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轴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一、选择题.下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该军事行动旨在(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2.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胸膛(武汉、南京)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发动准海战役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强调了A.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B.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C.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威。双十协定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沉浮”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淮海战役D.解放南京5.假如你是生活在1949年4月北京的一位市民,你在大街小巷听到民众议论最多的话题()A.日本帝国主义要投降了B.国民党和共产党要打仗了C.南京国民政府要倒台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D.蒋介石要把都城从重庆迁回南京了.中共通过重庆谈判获得的最大成果是()A.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 B.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C.使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 D.赢得了反内战的时间.辽沈战役中我军采用了“关门打狗”的战术。请问其中的“门”是指A.沈阳 B.长春 C.锦州 D.大连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B.通过了《共同纲领》C.商讨国共合作宣言D.签署了《双十协定》.“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毛泽东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重庆谈判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11.1945年8月某日《大公报》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材料中评论的历史事件是A.庐山谈话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北平和谈12.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7推空陵^中妙/"\^三大醮吵耳胺粒/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关于如图文件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①颁布于抗战时期②实行耕者有其田③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④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5.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些措施的实施: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表明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C.使我国农村阶级关系得到改善D.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16.下图反映了解放战争期间晋冀鲁豫解放军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这次军事行动的意义在于:人民解放军开始了A.全面防御 B.重点防御 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17.学习历史地图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时空意识,下图反映的史实及其影响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B.渡江战役的胜利,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C.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D.渡江战役的胜利,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解放战争中为保护这些文物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A.傅作义 B.陈毅 C.刘伯承 D.邓小平8月28日,蒋介石召集干部会议,讨论对毛泽东来重庆后的方针,确定:“'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蒋介石在策划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进攻中原解放区D.进攻陕甘宁解放区20.2009年,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有学者诗云:”一兵身后九夫保,千里云沙双剑开。军得民心鱼得水,小车推出凯歌来”。短短四句诗,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国民党政治腐败 B.解放军战术得当C.美国断绝军事援助 D.人民群众的支持.美国密勒氏报评论:“(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个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材料反映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作战方针正确 B.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心焕散C.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顽强 D.解放区土地改革激发革命热情.解放战争时期,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位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高超的指挥艺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为此,解放军实施了A.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B.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C.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D.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抗日战争后,中国曾出现过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一现曙光。这里的“曙光”是指()①西安事变②重庆谈判 ③中共七大召开④政治协商会议召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文中所说的“毛泽东来重庆”做什么大事A.参加重庆谈判 B.协调西安事变 C.筹办遵义会议 D.协商合作抗日【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大别山”,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夏,刘邓大军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区主力,是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直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全国性反攻阶段,“千里跃进,逐鹿中原”与题干漫画相符,故A符合题意;“攻占锦州,关门打狗”反映的是辽沈战役、”分割包围,瓮中捉鳖”反映的是平津战役、“百万雄师,三路渡江”反映的是渡江战役,故BC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对准胸膛(武汉、南京)插上一刀”,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夏,刘邓大军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区主力,是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直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故D符合题意;ABC选项与题干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围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以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得到农民阶级的拥护。所以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双十协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双十协定,所以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49年4月”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大街小巷听到民众议论最多的话题南京国民政府要倒台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1949年1月,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所以民众议论最多的话题南京国民政府要倒台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45年,排除;BD项发生在抗战胜利后,排除。故选C。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通过重庆谈判中共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B正确;粉碎了蒋介石的阴是中共重庆谈判的目的,排除A;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排除C;赢得了反内战的时间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D。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相关史实。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令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在长春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接着解放军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特点是“断敌退路,关门打狗”,其中的“门”是指锦州,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辽沈战役。辽沈战役中,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锦州在地理位置上说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大门,因此,辽沈战役的特点是“断敌退路,关门打狗”。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1945年8月抗日战争基本胜利,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故D符合题意;避免了内战的爆发,不符合史实,故A不合题意;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故B不合题意;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反映了人民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障,由此可知材料最能说明的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故选C。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1947年夏,刘邓大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进攻,直插大别山,威胁着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B。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关键信息”1945年8月”“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可知,材料中评论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国民党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37年9月,排除;B项发生在1936年,排除;D项发生在1949年,排除。故选C。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由关键词“挺进中原〃“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可知是解放战争,转战陕北是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挺进中原标志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渡江战役则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故答案选C。B解析: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故②符合题意;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故③④符合题意;1947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故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时间1947年,可以判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解放战争时期,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的ACD选项,即可得到答案。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B正确;“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反映的是长征征程。A错误;“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反映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秋收起义。C错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是1957年长江大桥的建成。D错误。综上故选B。【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诗词的内涵,理解诗词与史实之间的关联性。根据诗词中的关键词判断相关联史实,从而做出正确判断。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了土地政策,实行了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地图和“晋冀鲁豫解放军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可知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故C正确;全面防御和重点防御是1946年和1947年,与材料无关,排除AB;战略决战是指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排除D。故选C。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地图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变为战略进攻。BD项渡江战役与图片反映信息不符;C项辽沈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故选A。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平津战役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和各方面的推动下,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古迹和几十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A符合题意;BCD项人物都参与了解放战争,但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选择A。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蒋介石召集干部会议,讨论对毛泽东来重庆后的方针”“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是在为重庆谈判做准备,其召开重庆谈判的目的是拖延时间,为发动内战做准备。所以B项符合题意;西安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事变,故A不符合题意;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的开始,故C项与题意不符;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是内战时期的事件,故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讨论对毛泽东来重庆后的方针”体现了蒋介石在为重庆谈判做准备,策划重庆谈判。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一兵身后九夫保,千里云沙双剑开。军得民心鱼得水,小车推出凯歌来”可知体现的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强大社会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D选项符合题意;国民党政治腐败在题意中没有体现出来,A选项不符合题意;解放军战术得当在题意中没有体现出来,B选项不符合题意;美国断绝军事援助在题意中没有体现出来,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47年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完成后,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所以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故选D。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发起了辽沈战役,解放军以部分兵力围困长春,主力南下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