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酸钠产业发展行动意见_第1页
铝酸钠产业发展行动意见_第2页
铝酸钠产业发展行动意见_第3页
铝酸钠产业发展行动意见_第4页
铝酸钠产业发展行动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铝酸钠产业发展行动意见

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844家,实现营业收入1.9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2.5%,占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17.1%,经济总量保持全国首位。原油加工、轮胎、化肥、农药、烧碱等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产品门类齐全,重点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43家,东明石化、利华益、万华化学、海科集团、京博集团、齐鲁石化等6家企业过500亿元;2020年度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我省105家,位列全国第一;26家企业荣获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是全国最多的省份,龙头企业带动力显著提升。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力度,优化海洋化工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海洋化工产业。加快研发海水化学资源和卤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扩大提取钾、溴、镁、硼、碘、锂、锶、铷、铯等系列产品及其深加工规模,开发新型阻燃材料、药用中间体、电子材料等产品。做大做强做精海藻化工,开发医用、保健品用、化妆品用等高附加值产品,构建海水利用和海水淡化资源综合开发产业链,实现传统制盐业向海洋精细化工转变。面向海洋重大工程和装备,重点发展防腐防污涂料、海洋工程材料、海洋环保材料、海洋检测试剂等化工新产品,加快提升海洋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精细化工产业特点(一)精细化工行业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根据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咨询出版的专业研究报告《SPECIALTYCHEMICALS》,截至2020年,全球精细化学品品种已超过10万种,产品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医药、染料、农药、涂料、日化用品、电子材料、造纸化学品、油墨、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等,还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环保等高新技术方面广泛应用。(二)精细化工行业生产技术复杂精细化工产品品种多,同一种产品经不同的工艺流程可延伸出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用途的衍生品,生产工艺复杂多变。精细化工各种产品均需要经过实验室开发、小试、中试再到规模化生产,对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工艺,积累经验。因此,对细分领域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的经验积累及创新能力是一个精细化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精细化工行业产品附加值高精细化工产品所涉及的生产流程较长,要经过多个单元操作,制造过程较为复杂,在化学反应过程的选择及过程控制、核心催化剂的选择上,使用不同技术的企业在生产效益与产品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高水平的工艺技术和反应设备。同时,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是石油化工产品等大宗化学品,市场供应充足,原材料价格相对透明,采购成本容易控制,因此,精细化工产品比传统化工行业享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四)精细化工行业下游客户粘度高精细化工产品一般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特定领域或实现下游产品的特定功能,因此下游行业企业对于配套精细化学品的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视度往往高于采购成本,因而,产品质量稳定的精细化工品生产商往往与下游保持较高的客户粘度。(五)精细化工行业关联面广,关系国计民生精细化工产业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各个领域。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十多亿人的生存质量与精细化工息息相关。精细化工和粮食生产一样重要,只能立足于国内,不能依赖于国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部门。基于以上行业特点,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相继将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了精细化工,90年代之后,全球精细化工迅猛发展,并形成了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产品日益专业化和多样化。中国化工协会2019年3月发布的《2017-2025年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设想与对策》提出,我国精细化工产业2021年总产值将突破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5%,精细化率超过50%。但与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平均精细化率60-70%相比,我国精细化率的提升仍有很大空间。精细化工行业基本风险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和地方政府可能会颁布更新、更严的环保法规,提高环保标准,从而导致增加环保治理方面的费用支出,影响行业盈利水平。行业部分原材料如烧碱等属于危险化学品,在其运输、存放和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和控制不当,可能引起泄漏、火灾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存在因设备及工艺不完善、物品保管及操作不当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造成意外安全事故的可能,从而对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坚持优化提升产业生态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推动化工产品向功能化、精细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链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到2025年,全省化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6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7%左右,产业规模保持全国首位;高端化工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占全省化工产业比重提高到50%以上,基本建成化工强省,在国内率先形成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建设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坚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深入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加快补短板、锻长板步伐,推动化工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挖掘国内消费潜力,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巩固国际竞争优势,稳定对外贸易格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支持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十三五是全省化工产业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安全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并重的时期。