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_第1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_第2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_第3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_第4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工程概况┄┄┄┄┄┄┄┄┄┄┄┄┄┄┄┄┄┄┄┄┄┄┄02二.编制依据┄┄┄┄┄┄┄┄┄┄┄┄┄┄┄┄┄┄┄┄┄┄┄03三.混凝土生产流程┄┄┄┄┄┄┄┄┄┄┄┄┄┄┄┄┄┄┄03四.混凝土质量控制目标┄┄┄┄┄┄┄┄┄┄┄┄┄┄┄┄┄03五.混凝土生产前的质量控制┄┄┄┄┄┄┄┄┄┄┄┄┄┄┄┄03六.混凝土拌制前的质量控制┄┄┄┄┄┄┄┄┄┄┄┄┄┄┄┄04七.混凝土生产中的质量控制┄┄┄┄┄┄┄┄┄┄┄┄┄┄┄┄04八.混凝土运输中的质量保证┄┄┄┄┄┄┄┄┄┄┄┄┄┄┄┄09九.混凝土养护期的质量控制┄┄┄┄┄┄┄┄┄┄┄┄┄┄┄┄12十.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措施┄┄┄┄┄┄┄┄┄┄┄┄┄┄14十一.质量过程控制激励考核措施┄┄┄┄┄┄┄┄┄┄┄┄┄14TOC\o"1-5"\h\z\u一.工程概况(一)工程项目概况赣龙铁路扩能改建工程为I级双线客货共线铁路,该线路设计时速200km/h,其中GL-1标一分部主要承揽施工DK29+966.840~DK43+016段线下路基、桥涵、隧道工程,全长13049.2米。其中有6座隧道分别为新屋下隧道、罗屋隧道、观音山隧道、黄竹凹隧道、上店子隧道、龙华山隧道,隧道总长11720米,占线路总成的90%,有三座桥分别为罗屋大桥、上店子中桥、孟坑中桥,桥总长383.8米,占线路总长的3%,剩余为区间路基总长945.4米,占线路总长的7%。区间工程除龙华山隧道为无渣轨道以外,其余都为有渣轨道。(二)交通及气象概况该段工程前接平江特大桥,后与龙华山隧道出口贯通后相接。整段位于江西赣县吉埠镇和江口镇境内,其各洞口间有村村通公路交通网相连,其便于混凝土的集中生产搅拌后混凝土罐车的运输。该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9.4℃,热量条件优越,无霜期280天以上,极端最低气温-5~-7℃,年雨量1400-1500毫米。(三)设计混凝土等级概况本分部混凝土用量主要为隧道内初支、衬砌、仰拱及仰拱填充混凝土的使用和浇注。1.本标段隧道初期支护主要采用C25和C30两种喷射混凝土,其C30喷砼主要用在Ⅳ级和Ⅴ级围岩的拱墙支护,C25喷砼主要用在其他围岩的拱墙和仰拱的支护。2.本标段隧道二衬和仰拱混凝土等级为C30和C35两种等级的混凝土。其C30砼主要用在Ⅱ级、Ⅲ级围岩段二衬和Ⅱb、Ⅲb、c级围岩段的仰拱,其C35砼主要用在Ⅳ级和Ⅴ级围岩段二衬和仰拱以及Ⅱa、Ⅲa级围岩地段底板。3.本标段桥梁采用C30水下灌注桩基础、C35混凝土墩台身、C40混凝土墩台顶帽、托盘、接触网立柱基础、C50混凝土墩台垫石、C55混凝土简支T梁。二.编制依据(一)《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及局部条文修订的通知(铁建设【2007】140号)(三)《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四)《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六)《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七)《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10号)(八)《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隧道参考图》(赣龙隧参01)三、混凝土生产流程下图为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流程图,混凝土生产从原材料的选取到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的养护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才能保证“内实外美”符合设计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实体工程。四.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的编制目的1.认真贯彻执行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强化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规范参加赣龙铁路GL-1标施工人员的行为,以工艺质量保证工程质量;2.充分体现本项目分部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思路,融合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内容,突出工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3.明确了混凝土质量检查时的主要项目及相应标准,重点强调施工和施工监督检查过程中该“如何施工?如何检查?检查哪些项目?该项目检查标准是什么?”等问题要素,简洁明了;4.最终质量控制目的是通过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生产出高性能的混凝土用于实际工程的混凝土构筑物的施工,从而达到混凝土实体工程验收率达到100%,混凝土工程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五.混凝土生产前的质量控制(一)原材料选定和进场质量的检验1.项目部实验室和物资部根据市场调查,招投标程序,设计要求,质量检验等过程选定混凝土需要的各种合格原材料的厂家。2.对选定的原材料的厂家进行取样抽检其原材料的质量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下对砼的各种原材料的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和质量合格标准进行逐一阐述。3.水泥品质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3.1普通P42.5硅酸盐水泥3天抗压强度≥16.0MPa,7天抗压强度≥42.5MPa,3天抗折强度≥3.5MPa,7天抗折强度≥6.5MPa,水泥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600min,其安定性合格。水泥细度80µm方孔筛筛余≤10.0%,烧失量≤5.0,熟料中的C3A含量(%)≤8%,SO3含量(%)≤3.5,MgO含量(%)≤5.0,游离CaO含量(%)≤1.0,氯离子含量(%)≤0.1(钢筋混凝土),碱含量(%)≤0.8。