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汇总_第1页
教育学原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汇总_第2页
教育学原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汇总_第3页
教育学原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汇总_第4页
教育学原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点汇总(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三)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4)结果方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④组织方面,产生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第1页第2页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及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第3页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概念——1.“教育”定义的类型:美国教;(二)教育的结构及功能——1.教育的结构:(1)教育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的统一;(2)教育系统的结构。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2.教育的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及社会发展功能。前者是教用;后者是教育的派生功能(或工具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培养人来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2)正向功能及负向功能(莫顿提出);(3)显性功能及隐形功能(莫顿提出);第4页能和勒图尔诺;有关教育起源正式提出的第一个的学说);2.心理起源说(孟禄);3.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发展——1.古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的阶级(一)关于教育及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1.教育独立2.教育万能论(爱尔维修);3.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人力第5页第6页一;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②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育权;③政治体制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第7页和社会结构)对教育也有一定影响;(三)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受教育程度及人口迁移呈正相关;(四)现代化及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是指基于教育第8页(五)全球化及教育变革——全球化是指近代以来,以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六)知识经济及教育变革——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七)信息社会及教育变革——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第9页(八)多元文化及教育变革——多元文化是指一个集体(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1)单因素论及多因素论。单因教育和主观心理;五因素论则是在四因素论基础上加上反馈因第10页素;(2)内发论及外铄论:持内发论的多是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和成熟论者,如卢梭和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梯试验);持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华生、荀子和洛克等;(3)内因及外因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决定论(或先天决定论、血统论)(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个第11页目标(一)教育目的概论——1.含义:指整个教育要达到的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二)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1.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和教育学者,重视教育的个人价第12页(三)教育目的的确立的依据——1.社会依据:①社会的第13页(五)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我们要培养的是社(六)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第14页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七)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的概念:是各级各类学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②培养目标③课程目标④教学目标;3.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1)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2)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新课第15页(一)教育制度的概念——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二)学校教育制度——1.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素③文化因素④人口因素⑤教育制度传统以和对国外教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等;(2)人的因素,即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第16页教育”,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基础教育权归地方);8.1993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两重”的提出(即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在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方式等方面);第17页2.课程及教学的关系:①大教学小课程论,其代表是苏格莱)和永恒主义(赫钦斯);(2)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可是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3)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主要包括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和存在主义课程论(奈勒);第18页(二)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及活动课程:(1)学科(2)活动课程,就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③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的养(3)两者的对比①在目的方面,前者重视的是传授人类第19页效果就会得到加强,学生更能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各门学科的要程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编定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才能实现这一目标?③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可以讲抬了的课程编制过程简化为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生的心理发展逻辑三方面;2.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①课程计划,是国家教第20页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2)课程目标的来源具体的培养目标以和社会的需要四方面;(3)课程目标及培养关课程目标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4)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第21页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①认知领域(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②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③技能领域(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4.课程的范围及结构:课程结构可分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课程的范围可分为(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2)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3)分科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和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1)课程实施的取向①富兰、辛德的实施取向分类包括忠取向分类包括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三方面;(2)影响课程取向等)③政府机构的力量和社区的支持;价既包括学生的学业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2)课程评价的功能有导向、激励、诊断、调节四方面;(3)课程评价第22页(四)课程改革的影响因素——政治因素及课程变革:较之科第23页第24页学生要参加四次(7、11、14、16岁)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包括案和成绩记录;(2)90年代的改革。主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1)国内背景;(2)国际背景①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非常第25页2.目标:(1)总体目标在于“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新人”;(2)具体目标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26页革纲要(试行)》,掀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内(一)教学概述——1.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和学相结第27页2.教学及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及联系:①教学及教 (2)教学的主要任务是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二)教学理论和其主要流派——1.教学理论概述:教2.教学理论及学习理论、课程论的关系:学习理论是教第28页论,其发展取向有哲学取向(在我国和苏联盛行)和心理取向(美教学目标;(2)关于教学过程。包括①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5.认知主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1)关于教学目标,认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3)关和强化原则;(3)关于教学方法,发现法;的形成;(2)关于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确定帮助的情景 (3)关于教学方法: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即学习具有个学生自我评价;(4)关于师生关系,认为教师作为“促进者”应具有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品质;(三)教学过程——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第29页第30页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及培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3)掌握知识及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4)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关系①成教学任务;(5)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①发挥(四)教学模式——1.概念: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理论并未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的模4.程序教学模式(及行为矫正有关):代表人物是美国第31页5.发现教学模式:倡导者是布鲁纳,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第32页7.暗示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洛扎诺夫,该教学模式的指导性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主张在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