全省化工产业以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为统领,围绕行业的全局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先急后难、标本兼治、精准用力,稳步推进隐患排查整治、散乱企业治理、园区水平提升、产业提质增效,行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一)综合实力保持领先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844家,实现营业收入1.9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2.5%,占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17.1%,经济总量保持全国首位。原油加工、轮胎、化肥、农药、烧碱等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产品门类齐全,重点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43家,东明石化、利华益、万华化学、海科集团、京博集团、齐鲁石化等6家企业过500亿元;2020年度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我省105家,位列全国第一;26家企业荣获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是全国最多的省份,龙头企业带动力显著提升。(二)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坚持安全第一、生态优先,对全省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环保、节能、质量和转型升级四评级一评价,关闭退出2300多家不合格生产企业。有力有序推进产能压减和整合转移,淘汰落后和整合转移地炼产能4447万吨;焦化行业实施清单管理和以煤定产,压减产能1356万吨;氮肥行业淘汰固定床气化炉255台,压减合成氨产能147万吨;轮胎行业淘汰低端炼胶和硫化设备,压减低端斜交胎产能2200万条;氯碱企业加快电解槽节能改造,13家企业吨碱能耗低于国家先进值。(三)新兴动能加快成长积极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烟台万华百万吨乙烯、东营威联化学200万吨PX项目一期、青岛海湾化学40万吨/年乙烯法聚氯乙烯、齐翔腾达20万吨/年MMA项目一期、联泓新科100万吨甲醇制烯烃、鲁西化工20万吨/年己内酰胺•尼龙6、20万吨/年聚碳酸酯等项目接连投产,打通产业链断点堵点。裕龙岛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天辰齐翔尼龙66新材料、华鲁恒升尼龙6、京博中聚溴化丁基橡胶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链条高端发展。(四)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化工行业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6家,累计申报发明专利6.6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7万件。炼化含硫废气超低硫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开发与运用等3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玲珑集团建设的中亚轮胎试验场建成投用,东岳集团氢燃料电池膜、赛轮集团EVE液体法炼胶、清源集团疫苗用特种油等一批高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五)集聚效应更加显现在全国率先出台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规范认定74个化工园区、10个专业化工园区、125个重点监控点,化工企业入园率由不足20%提高到34%,园区产值占行业产值比重达到70%以上。齐鲁化学工业区、东营港化工产业园、济宁化工产业园、烟台化工产业园、聊城化工产业园等5个园区进入2020全国化工园区30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烟台市高端化工产业集群、淄博市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广饶县橡胶轮胎产业集群等8个化工集群成为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为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六)智慧赋能逐步深化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建设,培育天弘化学、海科瑞林、京博石化、滨化集团等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智慧园区建设全面起步,聊城化工产业园、东营港化工产业园、济宁化工产业园入选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数量占全国1/4;10家园区进入全国智慧园区建设试点创建单位,数量占全国1/5。启动建设山东省智慧化工综合管理平台。全省化工行业重大危险源智能化监管接入率达到100%,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成投用。精细化工行业下游产业概况铝酸钠是为改善水泥等品质,以及为钛白粉、白炭黑等相关化工产品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物质,其发展与化工、制药、水处理、建材等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铝酸钠产品主要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备而成,相关产业的发展与铝酸钠有着密切的关系。2020年我国铝酸钠产量同比2019年增长1.4%。精细化工行业壁垒(一)精细化工行业技术和人才壁垒技术实力是精细化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关键。精细化工高端技术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学术背景,还需要多年研发和生产的实践积累经验。精细化工行业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反应工艺路径选择、催化剂选取以及温度、压强、时间等工艺过程控制方面,不同的研发路径和工艺选择对产品成本、纯度、质量和后续扩展等的差异很大。因此,拥有大量高端和成熟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行业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精细化工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以及长期的生产技术积累,这些方面都构成了行业的技术壁垒。(二)精细化工行业环保壁垒随着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起实施,对企业违法排污等事项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废弃物治理,使企业生产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日益提高,企业必须持续加大污染物处理技术研发、环境保护设施投入和污染物处置力度。环保设施的初始投资较大,其后生产过程中的较高的运行成本也提高了行业进入壁垒。(三)精细化工行业客户资源壁垒稳定优质的客户群体是精细化工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之一。精细化工产品专用性强,能否与客户保持长期业务合作,将对企业日常经营和长远发展构成重大影响。精细化工的质量和纯度直接影响到终端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大型终端客户对供应商生产规模、产品质量、持续经营能力等有相当严格的要求,通常从研发能力、产品质量、环保措施和职业健康等多个方面对相关生产商进行全面地考察和评估后,方确定某种或某几种的主要供应商,并定期进行复查评级/审计。精细化工企业一旦被选择为供应商后,通常会与下游大型客户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新进入者构成强大的壁垒,行业产品除供应国内以外,甚至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坚持安全绿色发展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安全生产、节能环保作为化工产业发展的生命线贯穿始终。着眼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化工生产低碳化、化工消费绿色化,强化标准的刚性约束和倒逼作用,注重源头治理和精准管控,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从安全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动力。精细化工行业概况化工产品一般分为通用化学品、准通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四类,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统称为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