们的超群医术和高尚医德而受到群众的仰慕。忻城土司衙署四周现仍保存有一座“三界庙”,据民间传奇三界就是壮族的一位神医,他得仙人传授异术和法宝,特地为穷苦村民诊疗疾病,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名气很大,得以立庙享受百姓香火。三界庙能修到土司衙门旁边,亦可以从侧面反映这位神医在土官土民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土司对民族医药实行的一些褒奖措施,对于民族医药的进展,应当说也是有肯定促进作用。广西庆远协左营三司把总(土官名)李某赠给名医谭靖修的一块牌匾,大书“妙手婆心”四字;一些民间壮医因医术超群,德高望重而被作为地方名人入选地方志,如《融县志》:“路顺德,古鼎村人,殚精医学,著有《治蛊新方》一册”;《象县志》:“蕈德本,同庚村人……善治跌打损伤”;《三江县志》:“侯第福,寨壮乡佳林村……表脉理,用草药”,等等。正是由于壮医药在土司制度下受到肯定程度的重视,一些特殊的诊疗方法和验方秘方得以初步总结和逐步提高,如壮医浅刺疗法、斑麻救法、青蒿绞汁内服治瘴等,早在宋代文献中就有记载;南宋医书分类中,还消灭了《岭南方》一类(特地列岭南少数民族医书)。清代《柳城具志》指出:当地患病者服药,不尽限于仲景叔和,间有用一二味草药奇验者。其他针灸之术,以妇人尤为擅长”。有名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其主要传人就是清末民初的柳江女壮医楷蕈氏。一些壮族地区如靖西、忻城、贵县、隆林等还自发形成了具有肯定规模的民族药市,促进了壮医药的学术沟通和进展。土司制度对民族医药的进展当然也有消极的影响。由于生产力进展水平较低,这就从经济基础上影响了壮医药的进一步进展。土司制度下的狭隘、保守封闭状态和思想意识,对壮医药的进展也是一种不行忽视的消极因素。此外,壮医药还经常被披上迷信的外衣,正如《岭表纪蛮》指出的:“蛮人以草药治跌打损伤及痈疽疮毒外科一些杂症,每有奇效,然亦以迷信出之”,作者还记载了一次目睹的壮医治疗:“予尝见一患痈者,延僮老治疾。其人至,病家以雄鸡、毫银、水、米诸事陈于堂,术者先取银纳入袋中,脱草履于地,取水念咒,喷患处,操刀割之,脓血迸流,而病者毫无苦痛。脓尽,敷以药即愈”。这种巫医结合的治病方式,不能不认为是与土司制度下的相对封闭落后分不开的。资料表明,壮医药于先秦时期已草创萌芽,经过历代的不断实践和总结,大约在唐、宋时已基本形成本民族医药的体系。它在历史上曾经作为主要的防治手段,为壮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壮药壮族聚居地区由于简单而典型的地理环境加上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格外丰富的药材资源。据1983~1987年的调查,仅壮族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中草药品种就达4623种之多(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在全国名列其次。其中壮医常用药达709种(据《广西民族药简编》统计),广西民族医药争辩所药用植物资源争辩室自1993年以来,担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壮药资源普查及开发利用争辩》科研课题,进一步在全区进行壮药普查,又发觉了新的壮药品种397种。因此,仅广西境内壮药品种就达千种以上。壮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某些品种的壮药并较早地得到开发利用,同时成为有名的中药。例如《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土多瘴气”,因常服薏苡仁而能防治瘴疾,后带回中原。苡仁至今仍是壮医常用药,也是常用中药,盛产于壮族聚居的百色地区各县。在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铁冬青、金银花等壮医常用药。