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 排水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联丰路_第1页
SS 排水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联丰路_第2页
SS 排水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联丰路_第3页
SS 排水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联丰路_第4页
SS 排水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联丰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麓科技产业园联丰路(象嘴路~车塘河路)改造工程排水设计说明书第8页共8页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复核审核审定PSS-0一、项目概况本设计道路联丰路(象嘴路~车塘河路)位于长沙市岳麓科技产业园,道路西起象嘴路,东至车塘河路,规划断面26m,道路设计长度924.98m。设计范围内有DN800-DN1600约1.5公里的现状雨水管线,污水管线于本次设计前实施完毕。本次设计结合规划及管线勘探资料,在尽可能利用现状管线的情况下,对设计范围内雨水管道进行改造设计。二、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2.1雨水设施现状联丰路(象嘴路~车塘河路段)现状存在两条雨水管线,均布置在现状道路的机动车道下,总汇水面积25.5公顷。其中,一条现状雨水管线起于联丰路与车塘河路交汇处,收集沿线地块及道路雨水后,最终全部汇入象嘴路现状DN1800管中;另一条现状雨水管线起于设计道路桩号K0+240处,收集沿线地块及道路雨水后,最终全部汇入象嘴路现状DN1500管中。2.2污水设施现状联丰路污水管线为近期新实施管线,因此不进行污水管道改造设计,在道路改造时仅对污水检查井抬升。2.3雨水设施存在问题根据业主提供的联丰路病害调查及弯沉检测数据及管道勘测数据,联丰路雨水管道由于下沉不均匀,导致部分管道出现逆坡现象。现状雨水管道存在的问题具体见下表及PSS-1现状排水平面图。联丰路现状雨水管线所存在问题统计表检查井类别管径材质长度m管线高程坡度问题起点终点YF11-YFF12雨水管DN1600砼39.3239.8539.86-0.0002254逆坡YF21-YFF22雨水管DN1600砼27.3837.0437.08-0.0014461逆坡三、雨水规划情况根据《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岳麓区部分)排水专项规划—给水排水规划》,联丰路(象嘴路~含浦大道),雨水以车塘河路为界,车塘河路-含浦大道段全部汇入含浦大道;象嘴路-车塘河路段全部汇入象嘴路。“联丰路病害调查及弯沉检测数据”及管道勘测数据与规划相符。四、设计方案4.1设计采用主要资料(1)《工程设计任务委托书》(2)《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3)《联丰路地形管线综合图》(4)《岳麓科技产业园土地利用规划图》(5)联丰路原旧路施工图(6)《长沙市排水专项规划(河西主体部分)》(7)《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岳麓区部分)排水专项规划—给水排水规划》(8)长沙市暴雨强度公式及人均排污量指标(9)道路专业相关设计图(10)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4.2采用规范及技术标准(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1998)(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设计规范》(GB50332-200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3)《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4)《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GB26537-2011)根据初步设计中间审查会专家的意见,本次管网设计按照原有设计标准进行。4.3技术标准——雨水设计参数(1)雨水汇水范围本次汇水范围严格依据《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岳麓区部分)排水专项规划—给水排水规划》划定联丰路雨水汇水范围,总汇水面积25.5公顷。