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物体甲从A地沿直线向B地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地向A地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两物体是相向运动B.甲是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7.5C.甲、乙两物体运动了8s,在距甲的出发点60D.甲在运动中停了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位移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关系,并分析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详解】A.由图象知,甲乙从相距100m处相向运动,A正确,不合题意;B.甲从2s停留到6s,不做匀速运动,B错误,符合题意;C.8s时,甲乙在距甲出发点60m处相遇,C正确,不合题意;D.甲从2s停留到6s,中途停4s,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A.v甲=0.6m/s,v乙=0.4m/sB.经过3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C.经过4s两小车可能相距1.6mD.经过5s两小车一定相距2.4m【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详解】A、由图可知,当t=6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3.6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m,v甲=s甲t甲B、由图象可看出:经过3s,甲车的路程是1.8m,乙车的路程是0.6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1.8m-0.6m=1.2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1.8m+0.6m=2.4m,故B错误;C、由图象可看出:经过4s,甲车的路程是2.4m,乙车的路程是0.8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2.4m-0.8m=1.6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2.4m+0.8m=3.2m,故C正确;D、由图象可看出:经过5s,甲车的路程是3.0m,乙车的路程是1.0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0m-1.0m=2.0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0m+1.0m=4.0m,故D错误。故选C。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D.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答案】D【解析】【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用全程除以跑完全程的时间,即得到两人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从而进行比较;
要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详解】(1)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2)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根据v=st可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为5m/s(3)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D正确。故选D。4.某人上山速度为0.5m/s,到达山顶按原路返回,下山的速度为1.5mA.1m/sB.0.75m/sC.0.87m/s【答案】B【解析】【详解】设上山和下山的路程均为s,上山所用的时间为t1=sv1,下山所用的时间为t2故选B。【点睛】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是:往返的总路程除以往返所用的总时间等于往返的平均速度。5.一辆汽车以6米/秒的速度匀速驶上一斜坡,经10秒到达坡顶;接着它又以10米/秒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秒到达坡底.该辆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7.5米/秒B.8米/秒C.6.25米/秒D.3.75米/秒【答案】A【解析】【详解】斜坡的长度s1=v1t1=6m/s×10s=60m,汽车在上下坡过程中通过的总路程s=s1+s2=60m+60m=120m,总时间t=t1+t2=10s+6s=16s,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故选A。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5分钟以20米/秒的速度运动,接着又以15米/秒的速度行驶9000米,那么此物体在这段路程平均速度为A.5米/秒B.10米/秒C.16.7米/秒D.15米/秒【答案】C【解析】【详解】物体前5分钟以20米/秒的速度运动的路程s1=v1t1=20m/s×5×60s=6000m,以15米/秒的速度行驶9000米的时间t2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v=故选C。7.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时间图像分别如图(a)甲和(b)所示.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A.v甲>v乙,s=1.8C.v甲=v乙,s=1.8【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a)可知甲运动时间t甲=6s,路程s甲=2.4m,甲的速度v甲由图(b)可知乙运动时间t乙=12s,路程s乙=1.2m,乙的速度v乙由此可知v甲>v乙,故C、D错误;经过6s,甲车路程s甲=2.4m,乙车路程s乙=0.6m,因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车之间的距离为2.4m+0.6m=3.0m.故A错误,B正确。故选B。8.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路程之比为3:1,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1:4,则甲、乙的运动速度之比A.12:1B.1:12C.3:4D.4:3【答案】A【解析】【详解】甲、乙的速度之比:v甲故选A。9.在百米赛跑中,小东前3.5s内先加速到某一速度,然后保持这速度率先到达终点,用时12.5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8m/sB.9.5m/sC.10m/sD.12.5m/s【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小东百米赛跑通过距离,用的时间12.5s,v=st=100m【点睛】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平均速度v=s10.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C.【点睛】(1)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定值,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根据甲乙s-t图象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2)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甲和乙的速度关系;(3)由图象可知两小车在4s内的路程,由此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二、计算题11.