在《神农本草经》收载的365种药物中,壮族地区盛产的菌桂、牡桂、苡仁、丹砂、钟乳石等被收录。该书中有“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病”等作用的“下药”125种,壮族地区大多有出产。唐代《新修本草》也收载了不少壮药,如蚺蛇胆、滑石、钓樟根皮、获苓、桂、蒜、瓜芦木、黑石脂、钩吻、白花藤蛇黄、郁金、苏方木、狼跋子等。稍其后的《本草拾遗》,更收载了有名的壮医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这两种药在当时即已作为贡品上贡朝廷。如前所述,毒药和解毒药的广泛应用,是壮医的重要诊疗特色和突出贡献。此外,将丹砂烧炼为水银的先进方法和田七的发觉及利用,也应当成为壮药开发利用并达到肯定水平的重要标志。《本草经集注》谓丹砂出符陵,其实客州勾漏所出特殊是邕州所产金缠砂最为上品。宋代《岭外代答》具体记载了壮族先民烧炼水银的方法:“邕人炼丹砂为水银,以铁为上、下釜,上釜盛砂,隔以细眼铁板,下釜盛水埋诸地,合二釜之口于地面而封固之,的以炽火,丹砂得水化为霏雾,得水协作,转而下坠,遂成水银”。这种符合科学原理的密封蒸馏法,在自然科学史上也是较早的记载。三七是世人皆知的有名中药,活血化瘀,应用广泛。但它首先是一味有名的壮药,是壮族人民对我国传统医药乃至世界传统医药的重要贡献。此药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主产于壮族地区——壮族聚居的广西百色地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明代以前,中原医家尚不知三七为何物,而壮族人民早已使用它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阅历。据资料记载:田七本名三七,因主产于广西壮族聚居的田阳、田东、那坡、德保、靖西一带,从前商贾,对其交易,多集中于田州一带,故又名田七,是为地道品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田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朴损伤,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用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说明田七治疗内外损伤、瘀血停留等病症,乃壮族人民最早发觉及应用,其功是不行泯灭的。现代争辩证明,田七内含皂甙等有效成分,具有人参的治疗作用而避开了人参的副作用;国外争辩声称三七具有抗癌作用。目前,国内外对田七的开发争辩方兴未艾。从田七牙膏、田七花茶到云南白药以及多种心血管病防治药品,都以田七为主要原料或重要成分,产值数以亿计。主产或特产于壮族地区的壮药资源,具有宽敞的开发前景。如罗汉果、肉桂、八角、金银花。蛤蚧、蚺蛇、葛根。花粉、广豆根、广西血竭、广金钱草、扶芳藤、大黑山蚂蚁、灵香草。木棉花朵等等。特殊是田七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已受到专家的高度重视,并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此药必将为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新贡献。广西已经形成肯定生产规模的中成药,如正骨水、云香精、中华跌打丸、金鸡冲服剂、鸡骨草丸。炎见宁、三金片、百年乐、大力神等,多是在壮医验方秘方或其他民间单方秘方的基础上,研制提高而成。这些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中成药,功效显著,且不易仿制,因而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量。广西民族医药争辩所近年来争辩成功的“舒洁药物文胸”、“产妇春浴液”、“神女乐”洗浴液、“童热清”口服液、“胎黄消”口服液等药械,大都是在壮医验方秘方的发掘整理基础上提出来的,投入开发后己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壮族保健对于以虚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壮医治疗以补虚为主,并主见多用动物药。