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0%。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3.2水泥进场及选定检验要求应符合下表5.1.3.2的规定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抽样试验检验1比表面积√每厂家、每品种、每批号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2烧失量√√3游离CaO含量√√4MgO含量√√5SO3含量√√6Cl-含量√√7细度√√8凝结时间√√√9安定性√√√10强度√√√11碱含量√√12不溶物√√13助磨剂名称及掺量√14石膏名称及掺量√15混合材名称及掺量√16熟料C3A含量√4.1粉煤灰品质应符合表5.1.4.1技术要求。序号名称技术要求C50以下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1细度(%)≤20≤122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23需水量比(%)≤105≤1004烧失量(%)≤5.0≤3.05含水量(%)≤1.0(干排灰)6SO3含量(%)≤3.07CaO含量(%)≤10(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8游离CaO含量(%)≤1.0注:游离CaO含量不大于1.0%的粉煤灰可不进行安定性检验。4.2粉煤灰进场及选定检验要求应符合下表5.1.4.2的规定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抽样试验检验1细度√每品种、每料源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产品。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和平行检验。√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不足12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2烧失量√√√3含水率√√4需水量比√√√5SO3含量√√6CaO含量√√7碱含量√√8Cl-含量√√9游离CaO含量√√5.1外加剂品质应符合下表5.1.5.1技术要求。序号项目指标备注1水泥净浆流动度(mm)≥2402硫酸钠含量(%)≤10.03氯离子含量(%)≤0.24碱含量(Na2O+0.658K2O)(%)≤10.05减水率(%)≥206含气量(%)≥3.0用于配制非抗冻混凝土时≥4.5用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时7坍落度保留值(mm)30min≥18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60min≥15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8常压泌水率比(%)≤209压力泌水率比(%)≤9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10抗压强度比(%)3d≥1307d≥12528d≥12011对钢筋锈蚀作用无锈蚀12收缩率比(%)≤13513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805.2外加剂进场及选定检验要求应符合下表5.1.5.2的规定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抽样试验检验1匀质性√每品种、每厂家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达6个月及出厂日期达6个月的产品。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和平行检验。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2水泥净浆流动度√√3Na2SO4含量√√4Cl-含量√√5碱含量√√6减水率√√√7坍落度保留值√√8常压泌水率比√√√9压力泌水率比√√10含气量√√√11抗压强度比√√√12对钢筋的锈蚀作用√√13耐久性指数√√14收缩率比√√6.1速凝剂品质应符合下表5.1.6.1的技术要求。序号项目一等品合格品1凝结时间(min)初凝≤3≤5终凝≤10≤102抗压强度比(%)1d≥8≥728d≥75≥803细度(%)≤15≤156.2速凝剂进场及选定检验要求应符合下表5.1.6.2的规定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抽样试验检验1凝结时间√每品种、每厂家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全部检查。√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产品。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和平行检验。√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t为一批,不足2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2抗压强度比√√√3细度√√√7.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孔隙率小的洁净河砂。当河砂料源确有困难时,经监理和业主同意也可采用质量符合要求的人工砂。7.1细骨料的品质应符合下表5.1.7.1的要求。项目质量指标<C30C30~C45≥C50人工砂石粉含量MB<1.40≤10.0≤7.0≤5.0MB≥1.40≤5.0≤3.0≤2.0含泥量(%)≤3.0≤2.5≤2.0泥块含量(%)≤0.5云母含量(%)≤0.5轻物质含量(%)≤0.5氯离子含量(%)<0.0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5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细度模数2.6~3.0(预制梁)2.3~3.0(喷射混凝土)坚固性(质量损失率,%)≤8吸水率(%)≤2碱活性岩相法矿物组成和类型鉴定快速砂浆棒法(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30%(用于梁体时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20%)人工砂压碎指标值(%)<257.2细骨料进场及选定检验要求应符合下表5.1.7.2的规定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1细度模数√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料源;②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达一年。