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及趋势_第1页
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及趋势_第2页
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及趋势_第3页
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及趋势_第4页
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及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作者:一气贯长空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及趋势摘

要为了探讨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及趋势,从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及危险废物的来源与危害等方面进行综述,阐述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危险废物处理主要分为预处理部分和无害化安全末端处理部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预处理后,为末端无害化处理提供方便,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安全焚烧法、安全填埋法、水泥窑协同处理法、回收综合利用处理法。现阶段应切实解决在危险废物处理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随着党的十八大“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十九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表明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也为我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快速推进,在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物质需求的同时,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我国固体废物因具有“总量大、风险高、增长速度快”而备受人们关注。固体废物一般可分为四类,分别为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其中危险废物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危害性而成为重点关注对象。所谓危险废物,顾名思义,即对社会环境具有危害性的废弃物,因其特殊的危害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都对其进行了界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将危险废物定义为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中将危险废物表述为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一种及一种以上危害特性的废物。综合以上危险废物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危险废物(简称危废)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废弃物。危险废物具有5种危险特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和腐蚀性。包括46种废物类别和479种废物代码。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危险废物进行贮存、利用,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从事收集、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办理相应许可证,不同区域、不同省份转运危险废物需切实做好危险废物的交接工作,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事件。危险废物存在的形式不同决定了处理方式有所差异,但危险废物具有的能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及深远影响的特点,使得处理危险废物变得异常棘手,危险废物的防治与处理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01危险废物来源及危害1.1危险废物来源危险废物来源主要有三大方面:工业源、社会源与其他。化学工业中化学原料、染料、涂料、农药、军工、精细化工业等会产生废油漆、废树脂、废酸碱危险废物;石油工业的开采、炼油、石油化工等会产生废油泥、油渣、釜渣等危险废物;电镀、机械制造等企业会产生废乳化液、电镀污泥、废矿物油等;汽车、轮船、火车、飞机等保养及维修企业产生的废机油、柴油等;电子元件、电器企业产生的废溶剂、废电解液等;感光材料、皮革加工、橡塑制品、玻璃生产、电池制造、商业干洗、照相洗印、建材生产、加工等及医疗产生的医药废物等。社会源主要来源于废弃农药、车用铅酸电池、废灯管、废通信工具、废油漆等。其他方面如科研高校产生的废试剂、实验室废物、报废的研制产品等。危险废物来源复杂,种类繁多,处理难度大。1.2危险废物的危害危险废物也是一种未能重复利用的资源,不能有效处理利用,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粗犷的处理处置方式不仅不能将可回收利用部分有效回收更会给环境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危险废物污染广泛,危害严重,处理处置不及时、不彻底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直接危害。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体污染等方面。危险废物长时间堆放,细小颗粒在空气流动作用下扩散到大气中,通过二次反应,经过人体吸入后,对人体呼吸道产生损害,危害健康;液态固体废物长时间存放,会将有害物质下渗到土壤中,污染土壤,破坏土壤环境,有害物质通过生态循环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危险废物下渗到地下污染地下水,通过水体循环,可造成地表水污染、海洋生物毒性等,污染水体,影响动植物生存。02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差异化明显。在我国经济落后地区,产生危险废物相对较少,很多通过技术改造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成为了固体废物,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危险废物也更多,处理技术、处理水平要求更高。危险废物处理初期,大型企业中石油、中石化等利用自有资金建立危险废物处置场所处置本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随后经济发达地区江浙一带自筹资金进行本行政区域内危险废物的处置工作,在国内率先进行危险废物处置,积累了一定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经验,但由于当时经济、科技水平的限制,处理、处置技术水平一般;随着《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颁布,进入到国债专项资金、地方政府与企业自筹资金共建,处置危险废物阶段,该阶段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处理能力均得到了快速发展,仍然受限于当时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使得危险废物的处置面临急需更新或淘汰的局面。