如妇女花肠虚冷无子者,以山羊肉、麻雀肉、鲜嫩益母草、黑豆相互协作作饮食治疗;对气血虚弱,兼有风湿,颈、腰、肢节苦痛,历年不愈,每遇气交之变而加剧者,壮医主见多进各种蛇肉汤或穿山甲汤或乌猿酒;对阴伤干咳者,喜用猪肉或老母鸭、水鸭、鹧鸪肉煲莲藕,壮族地区动物药格外丰富,因而运用血肉有情之品以补虚,成为壮医用药的特点之一。壮族医学特色诊疗诊断除了目诊之外,壮医还有不少颇具特色的诊断方法,而且多强调整体诊察、数诊合参,以其对疾病的本质获得较为正确的生疏。(一)望诊即通过肉眼观看而诊察疾病。因人体有谷道、水道、气道与自然相通,龙路、火路沟通体内,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注于目,故通过观看外部变化可测知内部的病变,壮医望诊有着格外丰富的内容,除望目(即目诊外),还有望神、望面、望甲、望五官,望谷道、水道、气道、排泄物(废物)等。对面部望诊,壮医尤为重视,认为人体正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都可以从面部气色中诊察出来。很多脏腑病症,也在面部有所表现。如南宁地区一位善治“阴疮”的老壮医,从面部望诊就可作出诊断,而且能推断预后。一些民间壮医还能从面部望诊中诊断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痧症,如羊毛痧、蚂蝗痧、七星痧等。(二)脉诊目前已知壮医有两种脉诊法。一种是流传于柳州、河池地区一带壮族民间的三指四肢脉诊法;另一种是流传于左、右江地区的单指脉诊法。这两种壮医脉诊法均不同于汉族中医脉诊。三指四肢脉诊法主要在四肢分区脉诊候内脏病变,不讲寸关尺,多用于妇科疾病诊断。单指脉诊法除诊察脉象变化之外,比较留意脉诊部位皮肤温度,并以此为依据断定冷脉或热脉,以脉象的缓急候疾病之寒热性质及病情之进退状况,尤其留意脉诊与面部望诊相结合。这种脉诊法可对某些危急重症进行预后诊断,还可诊察患者是否犯了食忌。(三)甲诊壮医认为龙路、火路网络在爪甲部位分布较多,爪甲的不同颜色、外形变化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病机的变化,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其诊法是:在自然光下,病人伸手俯掌,各指自然伸直,医者于相距一尺处以目直接观看(亦可借助放大镜以观看)。诊察时宜逐一检查各指甲体、甲床、月痕、皱襞及脉络,辨别其外形。质地、颜色、泽度、动态等。一般诊视两手指甲相互对比,必要时可以诊察两足趾甲。已知的壮医甲诊辨证分类达28种,即本色甲、葱管甲、蒜头甲、鱼鳞甲。瘪螺甲、鹰爪甲、匙形甲、扭曲甲、嵴棱甲、横沟甲、软箔甲、粗厚甲、竹笋甲、脆裂甲、胬肉甲、萎缩甲。暴脱甲、白色甲、红紫甲、紫绀甲、蓝色甲、黄色甲、黑色甲、斑点甲、疰蚀甲、啃缺甲、?瘤甲等。除本色甲外,每一种甲象都各有所指,提示一种或多种病证的存在及轻重缓急状况。(四)按诊通过对患者的肌肤、手足、胸腹或其他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测知局部有无冷热、软硬、压痛、瘀块、结节等特别变化,以推断疾病的病位和病性。其中,以流传于马山县的农氏腹诊法(其传人为有名女壮医农秀香)比较具有民族特色。该法认为通过检查脐部及腹部血脉的跳动状况,可以诊断很多疾病,特殊是妇科疾病。因脐部在女性为花肠所在之处,又是龙路、火路的一个特殊网结,故人体先天后天之精气盛衰,入侵毒邪之浅重,皆可通过脐周血脉的诊察而得之。可以说,这是壮医按诊与脉诊的结合形式。(五)询诊即问诊。多数壮医在临床中格外重视询诊,并以患者的主诉作为症状诊断的重要依据。一般的询诊程序为:询主症、询伴随症、询发病及治疗经过、询一般状况、询远事、询家事。询诊的主要内容可大致包括为:询寒热、询汗、询苦痛、询饮食口味及二便状况、询睡眠、询专科状况等。询诊与其他诊法所得含参,就更能正确把握疾病的本质及进展趋势。(六)闻诊即通过嗅气味来辨别疾病。