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和平行检验。√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其中有机物含量每3月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2吸水率√3含泥量√√4泥块含量√√5坚固性√6云母含量√√7轻物质含量√√8有机物含量√√9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0Cl-含量√11碱活性√12石粉含量√√13压碎指标√√8.粗骨料宜选用二级配或三级配碎石,掺配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8.1粗骨料的品质应符合下表5.1.8.1的要求。项目强度等级<C30C30~C45≥C50含泥量(%)≤1.0≤1.0≤0.5泥块含量(%)≤0.25针、片状颗粒总含量(%)≤10≤10≤8≤5(预应力混凝土)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5氯离子含量(%)<0.02碎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紧密空隙率(%)≤40吸水率,(%)<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强度,%(母岩强度与混凝土比)≥1.5≥2.0(预应力混凝土)坚固性(质量损失率,%)≤8≤5(预应力混凝土)碱活性岩相法矿物组成和类型鉴定快速砂浆棒法(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30%(用于梁体时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20%)岩石柱法(碱-碳酸岩反应)岩石柱膨胀率小于0.10%8.2施工中粗骨料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且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30岩石种类沉积岩(水成岩)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火成岩碎石≤16≤20≤30≤10≤12≤13碎卵石≤16≤128.3粗骨料进场及选定检验要求应符合下表5.1.8.3的规定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1颗粒级配√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任何新选料源;②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达一年。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和平行检验。√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2岩石抗压强度√3吸水率√4紧密空隙率√5压碎指标√√6坚固性√7针片状颗粒含量√√8含泥量√√9泥块含量√√1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1Cl-含量√12有机物含量(碎卵石)√√13碱活性√9.现场施工拌和用水可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要求进行检验检测水的各项指标。其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检验项目抽样试验检验

1pH值√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①新水源;②同一水源的水使用达一年。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检验一次。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2不溶物含量√√3可溶物含量√√4氯化物含量√√5硫酸盐含量√√6碱含量√√7凝结时间差√8抗压强度比√(二)选定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一般是指混凝土的抗裂性、护筋性、耐蚀性、抗冻性、耐磨性及抗碱-骨料反应性等。混凝土耐久性指标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等确定。我标段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如下表规定。设计使用年限级别设计使用年限适用范围示例一100年以上桥梁的桩基、承台、墩台、梁以及隧道主体结构等二60年以上路基支挡、轨道结构等三30年以上桥梁的人行道盖板等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主要在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设计阶段要着重考虑,在施工阶段通过其混凝土试块进行验证其耐久性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其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主要有如下几点。1.混凝土的电通量应满足下表5.2.1的规定。设计使用年限级别一(100年以上)二(60年以上)、三(30年以上)电通量(56d),C<C30<2000<2500C30~C45<1500<2000≥C50<1000<15002.混凝土应进行抗裂性对比试验。3.钢筋混凝土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混凝土的抗碱—骨料反应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或碱—碳酸盐反应岩石柱膨胀率应小于0.10%;(2)当骨料的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应满足表4.1.4的规定;当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在0.20%~0.30%时,除了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应满足表4.1.4的规定外,还应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明显抑制效能的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由于我标段混凝土不处于氯盐环境、化学侵蚀环境、冻融破坏环境、磨蚀环境,所以对其在这些条件下的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不进行阐述。