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_第1页
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_第2页
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_第3页
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_第4页
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平法令》指1917年11月8日,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由列宁起草的外交法令,是苏俄第一个重要的外交政策法令。法令的主要内容是:(1)主张和平与谈判,揭露和谴责帝国主义战争;(2)宣布苏俄政府废除秘密外交,公布帝俄政府与临时政府所批准或缔结的全部秘密条约;(3)呼吁英法德觉悟工人帮助苏维埃政权将和平与解放事业进行到底。《和平法令》是苏俄纲领性外交文件,是苏维埃国家发国内立法的方式提出了和平民主的国际法原则,有力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外交的掠夺本质,促进了欧洲人民反战情绪的增长,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欢迎,引起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恐慌,《和平法令》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布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它使国际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布列斯特和约》

指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旨在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的屈辱性和约。当时苏俄内外交困,国内经济困难,尚未组织起红军,最迫切的任务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和平;而协约国集团企图借德国力量摧毁苏俄,或使其两败俱伤。因此苏俄不得不单独与同盟国集团在布列斯特开始停战谈判。由于托洛茨基违抗列宁指示,导致德奥军借机破坏和谈,大举进攻苏俄。为了保卫革命,保障国家的安全与独立,使初建的国家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苏俄政府签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条约规定:(1)波兰、立陶宛等地脱离俄国;(2)乌克兰和芬兰独立;(3)俄军撤出卡尔斯、阿尔达汉等地;(4)俄国军队完全复员。同年8月的补充条款规定苏俄要赔款60亿马克。《布约》是一个非常苛刻的掠夺性条约,使苏俄丧失大片领土;但和约使苏俄终于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必要的和平环境来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经济,加强国防。德国也得以免于两线作战。《布约》只是苏俄暂时的对敌妥协,1918年11月,德国战败,苏俄立即宣布废除该约。《英苏贸易协定》

指1921年3月英苏双方签订的贸易协定。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后,苏俄采取各种外交措施,争取改变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看到用武装干涉不能扼杀苏俄,便考虑通过经济和外交压力迫使苏俄让步。1920年协约国取消对苏经济封锁。由于1920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中英国受到的震动最大,急需市场以治愈创伤,而俄国是巨大的市场,又因为英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因此英国率先与苏俄于1921年3月18日签订了《英苏贸易协定》。规定:(1)双方恢复贸易关系和政治关系,并互设商务代表处以办理两国间的贸易业务;(2)双方相互保证放弃反对另一方的敌对行为和宣传。《英苏贸易协定》是苏俄与资本主义大国签订的第一个贸易协定,它对苏俄恢复经济,改善英苏关系都是有利的。英苏协定还标志着英国对苏俄事实上的承认。英苏协定签订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与苏俄签订了类似协定,恢复了贸易关系。“寇松线”

指1920年7月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建议的苏波边界线。它是1919年巴黎和会波兰事务专门委员会确定的波兰东部临时的界线,即沿格罗德诺——布列斯特——普热米什尔,直到喀尔巴阡山,与后来的前苏联与波兰边界大致相符。1920年4月,协约国发动一战后第三次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英法美三国向波兰提供了大量援助,帮助波兰组织这次进攻。苏境内邓尼金的残部也发动进攻。红军于6月初开始反击,接连胜利,直逼华沙,协约国大为震惊。英国外交大臣寇松于7月12日向苏俄发出照会,要求红军停止进攻,在承认“寇松线”的基础上同波兰签订停战协定。红军由于战线过长,在华沙城下受挫。苏波双方经过谈判,于1921年3月18日在里加缔结正式和约,苏俄政府基本承认了“寇松线”。热那亚会议

指1922年4—5月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是第一次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法、德、意、日、苏俄等29个国家。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后,力争巩固已经取得的和平共处局面,于1921年10月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列强与苏俄的关系并缔结和约。而帝国主义国家集团鉴于武装干涉未能扼杀苏俄,于是转而采取与经济压力企图迫使苏俄屈服。会上,帝国主义国家否决了苏俄和平共处与经济合作的纲领,要求苏俄承认戛纳决议的全部条款,承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的一切债务,归还被收归国有的外国人的企业和财产,取消对外贸易的垄断等;苏俄代表坚决拒绝这一无理要求并给予有力驳斥,并要求帝国主义列强赔偿因武装干涉和封锁苏俄而带来的损失。因为苏俄与列强矛盾太深刻,会议无果而终。会议虽没有成功,但它的召开使苏俄的和平外交政策挫败了帝国主义的外交和经济压力,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工商界同苏俄发展经济贸易的愿望。会议期间,苏德两国签订了恢复两国外交和经济关系的《拉巴洛条约》.会后,苏俄同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帝国主义国家孤立苏俄的努力失败了。《拉巴洛条约》

指1922年4月16日苏俄与德国签订的恢复两国外交和经济关系的条约。热那亚会议中,苏俄利用战败的德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建议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苏德关系。于是两国在会议期间于热那亚近郊拉巴洛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1)立即恢复苏德两国的外交关系;(2)按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3)双方放弃对战争费用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的赔偿。《拉巴洛条约》是第一个在事实上肯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国际条约,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苏俄,并在完全平等与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同苏俄建立外交关系的条约。它的缔结是苏德两国的外交胜利,使苏俄在帝国主义反苏阵线中打开了一个缺口,也有利于德国摆脱受协约国摆布的处境。沉重地打击了协约国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并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日,以二十六个战胜国为一方,和以战败国德国为另一方,在和会上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国和约”,因在凡尔赛宫举行签字仪式,故又称《凡尔赛和约》。和约条款是在没有德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拟订的,大致分以下几个部分:

(1)关于德国领土的处置。条约规定:战前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均为英、法、日、比和南非联邦割取;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联管理15年,期满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划归丹麦、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德国领土及国联直接管理区。

(2)关于战后德国军备的处置。条约规定:禁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限定陆军不超过10万人,用于维持国内秩序(即镇压国内人民革命运动),不能拥有空军,不能使用坦克和重炮;海军只能拥有36艘军舰,禁止使用潜水舰;莱茵河以东50公里宽的地带为非军事地区,以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分别由国联占领5年、10年和15年。

(3)关于德国的赔款问题。条约规定由协约国成立“赔款委员会”来确定赔款的数目,限定30年内偿清。但在1921年5月1日前,德国应预先偿付200亿金马克。后来,“赔款委员会”确定德国的赔款的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

(4)关于处理中国山东的问题。巴黎和会不顾中国的基本权益和合理要求,竟然做出了这样的规定:根据1898年的中德条约及关于山东省的其他一切协定,德国所获得的胶州地区、铁路、矿山、工厂、海底电缆和“一切附属之权利均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同时规定,将德国在胶州地区之“民政、军政、财政、司法”档案,以及涉及山东主权的“各种文件”“移交日本”。在中国人民的压力下,中国北洋军阀政府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无疑是严厉的制裁和骇人听闻的掠夺,尤其是巨额赔款的负担完全落在德国劳动人民的肩上。列宁谴责这个和约“把亿万人,其中包括最文明的人,置于奴隶地位。”由于和约是在帝国主义互相矛盾和牺牲战败国及被压迫民族利益的基础上订立的,它本身就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四国条约》