人体三道排泄之废物,如痰涎、呕吐物、大小便以及汗液、脓液、白带等,凡恶臭特别者,多系热毒为患,或湿热之毒内阻。如臭味不甚或无异味者,多为寒毒或阳虚。(七)探病诊法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诊法。凡疾病比较错综简单,一时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或病者,“巧坞”已乱,昏不知人,无法询问的状况下可用此法帮助诊断。常用的有痧病探病法、跌打探病法、预后探病法、表里反应诊法等。以表里反应法为例,其法多在药线点灸疗法施行前使用,主要的按压患者体表龙路、火路网络上的某些特定穴位,再以这些穴位的反应及变化来推断体内脏腑的某些病变。如压食背穴(位于手前食指掌指关节的中点)有胀痛者,提示有妇科疾病;又如太渊、经渠穴有压痛,提示肺(即“味钵”)有疾;大冲、中封穴有压痛,提示肝(即“味叠”)有疾等等。痧病探病法也有多种多样,如野芋头探病法,生黄豆探病法,生烟油探病法,石灰水探病法等,均具有肯定特色。治疗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使壮医药积累了大量的单方、复方、秘方、验方。这些壮医方药,一部分是专病专方,一部分是依据壮医的基础理论指导而机敏组方选用。壮医药的治疗原则是调气解毒补虚,治法大体可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两类。强调准时治疗,并格外重视预防。壮医认为人体的大多数疾病,主要是因正气虚而受的痧、瘴、蛊、毒、风、湿等有形无形之毒的侵害,致使天、地、人三气同步失调,或人体三道两路运行不畅,功能失调。故在治疗上格外强调祛毒或解毒,既重视内治,更重视外治。用药比较简便,贵在精专,组方一般不超过五味。补虚则多配以血肉有情之品。(一)内治法壮医内治法是通过口服给药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壮医认为,药物自口直接进入谷道,通过龙路、火路网络输布而达病所,从而起治疗作用。在遣方用药上,以辨病论治和对因治疗为主,也讲究辨证和辨症论治,作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如对瘴疾,针对瘴毒,选用青蒿、摈榔、薏仁等药物;对痧病,选用救必应、金银花、板蓝根、三叉苦、山芝麻、黄皮果等方药;对瘀病,选用田七、桃仁、赤芍、苏木等药物;对疮肿,选用大青叶、蒲公英、地丁、七叶莲、两面针等药物,是为对因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兼症,结合对症治疗的药物,如外感热毒痧症,咽痛甚者可加毛冬青、鱼腥草、穿心莲、玉叶金花之类;咳甚加瓜蒌根、十大功劳、百部、穿破石之类。由于壮医强调辨病为主,因此在治疗上大量使用专病专方。现已收集的数千个壮医药专病专方,广泛应用于壮医临床各科,有的的确具有格外显著的疗效。从历史上有名的陈家白药、甘家白药,至现代广泛应用的百年乐、大力神、三金片、鸡骨草丸等成药,都是在验方、秘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其他如胃病用山白虎胆、一枝箭、过江龙、金不换;痨病用不出林、铁包金、石油茶、穿破石、黑吹风;红白痢用凤尾草、地桃花、金银花藤;骨折用天青地红、小叶榕、七叶莲、泽兰、接骨草、铁板栏、两面针等,不胜枚举。对于以虚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壮医治疗以补虚为主,并主见多用动物药。如妇女花肠虚冷无子者,以山羊肉、麻雀肉、鲜嫩益母草、黑豆相互协作作饮食治疗;对气血虚弱,兼有风湿,颈、腰、肢节苦痛,历年不愈,每遇气交之变而加剧者,壮医主见多进各种蛇肉汤或穿山甲汤或乌猿酒;对阴伤干咳者,喜用猪肉或老母鸭、水鸭、鹧鸪肉煲莲藕,壮族地区动物药格外丰富,因而运用血肉有情之品以补虚,成为壮医用药的特点之一。(二)外治法壮医外治法是通过外部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壮医认为,各种外治方法的治疗作用,归纳起来一是调气,二是祛毒。