某一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问:(1)若该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若该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答案】2v1v【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分别求出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通过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比较运动时间.(2)代入数据,求出两次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详解】(1)设全程路程为s,则前一半路程用时:t1=12sv1(2)设全程总用时t,则前一半时间的路程:s1=v1t2答案:2v1v212.两名同学在周长为100的圆形冰面上一起进行溜冰活动,活动规则如下:两人必须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圆形跑道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由于两人出发速度不同,速度大的同学超出一圈追上速度小的学生时向前推一把,于是双方正好“互换速度”;原先速度小的同学由于速度变大,从而会超出后面的同学一圈,此时也向前推一把,双方再次“互换速度”……,当双方都完成了活动规定要滑的圈数,最后到达终点的同学所用的时间将记为该组的成绩.假设这两名同学的出发速度分别为10米/秒和12.5米/秒,并且规定每人都要完成2500米,则该组同学的成绩为多少秒?【答案】234【解析】【分析】(1)设开始时甲快、乙慢,甲要追上乙,甲应比乙多跑一圈,耗时t,则s甲-(2)同理求出乙追甲用的时间,每人完成2500m,求出循环次数,计算出甲、乙剩余的路程,甲要用10m/s去跑,求出到达终点的时间;乙用12.5m/s去跑,求出到达终点的时间,最后计算总时间.【详解】(1)设开始时甲快、乙慢,甲要追上乙,甲应比乙多跑一圈,耗时t,即:s甲-s乙=100S甲=v甲即:在40s内,甲跑了5圈共500m、乙跑了4圈共400m,甲刚好追上乙,该过程甲乙共滑行900m;(2)接下来是乙追甲,重复上述过程,也是在40s内,乙跑500m,甲跑400m,乙追上甲;如此反复,两人你追我赶,共有5次追上和被追上,共用时40s×5=200s,在这过程里,其中3次甲追上乙,甲在这三次中跑了500m×3=1500m,有两次被乙追上,这两次甲跑了400m×2=800m,共跑2300m;乙有3次被追上,这三次跑了400m×3=1200m,有2次乙追上甲,这两次乙跑了500m×2=1000m,共跑2200m13.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通过一座长度为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答案】90km/h【解析】【分析】火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大桥长与火车长,根据速度公式就会算出火车过桥时的速度。【详解】火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为s=150m+7350m=7500m=7.5km,火车过桥时的速度v=14.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5cm/s,一次爆破中使用的导火索长3m,爆破者点燃导火索要跑到300m以外的安全区,爆破者的速度至少要达到多少m/s?【答案】5【解析】【详解】从点燃导火线到爆破需要时间:t=s火v火=300cm5cm/s=答:爆破者的速度至少要达到5m/s15.甲乙两物体在30s内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图甲是甲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图乙是乙的速度—时间关系图.试通过计算比较在这段时间的甲、乙平均速度的大小【答案】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解析】【详解】从图甲中得到甲30s内运动的路程是20m,甲物体运动的速度v甲乙在前15s内的路程s乙1=0.5m/s×15s=7.5m,乙在后15s内的路程s乙2=1.0m/s×15s=15m,乙行驶的全部路程s乙=s乙1+s乙2=7.5m+15m=22.5m,所以乙的平均速度v乙【点睛】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需要知道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反映的是某段路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16.一辆小汽车在沪宁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司机在汽车到达如图中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如图甲所示,到了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该辆小汽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答案】该辆小汽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87.3km/h【解析】【详解】AB两地间的距离:s=120km-40km=80km,汽车的运动时间:t=13:15-12:20=55小汽车的平均速度v=答:该辆小汽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87.3km/h。【点睛】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根据题意求出小汽车的路程及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出小汽车的平均速度。17.如图所示,铁路桥长400m,一个人在桥上行走,当人走到距前方桥头190m处时,发现迎面驶来一列火车,火车速度为40m/s,火车距前方桥头800【答案】这个人至少以7m/s的速度向回跑步才能安全离开铁路桥【解析】【详解】人向前跑:火车速度v1=40
m/s.火车距前方桥头s1=800m,火车到前方桥头的时间t1行人要安全离开铁路桥的最大时间t2=t1=20s,行人距前方桥头190m处,即s2=190m,行人安全离开铁路桥至少用的速度:v2=s人向回跑:火车速度v1=40
m/s.火车距后方桥头s3=800m+400m=1200m,火车到后方桥头的时间t3行人要安全离开铁路桥的最少时间t4=t3=30s,行人距前方桥头190m处,距后方桥头s4=400m-190m=210m,行人安全离开铁路桥至少用的速度:v3=s答:这个人至少以7m/s的速度向回跑步才能安全离开铁路桥。18.如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从福州到泉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时?(2)列车在7:55的瞬时速度为多大?【答案】(1)150km/h;(2)零.【解析】【详解】(1)从表格中可知,列车从福州到莆田行驶的路程s=105km-0km=105km;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时间t=7h54min-7h12min=42min=0.7h;列车从福州到莆田的平均速度v=st(2)由表得,7∶55时列车处于静止状态,故速度为零.【点睛】应注意理解时间与时刻的区别,要求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相关常识信息,会读列车时刻表并从中能提取关键信息,并能推测出不同时间段内列车所处的状态。19.某一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以25m/s速度走了150s,后接着以10m/s的速度运动了100s,后减速经过50s才停下来,共行了6900m,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答案】23m/s.【解析】【详解】由题意知:物体的路程s=6900m,运动时间t=150s+100s+50s=300s,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st=6900m【点睛】求取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要一一对应。即平均速度等于这段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的比值20.