(三)按照混凝土生产和拌和站建设的相关规范、规定,以及《混凝土拌和站(楼)》(GB/T10171-2005)、《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2000)、《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9142)等关于拌和设备规范、规定,完成各个隧道口混凝土拌和站的建设和验收工作。使建设的搅拌站满足生产合格混凝土的要求,料场硬化等配套设施配套齐全,达到生产能力。(四)设计理论配合比混凝土理论配合比的确定的目的是以施工标段确定的合格的原材料为基础,通过原材料间的选配,从而配制出一套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从而指导拌合站混凝土的搅拌。首先依据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设计图纸及国家相关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配合比设计,其次对理论配合比进行试配试拌,检验该配合比和易性、强度、耐久性能是否满足该部位的质量要求。对于抗渗等级为P6及以上的混凝土,抗渗试验时,其抗渗压力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水灰比不应大于0.6。所有设计参数满足要求后,最终形成书面理论配合比报告,设计配合比过程中监理人员对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见证试验,并对该配合比报告进行审查签认。六、混凝土拌制前的质量控制根据本月施工计划安排,由各洞口及管区技术干部提出书面生产混凝土需要的各种原材料物资计划,报项目部技术科审核后,由项目部技术科报项目部和搅拌站物资部,由物资部安排进场原材料。6.1计划管理:a、现场施工技术干部在全面了解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施工计划、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对编制的物资计划既有预见性,又有可靠性,既要保证现场混凝土原材料的供应,又不超储积压和浪费。b、编制主体批量的物资采购计划要与施工图、施组、施工进度计划相对应,不能漏报,不能多报。以保证现场混凝土施工的有序进行。C、现场技术干部每周根据混凝土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现场材料的库存情况与拌和站物资部门及时沟通调整下周混凝土材料供应计划。6.2采购管理:a、充分了解库存、其他可利用资源和市场信息等情况,为物资的采购工作打好基础。采购物资必须按采购计划进行,并随时了解现场实际情况,以防止较多的库存或供应不足。b、按照编制的采购计划,报供应商适时适量分批组织供应,要把市场的物资储备基地和生产资料市场作为自己的仓库,向零库存过渡。6.3原材料进场检验6.3.1物资部派专人对进场的物资首先进行外观验收。通过目测及计量仪器、设备对进场物资的包装、颜色、质量作初步判断。6.3.2粉剂、地材等根据合同约定的相关条款,通过地磅进行数量验收。由物资人员出具相关票据作为结算依据。6.3.3物资进场时,物资人员必须通知监理人员共同对进场物资进行相应的验收。物资进场的同时,物资人员应收取供应单位提供的进场物资的出厂检验报告或质量保证书等相关资料并妥善保管。若供应单位无法提供相关资料,物资人员必须严禁此批物资进场。6.3.4物资部材料进场后由物资部材料员书面按批量和要求下达材料检验委托单,通知试验室对该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并验收,试验人员通知现场监理进行见证取样,并签认材料进场检验委托单,试验人员对该批材料进行常规项试验,试验合格后出具相应的试验报告。将报告发至物资部由材料人员对该批原材料报请监理审查验收确认。6.3.5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对是否能生产出合格的高性能的混凝土至关重要,要想提升混凝土的合格的强度,耐久性、可施工性和适用性等,使之达到高性能,就必须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原材料进场检验的项目,检验要求和检验的频率及数量见上表5.1.3.2,、5.1.4.2、5.1.5.2、5.1.6.2、5.1.7.2、5.1.8.3中要求和规定。原材料的品质和质量要求见表5.1.3.1,、5.1.4.1、5.1.5.1、5.1.6.1、5.1.7.1、5.1.8.1、5.1.8.2中要求和各项指标的规定。所有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前按照上述要求检验合格,并报验监理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对检测指标中出现不合格项目时,出具不合格试验报告,并发至项目部安质部、物资部、项目总工,由项目部按照不合格品处理办法进行办理,形成闭合不合格材料处置资料。七、混凝土生产中的质量控制7.1混凝土开盘前现场技术干部首先要对混凝土浇筑的上道工序报检合格。对于隧道二衬混凝土开盘前要检查合格浇筑段的二衬厚度、防排水工程、钢筋工程、模版工程是否合格,二衬台车是否定位并加固牢固,二衬浇筑用混凝土泵车是否运转正常等。对于隧道仰拱混凝土开盘前要对浇筑段的仰拱深度、仰拱钢筋工程、隧底虚渣清理情况以及仰拱模版是否加固牢固等进行检查验收。自检合格后报检现场监理工程师,经现场监理检查合格后填写本次混凝土浇筑委托单。7.2混凝土浇筑委托单要依据图纸设计要求,注明浇筑部位、强度等级、理论方量、检验项目、预计浇筑时间、委托人。委托单一式2份送至试验室1份,送至搅拌站1份,并通知准备开盘。7.3试验人员接到通知后,通知现场监理,进行含水率测定,试验人员下达施工配料通知单一式三份,一份留存试验室一份至拌合站一份至现场监理,经现场监理对配料单进行审查确认签字后通知搅拌站开盘。7.4搅拌站接到通知后,检查搅拌设备,计量设备,运输设备,运转是否正常,预热准备待命状态。7.5拌合站调度接到通知后,对本次浇筑材料总量进行核对,是否满足生产要求。安排混凝土罐车,装载机和相关人员设备到达指定拌合现场,检查前台准备情况,一切准备充分后,调度发出开盘指令开盘。7.6试验人员依据施工配料通知单对搅拌机各种原材料的计量参数进行设定,对搅拌参数进行设定。搅拌司机和监理人员对参数进行复核检查,确认无误。7.7试验人员对首盘混凝土进行出厂检验包括:a:出机坍落度b:含气量c:出机温度d:目测和易性能。书面形成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记录。7.8出现混凝土坍落度及和易性偏差情况时,查明原因,微调施工配合比,满足要求后继续生产。对出现严重质量重大偏差时,停止浇筑,处理首盘混凝土。等待查明原因,解决问题后重新开盘。7.9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偏差应符合下表7.9-1的规定。序号原材料名称允许偏差(%)1水泥、矿物掺和料±12粗、细骨料±23外加剂、拌和用水±17.10第一车混凝土生产完成后,搅拌站通知现场技术人员现场等待,搅拌司机打印出厂单注明本车方量,强度等级,施工部位,发车时间。