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702-2023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T 2702-2023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T 2702-2023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T 2702-2023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T 2702-2023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14CCSB64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14/T2702—2023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规程20232023011820230418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14/T2702DB14/T2702—2023DB14/T2702DB14/T2702—2023目 次前 言 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1虫情调查 1防治原则 2防治技术 2防治效果检查评价 3档案管理 4附录A(资料性)靖远松叶蜂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5附录B(资料性)靖远松叶蜂危害情况调查表 7附录C(资料性)生物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9附录D(资料性)化学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10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山西省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丽珺、武建军、高洁、郭春苗、龚梅、王芳、高晋华、薄永琳、郝爱忠、霍履远、李茂林、张玉蓉。IIII靖远松叶蜂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靖远松叶蜂XiaoetZhang)的虫情调查、防治原则、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检查评价、档案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靖远松叶蜂的监测与防治。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5782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LY/T2024轻型直升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靖远松叶蜂4虫情调查4.1线路踏查在寄主分布范围内,沿林道、公路等具有代表性的线路两侧50m进行踏查。茧期查看树冠投影下腐殖层内虫茧数量,幼虫期查看针叶受害情况。确认发生区域、被害情况,设立标准地详查。引诱剂监测500m1.5m~2m,调查诱集的成虫数量,确定发生区域,设立标准地详查。标准地调查1标准地设置一般为0.2h100.3标准株确定在标准地内采用对角线法或“z”字形法选取标准株,每块标准地一般选取标准株20株。标准株调查越冬茧调查老熟幼虫下树结茧后,以标准株树干基部为中心,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选取1m2的样方,在10cm~20cm枯枝落叶及土层内进行调查。危害情况调查表参见附录B。幼虫期调查幼虫危害期,在标准株上、中、下部的东、南、西、北方向,各剪取50cm标准枝1枝,分别统计标准枝幼虫数量,计算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危害情况调查表参见附录B。4.4危害程度表1 靖远松叶蜂危害程度划分等级表1 靖远松叶蜂危害程度划分等级5防治原则靖远松叶蜂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a)预防为主,强化监测;b)突出重点,分区施策;c)综合防治,生物、人工、物理、化学相结合。6防治技术6.1 营林措施15776、GB/T15782的规定执行。2虫 态危害程度轻度中度重度a:幼虫(头/50cm枝)a≤55<a<10a≥10b:越冬茧(头/m2)b≤44<b<8b≥8人工物理措施挖茧越冬老熟幼虫期,在树冠投影范围内,人工挖出枯枝落叶及土层内虫茧,集中销毁。剪除有虫枝幼虫为害初期,在较低矮的林分,人工剪除有虫枝条集中处理。诱捕成虫期,选择林缘、山脊、林道两旁、林中空地悬挂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器设置间距≤50m,设置高度以下端距地面1.5m~2m为宜。生物措施生物制剂低龄幼虫期,树冠喷施生物制剂。生物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参见附录C。保护利用天敌林间人工挂设鸟巢,保护和利用寄生蜂、寄蝇等天敌和病原微生物。化学措施及使用方法参见附录D。飞机防治按NY/T1276和LY/T2024规定执行。7 防治效果检查评价检查内容检查防治前后虫口密度,用虫口减退率表示防治效果。检查时间10d~20d7d~10d防治效果计算防治效果计算方法见公式(1)NNbNa100…………(1)pNb式中:Np——虫口减退率,单位为%;/株(头/50cm枝);/株(头/50cm枝)。37.4效果评价结论调查标准株虫口减退率平均值80%以上,防治效果为合格。低于80%时进行补防。8档案管理及时收集整理虫情调查、防治措施、效果评价等文字、图表及影像资料,归档保存,专人管理。44附录 A(资料性)靖远松叶蜂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分布形态特征雌虫体长1225mm21节~23mm,翅展19.0mm。触角23节,除基部2节和端部31节~29卵初产时白色,渐变为淡黄色、黄褐色。近肾形,长约1.5mm,宽0.5mm,一端略宽。幼虫共8龄。1龄幼虫浅灰黑色或绿色(与油松叶鞘色相近),头淡黄白色,具光泽,眼区与上颚黑色。2387龄幼虫体长22mm~30mm,体黄色,黑色背线纵贯体背、侧,延至头部,黑色短刺粗壮明显。8龄幼虫体长明显缩短,体色鲜黄,体光滑无短刺,黑色背线有了断点,形成一圆形黑斑,侧线亦断开,似形成9个~11个黑斑。茧(预蛹、蛹)茧为圆筒形,两端钝圆,长9.0mm~12.9mm,平均11.3mm,宽4.8mm~7.1mm,平均5.9mm。初12mmmm~12.5mm。体背面基本黑色,腹面及附肢淡黄色至黄褐色。复眼淡红色渐变为暗红至黑色,单眼淡红色至褐色。生物学特性1年1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中旬为化蛹末期。蛹期历时12d~25d,平均15d左右。成虫于5月下旬始见,6月上旬为羽化始盛期,6月中旬为盛期。卵与成虫相伴出现,产卵期历时7d~16d,成虫将卵集中产在相邻的2年生枝梢上部的10几枚针叶内,并分泌黄绿色胶液封口,每根针叶产卵9粒~17粒,每雌产卵120粒~230粒。卵期15d~17d。6月中旬卵开始孵化,6月下旬至7月初为盛期。1龄~3龄时常数条幼虫集中在一根针叶上,自针叶中部向基部啃食,残留的叶脉及针叶上部逐渐枯萎弯曲。4龄后幼虫可单独食尽整个针叶,并有啃食嫩枝皮层的习性,使油松小枝形成不规则缺刻。8月下旬至10月中105分布与寄主66附录 B(资料性)靖远松叶蜂危害情况调查表表B.1、表B.2给出了靖远松叶蜂危害情况调查记录内容。表B.1靖远松叶蜂越冬茧调查表调查日期:标准地号:面积:调查地点:树种:树龄:调查人:标准株越冬茧数量头/m)被寄生茧数(/m)自然死亡数头/)老熟幼虫密(头/)被寄生率(%)自然死(%)12345678910……2077表B.2靖远松叶蜂幼虫虫口密度调查表调查日期:标准地号:面积:调查地点:树种:树龄:调查人:标准株取样部位幼虫数量(头/50cm标准枝)虫口密度(头标准枝)有虫株(√)/无(×)失叶率%备注东西南北1上中下2上中下3上中下4上中下5上中下6上中下7上中下8上中下9上中下……上中下20上中下平均有虫株率(%)88附录 C(资料性)生物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白僵菌间温2415/h烟碱苦参碱1.2%苦烟乳油1000倍~150015001.218~∶21.215kgh。阿维菌素低龄幼虫期或成虫期,运用林间树冠喷雾、喷粉、喷烟或施放烟剂进行防治。喷雾药剂及用量为0.91000~1207500g/h。99附录 D(资料性)化学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灭幼脲在低龄幼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