重庆跨长江的朝天门大桥09年4月29日正式通车,大桥西接江北区五里店立交,东接南岸区渝黔高速公路黄桷湾立交,全长约4.2km,是主城一条东西向快速干道.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与通畅,规定车辆通过大桥的速度最大为100km/h,最小为60km/h.(1)若一轿车通过大桥全程用了3.5min,求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2)轿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多少s?【答案】(1)20m/s;(2)151.2s.【解析】【详解】(1)∵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st,t=∴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1=st1(2)当车辆以vmax=100km/h=2509轿车通过大桥至少需要t三、综合题21.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分析丙车图象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状态(填“运动”和“静止”).(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象,在前5秒钟内_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米/秒.(3)观察分析甲或乙运动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答案】静止乙3电动车通过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解析】【详解】)分析丙车图象可以知道,在AB段随着时间的增加,丙车的路程一直保持在20m不变,说明丙车在这一段时间内保持静止;从三个图象中可以看出,当时间t=5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10m,乙通过的路程为15m,丙通过的路程为10m说明在5s的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最长,则乙运动最快;乙的速度为:v【点睛】图中图象是路程--时间图象,当物体运动时,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会逐渐增大;当物体静止时,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保持不变;分别从三个图象上找出时间为5s时对应的路程,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22.郑开(郑州一开封)城际铁路已于2014年12月18日正式运营,铁路全长50.33km,最高车速可达250km/h.小明乘坐郑开直达列车下午14::20从郑州发车,14:48到达开封,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km/h.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________
.【答案】107.85红外线【解析】【详解】(1)列车的运行时间为:t=14:48−14:20=28min=1430h列车的运行速度为:v=St=50.33km1430(2)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点睛】(1)已知列车发车时间和到站时间,可以得到列车运行时间;已知路程和运行时间,利用v=st,可以得到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223.一辆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在第10s的速度达到20m/s,通过的路程为120m.求:(1)在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________.(2)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f=4000N,那么在0~10s内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是________.(注意:0~10s物体作加速运动)【答案】12m/s8×10【解析】【分析】已知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的公式得到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知道汽车的功率不变,利用P=Fv得到汽车发动机的功率。【详解】(1)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v=(2)由图可知,10s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20m/s,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牵引力:F=f=4000N,汽车的功率为:P=故答案为:(1)12m/s;(2)8×10【点睛】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和功率的应用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得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牵引力大小。24.随着长沙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车辆与道路的矛盾日益尖锐。为有效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效能,长沙交通提速五公里的目标,长沙交警运用交通科技手段,在一批城市主干道实施交通信号“绿波”控制,为市民提供畅通、快捷的交通环境。交通信号“绿波”控制又称为“绿波带”,通过信号灯协调控制,使在上游交叉路口绿灯启亮时开出的车辆,以适当的车速行驶,可以正好在下游交叉路口绿灯启亮时到达,此时的车速称为“绿波速度”,此时车辆可以不遇红灯或者少遇红灯通过,车辆犹如行驶在一条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中。某报刘记者为体验此“绿波”交通,下午2点30分,她从金星路的杜鹃路口匀速驶向北二环,切身感受了一路绿灯,一路畅行的滋味。计时发现,原本这段3公里左右需要7到8分钟的路程现在仅需要3分半左右的时间就可全部通过,有了“绿波带”的保驾护航,驾驶时间减少了至少一半。(1)文章中有一处物理描述性错误,请予以纠正:_____;(2)请根据刘记者的亲身体验,计算出此路段的“绿波速度”约为_____km/h(保留整数);(3)请结合材料说说“绿波”交通带来的好处:_____(一条即可)。【答案】长沙交通提速五公里每小时的目标51节能【解析】【分析】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的公式得到计算出此路段的“绿波速度”;“绿波”交通带来的好处有很多,节能是其一。【详解】(1)文章中有一处物理描述性错误,是“长沙交通提速五公里的目标”;交通上速度的单位是km/h,故应改为:长沙交通提速五公里每小时的目标;(2)由题可知,原本这段3公里左右需要7到8分钟的路程现在仅需要3分半左右的时间就可全部通过;即s=3km,t=3.5min,此路段的“绿波速度”v=(3)“绿波”交通带来的好处很多,比如:节能、节省时间;故答案为:(1)长沙交通提速五公里每小时的目标;(2)51;(3)节能。【点睛】本题考查速度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的概念和速度的公式,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5.下表为简化的武广高铁线上G1057次高速列车时刻表,请根据列车时刻表,解答下列问题:(1)岳阳东至广州北的铁路线长为______km,G1057次列车从岳阳东运行至广州北的时间为_____h_____min;(2)G1057次列车从岳阳东运行至广州北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______?(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808256275.5km/h【解析】【详解】(1)由列车时刻表知,岳阳东至广州北的铁路线长为:sG1057次列车从岳阳东运行至广州北的时间为:t=23:00-20:04=2(2)根据v=stv=【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为平均速度,需要注意的是中间列车的停止时间也应计算在内。