混凝土到达现场后,现场试验人员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入模温度,满足要求后浇筑,并形成记录,监理旁站。混凝土测试指标不合格时,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严禁浇筑,混凝土退回搅拌站重新调配,并查明混凝土不合格的原因,防止生产的混凝土再次发生不合格情况。严禁在现场私自加水随意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导致水胶比变大,混凝土强度等级无法得到保证。确实需要现场调整的要由项目部试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对于私自加水并且经现场管理人员劝说不听者,将给予100元/次的罚款。7.1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试验人员制作标准养护试件。现场技术人员制做同条件养护试件,按规定进行编号拆模养护工作。现场监理进行旁站,现场技术人员随时对混凝土浇筑高度情况,振捣情况,模板稳定性情况,预埋件位置情况进行检查监控。隧道内二衬混凝土浇筑中要分层、左右侧交替对称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宜不大于1米,台车前后混凝土高差不超过60cm,左右侧混凝土高差控制在80cm左右,对一侧超挖严重的位置要放慢浇筑的进度,并随时观察二衬台车的受力和位移情况,防止出现台车由于侧压造成台车侧移及台车上浮。二衬混凝土振捣应定人、定点、分区进行,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为主,避免漏捣、过捣,振捣时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衬砌混凝土封顶采用压注混凝土封顶,当灌注混凝土达到拱顶封闭顶部时,应加大泵送压力(一般为5MPa~6MPa),当挡头板上观察孔有浆溢出时,即标志封顶完成。应在顶部设置附着式平板振捣器,保证顶部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应注意进行二次混凝土补压有利于防止拱顶空隙。7.12浇筑即将完成时,由技术人员同现场带班估测剩余混凝土用量,并及时通知搅拌站,最后一车补方方量,防止混凝土浪费。7.13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和留置要符合下列的规定:7.13.1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时间的取样和留置: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c.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7.13.2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养护方式和留置数量应符合铁道部现行标准《铁路工程机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的规定。桥梁每墩台、每孔梁和隧道内衬砌每200m应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检测结构实体强度不少于1次。7.13.3抗渗等级P10及以上混凝土应留置抗渗检查试件并进行试验评定:每五个作业循环应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6个);不足五个作业循环时,也应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当使用的材料、配合比或施工工艺发生变化是,均应另行制作抗渗检查试件一组。7.14当最后一车补方方量混凝土浇筑完毕,且确认施工部位已经完成浇筑不需再拌混凝土后,现场施工技术人员通知拌合站下达终盘命令,试验人员填写灌注记录,完善整理浇筑资料。搅拌站对搅拌车,搅拌机,清洗保养,等待下次开盘。八、混凝土运输中的质量控制本标段混凝土工程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和生产,混凝土罐车经便道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8.1混凝土罐车要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保证罐车机械性能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罐车设备能够随叫随到,随时可以投入混凝土运输中。8.2混凝土罐车司机在接到搅拌站的混凝土生产任务后,要积极主动的到达工作地点,发动车辆检查车况,清空罐内残留的杂物、剩水,在确认车辆正常工作后,在拌和站调度的安排下进入卸料位置,开启混凝土搅拌罐让其正转准备接料。8.3混凝土罐车装满混凝土离开搅拌站直到进入浇筑地点的运输途中罐车司机不得随意将转动的搅拌罐停止,一旦发现500元/次的罚款。混凝土在运输途中遇到堵车或车辆出现突发故障时,应及时通知拌和站调度,以寻求最及时的解决办法。当遇大雨路况变差等情况发生时,也要及时与拌和站沟通协同项目部进行妥善解决。8.4混凝土罐车运输途中严禁私自偷卖或给予他人混凝土,一经发现除赔偿经济损失外将严厉惩罚。8.5混凝土运输途中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严禁往搅拌罐内私自加水,如确实需要加水调整的必须得到项目部质检和试验部门的同意,否则因此造成的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自行承担。8.6混凝土罐车进入施工现场要听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安排,并积极配合试验员的质量检查工作。8.7混凝土到达工地并开始浇筑后,罐车司机要将打印的发料单找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积极的签收,并带回拌和站存档,作为月底的混凝土计量依据。8.8由于现场估量失误导致多要的混凝土和无法使用的不合格需要丢弃的混凝土都应运回拌和站统一安排合理处理,严禁私自乱倒,造成污染道路和污染环境,一经发现500元/次罚款。九、混凝土养护期间的质量控制9.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其二衬一般在混凝土拆模时进行。拆模前首先用水喷洒台车外表面,拆模后用水喷洒混凝土表面,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但应注意喷洒用水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宜超过15℃。9.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具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当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9.3对于仰拱填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其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版支架。十、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措施10.1蜂窝10.1.1表现形式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空隙的窟窿。

