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教情学情诊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教情学情诊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教情学情诊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教情学情诊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教情学情诊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绝密·启用前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教情学情诊断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词语。

ɡē()草

bá()萝卜

cí()祥

zhǎn()新

2.把下列歇后语、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草船借()

千里送鹅毛——()

神()妙算

隔着门缝吹喇叭——()

3.积累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学种瓜。

(2)“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诗人(谁)___________的诗作《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

(3)“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王昌龄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歌颂和赞美。

(4)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6)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评卷人得分二、选择题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顽劣(liè)

窍门(qiào)

宝钗(chāi)

B.旖旎(yǐ)

猕猴(mì)

楷书(kǎi)

C.水瓢(piáo)

诊所(zhěn)

妒忌(jǐ)

D.玷污(zhàn)

郑重(zhènɡ)

擂鼓(léi)

5.下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蝴蝶

蜻蜓

蚂蚱

樱桃

B.探听

由衷

颤抖

明晃晃

C.锄头

承认

损失

锻练

D.榜文

布置

胸膛

军令状

6.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肋下(lèi)踉跄(qiànɡ)

B.腰胯(kuà)

萌动(mén)

C.霹雳(pī)

擒拿(qín)

D.澄澈(chénɡ)

点缀(zhuì)

7.下列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漫卷诗书喜欲狂”诗中“漫满”一词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激动心情。

B.“却看妻子愁何在”句中“妻子”指妻子和孩子。

C.“青春作伴好还乡”句中“青春”的意思是春天。

D.“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中“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

已改换了陆路。

8.下面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B.魏晋时期有了楷书。

C.金文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D.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

9.“店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句中“筛”的意思是(

A.选择

B.斟(酒或茶)

C.酿(酒)

D.挑拣

评卷人得分三、语言表达10.按要求写句子。

(1)读例句,注意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仿写:今天的天气真热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例句中的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的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语言表达。

班里将要举办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你准备选择哪篇课文进行表演?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现代文阅读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秘书走了进来。“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12.写出近义词。

眷恋——()

情不自禁——()

13.多项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B.“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C.“‘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

D.“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

(2)下列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黯然”在文中形容毛主席目光坚定有神的样子。

B.“踌躇”的意思是不犹豫,十分坚决的样子。

C.“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本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D.“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3)下列选项中的英雄人物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是

()

A.杨靖宇

B.邱少云

C.黄继光

D.董存瑞

14.“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让我产生了这样的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篇课文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结尾,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外语段,回答问题。①第二天,周瑜召集诸将议事,孔明也在座。周瑜说道:“曹军有一百万,不是一朝一夕能打败的。众将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长期御敌。”语音未落,黄盖说道:“恐怕即使三十个月也不能打败曹操。依我之见,这个月能打败曹军最好,如果不能,不如听从张昭的主张,尽早投降曹操。”周瑜脸色大变,怒道:“我奉主公之命与曹操决战,谁再敢提投降,定斩不饶!”黄盖也大怒,骂道:“”我纵横江东多少年,三代主公谁不知道我?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竟敢教训我?”周瑜怒不可遏,喝道:“黄盖惑乱军心,不罚不能服众,推出去斩首!”甘宁见状,急忙出列为黄盖求情,周瑜喝道:“你竟敢扰乱军法!”喝令军士,将甘宁乱棍打出中军帐。众将纷纷跪下求情,希望能宽恕黄盖。周瑜指着黄盖骂道:“”如果不看众将情面,今天非斩你不可。说罢,令军士责打黄盖一百脊杖以示惩戒。打到五十脊杖时,众将见黄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已经昏死过去。再次苦苦哀求,周瑜才说道:“看在众将的情面上,先记下这五十脊杖,再敢小觑本都督,定斩不饶!”②众将将黄盖扶回营寨,围着黄盖叹息不已。鲁肃从黄盖营中出来,径直来见诸葛亮,说道:“我们都是都督的部下,不敢劝他。先生是座上宾,怎么不劝一劝?”诸葛亮笑道:“先生不知道周都督责打黄盖是苦肉计?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劝解?”鲁肃这才恍然大悟。诸葛亮又说道:“紫荆见到周都督时,千万不要说我识破了他的计谋。”鲁肃点头答应,转头去见周瑜,问道:“都督为什么责打黄盖?”周瑜说道:“责打黄盖是苦肉计,为了瞒住曹操,再派黄盖诈降,就势放火烧曹营。”接着又问道:“诸葛亮有何看法?”鲁肃回答道:“他也埋怨都督不讲人情。”周瑜哈哈大笑,说道:“终于瞒过他了!”鲁肃听了,低头不语。——改编自《三国演义》16.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第①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A.周瑜召集众将议事,黄盖主张及早投降,周瑜依照军法责打黄盖。

