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修复学——牙列缺失修复牙列缺失
上颌骨向上向内吸收、下颌骨向下向外吸收
下颌牙槽嵴的平均吸收速度是上颌的3~4倍
Atwood牙槽嵴吸收程度分级
一级:牙槽嵴吸收较少,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形态丰满
二级:刃状牙槽嵴
三级:高度明显降低,牙槽嵴大部分吸收而低平者
四级:牙槽嵴吸收达基骨,牙槽嵴后部形成凹陷者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所有的解剖标志都具有特定的生理意义
牙槽嵴:承担较大的(牙合)力
唇、颊系带:避让
结节、隆突:黏膜覆盖少,易发生义齿压痛,做好缓冲
上颌结节(颊间隙):上颌义齿的颊侧边缘
切牙乳突:适当缓冲。上中切牙唇面至切牙乳突中点前8~10mm;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的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中点。牙列缺失后,上颌两侧尖牙尖顶间的连线应位于切牙乳突后缘
上颌硬区:腭隆突或上颌隆突,易压痛,支点易出现义齿翘动,需缓冲。
腭小凹: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应在腭小凹后2mm处
颤动线:
1)硬腭与软腭腱膜结合的部位——前颤动线
2)“啊”线——后颤动线
3)后堤区:前、后颤动线之间弓形区域,总义齿边缘封闭
翼上颌切迹: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
翼下颌韧带:不宜过多伸展
下唇、颊系带
颊棚区:随着牙槽嵴的吸收,牙槽嵴高度降低,颊棚区变得平坦、宽阔,由于其表面骨皮质厚、致密,且与咬合力方向垂直,因此能够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
远中颊角区:位于颊棚区的后方,磨牙后垫的颊侧,与咬肌前缘相对应的部位,义齿基托不能较多伸展
磨牙后垫:下颌全口义齿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下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应与磨牙后垫的1/2等高。从前后向看,下颌第二磨牙应位于磨牙后垫前缘。从颊舌向看,磨牙后垫颊面、舌面向前与下颌尖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一般情况下,下颌后牙的舌尖应位于此三角形内
下颌舌骨后窝(下颌舌骨后间隙、舌侧翼缘区):下颌义齿舌侧基托的典型形态为S形,抵抗义齿向前脱位
无牙颌的功能分区
主承托区:牙槽嵴顶、除上颌硬区之外的硬腭水平部分、颊棚区
副承托区:牙槽嵴的唇颊和舌腭侧斜面,抵抗义齿受到的水平向作用力,有利于义齿的稳定
边缘封闭区:与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
缓冲区:上颌隆突、颧突、上颌结节的颊侧、下颌隆突、下颌舌骨嵴以及牙槽嵴上的骨尖、骨棱等
义齿表面
组织面:义齿基托与其覆盖下的牙槽嵴和上腭等组织密切接触的表面。基托覆盖下的组织区域称为义齿承托区。密合。
咬合面:义齿人工牙的咬合接触应广泛而且平衡,以利于咬合压力在支持组织上均匀分布,利于义齿的稳定。功能。
磨光面:义齿与唇、颊、舌侧软组织和肌肉接触的表面。外形。
吸附力:附着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内聚力(同种分子之间)。大小与基托和黏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密合程度,以及唾液的质和量(黏稠度)有关系
表面张力:间隙愈小,表面张力也就愈大。
大气压力:良好的边缘封闭
肌肉作用力:中性区,义齿基托磨光面
固位影响因素稳定影响因素颌骨解剖形态承托区黏膜性质唾液质量上下颌弓的位置关系义齿的边缘伸展人工牙排列位置与咬合关系颌位关系义齿基托磨光面形态单颌全口义齿
修复单侧(上颌或下颌)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
对颌可能为:
完整的天然牙列,或固定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损,或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损。
难度大于上下全口义齿。全口义齿的印模和模型
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联合印模法,初印模和终印模)
开口式印模和闭口式印模
解剖式印模和功能性印模(压力性、选择性压力印模)
二次印模法,功能印模印模的要求
精确的组织解剖形态