10.1.2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造成混凝土离析;4混凝土浇筑未分层,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堵严,漏浆;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7台车根脚未稍加间歇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10.1.3防治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根据钢筋间隙控制粗骨料最大粒径,经常检查配料是否准确,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2混凝土下料高度严禁超过2m,特别是二衬左右两侧的第一次浇筑;3浇筑混凝土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4所有的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筑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以防止漏浆;5基础、墩柱、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6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掺专用胶抹平压实;7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冲洗干净后,刷涂界面剂,立模板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预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掺用专用胶的砂浆或混凝土封闭后,压水泥浆进行处理。10.2麻面10.2.1表现形式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10.2.2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与模板表面粘结造成麻面;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10.2.3防治措施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缝隙,应用不干胶、腻子等堵严;3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4模板脱模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5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10.3空洞10.3.1表现形式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0.3.2原因分析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10.3.3防治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充满混凝土,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筑门,严防漏振;2砂石中混有的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若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3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刷涂界面剂后,用高强度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筑、捣实。10.4露筋10.4.1表现形式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10.4.2原因分析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形成外露;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施工人员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10.4.3防治措施

1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在配合比合格的前提下,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和易性;2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3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4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整正;5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6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7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2或1∶2.5掺胶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8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刷涂界面胶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10.5缝隙、夹层10.5.1表现形式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10.5.2原因分析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清除,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浇筑混凝土;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