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丹麦课件_第1页
生态城市建设-丹麦课件_第2页
生态城市建设-丹麦课件_第3页
生态城市建设-丹麦课件_第4页
生态城市建设-丹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城市建设丹麦—哥本哈根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的能源天堂吧!风能发电两个轮子托起城市环保哥本哈根的自行车轨道有350公里,为了将自行车轨道和机动车车道分开,自行车轨道修得稍微高一些;还有自行车绿色通道40公里,完全与机动车道隔离不交叉,另有70公里在建。此外还有20公里的自行车通道,它跟机动车车道之间用白线分开。每天,有60多万哥本哈根市民(大哥本哈根地区居民总数约170万人)骑车出行,总里程能达到120万公里,相当于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来回了近两次。据估算,哥本哈根市民每年的骑车里程,如果是汽车完成的,每年将要多排放10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碳。自行车王国屋顶绿化丹麦生态城市1997-1999项目丹麦生态城市1997~1999项目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项目,试图建立一个生态城区开发的示范性项目,在密集区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人中密集的Indre

Norrebro城区进行,区内有3万人。该项目是丹麦第一个生态城市的建设项目,旨在建立一个生态城市的示范城区,为丹麦和欧盟的生态城市建设领航。

生态城的环境目标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10%;

电消费量减少10%;

回收家庭垃圾减少城区垃圾生产;

通过建立60个堆肥容器,回收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

回收40%的建筑材料。哥本哈根城市生态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一、大力开发优质资源,引导能源消费方式及结构调整。

石油危机以来,丹麦着力开发本国北海油气资源,特别是在石油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提出了能源来源多元化的战略,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利用价格低廉的煤炭、天然气替代石油。丹麦率先征收了能源税和碳税,鼓励发展低碳的可再生能源,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目前,丹麦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净出口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特别是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应用,在欧盟成员国中处于领先地位。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引领风电发展的世界潮流。丹麦根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风能和生物质能源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在丹麦能源供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风电已经成为丹麦出口的能源品种之一。此外,丹麦鼓动欧盟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通过德国、波兰等与欧洲北部电网相连,试图将海上风电输送到欧洲。这一计划得到欧盟支持,并已经列入欧盟支持海上风电发展的示范项目。丹麦发展海上风电目的不仅如此,大量向海外输出海上风电技术才是其根本目的。三、以集中供热为重点,发展建筑节能技术。丹麦地处北欧,采暖期长,很多建筑一年四季需要供热。丹麦积极发展以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为核心的建筑节能技术。到2006年底,丹麦60%以上的建筑采用集中供热技术,通过发展分布式能源技术,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集中供热,包括沼气集中供热、秸秆及混合燃烧集中供热等。丹麦通过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和对建筑设施能耗实行分类管理,大大降低了建筑能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