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药理_第1页
内分泌系统药理_第2页
内分泌系统药理_第3页
内分泌系统药理_第4页
内分泌系统药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分泌系统药理

食物/水(消化系统)O2(呼吸系统)代谢废物(排泄泌尿系统)CO2问题一:机体生命维存的前提条件?细胞与外界环境进展物质、能量交换的媒介外界内环境细胞2021/1/122机体生命维存的前提–––“内环境稳态〞“内环境〞:贝尔纳〔1857年〕机体外环境;细胞内环境〔细胞外液〕内环境具有自我保持稳定的特性〔神经调节〕内环境稳定是生命存在与维持正常的前提、因此是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共同目的。“稳态”:坎农(1926年)内环境稳定是动态的、相对的内环境的任何微小变化会触发机体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2021/1/123生物稳态的多层次性分子―(亚细胞区)―细胞―(内环境)―机体―(外环境)―生态不局限于内环境的范畴,适用于生命科学的一大根本概念:结构基础结构基础▪种群数量▪生态环境……维持、调节(宏观水平)维持、调节(分子水平)▪基因表达▪蛋白活性……维持、调节(器官水平)▪循环▪呼吸▪消化▪排泄……只有保持内环境稳态,多细胞动物才有可能生存机体的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结构基础2021/1/124问题二:稳态是如何实现的?2021/1/125〔1〕神经调节▪反射〔弧〕;▪快、准确〔2〕体液调节▪激素或部分体液因子〔2、、乳酸等〕▪慢、弥久〔3〕自身调节▪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响▪弱、不灵敏〔4〕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去除异己病原体和老化细胞等生理功能调节机制2021/1/126内环境[稳态]自身调节疾病!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功能外环境体液调节稳态失调神经调节免疫调节外环境因素调节力因素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2021/1/127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神经调节〔贝尔纳〕神经—体液调节〔坎农〕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现代观点〕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递质、神经激素〕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内分泌腺〔中间效应器〕→激素血液运输→效应器〔神经递质、激素〕〔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2021/1/128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之间的调节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神经激素2021/1/129第五篇内分泌系统药理2021/1/1210内分泌概述()2021/1/1211〔一〕内分泌系统——由机体各内分泌腺以及分布于全身的内分泌细胞共同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通过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激素来调节靶细胞〔或靶组织、靶器官〕活动。内分泌系统是包括靶细胞等在内的一个庞大的内环境稳态调节系统,机体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一、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分散)靶细胞〔或者靶组织、靶器官〕激素释放效应2021/1/1212外分泌腺: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肠腺,胃腺,胰腺汗腺、唾液腺等〕。内分泌腺:无管腺,直接进入血液或其它体液。内分泌系统的扩展内分泌腺〔集中〕: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等。内分泌细胞〔分散〕:心血管、肺、肝、肾、胃肠道、皮肤、脂肪组织、神经元和免疫细胞。睾丸卵巢分泌腺2021/1/1213内分泌系统的范围神经递质-内分泌-免疫网络激素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免疫系统可产生激素和神经肽类物质2021/1/1214〔二〕激素()1.经典概念:由内分泌腺以及内分泌细胞释放,经循环体液运送来调节远靶细胞〔或者靶组织、靶器官〕活动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化学物质。远距分泌2021/1/12152.概念变迁〔新〕:激素——由特定的腺体或组织受刺激后产生,直接分泌到体液并随体液运送到特定的作用靶位,或通过部分扩散的方式,传递信息、引起特定的生物学效应的一群微量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内分泌〔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2021/1/1216激素的传递方式(神经激素)(激素)(部分激素)(自体活性物质)2021/1/1217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激素,又是交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的神经递质。神经细胞内分泌其他:细胞因子更新、淘汰生物活性物质类别〔总结〕:内源性〔配体〕外源性:〔药物〕递质:离子通道→快突触电位调质:G蛋白受体→调节递质作用神经激素:循环运送→远靶效应〔神经内分泌细胞:下丘脑〕循环激素:分泌腺→循环运送→远靶部分激素(自体活性物质):PGs;H;5-HT;LT;NO;ATP;血管活性肽类:

P物质;血管紧张素;内皮素2021/1/1218激素的化学本质激素按其化学本质可分为三类:1.含氮激素:包括氨基酸衍生物激素、多肽激素和蛋白质激素。加压素、生长素2.固醇激素:以环戊烷多氢菲为核心。包括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3.脂肪酸衍生物激素:是二十碳四烯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等。2021/1/1219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激素-受体特异性信号放大系统〔高效性〕反响调节多样化效应激素的协同与拮抗允许作用激素的代谢失活2021/1/12202021/1/1221大脑皮层

