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1页
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2页
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3页
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4页
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题2分)1、《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土地兼并严重B.男耕女织C.个体经营D.精耕细作2、(董)仲舒曰:“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因素是()A.土地私有制度B.土地兼并严重C.手工业的繁荣D.商品经济的发展3、《鹿鼎记》里面讲,曹雪芹的父亲是韦小宝手下的御前侍卫,后来被康熙任命为“江南织造”,负责管理江南地区专供皇室的锦缎生产。他管理下的产业最有可能属于()A、田庄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4、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A.青瓷、白瓷B.粉彩瓷器、白瓷C.青瓷、珐琅彩D.唐三彩、青瓷5、据《农业经济史研究》记载:到宋代,庶民、商人纷纷购买田产,因而出现为数不少的庶民地主。乡村上的富户“乃从来兼并之家”,称之为富民,这些富民并无官位爵衔,只是平民百姓身份的庶民地主。这些富民“招客为佃户”,着佃的客户,即为给地主种田的佃农,富民和佃户构成了此时的佃耕制。以下关于佃耕制的解读错误的是()A.佃耕制阻碍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产生B.商品经济发展是佃耕制产生的重要条件C.佃耕制侧面反映出门阀士族的衰落D.土地私有制是富民阶层形成的根本原因6、《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都城的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C、“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资金广泛的流通、企业在所有人之外雇佣经理、技术上的全面合作三个条件一经展开,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把它们向历史里退化的推回去。”这说明()A.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逐渐推广,必然导致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B.宋朝时商业的发展,必然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C.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D.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是必然的8、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明,西欧生产技术的突破来自生产中精细的分工,分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则是人们利用市场兴起所造成的盈利机会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古代中国科技长期未获得突破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古代市场长期发展缓慢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专制制度的阻碍9、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以下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事实上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B.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C.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D.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10、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商人非常高兴,他们认为通过广州、厦门等五处通商口岸足以使自己的商品大量进入中国并迅速占领中国的市场。但结果却令英国商人比较失望,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出口商品并没有迅速占领中国的市场,对华商品出口量也没有很大的提升,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B.中国人保守的消费观念C.中国人民非常贫困D.中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11、“陈启沅(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民族工业兴起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清政府设置工厂12、19世纪70年代末,开平煤矿和基隆煤矿为了运煤,需要修铁路。1880年淸廷要求群臣对修铁路发表意见,大臣们纷纷上奏反对,称铁路运兵“果哀朝发夕至,臣恐或有连合诡谋,使我四面受敌”;“似为外国谋非为朝廷谋也。”筑铁路会贻害耕地、房屋,坟墓,“民间必不乐从”“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以致朝廷1881年发表上谕,不再讨论修铁路之事。材料表明()A.淸政府内部改革决心不足B.清王朝内部腐败十分严重C.淸王朝沦为“洋人的朝廷”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3、下列是1895—1913年中国近现代企业的构成表类别厂矿数资本额(千元)占总资本的(%)商办4639079276.3官办和官督商办862949623.7合计549120288100据此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A.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民营企业活力得到激发C.官办企业已经难以为继D.官僚资本主义逐渐膨胀14、1932年,中国近代纺织实业家宋棐卿先生创办东亚公司,创立民族品牌。4月,他将毛纺厂的制品注册为“抵羊”牌。由商标的寓意看,该商标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A自强求富B.民主共和A自强求富B.民主共和C.实业救国D.民主科学15、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这材料表明()A.抗战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B.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C.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D.抗战期间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16、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从历史角度看,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A.主人公出身低微B.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的夹缝中生存C.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D.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表明了我国()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A.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C.正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19、下面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生动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D.