指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四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一战结束之后,英日同盟继续存在,成为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扩张时的最大威胁。国此借机废除英日同盟是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任务。《四国条约》条约规定:(1)缔约国“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2)“如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达成协议,联合或单独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3)条约有效期为10年;(4)从条约开始生效起,英日同盟宣告终止。条约得到了英日的满意。《四国条约》达到了拆散英日同盟的目的,它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其形成的四国同盟是为保护共同的殖民利益而进行的合作,不是英日同盟的简单扩大。条约的签订调整了美英日三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缓和了美日之间的矛盾,为华盛顿会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五国海军条约》

指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通称《五国海军条约》。一战前后,美英日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十分激烈。随着竞争加剧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都逐渐力不从心,因此限制海军军备成为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它也是列强争论最激烈的一个问题。经过三个月的讨价还价,1922年2月6日《五国海军条约》签订。规定(1)美英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是5:5:3:1.75:1.75;(2)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3)各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为英美各为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6万吨;(4)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2.7万吨的航空母舰;(5)美国不得在接近日本的太平洋地区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等。《五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意味着英国海上优势的结束,日本因被迫承认海军第二而受到打击,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地区仍占有利地位。《五国条约》只是列强在海上实力对比问题上的暂时妥协,并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从条约内容来看,不能真正起到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的作用,争霸斗争使得军备竞赛从未停止,并最终走向公开。《九国公约》

指1922年2月6日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各国签订的《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远东与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中国问题,实质上也是列强对中国控制权的争夺。美国召开会议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压制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扩大美国在华势力。美国代表鲁特在会上提出了“鲁特四原则”,成为解决中国问题的指导原则。与会九国签订的《九国公约》,以“鲁特四原则“的核心内容为第一条,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三四五条围绕“门户开放”、“机会均等”而展开;第六条规定了缔约国要“完全尊重中国中立之权利”,等等。这个条约实际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至于中国其他正义的要求,都被敷衍而不予解决。《九国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在中国确立了“门户开放”的原则,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境地。它改变了巴黎和会所造成的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不利局面,使美国在与日本的较量中又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也就加深了美日矛盾。国际联盟

指一战结束后建立的第一个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简称“国联”。一战前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状态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在战后开始考虑尝试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协调国际关系,维护和平。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最早提出建立国联的构想;1919年1月巴黎和会通过建立国联的决议;1920年1月国联正式成立。美国因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而未参加国联。国联总部设在日内瓦,主要机构是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国联所标榜的宗旨是“促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实际上它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工具。国联长期被英法操纵,英国将其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附属物,法国要使它成为推行凡尔赛和约的有用工具。随着英法国际地位的下降,国联无法对重大国际事件施加重要影响。后来的历史证明,国联在侵略面前几乎完全不起作用,形同虚设。但它是建立国际制度的一次重大尝试,所起草的国联盟约和各种组织设置都为联合国积累了经验和教训。1946年,国际联盟解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指一战之后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各项条约和通过的决议案所构成的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1919年1月至6月,一战战胜国与战败国举行巴黎和会,会议标榜建立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法美日意等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会议的结果是签订了对德国的奴役性的《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建立国际联盟,重划德国疆界,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军备以及德国赔款和其他经济条款。和约连同会后签订的对奥地利《圣日耳曼条约》、对匈牙利《讷依条约》、对保加利亚《特里亚农条约》和对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中东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但没有解决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及帝国主义国家间海军力量对比问题。在美国的建议下,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等九国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以解决上述问题。会议期间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通过这三个条约建立了美英日法四国同盟,规定了美英日法意的海军吨位对比,确立了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美国从中受益最大,它不仅达到了拆散英日同盟,取得与英国同等海军地位的目的,还使得其在与日本争夺中国的较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会议过程中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了“二十一条”部分条款。这些条约和决议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体系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和发展,是战胜国中西方大国瓜分世界的继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对如何统治世界所做出的新安排。体系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它只是帝国主义国家按照当时的实力相互妥协的产物,其中包含着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英美、英法、美日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因而危机四伏,只能维持短暂的和平。随着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新变化,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彻底崩溃。《洛桑条约》

指1923年7月在洛桑会议上签订的《协约各国及参战国对土耳其和约》,通称《洛桑条约》。1920年协约国将奴役性的《色佛尔条约》强加给战败的土耳其。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击败希腊干涉军,迫使协约国集团重新讨论对土和约。1922年11月,以英法意日希罗和南斯拉夫等协约国这一方,土耳其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召开和会。双方签订《洛桑条约》。规定(1)协约国集团与土耳其之间正式恢复和平;(2)规定土从黑海到爱琴海的边界,基本上承认了土耳其本土的统一和领土完整;(3)宣布完全废止外国在土的治外法权制度和财政监督权,取消赔款,实行海关自主;(4)摩苏尔问题留待以后商议。《洛桑条约》的签订虽未解决土耳其的一切问题,但它迫使协约国放弃《色佛尔条约》,承认了土耳其的民族独立,这是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的重大胜利。用《洛桑条约》代替《色佛尔条约》,给凡尔赛体系打开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阴谋。《洛桑海峡公约》

指1923年7月洛桑会议各参加国签订的《关于海峡制度公约》,又称《洛桑海峡公约》。1920年《色佛尔条约》规定黑海海峡地区同国际共管,所有国家的船只都可以自由通航。凯末尔革命胜利后,1922年召开由协约国、土耳其参加的洛桑会议。会议首先讨论海峡制度公约问题,苏俄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应邀参加讨论。经过激烈论战,签订《洛桑海峡公约》。规定:(1)非战争时期商船、军舰、飞机可以自由通过海峡;(2)战时分为两种情况——当土保持中立时商船军舰飞机可以自由通过,当土参战时中立国船只和非军用飞机可以自由通过,其他国家军舰飞机能否通过由土耳其政府决定;(3)海峡地区不得设置武装力量,由国际委员会实行监督。《洛桑海峡公约》未能完全保证土对黑海海峡的主权,也没有充分照顾黑海沿岸国家的安全需要,它把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是英国控制海峡的企图变成了事实并使之“合法化”。苏俄拒绝批准此公约。直到1936年,《洛桑海峡公约》才被《蒙特勒公约》所取代,土耳其完全收回海峡主权。鲁尔危机

指1923—1924年因法国比利时军队占领德国鲁尔区而引起的国际争端。法国对鲁尔区觊觎已久。按照《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有支付赔款的责任,但德国在支付20亿金马克后,因财政困难请求延付1922年后的赔款。法比坚决反对,于1923年巴黎赔偿会议失败后出兵占领鲁尔区,鲁尔危机爆发。德国消极抵抗,不同法、比占领当局合作,停止向法国和比利时支付一切赔偿。由于丧失鲁尔区,德国经济与社会临近崩溃边缘。英美害怕在德国发生革命,同时法国在占领期间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此情况下,各方达成妥协,重新确定德国的赔款数量,制定了《道威斯计划》。1924年法比与德国达成协议,从开始实施道威斯计划的一年内,法比军队从鲁尔区撤离。法国在这场危机中不但付出了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丧失了在德国赔款问题中的主导地位,为英美所取代。鲁尔危机的解决使得德国的赔款数额得到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德国经济的恢复。这场危机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尤其是英法之间的矛盾。《道威斯计划》