↓神经递质丘脑下部↓促激素释放〔抑制〕因子垂体↓促激素外周腺体↓激素外围激素↓最终靶细胞1.上级对下一级的调节激素调节机制:2021/1/1222上级对下一级的调节2021/1/12232负反响作用外围激素对下丘脑或垂体的调节称长负反响。促激素对下丘脑的调节称短负调节。下丘脑本身产生的激素对下丘脑的调节称超短负反响。★酶的分步剪切调节★激素间多元调节2021/1/1224三、内分泌系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或疾病时:1.应用激素替代治疗:补充天然激素的缺乏。2.应用激素获得特殊药理效应:如应用大剂量〔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产生抗炎、抑制免疫作用。3.应用药物改变特定激素的浓度或作用〔正常〕:如避孕药。4.应用药物调节激素分泌〔异常〕:纠正过度或缺乏。2021/1/1225第35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2021/1/1226(15%)→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等(78%)→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等(7%)→氮皮质激素:少量性激素(噬铬细胞)→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一、肾上腺激素类别[水、电解质代谢][糖、蛋白等代谢]〔递质、激素〕2021/1/12271.合成嗜铬细胞胞浆中存在大量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可使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化而生成肾上腺素E。故髓质以合成E为主,占80%;占20%。2.代谢由体内的单胺氧化酶()和甲基转换酶()的作用而灭活。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合成、代谢2021/1/1228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应急反响〔〕:机体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的适应性反响。如:进步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增强、兴奋心脏、血压升高、糖、脂肪分解增强在面临有害刺激时,应急与应激两种反响是相辅相成的,共同进步机体的适应才能和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2021/1/1229肾上腺髓质激素的释放2021/1/1230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本构造:甾体维持生理功能必需基团:根本构造为甾核C3的酮基(代谢加氢复原〕C4-5的双键(代谢加氢复原〕C20的羰基〔C17二碳侧链〕二、皮质激素化学构造、构效关系2021/1/1231盐皮质激素化学构造:C17上无,C11上无O或有O与C18相联2021/1/1232糖皮质激素化学构造:C1,2的为双键〔人工〕:代谢灭活减弱→作用增强C17上有,C11上有=O或活化活化2021/1/1233C9引入,C16引入3或:

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

2021/1/1234一、生理作用及其机制生理剂量〔小〕→正常物质代谢;药理剂量〔大〕→影响物质代谢、还具抗炎、免疫抑制等1)物质代谢糖:氨基酸→糖异生↑,组织利用↓,血糖↑。蛋白质:组织蛋白分解↑,合成↓,N排泄↑,负N平衡。脂肪:脂肪分解〔允许作用〕↑,血浆胆固醇↑,激活四肢皮下脂酶,脂肪重新分布于脸、背、腹、臀,出现向心性肥胖。核酸:影响核酸代谢来实现对其他代谢的调节。水、盐:促进排水,兼有保钠、排钾作用〔弱〕;但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时,具利尿作用;长期使用,抑制钙吸收、促排泄,血钙↓,骨质疏松。第一节糖皮质激素2021/1/12352)在应激反响中的作用’s:应激学说(抗紧张学说)

机体受有害刺激时,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被调动,、糖皮质激素分泌↑,以加强机体的适应机能。一般将能引起与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各种刺激称为应激刺激,产生的反响称为应激〔〕。应激反响是以与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响。2021/1/12363〕作用机制

经典甾体激素作用原理基因效应:糖皮质激素核受体介导非经典作用原理快速效应

2021/1/12372021/1/1238糖皮质激素受体()

由约800个氨基酸构成其C端与结合;中央两个锌指各结合4个半胱氨酸,为结合区

N端的功能区τ1与结合后的转录性基因转移活化及与其他转录因子结合有关激素结合功能区τ2与进入核内及形成二聚体有关2021/1/1239未活化时与一大分子蛋白质复合物结合组成:两个分子的热休克蛋白90(90);抑制性蛋白作用:维持受体的折叠状态,利于糖皮质激素与结合;防止未活化时与靶基因发生反响2021/1/12402021/1/1241图34-2糖皮质激素对基因转录的影响2021/1/1242非经典作用原理—快速效应非基因受体介导效应快速、短暂,数分钟起效〔如大剂量抗过敏〕与细胞膜类固醇受体有关,不通过胞浆受体生化效应改变细胞膜离子通透性,氧化磷酸化耦联解离直接抑制阳离子循环〔不减少细胞内产生〕2021/1/1243二、药理作用1.允许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如: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2021/1/1244