3混疑土浇筑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10.5.3防治措施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2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冲洗干净;3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筑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保证接缝处混凝土振捣密实.4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掺用专用胶的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5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刷涂界面剂,立模板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用掺用专用胶的砂浆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10.6缺棱掉角10.6.1表现形式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10.6.2原因分析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10.6.3防治措施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2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木板等保护好,以免碰损。3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掺用专用胶的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刷涂界面剂后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10.7强度不够,混凝土均质性差10.7.1表现形式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10.7.2原因分析+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4混凝土拆模时间过早,导致临空面混凝土内部结构早期受力变化;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10.7.3防治措施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2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现场混凝土浇筑控制管理到位严禁施工中随意加水,导致混凝土水灰比的变化;3严格控制二衬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拆除不承受外荷载的整体式衬砌拱墙、二次衬砌、仰拱等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4.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特别要重视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管理,其起到对实体混凝土质量的验证效果。5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通过设计单位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直至拆除处理。10.8颜色不均10.8.1表现形式混凝土外表面出现颜色不一致现象,色差明显,影响外观。10.8.2原因分析1由于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所用隔离剂污染混凝土形成色差不一致;2由于模板打磨不彻底,不干净,模板生锈形成颜色不均匀;3同一结构混凝土原材料发生变化;4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造成混凝土材料尤其是胶凝材料分布不均匀;5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或过振导致胶凝材料尤其是矿物掺和料分布不均匀,水化后矿物质在混凝土表面沉淀不均造成视觉上的差异;6分层浇注时间间隔较长或振捣不充分形成分层浇筑界面。10.8.3防治措施模板打磨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严禁出现离析现象。在振捣过程中不能出现漏振、过振、欠振现象。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尤其是粉煤灰等原材料的品质,不得使用烧失量不满足要求的粉煤灰。同一混凝土结构应保证原材料一致。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应合理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优化施工工艺,降低混凝土层与层之间的浇注间隔,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加强振捣,尤其是加强层与层交接处的振捣。10.9混凝土表面砂纹10.9.1表现形式混凝土表面水泥浆体流失,细骨料裸露,呈现水纹状。10.9.2砂纹形成的原因造成砂纹的产生是由于水泥浆体的缺失。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存在泌水现象,在浇筑过程中水份上浮带走水泥浆,在混凝土结构上部形成砂纹;2模板密封不严密,水泥浆从模板缝隙流失,在缝隙周围混凝土表面形成砂纹;3振捣时过振,加之混凝土保水性相对较差,水泥浆上浮,造成混凝土表面形成砂纹。10.9.3防治措施控制混凝土拌合质量,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满足规定要求。十一、质量过程控制激励考核措施11.1首先成立混凝土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分部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任副组长。其领导小组组成机构如下:组长:涂富强副组长:魏振伟组员:马生寿、马广雄、栗祥辉、梁功、廖景红、全前伟、吴礼丹、黄育华、宗科成、魏雄、朱龙、黎建贵、方亮、彭云、王超、黄文茂、王松、潘小红、马俊、、张富华、周回原、曹佳庆。