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顺应论视角下中国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研究 - 语言文学_第1页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中国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研究 - 语言文学_第2页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中国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研究 - 语言文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中国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研究-语言文学1.引言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研究的焦点。最早对其进行研究的是英国语言学家JennyThomas。1983年她发表的“CrossCulturalPragmaticFailure〞一文为人们分析语用失误的成因和划分语用失误的类别奠定了理论根底。关于语用失误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讨论的语用失误是指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某个言语行为时,由于受汉语叙述习惯的影响或者是没有完全了解英汉文化差别,而造成的话语形式选择不合乎英语本族人的叙述习惯。本文拟从语言顺应论这一理论视角来分析中国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

2.语言顺应论视角下英语语用失误分析

比利时语用学家Verschueren(1999)在其著?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中提出了语言顺应论(TheoryofLinguisticAdaptation),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并构建了一套研究语言使用的框架。

2.1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

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经常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Verschueren,1999:55-56)(转述自谢少万,2008:25)。

语言顺应论的本质是阐释语言使用的过程是“动态的选择过程〞,话语形式的选择要顺应语境、语言结构以及语体〞。只有灵活、适当地顺应不断变化着的语境才能实现交际的意图。学生灵活的语言选择能力是语言顺应的伎俩,也是顺应的具体体现。由于受汉语叙述习惯的影响以及没有完全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别,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表现在语言结构选择不当和话语形式不得体等方面。

2.2中国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无视对语言形式和语体的顺应

语言结构、语体的顺应是指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故选择恰当、得体的话语形式来传达交际意图。例(1)无视了恰当语言形式的顺应;例(2)由于受汉语叙述方式的影响,无视了语体的顺应。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请求教师允许延期递交论文]Sorry,Ihaven’tfinishedityet.Couldyouwaitforawhile《

(2)Haveyougotusedtoourfood《

(1)的表层句法结构叙述的意思是学生请求老师稍等一两分钟,以便写完论文的最后的一个句子,但实际上是请求老师收缴论文的期限延缓一两天。学生误用“waitforawhile〞来叙述“extendthedeadlineafewdays〞,不当的语言结构造成了语用失误,此类语用失误在中国学生的话语和作文中经常出现。(2)是中国学生同讲英语的外国朋友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话语,在相同的场合下本族人不使用这样的叙述方式。(1)和(2)的语用失误都是由于中国学生直接套用汉语的句式,而无视了对语言结构和语体的顺应。

2.3中国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无视对语境的顺应

根据顺应理论,语境关系的顺应包括各种语境因素的顺应,本文概括为两个方面:文化语境和心理语境。文化语境是指言语交际双方共享的社交场合和社会环境;心理语境是指言语交际双方个体的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在言语交际中,只有顺应交际对象的文化语境和心理语境,才能防止语用失误。(3b)无视了顺应英语文化中对赞扬的回应;(4a)无视了顺应(4b)的认知和情感。

(3)[b是一位在美国就读的中国学生,a是b的一位外国朋友。a看见b的裙子很漂亮,对此大加赞扬](摘自范方芳2008)。

a:Yourdressisreallybeautifu1.

b:No,no,it’sjustaveryordinaryone.

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英美人和中国人对赞扬的反馈存在不同。汉语文化中,中国人习惯使用“否定〞的方式或“自贬〞的方式来回应别人的赞扬,这是恪守礼貌原那么的表现,也是谦虚的美德。而英语文化中,对别人的赞扬,英美人会欣然接受,并用“Thankyou〞以示感激。(3b)无视了顺应英语文化中对赞扬的回应,造成了语用失误。

(4)[a为中国英语学习者,b为美国大学生]:

a:Iknowyouareworkingpart-timeattheuniversitytoearnmoneytopayyourtuition.Whydon’tyouaskyourfatherforhelp《Heissuchasuccessfulbusinessman.

b:IthinkIcanmanageitmyself.Butwhydidyouask《

a:Sorry!Ididn’tknowthatwassomethingprivate.

b:Well,notreally.

这段对话没有到达交际的成功,其原因是(4a)无视了顺应(4b)的认知和情感。从这几句话“Whydon’tyouaskyourfatherforhelp《Heissuchasuccessfulbusinessman〞和“Ididn’

tknowthatwassomethingprivate〞可以推知(4a)只是传达了自己的交际意图,没有顾及到(4b)的认知和情感的因素,这是因为(4a)不了解美国成年人不依靠父母这一社会文化习俗,同时也没有意识到说话时的语境要受到社会文化和交际者心理语境的约束,结果造成了语用失误。2.4顺应论视角下中国学生英语语用失误对教学的启示根据上述分析,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主要是无视了语言形式、语体以及语境的顺应。我们认为造成语用失误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完全掌握英语的正确叙述式,直接套用汉语的句式;二是不足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与交际标准,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来选择话语形式。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对策来提高中国学生的语用能力。对教师来说:要树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改变教学办法,把语言形式及其语用功能融合到教学中去,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别性,培养学生语用差别的敏感性。对学生来说:树立语用意识,主动地把掌握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具体语境中;丰盛英语文化知识,掌握地道的英语语言叙述形式;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有意识地防止母语句式的干扰。

3.结语

本文在顺应论视角下分析了中国学生的英语语用失误。我们认为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主要是无视了对语言结构、语体以及语境的顺应。这是由于中国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英语的正确叙述式以及不足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与交际标准而造成的。最后,本文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Thomas,J.CrossCulturalPragmaticFailure[J].AppliedLinguistics,1983.

【2】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LondonandNewYork:Arnold,1999.

【3】谢少万.顺应理论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4):25–28.

【4】范方芳.语用失误的顺应论解释[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6):32-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