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危险废物处置,转化方向“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但和发达国家处理能力相比,我国仍处于劣势,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处理工艺,提高处理能力,实现危险废物的妥善处置。2.1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现状随着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出台,为危险废物的处理利用提供了政策依据与技术支持;国家成立的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等设施机构的建立,使危险废物处置工艺、处置水平及产业的发展有了显著的提高;《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制度的执行,促使更多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标准经营,规范管理,在全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危险废物处理许可证制度的实行,不仅可以确保拥有较强技术实力的公司进入该行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而且可以有效限制技术薄弱公司鱼目混珠,使参与处理危废的企业处于一个相互竞争、相互平衡的状态,提高危险废物处理的积极性。“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将危险废物的产生管理、危险废物的转移联单、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报备审批等结合起来,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2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国家生态环境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危险废物处理、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水平”“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的要求,必须加强处置工作,严守安全底线。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仍存在以下问题:(1)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处理能力普遍较弱,与实际需求的处理能力相差较大,各地区危险废物跨区转运较难;(2)危险废物经营管理单位管理水平不足,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技术力量薄弱,规模化效益不能满足相应要求;(3)危险废物收存、储运能力不足,零散危废收集难度大,散乱堆放问题突出;(4)处理水平有待提高,有价值的危险废物利用效率低,新增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处置方式单一;(5)环境风险和环境安全仍存在较大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谓复杂多样,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起步较晚,工艺水平、技术水平落后,设施发展缓慢,市场发展千差万别,发展区域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利用技术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有效收集危险废物,转移利用,末端处置,切实提高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仍是今后重点努力的方向。03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危险废物减量控制的原则是“避免产生、综合利用、妥善处理”,源头治理为重要部分,尽量减少源头产生,重视过程中的循环再利用,提高综合和利用效率,末端采取无害化处理,最终得到妥善安置。危险废物的处理可以分为预处理部分和无害化安全末端处理部分。3.1危险废物预处理因危险废物性质不稳定,在末端处理前一般首先进行预处理,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使危险废物能够再利用,减少后续处理压力,避免出现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3.1.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固化稳定化危险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减少危险废物的迁徙,为后续处理做好预处理工作。处理重金属污泥、石棉、工业废渣等不适于焚烧的危险废物。3.1.2化学处理技术利用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方法,将危险废物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化学分解,降低危险废物毒性,转化为适合进一步处置的物质,主要处理如重金属废液、酸性废液、氰化物、乳化油等无机废物。3.1.3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将危险废物中的有害有机物进行分解,达到降低毒性,方便后续处理的目的,主要通过厌氧、好氧等生物手段处理有机废液和有机废水。3.2无害化末端安全处理技术危险废物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预处理后,可重复利用的部分进行重复利用,对于不可再利用的危险废物需要进行最终无害化处理,常见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安全焚烧法、安全填埋法、水泥窑协同处理法等。3.2.1安全焚烧法通过将危险废物进行安全焚烧,可快速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在高温炉中危险废物进行氧化分解,降低有毒有害成分,危险废物体积大幅度减小,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综合利用。焚烧法主要处理废油类、溶剂、橡胶、皮革、塑料等易燃烧的危险废物,易爆废物不宜采用焚烧法处理。3.2.2安全填埋法安全填埋法具有成本低、处理能力大、危险废物类别限制性小等特点,适用范围较广。即将危险废物进行减量化、稳定化预处理后,压实、固化、封装后进行填埋。填埋场选址要求高、占用土地、存在后期渗漏的风险。3.2.3水泥窑协同处理法水泥窑协同处理法即将满足水泥窑要求的危险废物进行入窑焚烧,在生产熟料的同时实现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是近几年水泥行业提出的废弃物新的处理方法,为水泥工业绿色升级指明了方向。在危险废物减量化的同时,应充分论证危险废物作为原料的安全性。3.2.4回收综合利用处理法危险废物回收综合利用处理主要是对危险废物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溶剂的再生、油脂的再生、燃料的利用和金属的回收是目前最主要的回收综合利用方法。膜处理技术,蒸馏技术,酸浸、萃取技术对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得到资源再生。04结论与展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