指1924年8月英、法、美、意、日等国在伦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通过的以道威斯为首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方案。1923年1月,法国借口德国不履行赔偿义务,制造了“鲁尔危机”,使德国经济陷于崩溃边缘。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爆发革命,力求尽快结束危机。最终各方达成妥协,委任两个专家委员会解决德国赔偿问题。其中第一专家委员会提出了《道威斯计划》:(1)协约国为德国筹集8亿马克贷款,以确保德国通货稳定和经济恢复,并在此基础上向德国索取赔款;(2)对德国赔款总额和支付年限未予确定,但在该计划生效的第1年内德国应支付10亿马克,以后逐年增加,从第5年起,每年应支付25亿马克;(3)赔款的主要来源是关税,企业利润和对糖、烟、酒等消费品所征收的间接税;(4)成立一个国际委员会,监督德国的国家预算、货币、对外支付以及缴纳赔款等。后来美国代表担任了这个委员会的事务总管。《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对《凡尔赛和约》的巨大修改,使《凡尔赛和约》确立的基本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德国改变了原来没有地位的境况,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上升;法国丧失了对赔款问题的主导权,国际地位下降;英国的均势政策受到美国的冲击,但达到了其抑法扶德的目标;美国在欧洲的地位上升,其经济力量渗入欧洲,在政治上对欧洲事务取得了较大的发言权。《洛迦诺会议&公约》P149

指1925年10月洛迦诺会议上缔结的《最后议定书》、《莱茵互保条约》等的统称。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围绕建立欧洲安全保障机制问题,西方国家曾展开激烈的外交角逐。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7国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这是一次调整西欧关系并在政治上扶植德国的会议。会议上签订了《洛迦诺公约》,其主要内容有:(1)各国英法德意比5国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维持德法、德比边界现状,德国同法比之间的一切分歧应和平解决,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诉诸于战争,英意两国以保证国的身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2)德国与法、比、波、捷四国分别签订了仲裁条约,规定双方发生的一切分歧如不能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应提交仲裁法庭或国际法院裁决;(3)法国与波捷两国分别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法波或法捷受到德国侵略时,彼此应给予支持和协助;(4)各协约国同意德国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影响:《洛迦诺公约》是英国外交的胜利,它顺利的达到了扶德抑法反苏的目的;德国从《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中获得最多好处,恢复了尊严与平等地位,顺利加入了国联,而且它对德波、德捷边界不予保证,实际上是鼓励德国向东扩张,因而德国是最大的赢家;《公约》削弱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领导地位和其同盟体系,使法国的安全保证受到削弱,因而法国是最大的输家;美国没有参加洛迦诺会议,但《洛迦诺公约》使它在欧洲的投资有了保证,使欧洲国家向美国稳定的归还战债有了指望。《洛迦诺公约》只是暂时调整了欧洲各国的关系,但它不是欧洲和平的保证,而是孕育着新的战争。(洛迦诺会议表面上仿佛消除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一切矛盾,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消除任何矛盾,只是使这些矛盾尖锐化)《非战公约》

P166指1928年8月签订的《关于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亦称《非战公约》。《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签订之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外交上也处于孤立地位。法国希望与美国确立紧密联系以增强抑制德国的力量,建议美法缔结非战公约。美国则要求将公约变为一个多边条约,企图使美国在条约中居于领导地位。经过激烈斗争,《非战公约》签署。其主要内容是:(1)声明各参加国废弃战争作为国家的政策工具;(2)只能用和平方法处理和解决国际争端(3)任何国家只要同意本公约内容都可加入。《非战公约》只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不区分战争的性质,而且各帝国主义国家都附有“保留条件”,它们仍然可以在“自卫”的幌子下发动侵略战争。因此它不能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但该公约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并以国际条约的形式否定了侵略战争的合法性,树立了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所以它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杨格计划P143

指1929年6月以美国银行家杨格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提出的一份新的德国赔款计划。道威斯计划并未完全解决德国的赔款问题,道威斯计划实施四年后,德国借口经济困难,要求修改这个计划。在美国的支持下,新的专家委员会制定了《杨格计划》。计划规定:(1)德国赔款总额减至1139亿马克,在59年内还清;(2)每年交付的赔款分为无条件赔款和有条件赔款两类;(3)规定以货物抵交赔款的数量应逐年递减,并在10年后完全取消;(4)取消对德国财政的国际监督,并专门成立一个国际清算银行处理赔款事宜(5)今后德国赔款主要由外币支付(6)初步达成从莱茵区撤军的协定。《杨格计划》减少了德国赔款额,撤消了协约国对它的财政监督,计划的制定使英法从莱茵区撤军,为德国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创造了条件,是德国又一重大胜利。美国则进一步扩大了对欧洲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但由于1929年10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个计划实际未得到施行。胡佛计划P175

指1931年6月20日美国总统胡佛发表的〈缓债宣言〉。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使德国赔款与战债双双面临危机。1931年6月2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致电胡佛,竭力强调德国因财政困难无力交纳赔款,请求美国给予支持。美国当时也处于危机之中,不愿使德国经济崩溃而使自身危机加重。于是胡佛当天发表此宣言,称(1)美国政府建议,各国政府间的债务、赔款的本息均停付一年;(2)德国的赔款问题是一个欧洲问题,与美国无关;(3)其他国家对美国所欠战债不能取消。经过反复磋商,1931年7月下旬,美英法意比日德7国伦敦会议通过了该计划。但是,赔款和战债问题并未就此了结。但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帝国主义间深刻的矛盾,最终赔款与战债问题不了了之。约翰逊法案P177

指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由参议员约翰逊提出的不得购买拖欠美国政府债务的各国政府发行的债券或向它们贷款的法案。从1929年10月起,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德国的请求下,美国总统胡佛发表了〈缓债宣言〉,但远未解决赔款与战债问题。1932年英法意比日德召开洛桑会议重新讨论德国赔款问题。会议期间,与会各国还达成“君子协议”,要求以美国放弃战债为条件来使各国放弃赔款,美国坚决反对。但会后德国基本上不再支付赔款,于是协约国在战债问题上也出现赖债局面。美国大为不满,遂通过了〈约翰逊法案〉该法规定:所有国家必须偿付全部债款,否则将禁止“赖债”的国家在美国市场上发行公债,同时“禁止任何美国公民或公司借钱给任何未向美国履行债务的国家”。这一举措进一步加深了美国与债务国之间的矛盾,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多次引起纠纷的赔款与战债问题宣告结束。德国赔款问题解决过程1908~1933年(至33年希特勒上台)时间出台文件核心内容田中奏折

指1927年7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上奏天皇的《对华政策纲领》。日本一直梦想变中国为其殖民地。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由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在会上拟定此纲领。奏折首先用了大量篇幅描述中国东北各省和内蒙地区自然资源如何丰富,从而阐述了侵占该地区的必要性,写道:“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其次奏折论述了必须以武力夺取,而不能通过自由竞争的手段达到目的的原因,认为不仅英美国力比日本强大,而且中国统一的前景和民族资本的壮大,也都威胁着日本的利益,指出“如欲造成昭和新政,必须以积极的对满蒙强取权利为主义,以权利培养贸易”。这是日本争霸世界的计划,也是日本对外扩张的纲领。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放弃华盛顿会议后币原外交以经济侵略为主的缓进政策,确定了攫取“满蒙”和武力干涉的急进侵华政策。在日本争夺亚洲霸权的道路上,侵占中国东北和内蒙是整个计划中的第一步。九一八事变“不承认主义”

