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_第1页
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_第2页
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_第3页
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_第4页
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从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问题未知文章出处:论文网发布时间:2006-9-2-从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从前“教师〞是一种权威的化身,尤其在中小学时代,学生更是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旧社会规*的解体,教师权威的偶像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自由〞的价值观之下,传统教师的角色遭受到严厉的挑战。在大学校园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时,向来平静无波的中小学,亦有风声鹤唳之势,校园师生关系的紧*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此一现象与问题值得关心与深思。是经师也是人师是教师也是朋友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教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教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教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教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教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教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教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教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教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教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成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教师必须承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教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缺乏;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教师的管教更显重要。管教学生是教师的责任。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教师亲近。去除他们对教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教师倾吐心底的话。教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承受再教育,做教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承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教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教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开展脚步而自我成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另外,强化教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的程度。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群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安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教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教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教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教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教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教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教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教师才会愈教愈起劲。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华,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确实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教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开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开展自我才能。不管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出色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正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教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方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教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教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教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教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林孟华说:“教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教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场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教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冲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教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承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心的冷漠感,使教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教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假设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我们当教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可是面对社会对教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终究什么时候群众才能以平常心来对待教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台北师*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程度确实令人心忧。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教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教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尽管教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教师→学生顺向开展,现在则是校长、教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则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教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些学生在*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教师,教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教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开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教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教师再教育而得,所以教师也不能停顿学习。在学生方面,如果对教师*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教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承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教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教师处分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教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学校则要主动教诲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教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去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安康。天真得意,在他们的眼中教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教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教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缺乏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局部教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随着都市化的开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教师外,大局部教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历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到达我们的要求。教诲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时机。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教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教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假设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历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则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效劳的意愿。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教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教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教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梦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教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群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假设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根底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方案,自1991年7月开场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教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一〕根底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二〕在师*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教师修辅导学分;〔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教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教师力量并不够,假设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效劳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语音系统或效劳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二、加强办理生涯辅导。学校辅导学生的层面包括心理、学习、生活、生涯四个层面。前三项属补救性工作,只有生涯辅导是预防性的工作。由于教育本意在于“预防甚于治疗〞,生涯辅导遂成为辅导工作的主流。三、规划“璞玉〞、“**〞、“春晖〞、“携手〞四项专案措施。辅导学生少年及有吸食安非他命、自杀倾向、对学校适应困难情形的学生,使其充分就学、就业。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几点思考未知文章出处:论文网发布时间:2006-8-28-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几点思考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开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它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活动使主客体发生联系。在学校,活动是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过程。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我们过去对于校园中德育活动*畴的认识常常陷入一种误区,以为它仅指那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专门组织的有很强政治性的活动,比方升国旗、听报告、学雷锋做好事等等。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活动,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学校中师生最根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课堂学习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恐怕也是我们过去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症结之一。一、教学活动就是德育活动1.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功能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方案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局部。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气氛,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将学生看作被动承受知识的容器。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它无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人的存在。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局部,课堂教学目的应全面表达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开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开展。我们应该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调动其积极性及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这一切虽不是一节课上能够完成的,但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才能表达出育人的本质。二、课堂教学应定位在育人高度1.从育人高度看课堂教学的德育过程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教学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过程,我们就会自觉地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可能是有个性的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扬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创造性。文同志在?素质教育与人的开展?一文中谈道:“促进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开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无论是‘建立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教师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开展,才算是抓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华所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那就要求教育者要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缺乏而自觉地去求足。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2.站在育人高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