在内容上包括外病外治和内病外治两个方面。如疮痈疗毒、水火烫伤用壮药外敷,属外病外治;疴呕肚痛、遗尿泄泻用药线点灸,属内病外治。在具体施治上,又分药物外治和非药物外治两大类,或者两者结合使用(如药线点灸)。壮医外治法内涵格外广泛,方法丰富多采,疗效显著,在我国传统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发掘整理的民族医药科研课题。壮医外治方法已知的就有数十种之多,兹简介已经进行发掘整理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药线点灸疗法、药物竹筒拔罐疗法和针挑等疗法。1.药线点灸疗法本疗法原流传壮族聚居的柳州地区,其主要传人为有名女壮医龙蕈氏及其嫡孙龙玉乾壮医副主任医师。1986年经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三位教授加以发掘整理和规范,撰成《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一书问世。该疗法现已在全国300多家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并传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1992年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并荣获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药线点灸疗法的治疗机理是:通过以壮医秘方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在患者体表的肯定穴位或部位,疏调龙路、火路气机,而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临床实践证明,本法具有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其应用范围达100多种病症。例如:感冒发热、痔疮发炎、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荨麻疹及其他皮肤瘙痒、痛经、软组织损伤、乳腺小叶增生、小儿厌食、遗尿、泄泻、风寒湿痹、多发性脂肪瘤等等,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畏寒、发热、肿块、苦痛、瘙痒、麻木不仁、身痒诸证,疗效尤佳。药线点灸疗法所需设备仅一根线,一盏灯,点灸时略有蚁咬样灼热感,迅即消逝,病人无苦痛,不留疤痕,平安牢靠;药线点燃后无烟雾形成,无环境污染;疗效精确     ,费用低廉,简洁学习及把握使用,因而特殊适合在宽敞农村和边远山区推广使用。药线的制备:甲苎麻搓成线,经特定壮药水(已获国家专利)浸泡加工即成,每条长约30公分。分一、二、三号线,一号线直径1mm。适用于灸治皮肤较厚处的穴位和癣疾,以及冬天用;二号线直径0.7mm,适用各种一般病症,使用范围广;3号线直径0.25mm,适用于治疗皮肤较薄处(如面部)的穴位及小儿灸治用。药线点灸疗法常用的穴位有几种:一是壮医特有的阅历穴位;二是龙路、火路的某些浅表反应点;三是引用部分汉族中医针灸穴位。这里简要介绍一些较有特色的点穴位:梅花穴:即依据局部皮肤肿块的外形和大小,沿其周边和中部选取一组穴位,组成梅花形。适用于壮医外科病症及内科肿块。莲花穴:依据局部皮肤病损的外形和大小,沿其部位选取一组穴位,组成莲花形,适用于治疗一般癣症和皮疹类疾病。葵花穴:依据局部皮肤病损的外形和大小,沿其周边和病损部位取穴,组成葵花外形,适用于治疗比较顽固的癣类及皮疹类疾病。结顶穴:淋巴结核(壮语为“勒努”)四周或转移发生炎症,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取肿大的淋巴结顶部为穴。痔顶穴:取外痔顶部为穴。长子穴:皮疹类疾病,取首先消灭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为穴。脐周穴:以肚脐为中心,旁开1.5寸,上下左右各取一次,协作使用,主治谷道即肠胃病变。