P193指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发出的政策性声明,又称“史汀生主义”。九·一八事变后,英美一方面要利用日本镇压中国的革命力量,同时要利用日本反苏,因而采取了姑息养奸的纵容政策。但随着日本侵略东北程度的加深,特别是1932年日本占领锦州,美国感到日本对其在远东利益的威胁日严重,故提出了“不承认主义”。美国向中日发出照会,称“凡是以损害美国的条约权利及其在华公民,损害中国的主权和独立或领土和行政的完整,或者损害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的任何新情况,美国不能也不拟予以承认”。“一·二八”事变后“不承认主义”得到国联承认。“不承认主义”在道义上否认了日本的侵略成果,重申“门户开放”原则,它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在华利益,也未使美国承担对日本采取行动的任何义务。同时,“不承认主义”是对《非战公约》的维护。麦克唐纳计划

指1933年3月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向国际裁军会议上提出的裁军公约草案。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列强在国联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裁军活动。1932年2月,世界裁军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同年12月,英美法意德五国代表达成协议确认会议的目的在于缔结一项公约,麦克唐纳计划即为该公约草案。其中规定要大量裁减各国陆军人数,并允许德国在五年内获得与法意波等国同等的兵员数额20万人;草案还建议成立一个常设裁军委员会,以监督公约的实施情况。该计划在会议上获得通过。但是希特勒政府根本不会实施此计划。同年10月,德国即找借口退出了裁军会议,放手扩军备战。30年代中期之后,国联范围内的裁军活动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而被彻底埋葬。李顿调查团报告书P200

指1932年国联发表的关于中日在中国东北冲突的根源的调查报告书。1932年1月21日,英美法德意五国组成调查团,由英国驻国联代表李顿任团长,1932年10月1日国联发表了该报告书。报告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叙述中国东北及其他各省形势,对“九一八”事变作出结论和向国联行政院提出解决中日冲突的建议。报告书歪曲历史,胡说中国抵制日货是中日冲突的原因,中国革命使日本受害最大,肯定满洲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并攻击共产主义。报告书既不承认伪满,也认为不应该恢复事变前的原状,实质上主张将东北从中国割裂出去,让各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1933年2月24日,国联基本上接受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并声明不承认伪满。日本即借此于3月底退出国联。这个行动说明日本已决心进一步用武力实现独占中国,从而成为亚洲的新的战争策源地。希特勒的侵略扩张计划斯特莱沙阵线P223

指1935年通过斯特莱沙会议联合公报而拼凑起来的英法意暂时“集体维护和平”阵线。在希特勒单方面废止《凡尔赛和约》军事条款的情况下,法国建议国联讨论由此造成的局势,倡议在意大利的斯特莱沙召开一次法英意首脑会议。在上述的背景下,英法意三国与1935年4月11日在意大利斯特莱沙召开会议,讨论三国互相保障欧洲和平的问题。会议后,三国发表了一项联合公报,主要有以下内容:(1)对德国单方面违反《凡尔赛和约》表示遗憾;(2)指出三国的政策目的是在国联机构下“集体维护和平”;(3)三国一致同意,采取各种可行方法反对“危及欧洲和平的单方面违反和约的行为”,并将为这一目的采取“密切真诚的共同行动”。由于英法意各怀鬼胎,斯特莱沙阵线是一个不起任何作用的官样文章。1935年6月《英德海军协定》签署,英德勾结起来,斯特莱沙阵线遂土崩瓦解。英德海军协定

指1936年6月18日英德签订的规定两国海军军力的条约。希特勒上台之后,英国仍然推行扶德抑法的政策,这对纳粹德国非常有利,因而两国逐渐勾结。1936年6月英德代表在伦敦谈判,商讨两国海军问题。18日协定签署,规定(1)英国确认同意德国舰艇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联邦各成员国海军总吨位的35%,只要德国遵守上述比数,德国可以增加或减少各种类型的军舰;(2)德国潜水艇的吨位数将不超过英联邦各成员国潜艇总吨位的45%,如果形势需要,德国将有权建造与英联邦潜艇总吨位相等的潜艇,只需事先通知英国即可。《英德海军协定》是英德双方共同对《凡尔赛和约》的破坏,它是英国扶德抑法外交政策的继续,是一种对法西斯的绥靖。德国的扩军合法化了,更加鼓舞了德国进一步破坏《凡尔赛和约》有关条款的勇气。斯特莱沙阵线也就此瓦解。但是,希特勒不会按英国划定的“范围”行事,他加紧扩军,最终挑起二战,英国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德军进驻莱茵非武装区

指1936年3月7日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的军事行动。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英法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纵容,德意的靠拢都大大鼓舞了希特勒,他决定进一步破坏《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的规定,派军队进驻莱茵非武装区。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在国会发表演说,宣布德国不再受《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区的全部条款和《洛迦洛公约》的约束,同时德军奉命进入莱茵区。德军的行动震动了法国,法国内阁召开会议,但多数阁员主张容忍,最后在英国的坚持下,决定在国联未作出决定之前不采取任何行动。3月10日召开的《洛迦诺公约》缔约国巴黎会议和国联伦敦会议都未提及对德国的制裁,使此事就此平息。此事大大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快了它扩军备战的步伐;它还加剧了国际上的动荡局势,比利时退出法比联盟,法国北部边境失去保障。德军进驻莱茵区推动了二战的爆发。希特勒为什么能上台:西班牙内战P240指1936年由桑胡尔霍、佛朗哥等法西斯头目指挥发动的反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叛乱。30年代的西班牙,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1931年,西班牙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共和国,而并未触动封建主义根基,社会矛盾继续激化。1933年,组成了以勒鲁斯为中心的反动政府。1936年左派政党组成人民阵线,建立了联合政府。西班牙人民阵线运动的胜利,引起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极端仇视。德国和意大利一开始就卷入西班牙国内各政府派别的纷争,与西政府发展息息相关。1936年,在桑胡尔霍、佛朗哥等法西斯头目指挥下,发动了反对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叛乱。德意法西斯在叛军面临失败的关键时刻,公然出面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它们对西班牙叛军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援,配合叛军向联合政府发动联合进攻。西班牙内战是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法西斯的支持是内战得以延续和扩大的主要因素,同时改变了内战的性质,使内战从民主和独裁的斗争转变为西班牙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斗争。英法的不干涉政策P244西班牙内战&德意武装干涉,英法对德意武装干涉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它们担心在西班牙建立德意控制下的法西斯政权直接威胁直布罗陀海峡的交通安全,另一反面它们害怕人民阵线运动在欧洲蔓延。“不干涉”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出炉。1936年9月3日,英法德意比葡奥等27个国家缔结了“不干涉协定”。根据法国建议9月9日,成立了“不干涉委员会”。政策内容(1)禁止向西班牙输出武器和军用物资,禁止西班牙购买的武器过境,各参加国必须交换为此目的所采取措施的情报(2)对佛朗哥叛军,英与之维持贸易关系(3)对德意给佛朗哥的支持纵容(4)对苏联:指责苏联支持共和政府,破坏协议为监督协定的执行。根据法国建议9月9日,成立了“不干涉委员会”。德意虽参加了“不干涉协定”,但根本无意执行,并分别同佛朗哥缔结了秘密合作协定,向叛乱份子提供各种武器和军用物资。在英法“不干涉政策”的纵容下,德意法西斯更加大胆妄为,造成了共和政府的失败。《尼翁协定》