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0、下图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线型图,其中促使a到b段的重要政策原因是()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B.中共八大的成功召开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D.“八字方针”的调整21、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 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22、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的股票(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C.计划经济的盛行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23、下图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A.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B.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C.成功加入WTO的刺激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4、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三个大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盛行时之汴京市场形式已大改观:第一,随处皆有小卖行贩,交易并不限于市区。第二,随处街面,皆有商店酒楼旅舍瓦子(即戏场)之开设,场市分区之形式全不存在,第三,交市时间上之限制,亦不存在,每日自天未明至于深夜或竞通宵,皆有交市之行为。第四,商店之开设,交易之举行,虽脱离市区地域之限制,然常有多数同业商店及多数同业贾贩之交市,集合于特殊之街巷,或特殊便利之地点,称之为“行”或“市”。——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三(清前期)苏城机户(工场主)多雇人工织。机户靠手中的资本、生产资料购买劳动力(雇工),“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匠(雇工)“计日受值”或“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据《永禁机匠叫歇碑》材料二四清朝雍正帝时“因用兵西北,恐漏泄机密”,故设军机房,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清朝雍正帝说:“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鸦片战争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用的大部分手工业品。——摘编——整理自赵尔撰《清史稿》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有何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汴京市场形式之大改观”的主要表现。(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中国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2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新的经济现象在当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6分)26、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曲折坎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中国早期典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表时间名称1866年上海发昌机器厂1873年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1878年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材料二1900年马应彪在香港成立先施公司,主营百货、旅馆、游乐场等业务。不二价与全球货1917年10月上海先施公司在南京路正式营业,“先施”源于《中庸》的“先施以诚”,其英文名称“Sincere”,意为诚挚、不掺假。先施公司以“创始不二价,统办全球货”为经营方针,学习西洋百货业,在中国率先采取明码标价的“不二价”,摈弃“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传统交易方式,先施还每年举办让价促销,让顾客们感到“不二价”绝非僵硬。材料三新产业与女营业员大型综合商场的“吃喝玩乐俱全”源于先施公司将娱乐和商业捆绑,其每设一个商号都以酒店或娱乐中心配套。此外还兼营其他行业,如汽水厂、化妆品厂,还有先施人寿保险公司、水火保险公司和信托银行等。先施公司是聘用女营业员第一个“吃螃蟹者”,其招聘女营业员的启事张贴月余无人应聘,马应彪的妻子霍庆棠和两个妹妹主动请缨担任化妆品部的售货员,先施“三个女人同台站”的新闻震动上海。材料四创伤与新生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一枚炸弹在先施公司东南角爆炸,炸死炸伤职员、顾客、行人近千人,先施公司损失惨重;上海沦陷后,先施公司受到日军强制管制;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美货倾销中国,先施公司受此影响,元气大伤,资金枯竭。新中国成立后,先施上海百货1954年公私合营,成立国营上海时装公司。先施公司本部经营重心移至香港,存续至今,并于1993年重返上海南京路。(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为什么?(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先施公司创办的有利条件。(4分)(3)据材料二、三概括先施公司的经营特点,材料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与社会思潮?(8分)(4)据材料四分析影响先施公司发展的因素。(5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景式地表现了“文革”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面貌。小说梗概如下: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他贫困,自卑;少平高考落榜后,回乡生产。但是他并没有消沉,他与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建立了友情,在晓霞的帮助下关注着外面世界。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1979年春,田福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大部分为贷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少平在一次事故中为救护徒弟也受了重伤,他并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面对了现实,又充满信心地回到了矿山,迎接他新的生活与挑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反映的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应该准确全面)

楚雄天人中学2022届高一年级下学期5月学习效果检测答案1-5:DACAA6-10:BDABA11-15:BABCB16-20:BACBD21-24:CBBD25、(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目的:保护小农经济;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战国时战争不断,商业影响兵源;农业生产危及政权统治。(态度2分,目的任意答出一点2分)(2)①“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②城市格局出现变革,形成繁荣的商业街。③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④商店、酒楼、旅舍、瓦子(即戏场)分区的形式全不存在。⑤多数同业商店及同业商贩集合于特殊街巷交易,称为“行”或“市”。(没每2分,答四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