11.2组长负责全面工作的安排和检查,对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11.3副组长会同项目部物资部门及现场监理对拌和站物资所进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对发现疑似不合格材料安排试验室对其进行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对检测后不合格原材料勒令其清退出场,并查明不合格原材料的源头,对由于进场材料把关不严的相关的人给予100-500元的相应的罚款。11.4副组长会同项目部安质科和技术科每月20号对试验室混凝土进场原材料检验频率进行检查考核,对检验频率不够的给予试验室负责人100元的罚款,相关试验人员50元的罚款。对检验频率合格的给予相应的奖励。11.5副组长安排其下组员会同安质科和技术科每周五对试验室混凝土台帐进行检查,对相应到期的试件进行抽检其抗压强度。对台帐建立不全和填写混乱的给予试验室负责人100元的罚款,对相关试验人员50元的罚款。对台账健全,到期混凝土强度填写规范的给予相应的奖励。对抽检的混凝土试块强度值不合格的给予所在部位混凝土浇筑值班人员100元的罚款,并查明混凝土实体试件不合格的原因。 11.6安排每个洞口及管区的混凝土浇筑值班人员,其值班表如下表。其值班人员主要工作职责为:1.检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现场适用性,对到达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检查其塌落度和和易性,对不合格的混凝土通知拌和站检查原因,并退回拌和站重新调配。对连续出现不合格的混凝土应立即通知试验室分别到施工现场和拌和站查找问题的原因。2.制作合格的混凝土试件,并跟踪试件的拆模、编号、养护、直至56天抗压强度的质量验证。对强度不合格的试块查明原因,到底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还是配合比的实用性问题,还是试件制作不规范问题,对不同的问题查明责任人并给予相应的处罚。3.混凝土浇筑期间的全过程旁站,混凝土出厂单的的签收,监督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全过程,并全面协调解决混凝土浇筑期间的突发情况,杜绝出现有缺陷的混凝土结构物。二分部浇筑混凝土值班人员表序号工点名称值班人员电话备注1罗屋隧道王富华137741374832罗屋大桥及附近涵洞王超黄文茂15211351976186805873753观音山隧道进口宗科成潘小红马俊1597092077113787729515186055943234观音山隧道出口梁功黎建贵18770499733151707202105上店子隧道全前伟彭云18720115413152978209006龙华山隧道进口方亮朱龙(魏熊)15879719588152719490337龙华山隧道斜井黄育华周回原曹佳庆1518020010113907452305187207281004.各洞口值班人员在混凝土开盘时必须全部在场,在测试完第一车混凝土和易性合格后,并且完成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后可留有一人旁站监督,若发现在混凝土浇筑中无人值班的给予50元/人/次的罚款。5.值班人员对值班期间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包保,在龄期达到56天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实体混凝土回弹强度合格将给予50元/人/浇筑段的奖励,若试块合格而实体强度不合格的查明原因,确实属于混凝土浇筑期间质量问题的,对值班人员给予50元/人/浇筑段的罚款,若不属于值班期间导致的质量问题,对值班人员不奖不罚。6.混凝土浇筑值班期间值班人员若需要试验室技术支持的可通知试验负责人安排试验人员到场指导,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锅炉水压试验前质量监督检查记录

工程锅炉水压试验前质量监督检查记录1、对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序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1.1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1.1.1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及规章制度实施1.1.2工程管理、质量管理制度及实施1.1.3各类招投标文件、承包合同齐全1.1.4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1.1.5物资管理制度及实施1.1.6计量管理(量具、测量仪器等)1.1.7按规定组织设计交底及图纸会检1.1.8“四新”的审批及实施1.2对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1.2.1设计单位资质、工程设计负责人的执业资格应符合承担的设计工程项目的要求1.2.2工程设计负责人已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责、权明确1.2.3施工图纸交付情况,设计变更和技术洽商单审批手续。按规定进行设计交底1.2.4有无指定材料或设备生产厂家行为1.2.5设计工代到位及处理设计问题情况1.3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1.3.1总监理师授权情况,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1.3.2监理机构人员配备合理,资格证书于承担任务相符,责任制落实1.3.3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工作程序的审批及实施1.3.4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各项施工技术措施及时审核或审批,对项目开工报告及时审核、批复1.3.5审定施工质量验评项目划分表及项目验收签证完毕1.3.6对施工单位合格供货商名录的审查1.3.7物资到货开箱检验的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1.3.8对施工单位(含各类形式的分包队伍)的资质审查1.3.9对现场各类试验室、试验人员及特殊工种人员的资质、资格审查1.3.10对施工单位计量管理的审查1.3.11按照强制性条文、验收规范和验评标准进行及时验收并规范签证1.3.12对现场材料、设备不合格现象及时制止。配合责任单位对质量事故的调查情况1.3.13对采用的“四新”进行认证、审核1.3.14对预监检提出的待整改问题的检查验收1.4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1.4.1单位资质与承包项目相符,施工合同已签定1.4.2项目经理授权情况及质量管理机构人员配备1.4.3现场金属试验室(或合同检测单位)资质与试验项目相符。试验人员持证上岗,金属检验工作规范1.4.4施工质量验评项目划分符合“验评标准”和工程实际,汽机扣缸范围内的验收项目已验收、签证完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