B.黄盖提出如果打三十日打不败曹操,不如及早投降,以求保全

C.周瑜召集众将议事,黄盖故意出言不逊,周瑜依计下令责打黄盖。

D.周瑜责打黄盖,众将苦苦哀求,才让黄盖少挨五十脊杖。

(2)第①段主要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

(3)第②段中众将为什么叹息不已?()

A.因为怨恨周瑜不该如此残暴的对待黄盖。

B.因为未能及时阻止周瑜责打黄盖而感到后悔。

C.因为抱怨诸葛亮不该眼见黄盖被打而袖手旁观。

D.因为黄盖是江东老将,受到如此重刑,让人心疼。

(4)下面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哪一项是诸葛亮没有参与的?()

A.官渡之战

B.火烧赤壁

C.挥泪斩马谡

D.空城计

(5)选文结尾,鲁肃为什么低头不语?()

A.因为诸葛亮没有识破周瑜的苦肉计。

B.因为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苦肉计,周瑜却以为瞒过了诸葛亮。

C.因为鲁肃被周瑜的智谋所折服。

D.因为鲁肃不相信苦肉计能够成功

(6)下面关于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哪一项表达有错误?()

A.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把老将赵云招到白帝城,将后主刘禅托付给他。

B.为了除掉董卓,曹操手持宝刀刺杀董卓,被发现后,已见刀维明瞒了过去。

C.曹操为了躲过马超的追杀,脱下红袍,割断胡须。

D.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两位嫂子,千里寻兄,过五关,斩六将。

17.《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五、书面表达18.习作。

题目:他了

温馨提示:

(1)在你成长的道路上,谁陶醉、生气、激动、着急……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思考后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生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下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活动。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1.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本题“割、慈、崭”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2.

礼轻人意重

名声在外

【解析】

本题考查歇后语及四字词语的补充,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草船借箭:指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出自《三国演义》。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意思是现在用它来表示“虽然我送的礼物不贵重,但我对你的情意却很深厚”的意思。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神机妙算:意思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意思是比喻某人的名声在外面很大,或者好的名声,或者坏的名声。多指坏名声。3.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陆游

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关将士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

烟花三月下扬州

唯见长江天际流

牧童归去横牛背

甲骨文

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及文学积累,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1)宋代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原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2)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原文: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邻家的公鸡喔喔叫个不停。疾病几乎把报国壮志消磨殆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3)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4)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5)宋代雷震《村晚》原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6)中国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甲骨文: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4.A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B项,猕猴(mì)——猕猴(mí),猕猴:哺乳动物。猴的一种。

C项,妒忌(jǐ)——妒忌(jì),妒忌:对于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D项,玷污(zhàn)——玷污(diàn),玷污:弄脏。比喻败坏声誉等。故选A。5.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

A选项,全部正确。

B选项,全部正确。

C选项,有误,锻练——锻炼:本意为对刀剑的打击,锻造,引申为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斗争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详细解释指锻造或冶炼。

D选项,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C。6.B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B项有误,萌动(mén)——萌动(méng),萌动:意思是指开始发芽;比喻事情刚起头。故选B。7.D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赏析,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D项,诗中“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顺流而下,因此错误,故选D。8.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积累,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C项有误,金文,是指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是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2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故选C。9.B

【解析】

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店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出自《水浒传》,筛酒就是斟酒或斟茶的意思。因为武松所在的宋朝喝的酒是粮食酒,需要过滤出粮食渣滓。故选B。10.

