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说课稿范文_第1页
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说课稿范文_第2页
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说课稿范文_第3页
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说课稿范文_第4页
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说课稿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初二历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一课是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集中体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民性、艰苦性和伟大性。从九一八事变的局部侵华到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日本侵略者旨在灭亡中国的野心全然暴露。在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战场上将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取得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胜利;抗日后方中华儿女直面凶残,讨伐侵略者,国共两党领导军民和各阶层上下齐心,“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众志成城最终赢得抗战的胜利。重点: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难点:让学生通过具体史实,体会中国各阶层人民是怎样“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反击日本侵略者的。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的学习对象是初二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自我意识均有迅速的发展,探究学习的欲望强烈,有很强表现欲。关于本课的内容,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利于对本课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一)课程标准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借助讲述血战台儿庄的史实、观看相关影片,体会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通过讲述百团大战的史实,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讲述中国社会各阶层在抗日战争中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史实,体会各阶层在抗日战争中威武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知道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的主要成就。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抗日战争和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等人的资料,如阅读有关故事书籍、观看有关影片或电视剧,以备上课时使用,锻炼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课堂教学中,请学生讲一讲他们所了解到的有关资料并交流看法,以提高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知识和感情的能力,并尝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从而能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通过本节课后的自我测评题目,形成学生自制表格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我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激情和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个人素质,以及对祖国未来的关切。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敢于发言、善于和他人进行交流的素质。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分组导学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等方法并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将本课内容分成3大板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板块,并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使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合作能力。五、教学准备阶段教具: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1自制powerpoint课件。2分析学情,查找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3指导同学分组活动。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阅读有关材料。六、教学过程导课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从这首《国魂颂》中举出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抗击外国侵略的历史人物。(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张学良、杨虎城……)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国民党军队和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同仇敌忾,痛击日军,展开全民族抗战。他们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新课讲授(一)血战台儿庄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侵占我国东三省,为了达到灭亡中国的野心,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又发动卢沟桥事变。同时,日军又将魔抓伸向华东,从上海登陆,攻破南京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至此,日本侵略者的两大侵略战场基本形成。(课件打出《两大战场示意图》)而日本要进一步侵入中国的关键就在于打通这两大战场,而徐州则成为连接这两大战场的关键。徐州位于黄河与淮河之间,连通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津浦线和陇海线在这里交汇,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中国军队占领了徐州,就可以阻断华北、华东的日军,而如果被日本人占领的话,中国的抗战形势就会更加严峻。而在徐州东北,有一个默默无名的小村庄,什么事件使它全国甚至世界闻名?生:血战台儿庄师:非常好。(进入第一目学习)作为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胜利——台儿庄大捷。请大家阅读课本P97,找出以下内容(板书:血战台儿庄,时间、地点、指挥者、结果)学生认真看书。师:看完后,请大家问一句话概括一下血战台儿庄,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涵盖战役的各个要素。(学生活动一:历史事件概括)生:1938年3月,徐州东北的台儿庄,在李宗仁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师:很好,请坐。(课件打出各个要素,并简要介绍:曾指挥约60万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徐州会战,以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相结合,分为三个阶段:先与敌人短兵相接,拖住敌军的步伐,赢得布防时间,再与攻入庄内的敌人反复巷战,损耗其实力,最后中国军队集合各处援兵,以优势兵力围歼敌军1万多人,日军第10师团向峄县、枣庄方向逃窜。台儿庄战役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结束。这场战役非常激烈,平均每天降落的炸弹就达6000至7000枚。(课件打出图片《尸横遍野的日本鬼子》通过这副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惨烈状况,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中国士兵的顽强不屈、英勇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在付出巨大努力的情况下,最终取得战役的胜利,举国欢腾,(课件打出图片《汉口胜利大游行》)。