P247指1937年9月在尼翁会议上签订的关于保护地中海航行安全的两项协定。西班牙内战期间,在英法“不干涉”政策的纵容下,德意法西斯接连袭击开往西班牙共和国港口的多国商船。于是在1937年9月英、法、希、南、埃、土、保、苏、罗、阿九国在瑞士尼翁开会,讨论对“不明国籍”潜水艇作斗争问题,德意拒绝参加。《尼翁协定》的主要内容有:(1)与会国委托英法舰队保护地中海中部至达达尼尔海峡的航行安全;(2)在地中海上遇有潜水艇、飞机或水面舰只袭击不属于西班牙冲突的任何一方商船时,将开火予以还击。苏联政府坚持应邀请西班牙共和国参加尼翁会议,并主张让西班牙政府的商船也受到保护,但由于英国坚决反对而未实现。《尼翁协定》实施后,意大利立即停止了在地中海的偷袭活动。这个事实有力证明了如果英法认真抑制德意法西斯的侵略主张,德意就会有所顾忌。美国《中立法》苏联集体安全政策

指20世纪30年代苏联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而提出的重要外交政策。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使苏联认识到其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已成为苏联最直接最严重的威胁,而西方民主国家开始逐步调整对苏联政策。在此情况下,苏联提出集体安全政策。1933年12月,联共(布)中央通过为开展为争取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外交部据此制定了工作计划,包括(1)苏联加入国联;(2)在国联内缔结反对德国侵略的区域性相互保护协定;(3)比利时、法国、捷克、波兰和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其中某些国家可以参加上述协定,但法波必须参加。在此政策的指导下,苏联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果。1934年加入国联,与法国筹划了《东方公约》,1935年签订了法苏、苏捷互助条约,使苏联的安全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后来由于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拒绝与苏合作遏制法西斯侵略,苏联只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集体安全政策到此失败。《东方公约》

指1934年法苏两国筹划建立的反法西斯侵略的多边和双边互助条约。1934年2月巴都就任法国外交部长,他是一位主张借助苏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的人士,建议建立一系列欧洲国家共同对付侵略的互助体系,得到苏联的支持。1934年5月法苏谈判中,巴都提出了《东方公约》草案,建议签订两个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体系的条约。第一个条约是由苏联、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签订的互助公约,第二个公约是法苏互助条约,缔约各方不得给予任何侵略以支持,苏联成为洛迦洛公约保证国,法国成为东方公约保护国。对此虽然德国、意大利、波兰都拒绝接受,英国也有保留地支持,但它显示了建立真正的法苏联盟的可能性。然而巴都在1934年10月遇刺,使《东方公约》失去了一个积极的推动者,30年代法国抗衡德国、自主外交的时代结束,缔结地区性多边互助条约的谈判被搁置下来,后来转为双边互助条约。《东方条约》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遭到挫折。《法苏互助条约》

指1935年5月法苏两国在巴黎签订的相互协商以防止对方遭受侵略的条约。巴都死后,法苏两国于1935年4月又继续就缔结互助条约进行谈判。《法苏互助条约》规定:(1)当法国或苏联成为一欧洲国家侵略威胁和侵略危险的对象时,苏联和法国彼此保证相互立即进行协商,以便采取关于遵守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的措施;(2)当法国或苏联成为欧洲国家未经挑衅的侵略对象时,苏联和法国彼此应立即给予支援和协助。《法苏互助条约》是苏联集体安全政策的积极成果。但由于法国后来追随英国实行绥靖政策,条约直到1936年2月才得到议会批准,法国还拒绝苏联关于签订相应军事协定,以补充互助条约具体内容的要求。法国只把它看作他们推行同德国进行交易的工具之一,因此条约实际上没有起到多大作用。“三国轴心”

指1937年德意日法西斯结成的政治同盟。德国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给予支持,德意共同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使两国本不十分融洽的关系迅速改善与巩固。1936年10月,德意协定签订,意大利同意把多瑙河地区划入德国的势力范围,柏林—罗马轴心正式建立,标志着德意侵略同盟初步建立。同时德国加强与日本的交往。由于德日都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两国又都仇视苏联,加之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独裁体制的建立,两国关系好转。1936年11月《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通称《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要求缔约国“对共产国际的活动相互通报,并协议关于必要的防卫措施”,“紧密合作”;另有一个敌视苏联的秘密附件。1937年11月,意大利参加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至此,“三国轴心”正式形成。“三国轴心”只是一个政治轴心,没有形成军事同盟,但它使三个法西斯国家联合了起来,互相支持,助长了它们的侵略所气焰,从而使世界进一步走向大战。绥靖政策

指一种对侵略者姑息、妥协,以牺牲别国人民的利益来满足侵略者欲望的办法来换取自身的和平与安全的政策。它主要是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所采取的外交政策。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既想削弱和击败竞争对手,又要反对社会主义和镇压人民革命,绥靖政策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20世纪30年代之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德日防范苏联和镇压革命。30年代之后,绥靖政策从德国公开备战、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开始施行,并以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及《慕尼黑协定》达到顶峰。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英法美等要避战求和,利用德国反苏,英国还企图利用德国削弱法国。但该政策实际上却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法美等国也尝到了绥靖的苦果。《慕尼黑协定》

指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签订的《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简称《慕尼黑协定》。并吞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是纳粹的既定政策,而英法此时对德推行绥靖政策,容忍希特勒的侵略行径。1938年9月英法德意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1)捷克将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克应于10月1日至10日之间从上述领土上撤退完毕;(2)上述地区的设施必须交给德国;(3)在日耳曼人是否占居民多数尚不确定的地区,由英法德意代表组成国际委员会占领,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并划定最后边界;(4)捷克在三个月内满足匈牙利和波兰的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它的签订大大加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大大巩固了希特勒在国内的政治地位;沉重打击了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苏联开始考虑是否应采取新的政策;英法在欧洲小国心中的地位下降了,法国的同盟体系全盘瓦解。《协定》进一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德国于1939年3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蒙特勒海峡公约》

指1936年7月土英法日希保南罗澳苏在瑞士蒙特勒会议上通过的修订的《关于黑海海峡制度的公约》。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德意法西斯国家扩军备战,欧洲和地中海局势紧张。土耳其为了维护本国安全,急欲收回对黑海海峡的主权,于1935年倡议修改《洛桑海峡公约》,得到苏、英、日等国的支持。1936年6月蒙特勒会议召开并通过此公约。新公约规定:(1)各国商船可以自由通过海峡;(2)和平时期黑海沿岸国家军舰可以自由通过海峡,非黑海沿岸国家军舰通过时要受到军舰等级、数量和最高吨位的限制;(3)战时如果土耳其保持中立,交战国军舰不得通过海峡,如果土耳其参战,允许通过与否,由土政府决定。《蒙特勒海峡公约》使土耳其收回了对海峡的全部主权,加强了土对海峡的控制;有利于维护黑海沿岸国家的权利与安全;它提高了土耳其的国际地位;英法也由此密切了与土的关系;打击了德意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但二战期间土耳其政府并没有完全遵守此公约。《钢铁条约》