热得身上的汗水直流,热得土地都裂开了,人们都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

虽然天气不好,但还是没能打消我去图书馆的念头。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练习。

(1)结合例句可知,句子结构可以分为总分的结构,“太阳光芒四射”是总写,后面的句子是分写,都是围绕太阳的光芒如何四射去写,因此在仿写时要围绕“热”去写,如:今天的天气真热啊!热得像在烤炉里,热得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热得人们都躲在屋子里不出来。

(2)“虽然……但”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注意句子前后要有转折的关系。如:虽然受到恐怖事件的影响,但在讲演会上他仍然谈笑自若。11.我会选择《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表演,因为书中的人物较为简单,鲁迅先生刻画了一个朴实,健康,活泼的农村少年形象,比较符合我们的年龄和经历,能够取得好的舞台效果。

【解析】

本题考值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鲁迅先生用“我”和闰土做了对比,突出了闰土朴实,健康,活泼的形象。选择的剧本可以从自身的情况和兴趣出发,同时要正确理解课文。如自身性格是比较活泼的,那选择的剧本人物要是性格要是比较活泼的,反之,同理,这样子才能更好地去突出人物形象。12.

留恋

油然而生

13.

CD

AB

BC

14.深夜,一位慈爱的父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看着电报记录稿上的文字,泪如雨下。

15.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么死后尸身是否归葬家乡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异乡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句话既是对文中毛岸英牺牲后长眠朝鲜这一情况的概括,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

【解析】

(1)

本题考查近义词,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眷恋:深切地留恋。眷恋的近义词:依恋、留恋、眷顾等。

情不自禁:意思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情不自禁的近义词:不能自已、油然而生、身不由己、鬼使神差等。

(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C项,从“毛主席想。”中的“想”可知是运用了心理描写,故错误。D项,从“放在了枕头上”“被泪水打湿的枕巾”可知,这是对毛主席签完字后的细节描写,故错误。故选CD。

(2)A项,“黯然”意思是意思是一般指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样子。这里形容的是毛主席因为自己的儿子战死而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样子。故错。

B项,“踌躇”意思是犹豫不决;自得的样子。这里形容的是毛主席在准备在记录稿签字的时候,下意识地犹豫。因此错误。故答案选AB。

(3)杨靖宇:杨靖宇,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邱少云:邱少云,四川省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人,中共党员。194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87团9连战士。1952年10月中旬,在抗美援朝一次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

黄继光:,原名黄积广,四川省中江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董存瑞: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儿童团长,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故选BC。

(3)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及想象力。

这一场景是毛主席在得知自己儿子战死之后的反映。枕巾被泪水打湿说明毛主席非常伤心,躺在床上哭了。可运用动作描写,如是如何躺的,泪水是如何落的等。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4)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注意结合句子内容分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包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这句诗的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结合诗句意思及文章内容从为国捐躯、无私等角度作答。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16.

C

B

D

A

B

A

17.诸葛亮

能言善辩、足智多谋

【解析】

(1)

(1)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

从全文上理解,这一段的主要人物是周瑜和黄盖,从段落内容可知,两者在扮演苦肉计,由此可知这一段主要写了周瑜召集众将议事,黄盖故意出言不逊,周瑜依计下令责打黄盖。而这只是周瑜和黄盖商量好的苦肉计。故选C。

(2)本题考查描写手法。

从“周瑜说道、黄盖说道、周喻脸色大变,怒道、黄盖也大怒,骂道、周瑜怒不可遏,喝道、周瑜喝道、周瑜指着黄盖骂道”可知第①自然段最主要的写作方法是语言描写,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众将不知道周瑜的苦肉计,对周瑜打黄盖感到心痛,所以才“叹息不已”,故选D。

(4)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

官渡之战中,诸葛亮没有参与战役。官渡之战是汉末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战役。此时诸葛亮还没出山,所以没有参与,故选A。

火烧赤壁一般指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挥泪斩马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说的是由于诸葛亮错用马谡,导致战略咽喉之地街亭失守,蜀魏攻守之势逆转,蜀军被迫退回蜀中,诸葛亮的北伐中原大业再度失败。

空城计: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条亮五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