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_第1页
水利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_第2页
水利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_第3页
水利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_第4页
水利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郭强【摘要】本文通过对水利信息化系统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了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后期运行管理、维护工作的意义,提出了水利信息化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工作重点,旨在延长水利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为水利信息化系统的管理者提供参考。%Inthepaper,problemsinwaterconservancyinformationsystemmanagementandmaintenancearestudied.Post-operationmanagementandmaintenanceworksignificanceafterwaterconservancyinformationsystemconstructionareanalyzed.Theworkkeysofwaterconservancyinformationsystemmanagementandmaintenanceareproposedaimingatprolongingthelifecycleofwaterconservancyinformationsystem,andprovidingreferencefortheadministratorsofwaterconservancyinformationsystem.【期刊名称】《中国水能及电气化》【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水利信息化;管理;维护;生命周期【作者】郭强【作者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512水利工程信息化即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的水利现代化过程。包括对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效能和效益[1]。我国水利信息化系统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国各地建立了各类水利信息化系统,这些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提高了运行管理效率,改善了工作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强了对水利工程的在线监控能力,对及时掌握水利工程状态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水利信息化系统包括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水雨情遥测系统、闸门自动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自动气象站、视频会商系统、自动灌溉系统以及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等。这些系统都具有设备价格昂贵、功能强大、集成度高、终端为电脑等特点,用户只要在电脑终端控制操作就可以完成日常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管理者学习和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但是大多水利管理工作者对计算机不熟悉,对信息化系统更是陌生,有的甚至担心操作不当损坏设备,种种原因使水利信息化系统一直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水利信息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工作经验,结合建设单位管理的特点,探讨了我国水利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管理模式和维护工作重点,希望对延长水利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信息化系统管理水平有所帮助。水利信息化系统一般工程投资大,科技含量高,涉及通信、计算机、控制以及水利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系统的复杂性给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重建设轻管理。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时期投资比较多,建设部门也很重视,当工程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每年基本没有运行维护费用的投入,有的甚至未设专人管理,造成水利信息化工程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失去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意义。管理人员对水利信息化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管理人员认为水利信息化系统只是〃面子工程”,缺乏对系统功能、管理和操作上的了解,觉得没有传统的工作方法可靠、方便,因此不愿意学习和接受,使造价不菲的信息化系统真正成为了〃面子工程”,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如:已经建立起来的闸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灌溉系统等。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出现故障不能及时解决。大部分水利管理人员所学专业都与水利相关,很少涉及自动化、通信、计算机、机电设备等方面的知识,而水利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恰恰需要水利和自动化知识相结合,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完成日常管理工作。当系统工作正常时可以进行简单操作,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这个故障甚至很小)由于不了解系统结构,无法自行解决,管理者又恢复到原始的工作模式,等待施工单位的售后人员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管理者认为系统不稳定,操作繁琐,渐渐失去了对信息化系统继续使用的信心,系统因此也慢慢地失去了应有地位和作用。水利信息化带给管理者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部分管理者对信息化系统的依赖性较强,经过对系统的学习和熟悉后,认为系统确实给管理者带来了很大便利,管理者充分利用水利信息化系统进行日常管理工作而不再使用传统方式,造成过分依赖和信任信息化系统的局面,给水利工程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例如:水库大坝内部渗流自动监测系统,它实现的功能是定时将渗流测压管中的水位数据自动上报到控制室内的计算机中进行显示、存储和分析,不再需要人工测量,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效率;但是电子设备的性能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变化会产生偏差,因此测量的结果与实际的水位会有些误差,如果不定时人工纠正可能会对工程安全造成影响。以上情况在水利信息化系统管理过程中时有发生,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利于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更不利于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40多年艰辛的发展历程,已成为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障,增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2-3]。水利信息化系统能否长期有效发挥作用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是密不可分的。管理者如果能够熟练掌握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特点,很好地使用与维护,就可以大大延长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通过现代化手段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系统工程的建设才有意义,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更好地为水利工程管理服务;同时管理者在使用和维护系统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就会促进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功能不断完善和提高,利于我国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水利信息化系统生命周期的长短主要与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安全,建设过程中采用的设备性能是否稳定可靠以及运行管理维护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为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建设单位在系统开始建设时及日后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运行管理人员应全程参与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时期是管理人员学习、了解系统的最佳时期。在系统的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软件调试、系统试运行整个过程中,管理维护人员都要积极参与。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了解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学习设备安装和调试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与施工人员沟通,特别是在软件开发调试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日后管理方便,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系统在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应做好系统的培训工作。一般水利信息化系统在交付使用前施工单位应该做一次系统的培训工作,包括介绍系统的功能、结构、特点、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建设单位可以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完整、详细的系统使用说明书,作为日后使用维护的参考。有条件的建设单位还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供主要设备、易损设备的备品备件,如果资金不允许,也应要求其提供生产厂家的联系方式、设备型号、设备价格等相关信息,这在以后的维护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运行单位应指派固定人员进行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水利信息化系统应该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实行岗位责任制,定人、定岗、定责、定权[4]。各部门需要的数据、系统操作等权限都要由管理员负责提供,其他人员不允许私自操作。鉴于水利信息化维护特点,运行单位至少应配备2名固定人员操作和维护系统,这样有利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运行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特点。水利信息化系统能否很好地为水利行业服务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管理者具有较强的事业责任心,认真学习系统的功能,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注意事项和维护要点,信息化系统就可以很好地运行,为水利行业服务。2002年笔者在更新改造丹东东港市铁甲水库的水雨情遥测系统时深深地体会到操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对系统生命周期的影响。在这次系统更新改造前,铁甲水库的2个雨量遥测站、1个中继站和1个中心站经过10多年工作依然正常,后来了解到铁甲水库的遥测系统由专人负责管理操作,出现故障时会利用备件更换遥测终端机、电池等易损设备,系统一直保持着正常的工作状态,这与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是密不可分的。运行管理单位每年应投入一定的系统运行与维护资金。信息化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例如:避雷器、数据采集单元等设备的损坏,设备的维修更换需要一定费用,这部分资金是不可或缺的。备品备件是保障系统在汛期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充足的备件需要一定的资金,有了资金的保障,系统才会更好地不间断运行。我国水利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从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完善水利信息化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提高我国水利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我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技术保障。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历,探讨了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管理者应重点做好的工作,希望对水利信息化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的管理者们有所帮助。通过正确操作、精心维护,延长水利信息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