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2MW直驱风力发电机气隙合格率最终课件_第1页
提高2MW直驱风力发电机气隙合格率最终课件_第2页
提高2MW直驱风力发电机气隙合格率最终课件_第3页
提高2MW直驱风力发电机气隙合格率最终课件_第4页
提高2MW直驱风力发电机气隙合格率最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2MW风力发电机气隙一次送试合格率煌睿QC小组组长刘国平/男高级质量师副组长吴乐山/男高级工程师工艺改进雷华政/男工程师进度监控曹艳纯/女工程师措施定位陈涛/男工程师措施监控付婷婷/女工程师技术支持姚建荣/男工程师陈湘灵/男工程师管理统筹分析统计联络发布现场实施李俊/男工程师戴焕/男助理工程师易德强/男中技彭用明/男中技现场实施小组概况活动时间:2010年1月-2011年2月课题类型攻关型31456789210

事业部质量要求

产品质量状况2MW风力发电机气隙一次送试合格率为95%提高2MW风力发电机气隙一次送试合格率

小组选题

事业部要求

现状HR

QCTEAM

选择课题314567892102、通过对不合格单的统计分析得出导致电机气隙不合格的原因现状调查HR

QCTEAM

气隙不合格机座变形定子铁心变形机舱平面变形转子支架各档止口不同心锥形支撑倾斜不合格单汇总表314567892103、对原因进行分层项目A机座变形B定子变形C机舱平面变形D转子支架各档止口不同心E锥形支撑倾斜F其它台数541111百分比38.5%30.8%7.7%7.7%7.7%7.7%累计38.5%69.3%77.0%84.7%92.3%100%台数15105

0百分比38.5%69.3%84.7%92.3%ABEFCD77.0%分析得出:风力发电机气隙不合格的症结在于机座变形和定子变形,即定子总成变形。现状调查HR

QCTEAM

100%90%80%70%60%50%40%30%20%10%031456789210目标:将2MW风力发电机气隙一次送试合格率从90.1%提高到95%!HR

QCTEAM

目标设定如果将定子总成变形问题降低90%气隙不合格率为1-90.1%=9.9%减少气隙不合格率为9.9%X(38.5%+30.8%)X90%=5.5%预计气隙合格率为:90.1%+5.5%=95.6%>95%因此,只要将定子总成变形问题降低90%,就可将2WM风力发电机气隙合格率提高到95.8%大于95%目标的可行性分析要因确认31456789210

要因确认计划表序末端因素确认内容及方法确认标准负责人完成日期1培训不到位组织班员考试,查阅考试成绩>80分曹艳纯4.92机座加工时变形测量并对比车加工前后的机座变形量,以小于风力电机总装图纸上定转子气隙公差3mm的要求为确认标准变形量>2mm易德强4.163机座吊运时变形测量并对比吊运转运前后的机座变形量,确认标准依据同上变形量>2mm彭用明4.204气隙测量时电机支撑位置不当对比不同支撑点的测量结果,确认标准依据同上。差值>2mm付婷婷4.105定子铁芯放置在嵌线架上变形在平板上检测定子尺寸并同在嵌线架上测量出的数值进行对比,确认标准依据同上差值>2mm雷华政4.106叠压模在施工时未进行合理调校查阅不合格单,统计模具未合理调校时的定子椭圆度合格率合格率>95%李俊4.30HR

QCTEAM

314567892101、培训不到位

我们对车间6名相关操作者进行技能及质量相关考试,并对其测试成绩进行了查询。HR

QCTEAM

要因确认非主要因素检查发现:成绩均>80分,符合规定。序A1B2C3D4E5F6平均分技能操作成绩85808090908585质量考试成绩82879185849387平均分83.583.585.587.5878986.5314567892102、机座车加工变形

我们在2010年4-5月份期间,对6台风电机座粗车前后的变形量进行抽检.粗车前测量8点的跳动,车加工后再测量此8点的变化跳动量,并将8点中最大的变形量记录如下:HR

QCTEAM

要因确认主要因素机座编号123456平均粗车前1.522.161.331.792.061.551.73粗车后3.714.674.043.913.974.584.14最大变形量2.192.512.712.121.913.032.41检查发现,平均变形量超过2mm,不符合标准。31456789210HR

QCTEAM

要因确认主要因素4、气隙测量时电机支撑位置不当我们对6台电机支撑位置在机舱安装平面和非机舱安装平面的气隙最大差值进行检测和计算:机座编号A1B2C3D4E5F6支撑机舱安装平面1.01.11.41.20.80.8支撑非机舱安装平面3.53.24.04.73.03.4差值2.52.12.62.52.22.6检查发现:差值大于2mm,不符合标准。31456789210HR

QCTEAM

要因确认非主要因素5、定子在嵌线架上变形

检查发现:两种情况下的数据相差不大,最大差值在1mm以下,小于判别标准2mm我们经过如下现场验证:将在嵌线架上测量的定子内圆椭圆度数据记录下来,再将定子吊至检测平板后重新检测的椭圆度数据记录下来,将两者进行对比。31456789210HR

QCTEAM

要因确认主要因素6、叠压模施工时调校不当

检查发现:叠压模在施工时未进行合理调校导致定子椭圆度合格率<95%,不符合标准。通过对2009年7-12月不合格单统计,在叠压过程中模具未进行合理调校的情况下,定子叠压后椭圆度合格率仅为91.6%.序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定子椭圆度合格率90.4%93.2%90.7%91.1%93.4%92.1%91.8%判别标准值检验结果表明:车加工前后的变形量进行复查,发现变形量均在2mm下。31456789210对策实施1、机座车加工时热变形

机座车加工过程中采用抱箍等二类工装顶紧机座外圆来减小加工时造成的变形;精车后要求打表对直线度、圆柱度和同心度进行检查和控制。

加工时采用抱箍减小变形量增加形位公差尺寸检查,控制变形量HR

QCTEAM

措施有效31456789210对策实施2、机座吊运时变形我们请制并采用内支撑防止变形,改进吊运方法,减小机座吊运过程中的变形。

增加的支撑件支撑放置在机座内腔,防止吊运变形HR

QCTEAM

措施有效

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支撑后,机座吊运中变形量可以控制在2mm以内。31456789210对策实施3、气隙测量时电机支撑位置不当

HR

QCTEAM

措施有效由工艺出具规定:将支撑位置移动到机舱安装平面上后,再对电机气隙进行检测。电机摆放位置调整到机舱安装片面上测量电机摆放位置不正确,未放置在安装平面上测量检验记录表明:电机支撑位置在机舱安装平面对气隙测量的影响小于2mm。效果检查31456789210总加工数:161合格:156不合格:5转子支架各档止口不同心

:2锥形支撑倾斜:1定子总成变形:2合格率96.8%>95%通过四项改进,我们对2010年7-12月风力电机气隙一次送试合格率统计分析:

HR

QCTEAM

巩固措施机座加工后改进吊运方法,增加内支撑;机座车加工采用抱箍要求,均列入机座加工工艺文件受控。定子铁芯叠压模具尺寸控制及测量要求已编制在风电定子加工检验指导书中和作业指导书中受控。HR

QCTEAM

31456789210巩固措施改进后的气隙测量方法已列入电机总装检验指导书中。HR

QCTEAM

31456789210总结及下一步打算31456789210通过本次QC活动的开展,2MW风力电机总装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节约了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