指1939年5月22日德意两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亦称《钢铁条约》。“三国轴心”仅是一个政治同盟,不包含军事条款,不能满足法西斯的侵略需要。1938年1月德日开始进行缔结军事政治同盟的谈判,但由于两国在太平洋属地和中国问题上的矛盾太尖锐,两国所要求同盟针对的对象又不同,因此谈判最终破裂。但意大利却与德国的意见一致,因而两国决定尽快缔结军事同盟。这个军事同盟是进攻性质的,《钢铁条约》规定:(1)缔约国一方的安全或重大利益受到外来威胁时,另一方将给予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持;(2)如果一方卷入战争,另一方则给予陆海空军事支援;(3)成立组成常设委员会以加强互相协调。《钢铁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德意军事同盟正式建立,它明确规定相互承担军事义务,以推翻现存国际体系,夺取欧洲和世界霸权。《钢铁条约》的签订使二战进一步逼近。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指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1939年慕尼黑会议后,苏联感到在欧洲被孤立,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决定进攻波兰并制定《白色方案》及《钢铁条约》签订后,苏联更加感到战争的威胁。(1939年以来,苏联感到受到孤立和战争威胁)苏联希望避免与德日两国同时作战,并避免首先遭到进攻;同时德国确定先西后东的作战计划,需要稳定与苏联的关系,防止两线作战。1939年8月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附加议定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1)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间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为;(2)缔约一方成为第三方敌对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也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3)双方承诺只通过和平方式来解决彼此争端,并就共同利益有关问题进行协商。附加议定书规定了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条约粉碎了英法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赢得了备战时间,它宣告了绥靖政策的破产;但划分势力范围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原则,是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它的签订使整个欧洲力量对比有利于德国,改善了德国的战略地位,也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至此,二战一触即发了。英法苏谈判

指1939年3—8月英法苏三国进行的旨在结成反法西斯联合的谈判。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欧洲力量有利于法西斯,英法有联苏抗德的希望,因此有意改变对苏政策;苏联为了维护自身安全,避免战争至少不首先卷入战争,希望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谈判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试探和预备性阶段、政治谈判阶段和军事阶段。政治谈判主要围绕三方义务问题、波海三国安保问题和间接侵略问题展开,军事谈判主要涉及到三国军事互助的具体计划问题。由于英法没有放弃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因而缺乏谈判诚意;而双方本身就缺乏信任,有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希特勒便乘机从中破坏,于5—8月举行了英德谈判;苏联在慕尼黑会议后对英法一直持怀疑态度,谈判过程中英法的表现又使苏联十分失望,德国又有改善苏德关系的表示,这使得苏德双方开始接近。1939年8月23日,英法苏谈判无果而终。联合制止法西斯侵略的尝试失败,世界战争日益逼近。“奇怪的战争”

指二战全面爆发初期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的状态。英法虽于德国闪击波兰后对德国宣战,但由于战前长期采取了绥靖政策,备战不利;战争爆发后又没有完全放弃绥靖政策,对德国不战不和,内部充满矛盾;另外,英法在战略部署上存在分歧,双方都想在同盟中充当主角,一直没能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从德国方面看,国内一些当权人物担心德国国力不能承担跟西方大国的长期战争,要求推迟西线进攻;德国考虑到英法会从北欧对其包围,决定先占领丹麦和挪威;另外德国内部一些政变、泄密等偶然事件也使进攻推迟。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西线出现了“奇怪的战争”,军事实力占优势的英法联军在马奇诺防线静观其盟国波兰被德国消灭,双方安守阵地长达八个月。“奇怪的战争”使英法丧失了进攻德国的绝好机会,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赢得主动,战争形势更有利于德国。不久,德军横扫西欧,法国败降,英军退守本土。“奇怪的战争”是英法的巨大失误,也给其自身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二战进一步扩大了。东方战线

指欧战爆发后一年内即1939—1940年苏联为抵抗未来法西斯的侵略而将国界线向西推移所建立的战线。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侵略气焰嚣张。为了在强敌压境时保卫本国安全,苏联决定将国界西移,即建立“东方战线”,以形成战略纵深地带。东方战线的建立共分四个步骤:(1)1939年9月苏军进入波兰,占领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并于11月将两地并入苏联;(2)1939年11月30日挑起苏芬战争,击败芬兰并割得领土,控制芬兰湾;(3)为封闭德军入侵苏联的“波罗的海门户”,于1940年6月派红军进驻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于8月初将三国强行并入苏联;(4)1940年6月苏军开进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并在8月将两地并入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国境线向西推移100—300公里,客观上扩大了防御德军的战略空间,对延缓德国对苏联腹地的进攻起了一定作用。但苏联在建立战线过程中采取的武力威胁等手段,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使芬兰、罗马尼亚加入法西斯阵营,对反法西斯战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和后果。丘吉尔上台后英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丘吉尔的上台标志着英国绥靖政策的结束,英德矛盾加剧。英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丘吉尔内阁采取了坚决的抗德政策。丘吉尔发表演说,表示英国将继续战斗,决不投降;对于德国的迫降和诱和一律拒绝。1941年5月10日纳粹三号分子赫斯飞英被英国当局逮捕,这一举动也可以看出英国的抗德决心。2、支持欧洲沦陷国的反德力量。英国政府对欧陆流亡政府和团体一律支持,1941年6月英、加、澳、新、南非与波、捷、挪、荷、比、卢、希、南等国流亡政府及“自由法国”的代表在伦敦签署了同盟国宣言。3、联合美国,这是英国外交政策的基础。丘吉尔力图把美国引入战争。1940年英国将西印度群岛和百慕大的8个岛屿租让给美国,换取美国50艘旧驱逐舰,这标志着美国从中立国转变为非交战国。在他的积极争取下,美国颁布了《租借法案》,这对美国参加最有决定性意义。4、调整对苏政策,争取苏联。丘吉尔任命主张对苏友好的工党左翼人士克里普斯为驻苏大使,力图说服苏联放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丘吉尔的“联美、和苏、坚决抗德”方针,从主流上看,顺应英国人民的愿望,符合英国的民族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远东慕尼黑阴谋

指欧战爆发前后,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从推行各自全球战略和维护远东既得利益出发,牺牲中国民族利益的对日妥协政策。这实际上是把慕尼黑的绥靖政策照搬到亚洲来,以缓和同日本的关系,以便于集中力量对付德意。远东慕尼黑阴谋的最初酝酿是召开所谓“太平洋国际会议”,此外还包括英美等国承认日本侵华事实和既得利益,压迫中国蒋介石政府停止抗战,与日媾和。远东慕尼黑危机持续达3年之久,在此期间,英国与日本相继签署了《有田—克莱琪协定》,《天津协定》等对日妥协的文件,并封闭了滇缅公路,断绝中国抗战的外援;法国封闭滇越铁路;美国与日本举行秘密谈判等。远东慕尼黑阴谋严重威胁到中国的民族利益,使中国的抗战形势更加严峻。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中国人民坚决抗战等原因,远东慕尼黑阴谋归于破产。《有田—克莱琪协定》

指1939年7月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与日本外相有田在东京签订的英国对日妥协的协定。在日本的威胁和压力面前,英国在欧战爆发后的远东政策总趋向是退守,在对日政策上力求实现与日和平共处。《有田—克莱琪协定》规定:英国接受日本的要求,承认日本在中国造成的“实际局势”,承认日军在中国“有特殊的需要”,英国不妨碍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动,等等。这一英日协定,是一个放纵侵略和奴役的协定,是张伯伦政府东方慕尼黑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表明英国已经彻底违背了其对中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消极作用。协议引起了中国的强烈反对。它还损害了美国在华利益,因而美国也表示强烈不满。《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