26.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600s内行驶的路程_______.(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_____.(3)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______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答案】6000m10m/s变速【解析】【详解】(1)前500s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1后100s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2该汽车在600s内行驶的总路程:s=(2)整个测试过程的时间为;t该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3)分析表中的数据,前后两段的速度不等,所以小车全程是做变速运动。【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关键是明白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路程除以时间进行计算,千万不可用两个速度求平均数,是不正确的。27.(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A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2)为了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数据记录表格,表格第一行(实验序号所在行)的两空中应分别填写:______和______.某同学测量了三次,求得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5mm、0.088mm和0.087mm,则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______(3)在学会使用秒表的活动中,某同学测量某段时间后秒表指针的情况如图所示,则该同学记录的时间值应是______s.(4)在测量纸堆下落速度的实验中,所依据的测量原理是______,所选用的基本测量器材是______和______.【答案】1mm3.40纸的张数纸张的总厚度0.087100.3v=st刻度尺【解析】【详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3.4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40cm;(2)要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可以测量多张纸的总厚度L,数出纸的张数n,L与n之比是一张纸的厚度,所以表中第一个空代表纸的张数,第二个空代表纸张的总厚度;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为:0.085mm+0.088mm+0.087mm3≈0.087mm;(3)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40.3s,因此秒表的读数为1min40.3s=100.3s;(4)在测量纸堆下落速度的实验中,【点睛】(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当一个物体的长度太小无法测量时,可以测量n个相同物体的长度后除以n得一个物体的长度;要注意课本的页码数不是课本的张数,一张纸是两页.最后将多次测量的数值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3)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4)要测量平均速度,根据v=st就要测出路程和时间28.图象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如图:(1)此图象为
________(填A或B)A.路程﹣时间图象B.速度﹣时间图象(2)甲物体做的是
________运动,乙做的是
________运动(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甲物体在3s内通过的路程为
________m.(3)聪明的小燕发现:一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刚好等于这段时间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如图阴影部分),这一猜想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证实.根据这一规律,请你计算乙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m/s.【答案】B匀速加速91.5【解析】分析:(1)根据图象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进行分析;(2)速度-时间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增大,为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减小,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得出甲物体的速度,然后根据公式s=vt(3)根据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这段时间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得出乙4s内通过的路程,然后根据v=st解答:(1)根据上图可知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度,所以此图象为速度-时间图象,故B正确;(2)从图上可以看出甲物体的速度一直保持3m/s不变,可知甲在做匀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变大,可知乙是在做加速运动;根据v=st可知;甲物体在(3)根据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这段时间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可知乙4s内通过的路程s乙=12×3×4故答案为:(1)B;(2)匀速;加速;9;(3)1.5。【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v-t图象的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上风能资源评估技术及深远海风电项目布局策略报告
- 2025年电商绿色物流与物流人才培养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2025至2030年中国办公系统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房地产厨卫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试题库带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度肉类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高效节能清包工施工合同文本
- 2025年度环保设备集中采购框架协议范本
- 2025年能源设备采购合同书范本
- Q-CSG1211016-202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程》课件(1)章节
- JG/T 162-2009住宅远传抄表系统
- 人工智能与无人机课件
- 5步打造孩子内驱力
- 物业管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参考范文)
- 贷款中介代办协议书
- 认知铁路中间站和区段站铁道概论37课件
- 骨牵引护理课件
- 智能垃圾分类与回收机器人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九年级培优班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