(2)雨水设计参数本次设计采用数学模型法进行雨水管道校核计算,降雨重现期P=1.0年;综合径流系数ψ=0.68;综合汇流参数0.02;管道糙率系数0.014;设计雨型采用基于长沙市最新暴雨强度公式为基础的芝加哥雨型。暴雨强度公式:并用重现期P=3.0年降雨雨型进行管道满管排水能力校核,用P=50年降雨雨型对管道进行排涝能力校核。设计降雨雨型见(图1~图3):4.4雨水管道模型模拟结果根据对《联丰路地形管线综合图》中联丰路现状雨水管道情况的分析,将现状管线资料导入模型软件,在设计降雨P=1年、降雨历时2h情况下进行模拟校核,得出设计范围内现状管道排水工况,见图4、图5。(图1)P=1.0年,2h设计降雨雨型雨量69.7mm(图2)P=5.0年,2h设计降雨雨型雨量96.5mm(图3)P=50年,2h设计降雨雨型雨量134.9mm(图4)YF1~YF6段雨水管道P=1降雨模拟工况图(图5)YF8~YF25段雨水管道P=1降雨模拟工况图从图4、图5的模拟结果可以校核现状管线的上下游标高、管内雨水流速、管道充满度、水力坡度线与管道坡度等是否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要求,并以此作为管道是否需要改造的依据。问题管道模型模拟工况统计表存在问题管段管径(mm)存在问题(坡度度)模型模拟结果流速(m/s)超负荷状态(充充满度)YF11-YFF12DN1600逆坡(-0.00002554)1.2540.26YF21-YFF22DN1600平坡(-0.00014661)2.4650.62通过模型模拟结果及上表可知,存在较小逆坡或平坡的问题管段,在模拟过程中,水流流速、超负荷状态(充满度)等都未出现异常情况,水流通畅,管道满足P=1年降雨排水能力要求。对管道进行满流状态下重现期检验,可知在重现期为P=5年的降雨情况下,管道YF5~YF6、YF20~YF21、YF21~YF22、YF24~YF25已达到满流工况。具体见图6、图7:(图6)YF1~YF6段雨水管道P=5降雨模拟工况图(图7)YF8~YF25段雨水管道P=5降雨模拟工况图通过模型对管道进行排涝能力进行校核,可知在重现期为P=50年的降雨情况下,无地块出现积水情况,可知在高重现期下,雨水管道不存在涝水风险。4.5改造原则及方案4.5.1原则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总体流向与规划吻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现状排水管线。(1)结合并充分利用道路的纵坡,以减少管道长度、减小管径,合理节省工程投资;(2)管道高程要有利于两侧地块的雨水的接入;(3)汇水面积按周边道路用等分角线划分,当有适当的坡度时,则按雨水汇入低侧区域原则划分。4.5.2方案根据对联丰路现状雨水管道情况的分析,本次联丰路建议利用现状雨水管线,并对全线进行清淤。具体流向详见PSS-4雨水汇水图。由于现状管段校核时,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为最新标准,考虑现状管道设计时采用的分平坡或逆坡管道处,在重现期为P=1年降雨情况下,管道内雨水并未出现严重的壅水或检查井溢水的情况,管道内水流状态良好,排水比较通畅,并且通过模型模拟得出:在管道出现满流状态时,降雨重现期可达到5年。因此,本次联丰路雨水改造工程,在满足快速排除地块及路面除雨水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状管道,合理增加部分雨水口,减少总体改造工程量,以节省工程投资为原则,对部分逆坡问题管道不进行改造。但在新增道路交叉口处新建雨水口及连接管,在新增公交站台处延长原有雨水口连接管至公交站台边缘并新增雨水口。由于本次管线资料仅包括管线位置及管道标高等资料,而无准确的管道破损物探结果,因此难以对管道破损情况提出详细的改造设计,因此建议施工前对全线管道进行物探,根据物探结果,对管道破损情况进行评估并更换。由于模型模拟是在管道无堵塞情况下进行的,管道排水比较通畅,但是随着管道运行时间的延长,检查井、雨水口及管道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积现象。建议改造完成后,在雨水管道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管道的清淤疏浚工作,定时完成对雨水口、检查井清掏,对管段淤积进行清通,保证管道畅通无堵塞,使排水顺利,延长管道使用寿命。4.6排水管线位置详见PSS-3管线横断面设计图。4.7抗震设计雨水管道按一般抗震设防,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本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同时雨水管道均采用柔性橡胶圈接口。