那么究竟胜利给危难中的中国和对整个抗战带来了什么影响呢?请大家先看三段材料。(课件打出三段材料。材料一: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李宗仁回忆录》材料二:日军第10师团、第5师团这两支号称精锐的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包围攻击下仓皇退逃,连大批重型武器、军需物资和士兵尸体都不得不遗弃战场。材料三:英国路透社电讯说:“英国对于中国战局极为关注,最初中国军队获胜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确为事实。”请同学大声朗读,同时打出问题,对读题同学表扬)学生活动二:小组讨论,战役的胜利分别对中国、日本和国际社会产生什么影响?生:激烈讨论后选代表回答,其它同学补充。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一方面进行表扬,另一方面进行引导,特别是“提高国际地位”这一点,回答完后教师总结,课件打出三点意义。(1)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2)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3)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学生活动三:学生展示课前搜集资料(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的其他资料)教师点评,肯定学生。过渡一:血战台儿庄是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的壮烈史实,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百团大战,这是中共领导的抗日军民予敌以重创,进一步坚定全国人民抗战胜利信心的重要战役,它同样壮烈!(二)百团大战背景:1940年夏天德意法西斯在欧洲取得了重大胜利,日本对中共敌后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究竟什么是“囚笼政策”?(课件打出图片)日寇在华北建立据点,修筑公路,挖封锁沟.据点周围碉堡成群,铁路、公路沿线岗楼密布,形成牢笼,所以叫“囚笼政策”。同时日军对根据地还实行“三光政策”,是哪三光?生:烧光、杀光、抢光师:那为什么当时日军要特别地加紧剿共呢?(课件打出图片)因为中共在华北、华中、华南建立了抗日根据地,钳制了日军,严重威胁着敌人后方。在根据地,采取游击战的形式与日军斗争,大家知道有哪些么?生:地雷战、地道战(学生活动四:准备资料讲解,教师播放课件图片)师:正是这些严重威胁着敌人,所以日寇疯狂围攻。中共为了粉碎日军的围攻,,更为了让全国人民看到抗日胜利的曙光,发动了百团大战。现在请同学们阅读P98,用一两句话概括百团大战的时间、战争规模、统帅、主要目标等各个要素。(学生活动五:历史事件概括)师:(课件打出百团大战的要素,播放百团大战经过视频)讲到战争规模时总结其为何被称为百团大战,讲主要目标时:破袭战的重点是正太铁路,这里体现出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的军事谋略与指挥艺术:尊重客观,造势制敌,确立以“交通破袭”为战役手段,在防御中求进攻,(课件打出图片)《彭德怀军事文选》:华北战场上,敌人兵力强大,兵器精良,作战有素,处于战略进攻的态势。我军则处于战略防御的地位。我们如果“采取单纯的防御,必须招致失败的恶果”,因此,必须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积极防御的要诀,在于乘敌在运动中或立足未稳时,集中优势兵力,以坚决、勇猛、迅速的手段歼灭敌人……只有在运动中解决了敌人,打击了敌人,才是达到防御的最好手段”。精心谋划,把握战机,选定“截断正太路交通”为战役目标,变被动为主动(课件打出图片《正太铁路》文字:不留一段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桥梁)提问:为什么对区区一条铁路要有这样的决定?生:阅读课本P99小字课文回答问题。师:补充正太铁路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陷入瘫痪。战役开始后,日军毫无准备,供认:“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经过这样的艰苦奋战,中共粉碎了日军的围攻,那它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呢?我们通过它的战绩表来总结一下(打出材料一:表格)。在战后蒋介石也发来贺电(打出材料二:蒋介石给中共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和问题)大家结合课本和材料,回答问题。学生活动六:材料分析生:学生回答师:表扬、引导并补充,从表格前两项得出规模大,后三项得出对日军切断补给、沉重打击,从材料二得出是主动出击、提高中共威望。师: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武器落后,装备低劣,竟可以在2000千米长的战线上予敌以重创,它用辉煌的战绩打击了国内妥协投降的倾向,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也说明了战役胜利的原因有诸多方面,不仅仅靠武器,我们学生应该从百团大战中得到许多启发,比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万一遇到了困难,也应表现出英勇顽强、不怕困难的品质,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学生活动七:讨论比较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不同?过渡二(课件打出材料)展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毛泽东选集》提问:为什么说只要中国的广大民众组织起来,就一定能将日本侵略者这匹野牛“烧死”?你认为广大民众在抗日战争中组织起来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师:抗日战争开始后,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群众团体以及海外华侨、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炎黄子孙,不分宗教信仰,不分男女老幼,纷纷起来,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中。下面,我们将了解全国其他抗日大军中的三个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是:①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②大后方国统区的著名画家徐悲鸿;③致力于民族工业发展的科学家侯德榜。请同学们利用课本内容和搜集的资料来说明。在同学们发表看法的基础上,通过以下途径加强认识:1.欣赏歌曲《黄河大合唱》,感受冼星海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呼唤中华儿女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感受冼星海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共同感受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民族之声。它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欣赏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和《奔马》。指出,徐悲鸿的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他在九一八后画的马作品,把自己的个性和政治理想寄托其中,表现了作者愿为国杀敌、效命疆场的赤子之心,反映了他的爱国抗战精神。此外,他还将举办画展所得的10万美金,全部捐献给国家,资助抗战。他不愧是国统区知识分子积极支持抗战的杰出代表。3.学生讲述侯德榜的故事。指出,许多科学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提高祖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而发奋工作,侯德榜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纯碱作为化工原料,化学药品、纺织品加工、肥皂制造等方面都离不开它。这在战争年代,无疑是多么重要的化工原料,而当时我们没有掌握制碱技术,外界又对中国进行了封锁,为了打破抗战时期敌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封锁,侯德榜前后经过500多次循环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后,最终,侯氏联合制碱法成功了。侯氏制碱法的成功,打破了战争时期敌人对中国的封锁,支援了抗战,并使中国的制碱化学工业跃居世界前列。至此,我们了解了在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中。此外,还有民族工商业资本家踊跃购买国债,科学家们发奋工作,文化界人士组织许多救亡团体,宣传抗日,海外广大华侨节衣缩食,捐钱、衣物、药品、汽车,支援祖国抗日。宗教界人士、少数民族等也积极参加了抗日斗争,这让我们深深感到在抗战中,拿枪的威武不屈,不怕牺牲,不拿枪的也是如此!(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