2.抗炎作用(强大)

▪对抗各种原因所致炎症〔物理、化学、生物、免疫等〕▪炎症初期红、肿、热、痛病症减轻;炎症后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瘢痕形成;▪同时可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导致感染扩散、阻碍创口愈合〔炎症是防御性反响〕。2021/1/1245

抗炎作用机制〔基因效应〕:〔1〕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与释放▪诱导淋巴细胞合成脂皮素-1,抑制2,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炎性介质(2,2,4)↓;▪抑制一氧化氮合酶,↓;▪减少2,↓〔2〕抑制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慢性炎症);〔3〕诱导炎细胞凋亡2021/1/12463.免疫抑制作用与抗过敏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机制:诱导淋巴细胞降解;对淋巴细胞物质代谢的影响: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减少中聚合酶活力和的生成。诱导淋巴细胞凋亡〔T、B淋巴细胞〕;抑制核转录因子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

抗过敏作用机制:抑制抗原-抗体反响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5-羟色胺、过敏性慢反响物质、缓激肽等。2021/1/12474.抗毒抗休克作用

作用机制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抑制炎性因子产生,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敏感性—扩管,改善微循环;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可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内脏血管收缩进步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2021/1/12485.其他作用

〔1〕退热作用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响、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2〕血液与造血系统: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血小板增多,进步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进步中性白细胞数量,但其功能下降;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2021/1/1249〔3〕中枢神经系统减少脑中γ–氨基丁酸的浓度,进步中枢兴奋性;〔4〕消化系统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进步食欲,促进消化大剂量可诱发或加重溃疡〔5〕骨骼骨质脱钙,骨质疏松2021/1/1250三、体内过程吸收:口服吸收速度与脂溶性成正比,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吸收好。注射吸收速度取决于水溶性,水针剂吸收快,1h达峰值;醋酸盐混悬剂吸收慢。分布:氢化可的松在血浆中90%以上与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结合。肝中分布最多、血浆次之,肾、脾较少。代谢:大部分在肝转化〔复原〕,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从尿排出。可的松与泼尼松在肝内分别转变成氢化可的松与氢化泼尼松才有活性。2021/1/12512021/1/1252四、临床应用〔1〕替代疗法:急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肾上腺危象〕脑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肾上腺次全切除〔2〕严重感染或炎症〔合用足量抗生素〕严重急性感染,伴毒血症;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2021/1/1253〔3〕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枯草热、血清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等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响2021/1/1254〔4〕抗休克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合用足量抗生素〕;过敏性休克为次选药,可与首选药肾上腺素合用;〔5〕血液病:急淋、再障、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性紫癜等〔6〕部分应用皮肤病:皮炎、湿疹,肛门瘙痒等眼部疾病: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2021/1/1255五、不良反响〔1〕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响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诱发或加重感染:免疫力降低消化系统并发症:促胃酸、胃蛋白酶;抑制黏液溃疡;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高血压、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精神失常。2021/1/1256其他:负氮平衡;骨质疏松;食欲增加;低血钾;高血糖倾向;消化性溃疡;欣快〔有时出现抑制及情绪不稳定〕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脂肪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2021/1/1257骨密度减少、构造退化、脆性增加2021/1/1258〔2〕停药反响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萎缩〔大剂量长期反响抑制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肾上腺皮质萎缩〕缓慢减量,减低维持量或隔日给药,停药后应激情况下补充给药。反跳现象:原病复发或加重加大剂量给药,控制病症后逐渐减量、停药2021/1/1259六、禁忌症

严重精神病和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骨折、创伤修复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妇;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等。2021/1/1260七、用法与疗程大剂量突击疗法〔危急、重度抢救〕严重中毒性感染、休克一般剂量长期疗法免疫性疾病、恶性淋巴瘤、急淋等小剂量替代疗法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缺失隔日疗法2021/1/1261受下丘脑视穿插上核生物钟的控制,、和糖皮质激素呈昼夜节律性分泌(早晨高午后低)。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节律7-8时8-10时根据:随生理节律,与内源性的负反响作用时间一致2021/1/1262第二节盐皮质激素醛固酮1)水盐代谢:促进远球小管、集合管对重吸收,通过、交换增加、排出;保钠排钾、保持水分。

醛固酮过多→高血钠,水肿,高血压

醛固酮过少→低容量休克,血↑2)延缓儿茶酚胺降解,增强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1.作用:替代治疗: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补充分泌缺乏2021/1/12632.分泌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钾↑、血钠↓:直接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