指1940年9月德日意三国在柏林签订的建立法西斯政治军事同盟的条约。1940年德国横扫欧洲,日本为加紧侵华战争并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对一度冷谈的三国结盟问题又趋于积极。同年三国订约。《同盟条约》规定:(1)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2)德意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秩序的领导权;(3)缔约国中之一如果受到目前未参与欧战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三国保证以一切政治、军事、经济手段相互援助。三国签约后,德国又拉拢一些欧洲小国加入该条约。当时的大国中,只有美苏尚未参战,而第五条又反苏联排除在外,显然该条约首先针对美国,其目的是以恫吓来阻止美国对日采取威逼性行动和加强对英国的援助。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军事同盟正式形成,它促成德国武装进攻苏联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苏日中立条约》

指苏联与日本于1941年4月在莫斯科签订的关于相互中立的条约。随着日本侵略的扩大,它与美英两国在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激化;日本北进失利,决策南进。这些因素都要求日本善对苏关系。而苏联为了集中力量进行对付德国的准备,想通过与日本签约来稳住日本,以保证东部边境的安全。《苏日中立条约》规定:(1)缔约双方保证维护和平友好关系,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互不侵犯;(2)当一方成为一个或几个其他强国战争对象时,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将保持中立。此外,双方还声明按中立条约精神,苏联“尊重满洲国领土完整不可侵犯”,日本“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土完整不可侵犯”,这严重侵犯中国主权。《苏日中立条约》使苏联在对德作战中避免了两线作战,也为日本的南进扫除了后顾之忧。中立法

指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为防止美国卷入西半球以外战争而通过的法案。1935年8月第一部中立法出台,禁止美国向交战国出售武器,禁止美船运载军用品至交战国,禁止美国公民乘交战国船只旅行。1936年2月通过第二个中立法,将第一个的有效期延长到1937年5月1日,并补充禁止向交战国贷款的条款。1937年4月,第三个中立法通过,规定中立法适于内战国家,总统不仅禁止武器输往交战国,而且可以禁止任何物资输往交战国,但美洲各共和国例外。1939年欧战爆发后,1939年11月国会在罗斯福总统要求下修正中立法,废除武器禁运,允许交战国在“现金购货,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对于英法等国更加有利。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但它依然有限度,没有突破中立的框架,这是干涉主义与绥靖主义斗争妥协的结果。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1941年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中立法名存实亡。12月,美国对德意日宣战后,中立法正式废除。中立法是美国孤立主义影响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美国过早卷入战争;但它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活动,使二战提前爆发。《租借法案》

指1941年3月美国为支持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物资保障而出台的《增强美国防务法》,通称《租借法案》。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1939年美国修改中立法,以“现金购货,运输自理”的条件向交战国出售武器。德国横扫西欧后,美国感到法西斯的现实威胁,罗斯福认为必须尽一切可能援英才能保证美国的安全。由于英国无力以现款购买武器,罗斯福提出以“租借”方式援英,提出了《租借法草案》并获得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以租借或贷款形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和粮食等,国会还为此法拨款70亿美元。《租借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孤立主义政策的结束,是美国走向参战的最有决定意义的步骤,奠定了美国与盟国合作的军事经济基础,对击败法西斯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有助于美国将防线置于美洲之外,既保证了本土安全,又保存了自己的利益,在战时和战后不仅繁荣了本国经济,也扩大了对受援国的影响,对确立其在战后的世界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赫尔备忘录》

指1941年11月美国国务卿赫尔起草的《美日协定大纲》,又称《赫尔备忘录》。1941年3—12月,美日展开秘密谈判,美国希望通过外交谈判和经济制裁对日本施压,甚至牺牲中国的部分利益,以避免过早卷入对日战争。谈判共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赫尔提出了“赫尔四原则”:尊重所有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干涉外国内政;维护平等包括贸易机会平等原则;不以武力改变太平洋地区的现状。前两个阶段谈判均以失败而告终。8月东条英机内阁成立,决定利用和谈掩护对美国的武装偷袭。美国先后拒绝了日本的两套方案。11月25日,美国获得日本可能发动突袭的情报后召开国防会议。会后,赫尔起草了此文件。该文件重申以“赫尔四原则”为两国关系及与第三个大国关系的基础;不承认“满洲国”和汪伪政权;日本无条件从中国和印支撤军;美英日中苏荷泰等国缔结一项多边互不侵犯条约,重新确立《九国公约》精神,取代三国同盟条约。《赫尔备忘录》不能阻止日本侵略进程和日美战争的爆发。日本认为这是对日的“最后通牒”而加以拒绝,决定对英美荷开战,并确定进攻日期为12月8日。美日谈判的三个核心问题(1)

三国同盟问题。正式谈判开始后,经过讨价还价,《日美谅解方案》规定,日本要求按规定履行条约,但承认三国同盟是防御性组织,这是日本对美国作出的让步。1941年6月21日美国在最后妥协方案中表示三国同盟的义务不适用于美国参加欧洲战争的行动。(2)

中日战争问题。“赫尔四原则”提出:尊重所有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日美谅解方案》中提出:日军撤出中国,“尊重中国独立”等。日本统治集团认为此案有利于解决中日战争,但松冈外相反对日本让步,在修正案中全部删去了“尊重中国独立”等八项条件,强硬地要求美国承认近卫首相提出的“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美国作出了妥协,同意以此为基础进行谈判。这是美国对日本作出的重大让步,但反对日本在经济上独占中国。(3)

西南太平洋问题。日本要建立包括南洋在内的“建立大东亚新秩序”,以美国为主要障碍。美国既想牺牲中国同日本达成妥协,但又不愿意让出中国和南洋的全部阵地,不想束缚自己参加欧战的行动自由,不改变援英反德的格局,只想牺牲部分利益的方法与日本达成妥协,缓和日美关系,以维护美国在亚洲太平洋的基本利益。在最后妥协方案中,美国同意讨论菲律宾中立化问题。但随着日本南下入侵印支、泰国等地,美国向日本提出严重警告,要求日本撤出印支,并冻结日本在美资产,美日第二阶段谈判也因此中断。珍珠港事件

指1941年12月7日(华盛顿时间)日本海空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偷袭行动。美日谈判的接连受挫表明美日太平洋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决定在谈判的烟幕掩盖下对美国发动战争。由于美国长期对日本实行妥协退让政策,国内和平思想泛滥,战备不足;同时对日本战略进攻方向判断错误;珍珠港驻军麻痹大意,疏于戒备,因此在珍珠港事件中遭受巨大损失,港内太平洋舰队受到毁灭性打击。珍珠港事件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偷袭成功大大改变了太平洋日美海军力量对比,使美国在战争初期失去了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日本也得以大举进攻南洋。但偷袭使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和平主义运动停息下来,推动了美国直接参战;扩大了二战规模,加快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珍珠港事件宣告了太平洋抗日战场的开辟,对中国抗战是有力的支援,结束了中国单独抗日的局面,亚洲和太平洋战场相互支援,日本在亚太的优势渐渐化为乌有。莫斯科会议