下关元穴:于脐下3.5寸处(关元穴下0.5寸)取穴,主治腹痛、阴痒、遗精、妇人带下及胞宫疾患。关常穴:以各关节四周作为常用穴位,主治痹症关节肿痛。下迎香穴:位于迎香与巨??连线中点,用于治疗感冒、鼻炎等病。启闭穴:于鼻孔外缘直下与唇边的连线,鼻孔外缘与口角的连线及唇连线组成的三角形中处取穴,适用于治疗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病。鼻通穴:于鼻梁两侧突出的高骨处取穴,适用于感冒鼻塞、鼻炎等病。牙痛穴:位于手掌侧面,当手第三、四掌指关节之中点处,主治牙痛、颞颌关节痛。耳尖穴:位于耳尖上,用于目赤肿痛、偏正头痛、鼻炎等;素??穴:位于鼻尖正中,用于昏迷、低血压、过敏性鼻炎。止呕穴:于鸠尾和膻中连线的中点取穴,用于恶心呕吐。膀胱穴:位于水道尿闭而隆起的膀胱(壮语“咪小肚”)上缘左、中、右3点,主治尿潴留症。药线点灸的取穴有肯定规律性。依据龙玉乾壮医副主任医师及其祖母龙蕈氏的阅历,可概括为“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唯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治不离乡”。即:寒手,指畏寒发冷症状重者,取手部穴位为主;“热背”,指全身发热,体温上升者,以背部穴位为主;“肿在悔”,即对肿块或皮损类疾病,沿肿块及皮损边缘及中心取一组穴位,五穴组成梅花形。“痿肌”指凡是肌肉萎缩者,在萎缩肌肉上选取主要穴位;“麻络央”,指凡是麻木不仁者,选取该部位龙路、火路网络的中心点为主要穴位:“抓长子”指凡是皮疹类疾病引起瘙痒者,选取最先消灭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作为主要穴位。仅此数条还不够,每一种疾病还需依据实际需要,循龙路、火路取穴,以提高治疗效果。药线点灸疗法的操作规范如下:持线:以右拇指、食指挟持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约1~2公分。点火:将露出的线端在煤油灯或其他灯火上点燃,然后吹灭明火,只留线珠火即可。施灸:将线端珠火对准穴位,顺应手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健而灵敏地将带有珠火的线头直接点按在预先选好的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般一个穴位只灸一灶(梅花、莲花、葵花穴等除外)。操作时必需把握火候,以线头呈“珠火”时效果最佳,切忌明火点灸。手法一般是“以轻对轻”、“以慢对重”。灸后有蚁咬感或灼热感,不要用手抓,以防感染。施灸时点一次火灸一壮,再点再灸。一般每天点灸一次,依据病情确定疗程长短。2.药物竹罐疗法本疗法流传于壮族聚居的百色地区,其主要传人为来自该地区乐业县的广西民族医药争辩所老壮医岑利族主治医师。经广西民族医药争辩所科研人员的发掘整理和临床争辩规范,1993年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并荣获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其治疗机理是:通过用煮沸的壮药液加热特制之竹罐,吸拔于治疗部位上,疏调龙路、火路之气机,达到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肿等治疗效果。适用于风湿痹痛,各种缘由引起的腰腿痛、肩背酸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损伤、头痛、骨折愈后瘀积等。药罐选取壮族地区特有之金竹制作,以近根部正直者为佳,口径一般为1.5~4厘米,去掉外皮,罐壁厚度适中,口边磨光,平滑,长度为10厘米左右。常用的浸泡药罐的药物有杜仲藤、三线三、五爪风、三角风、八角风、抽筋草、臭牡丹、五加皮、鸡矢藤、石菖蒲等,上药各适量加水煎熬成药液,热浸竹筒备用。拔罐操作方法:将适量的壮药加水煮沸,投入已制好的竹罐,同煮约5分钟后即可取出备用。边拔连捞,甩净水珠,趁热快速扣于选定的拔罐皮肤上,每次拔5~10分钟,第一次拔的时间可短些,拔出后即用锋利的三棱针在罐印部重刺3~4针,又快速取热罐在针刺部位连续拔罐。