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答题策略-观点提炼_第1页
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答题策略-观点提炼_第2页
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答题策略-观点提炼_第3页
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答题策略-观点提炼_第4页
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答题策略-观点提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答题策略——观点提炼

材料论述题

论述题一般以文字材料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史论结合的能力,有利于初高中衔接,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许多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以致在解答时失误较多,失分严重。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①材料中的事例1、陈述观点:对论述进行总结,将观点叙述的更加完整(重抄一遍不得分)2、论证观点②所学知识(教材中的知识事例)围绕主题—提炼观点3、重申观点析题1、2、31、阅读材料,提炼观点2、选择史实,论证观点3、表述成文,规范答题论述题答题策略1、对材料的分析,要注意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各个历史要素。2、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3、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如材料的出处)4、注意材料中标点符号的变化,可在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第一步:阅读材料,提炼观点-------观点提炼步骤1、阅读材料,列出涉及的历史事件(列事件)2、找出材料关键句、关键词,概况材料大意3、结合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材料大意提炼观点

(观点必须是完整的陈述句、肯定句)例如:工业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

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意义。

材料:

1825年,第一条铁路通车,它连接了斯托克顿与达林顿。铁路发展飞快,到19世纪中叶,铁路网已遍布全欧洲。铁路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拿破仑在俄国遭遇惨败后,返回巴黎的1400英里路程总共用了312个小时——平均每小时5英里。拿破仑运用了当时能找到的一切快捷的交通手段,如果换作普通旅客,可能要多花费一倍以上的时间。铁路把这种局面扭转了。任何普通旅客搭乘火车走完这段距离都用不了48小时。换句话说,它把欧洲的主要路程用时缩短了90%,这让任何一个政府都拥有了管辖比过去大10倍地域的能力。火车铁路出现的意义观点1:铁路的发展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观点2:工业革命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点3:科技进步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第1步:列事件第3步:提炼观点第2步:概括大意铁路发展工业革命例1: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随着新兴军功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商鞅变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第1步:列事件---商鞅变法第2步:概括大意----材料讲述了商鞅变法的背景:变革成为时代主流第3步:提炼观点----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取得成功1、以商鞅变法为例,看论述题观点提炼—观点提炼需紧扣材料例2:商鞅变法的措施,打击了守旧贵族的利益。尤其是奖励军功的措施,对旧贵族影响尤为严重。为此旧贵族想方设法的阻拦变法,鼓动太子出面反对变法。当时太子犯法,商鞅割掉太子老师公子虔、公孙贾两人的鼻子。商鞅执法敢于不避贵势,在秦国震动颇大,这是秦国上下都能奉公守法,也是改革得以顺利推行的原因。第1步:列事件---商鞅变法第2步:概括大意----材料讲述了商鞅变法时遇到旧贵族的阻扰。第3步:提炼观点----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具备坚决斗争的精神以商鞅变法为例,看论述题观点提炼—观点提炼需紧扣材料例3: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1步:列事件---商鞅变法第2步:概括大意----材料讲述了商鞅变法的影响:使秦国富强起来第3步:提炼观点----改革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以商鞅变法为例,看论述题观点提炼—观点提炼需紧扣材料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内战、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至1688年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1701年,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规范王位继承问题,规定国王的一切决定须经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2017福建中考题)——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角度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制度、法治角度2、紧扣材料,观点可从多个角度提炼

本题观点提炼的方向:

法治建设方面

民主制度建设方面

资产阶级革命方面

改革方面制度建设需要法治的保障。从专制到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变革旧制会促进社会进步。

只有改革旧制才能顺应时代潮流。

(2018泉州质检)1879年,为加强海防,李鸿章于大沽炮台试射电报以达天津,效果良好。他再次上奏:“旱线”(即陆线)从天津到上海所需不过“十数万辆”,可先从淮军军饷内拨款开办,等到办成后仿照轮船招商局的办法招募商股,分年缴还本银;经营方式自然是“官督商办”;由于中国目前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不能不雇外国专家,但他明确提出要设立电报学堂培养中国学生“自行经理”。1880年10月,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还设立电报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电讯事业的开始。---摘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第1步:列事件---洋务运动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我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观点1: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观点2: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观点=影响、认识、感悟、启迪、认同、启示…

观点可以从材料中提炼,也可以从教材上获取,但必须符合题意。

西方的大量资本、技术和技术人才,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十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拖拉机厂的建设者,除了苏联人,还有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就有730名。……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与欧美国家的整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是苏联的工业化成就,还有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关键信息分析:苏联——苏联的工业成就——怎么取得这些成就?观点1:开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观点2:发展经济要善于抓住机遇。观点3: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有利于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观点4:人民群众的努力与奉献是苏联取得工业化成就的重要因素。(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改革是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3)、改革旧制才能顺应时代潮流;(4)、只有变革旧制才能长治久安;(5)、墨守成规只会停滞不前。1.改革、革命类观点:类别观点举例2、政治制度类观点:(1)制度创新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2)先进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发展;(3)腐朽的社会制度必然走向衰亡。(4)制度建设重于器物变革;3、民族振兴:(1)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前提)(2)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论述题常用观点归纳(1)思想解放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

(2)

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4、思想解放:(1)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3)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5、科技:论述题常用观点归纳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6、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促进文明发展

对外开放促进文化的繁荣昌盛。7、对外交流:论述题常用观点归纳(1)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2)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8、抗战类观点:9、祖国统一(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论述题满分三步法第二步:遴选史实,论证观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搜寻和遴选可以论证观点的史实。要记住,孤证不立,需围绕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