指1941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莫斯科召开的关于相互提供军需供应的会议。当时在苏德战场上,苏军暂时处于失利阶段,尽管暂时缓和了局面,但形势依然严峻。英美领导人认识到要打败德国必须依靠苏联陆军,因而开始考虑在武器和作战物资上援助苏联。经过磋商,会议达成了《对俄供应第一号议定书》,规定:(1)从1941年10月1日到1942年6月30日,英美每月向苏联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和其他各种原料、武器和军用物资;(2)苏联答应供应英美需要的某些军工原料和货物;(3)英美还承担义务协助运输供应苏联的物资。莫斯科会议没有解决协同作战特别是第二战场的开辟问题,协议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英美未能完全满足苏联的要求,而且决定的援助有些也未如能如期供应,协议的规定的期限不长,使苏军指挥部难以拟定未来的作战计划等,但莫斯科会议显示了三大国打击法西斯德国的决心和政治、经济、军事合作的加强,对协调三国关系和促进反法西斯国家联盟的建立都起了积极作用,签订的协议也是对苏联的巨大支持。大西洋宪章

指1941年8月美英两国政府首脑会晤后宣布对德作战的纲领性文献,又称《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鉴于苏德战争形势的快速发展,1941年8月9日至12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西北纽芬兰的阿根夏湾军舰举行会谈,于8月14日发表联合宣言。宣言主要内容是:(1)宣称英美两国不追求领土和其他方面的扩张;(2)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同时两国将努力设法恢复民族中被剥夺的主权和自治权;(3)保证一切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贸易和经济方面的合作;(4)赞同摧毁德国暴政后重建和平,使各国能安居乐业;(5)保证公海上的航行自由;(6)世界各国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有必要解除侵略国的武装,以减轻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在军备方面的沉重负担。尽管宪章反映了一些英美的利益冲突,但它是英美政治联盟的标志,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联合国家宣言

指1942年元旦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订的共同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纲领性文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英美于次日对日宣战。在丘吉尔的建议下,英美于12月22日召开“阿卡迪亚会议”,期间美国倡议对法西斯作战国家签署一项宣言,即《联合国家宣言》,宣告:(1)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2)各国政府保证使用全部经济军事资源,以对抗与其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国;(3)各国政府保证相互合作,不与敌人单独停战及缔结和约;(4)凡在战胜希特勒主义斗争中给以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国家,均可加入本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从而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并使战争主动权转到了反法西斯国家一边,为反法西斯战争迅速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宣言的发表也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史迪威事件”

指1944年由于蒋介石和史迪威的矛盾而引发蒋史冲突,最终美国应蒋介石的要求召回史迪威的事件。史迪威作为中国战区参谋长,他一直执行美国敦促蒋介石联共抗日的政策,而蒋介石则坚持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这是蒋史决裂的根本原因。1944年罗斯福为挽救国民党军队的溃败,要求蒋介石让史迪威指挥全部中国军队。蒋介石坚决反对并通过赫尔利要求罗斯福召回史迪威,赫尔利权衡利弊后决定支持蒋介石。由于美国军方决策使中国战区地位下降,对战后问题的考虑和苏联对中共的态度等原因,最后罗斯福采纳了赫尔利的意见,轰动一时的“史迪威事件”以罗斯福牺牲史迪威、迁就蒋介石而结束。“史迪威事件”是中美矛盾的体现。史迪威的去职表明美国放弃了促蒋联共抗日的政策,转而推行扶蒋限共政策,后来发展为扶蒋反共政策。《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指1945年8月14日中苏两国外长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苏联对日作战已提上议事日程。斯大林表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取决于中国方面愿意接受雅尔塔会议上所作的决议。在美国的力促下,蒋介石政府被迫最终接受了决议,并签订该条约及《关于中长铁路之协定》、《关于中国大连之协定》、《关于中国旅顺之协定》。条约规定:(1)双方将协同对日作战,到获得最后胜利为止;(2)此次战争中,双方将互相提供一切必要的军事和其他援助;(3)战后,双方将共同采取措施,使日本没有可能再事侵略破坏和平;(4)一方如遇日本攻击,另一方应对之提供军事及其他援助。条约有效期30年。条约签订后,蒋介石因此约使苏联表示不再支持中共而感到满意,苏联实现了其在中国的利益,美国则争取到苏联对其对华政策的支持,从而有利于实现其独霸中国的野心。中苏谈判期间,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是有利的。条约的签订对战后远东和平也是有利的。但苏联以牺牲中国权益作为其参战条件,暴露出大国沙文主义。更重要的是,中国局势的迅速变化很快就打破了美国以蒋介石统一中国,近而独霸中国的幻想。开罗会议

指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1943年是二战根本转变的一年,为了加强反法西斯同盟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日本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盟国决定举行这次会议。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宣言声明:(1)中美英三国进行战争的目的在于惩罚日本的侵略,三国将“坚决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2)日本窃取的中国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3)朝鲜将获得独立;(4)太平洋的马里亚纳、加罗林、马绍尔群岛将结束日本的委任统治。开罗会议是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在远东的一次积极合作,对团结一致打败日本起了促进作用。会议表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开始确立起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与其他大国处于平等的地位上,《开罗宣言》的一些内容也反映了美英的各自意图。日本败降后,美国政府便把日本占领下解放出来的许多地区据为己有,后来又长期阻碍朝鲜半岛统一,控制台湾,这些都违反了《开罗宣言》的原则和规定。德黑兰会议

指1943年11至12月,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及三国外长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国际会议。此次会议旨在加强合作和协调对德、对日作战问题。会议主要讨论了关于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这是最主要的内容;以及苏联对日作战问题,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未来国际组织问题和波兰疆界问题。会议最终决定苏美英三国从东西南三面向德国发起进攻,美英军队将于1944年5月开辟第二战场。会议最后通过了三个文件《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苏美英三国关于关于伊朗的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德黑兰宣言》宣布三国决心在战争方面以及战后和平方面进行合作,声明三国已就从东西南三面进行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达成完全的协议。德黑兰会议是二战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国际会议,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产生了巨大作用和影响。它是反法西斯同盟团结和壮大的重要标志,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是会议也暴露出大国主宰世界的愿望,深深留下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烙印。雅尔塔会议

指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和三国外长、参谋长在雅尔塔召开的会议。当时二战进入后期,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日本法西斯尚在顽抗。为了协调盟国关系,商讨最后打败德日的计划及研究处置战败的德国,安排欧洲事务及战后和平等重大事项,举行了这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和联合国问题。三国制定了最后击败德国迫其无条件投降的计划并规定德国投降后将由三国分区占领;波兰将从德国获得领土补偿;签订《雅尔塔协定》,苏联同意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对日本作战;三国还就安理会的投票问题的折衷方案达成了协议。这次会议是二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一系列决定有利于以同盟国的联合力量击败德日法西斯和维护战后和平。但《雅尔塔协定》有关中国和条款是背着中国人民作出的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是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会议反映出苏美英三国对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和矛盾,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有着重大影响。战后的国际体系被称为“雅尔塔体系”。波茨坦会议

指1945年7—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柏林会议。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战结束;远东日本法西斯顽抗的同时也开始酝酿媾和。为了研究处置德国,商讨对日作战和解决欧洲其他问题,苏美英三国举行了波茨坦会议。会议签署了《波茨坦协定》,规定:(1)设立中美苏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关于缔结和约所必需的准备工作;(2)协定确定占领德国的基本原则;(3)解除德国全部武装,永远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及纳粹主义复活;(4)实现德国的政治民主化;(5)达成了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的协议。会议期间,苏美英通过一项协议,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即《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波茨坦会议是战时苏美英三国首脑最后一次会议,对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会上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在国际事务中的分歧和矛盾已有明显表现,这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指1944年8月21日—10月7日中美苏英四国为筹建联合国而在美男华盛顿附近敦巴顿橡树园举行的会议。在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已指日可待的形势下,美国邀请中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