如此反复2~3次。每次均须用消毒棉球将拔吸取出来的血液拭擦洁净。最终用消毒毛巾轻敷于所吸拔的部位,凉了再换热毛巾,亦反复2~3次。3.针挑疗法本法广泛传布使用于壮族地区,可谓源远流长。其法是运用大号缝衣针或三棱针等作为针具,通过挑刺体表肯定部位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其有名传人是广西德保县已故有名老壮医罗家安及其大徒弟农大丰壮医。著有《痧症针方图解》一书。针挑治疗的机理是:通过针挑龙路。火路的体表网结,疏调气机,调和阴阳,逐毒外出而达到治疗效果。适用于多种病症,尤以痧症、痹症、风湿关节苦痛或僵直、腰痛、跌打损伤、肌肤麻木不仁等,疗效颇为显著。挑点选择:多为龙路、火路网络在体表的反应穴(网结,又称压痛点或敏感点),或龙路、火路的皮下反应点。挑点主治的一般规律是:天部(即头额部)针挑点常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发、热性疾病;背部挑点主要用于胸痛、感冒及一切热性病;腹部挑’点主要用于腹部疾病、痛经等;上下肢挑点主要用于风湿痛。罗家安老壮医还制造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挑点选择方法:即以疾病所在部位为依据,施术者先用右手中指用力划压患部皮肤肌肉,然后在隆起线两端或中间取穴。壮医针挑操作方法较多,就基本手法来说有浅挑、深挑、疾挑、慢挑、重挑、跃挑、摇挑等。就针挑方式来说,有点挑、引挑、丛挑、环挑、散挑、排挑等。不管接受何种挑法,均以疾进疾出(慢挑除外)挑断表皮或皮下组织,针孔能挤出少许血液为第一要义。具体操作步骤是:选好挑点,常规消毒挑点及针具,左手拇指绷紧挑点皮肤,右手拇、食,中三指合拢握紧针具,对准挑点快速入针并挑起,然后在挑点挤出少许血液,再涂以少许生姜或其他消毒液即可。据报道,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的病症达80多种,尤其对痧症有良效,如羊毛痧、七星痧、五梅痧等,均可首选针挑方法进行治疗。除针挑治疗痧症外,壮医对痔疮、疳积等专科疾病,还有一套独特的针挑方法,在此不再赘述。4.陶针疗法陶针疗法是用陶瓷片敲击或磨制成针状医疗工具,然后在人体体表的相应穴位按压,或刺割至皮下出血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陶针疗法是古代壮医传统的医疗技术之一,至今仍在壮族地区流传不衰。1949年后,壮医专家蕈保霖副主任医师对这种疗法进行了发掘整理和规范,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陶针疗法》一书。适用范围:民间常用于治疗小儿夜啼、中风、中暑、小儿急慢惊风等病症。操作方法:按刺激方式分,有点刺、排刺、行刺、环刺、丛刺、散刺、集中刺和集中刺等;按刺激的强弱分,有重刺、轻刺、中刺、放血刺、挑疳刺等类别。凡天部疾病、热症、阳证,多用重天(上)轻地(下)的手法;对地部疾病、寒症、阴证,多用重地轻天手法。对寒热交叉、虚实相兼的病症,则用人部平刺、两胁轻刺之手法。施术前后宜用碘酒、酒精或生姜汁局部消毒。操作时应留意将陶针清洗洁净,最好进行消毒。刺激手法和刺激强度,视病情状况及患者能忍耐为度。对局部有烂疮。过敏和皮肤病者,不宜用此法。除了上述外治方法外,壮医还有很多种其他的外治方法,如火针疗法、麝香针疗法、跖针疗法、掌针疗法、油针疗法以及皮肤针、微型刀针、温刮缚扎刺法。耳针疗法、四方木热叩疗法、无药棉纱灸疗法、药棉烧灼灸法、灯花灸法。水火吹灸法、竹筒灸疗法、艾灸疗法、火功疗法,鲜花叶透穴疗法、骨弓刮法,药物薰蒸、佩药、垫药、药捶、敷贴、滚蛋疗法、热熨疗法、浴足疗法等等。这些外治法都具有相当的特色和疗效,值得进一步发掘整理和规范提高,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壮族医院广西中医学院成立了壮医争辩所和壮医门诊部,广西民族医药争辩所成立了壮医争辩室和壮医门诊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