4.8管材、窨井、雨水口4.8.1采用管材及管道基础(1)DN300雨水口连接管(开槽埋管)本次联丰路管道疏浚工程,现状雨水口及连接管全部利用,在新增交叉口位置适当增加部分平篦式双篦雨水口,DN300雨水口连接管采用Ⅱ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O"形橡胶圈接口,混凝土基础满包封。钢筋砼管道须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中的Ⅱ级管标准。钢筋砼管的橡胶圈须符合国家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GB/T21873-2008)中标准号为GPL50的要求。4.8.2检查井DN800雨水管道采用φ1500砖砌检查井,详见06MS201-3第16页;DN1200雨水管道采用1100×1500mm砖砌检查井,详见06MS201-3第31、33页;DN1600雨水管道雨水管道采用1100×2000mm砖砌检查井,详见06MS201-3第31、33页;DN1800管道采用1100×2100mm砖砌检查井,详见06MS201-3第31、33页。本次联丰路改造方案,为在老路混凝土路面基础之上加铺,因此,现状利用排水检查井需要根据道路设计标高进行抬升。检查井具体处理方式详见PSS-6排水检查井加强图。(窨井配筋采用HPB300和HRB335)为避免在检查井盖损坏或缺失时发生行人坠落检查井的事故,污水、雨水检查井应安装防坠落装置,具体处理措施见PSS-8井筒安全网示意图。为防止发生人员中毒、爆炸起火等事故,应排除管道内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为此,根据管道内产生气体情况、水力条件、周围环境,在下列地点可考虑设通风设施:在管道充满度较高的管段内;设有沉泥槽处;管道转弯处;管道高程有突变处。井盖选用:人行道上:钢纤维混凝土井盖,C250-φ770GB26537-2011;车行道上:钢纤维混凝土井盖,D400-φ770GB26537-2011;统一采用球墨铸铁井座。4.8.3雨水进水口(边井)本次联丰路管道疏浚工程,现状雨水口及连接管全部利用,并根据路面改造方案进行抬升;在新增交叉口位置适当增加部分雨水口,新增雨水进水口(边井)采用边沟式双篦雨水口,详见06MS201-8第11页,新增雨水口应结合道路竖向设计,在最低点布置。五、施工及验收要求5.1施工组织工程建设要统一规划、协调配套、统一组织,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避免由于反复剖槽带来的经济损失。施工前必须对本工程范围内的各专业现状地下管线进行实测,摸清现状管线与改造管线的关系后方可施工。5.2开槽施工(1)开槽前应对已建管道及与之衔接的部位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人人员解决。(2)沟槽开挖时,槽槽壁应平整整,边坡坡坡度应符合合《给水排排水管道工工程施工及及验收规范范》(GB500268--20088)规定。(3)沟槽挖土应随随出随清理理,堆土除除满足《给给水排水管管道工程施施工及验收收规范》(GB502688-20008)的规规定外,距距沟槽上口口边线1mm以内不得得堆土或堆堆砌物品,在在沟槽开挖挖过程中及及成槽后,槽槽顶应避免免振动荷载载,成槽后后应尽快完完成施做管管道基础和和铺设管道道等工作,避避免长时间间晾槽。使使用机械挖挖土时,为为防止机械械超挖而扰扰动原状土土,在设计计槽底高程程以上应留留30cmm土层采用用人工清底底。(4)管道基础及回回填详见PSS--8管道基础础及沟槽回回填大样图图;5.3验收1、沟槽开挖达到到设计高程程后,应会会同有关部部门验槽;;2、工程施工结束束后,应会会同有关部部门进行竣竣工验收,并并评定质量量标准。5.4其他说明明(1)本工程采用设计计道路中心心线桩号,图图中尺寸标标注管径、井井径以毫米米计,其余余均以米计计。坐标、高高程系统为为长沙独立立坐标系,高高程系统为为1985年国家高高程。图中中所注管线线标高均为为设计管内内底标高。(2)未尽事宜详见见《给水排排水管道工工程施工及及验收规范范》GB5502688-20008及给给排水标准准图集,并按照该该种管材的的有关施工工使用手册册及验收规规范执行。六、初步设计审查查意见答复复1、改造排水应与与片区排水水规划做好好衔接。答复:本次联丰丰路(象嘴嘴路~车塘塘河路)雨雨水管道改改造工程,西西起象嘴路路,东至车车塘河路。利用现状两条雨水管线,其中,一条雨水管线起于联丰路与车塘河路交汇处,收集沿线地块及道路雨水后,最终全部汇入象嘴路DN1800管中;另一条雨水管线起于设计道路桩号K0+240处,收集沿线地块及道路雨水后,最终全部汇入象嘴路DN1500管中。本次改造排水应与片区排水规划做好衔接。2、建议对排水管管道的能力力按新标准准,新要求求进行复核核。给出复复核结果。以以此为依据据来研究管管道是否改改扩,如何何改扩等问问题。答复:本次设计计采用数学学模型法,运运用模型软软件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