适度的伸展范围:不妨碍周围组织功能运动,尽量扩大印模范围。印模边缘应圆钝,有一定的厚度(2~3mm)。上颌后缘的两侧要盖过上颌结节到翼上颌切迹,后缘的伸展与后颤动线一致。下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约6mm,远中舌侧边缘向远中伸展到下颌舌骨后间隙,下缘跨过下颌舌骨嵴,不应妨碍口底和舌运动。
周围组织的功能形态
保持稳定的位置印模范围
上
包括上颌牙槽嵴和上腭,唇颊侧边缘为唇、颊系带和前庭黏膜皱襞,后缘为翼上颌切迹和后颤动线(或腭小凹后2mm)。
下
包括下颌牙槽嵴,唇颊侧边缘为唇颊系带、前庭黏膜皱襞,后缘盖过磨牙后垫,舌侧边缘为舌系带、口底黏膜皱襞和下颌舌骨后窝。
取印模的步骤方法
取模前的准备:调整体位、选择托盘。
取初印模:可用成品无牙颌托盘加藻酸盐印模材或印模膏制取。
制作个别托盘
取终印模托盘选择
宽度比牙槽嵴宽2~3mm
周围边缘高度离开黏膜皱襞约2~3mm
唇颊系带处应呈切迹
上颌托盘长度需盖过翼上颌切迹,后缘应超过颤动线3~4mm
下颌托盘长度应盖过磨牙后垫
口内检查,调整托盘
取初印模
肌功能边缘整塑:通过周围组织的功能运动确定唇颊舌侧印模边缘伸展的操作技术。
被动整塑:由医师牵拉患者组织模拟其功能活动。如取上颌印模时牵拉上唇向下,牵拉两侧颊侧组织向下、向前、向内;取下颌印模时牵拉下唇向上,牵拉两侧颊侧组织向上、向前、向内。
主动整塑:患者主动进行的唇颊舌组织功能活动。
吸附力大,不可强力脱模,可向印模边缘吹气或滴水,破坏边缘封闭。
检查印模完整性。确定个别托盘边缘:
前庭沟底、下颌舌侧黏膜皱襞沟底——画虚线
虚线内向牙槽嵴方向2mm——实线
上颌腭小凹后4mm,下颌包括整个磨牙后垫—个别托盘的边缘
树脂个别托盘制作
取终印模
边缘整塑材料
制取终印
终印模
印模材料选择
印模膏—热塑性,流动性、可塑性差,无弹性,制作个别托盘。
藻酸盐—流动性、可塑性较好,有弹性,制取初印和终印。
硅橡胶高粘性—流动性差、可塑性好,有弹性,制取初印。
硅橡胶低粘性—流动性好,细腻,有弹性,制取终印。
氧化锌丁香油—流动性好,细腻,无弹性,制取终印。
印模蜡—热塑性,细腻,制取终印和印模修整。工作模型要求
模型完整,清晰、准确,充分反映出无牙颌组织面的细微纹路,边缘上显露出肌功能修整的痕迹
模型最薄处也不能少于10mm
模型边缘宽度3mm
包过印模边缘外侧3m
围模灌注法、二次灌注法
围模灌注法
干石膏粉、冲洗、吸干。
印模外侧边缘下方3mm处粘固3mm粘蜡条。
基托蜡片粘固在下颌舌侧粘蜡条上,长度与印模后缘平齐。
圆筒状基托蜡片包于印模外侧粘蜡条。印模组织面最高处至圆筒上缘距离大于10mm。
灌注石膏。
去除围模,置于60-70度热水,分离模型。
二次灌注法
干石膏粉、冲洗、吸干。
沿印模边缘外侧下方3mm处画线。
灌注模型至画线处。
调拌石膏,堆放在玻璃板上,模型翻转,石膏面向下水平置于新调拌的石膏上,包至画线处。
置于60-70度热水,分离模型。模型修整
模型底面与预想的(牙合)平面平行,最薄处厚度不应少于10mm。
模型边缘应高于前庭沟底3mm,边缘水平、连续,宽度均匀达3mm。
模型侧面光滑、连续,与底面垂直。
下颌模型舌侧部位平整,高于舌侧黏膜皱襞3mm。
模型底面的前部中线处和后缘两侧,分别制作三点定位沟,便于(牙合)架复位。
模型后堤区的处理
后堤区加压制取终印模
在腭小凹后2mm至两侧翼上颌切迹的连线处,切一深度1~1.5mm的切迹,沿此切迹向前约5mm的范围内,将石膏模型轻轻刮去一层,愈向前刮除得愈少,使与上腭的黏膜面移行
颌位关系的确定
用(牙合)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颞下颌关节窝生理后位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
上下颌关系的唯一稳定参考位是正中关系位
垂直颌位关系——垂直距离
水平颌位关系——正中关系位
美观
垂直距离
息止颌位法:息止颌位的垂直距离减去息止(牙合)间隙(2~3mm)
面部垂直距离等分法:面部中线上发迹、眉间点、鼻底、颏底(三等分)外眼角至口裂的垂直距离与鼻底至颏底的距离相等(二等分)
面部外形观察法:上下唇呈自然接触闭合,口裂约呈平直状,口角不下垂,鼻唇沟和颏唇沟的深度合宜
垂直距离恢复得过大
面部下1/3距离增大,上下唇张开,颏唇沟变浅,肌肉张力增加,易出现肌肉疲劳,牙槽嵴因受压而加速吸收。在说话和进食时可出现后牙相撞声,义齿容易出现脱位
垂直距离恢复得过小
面部下1/3的距离减小,唇红部显窄,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深,颏部前突。息止间隙偏大,咀嚼时用力较大,而咀嚼效能较低水平颌位关系
正中关系位:下颌髁突位于关节凹居中,而不受限的生理后位
颞下颌关节不紧张、舒适、咀嚼肌力大,咀嚼效能也高
哥特式弓(Gothicarch)描记法
直接咬合法
卷舌后舔法
吞咽咬合法
后牙咬合法
肌肉疲劳法
肌监控仪法
基托蜡片暂基托
上(牙合)托的制作
(牙合)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露出约2mm,且与瞳孔连线平行
侧面观与鼻翼耳屏线平行
上唇丰满而自然
宽度:前牙区约为5mm,后牙区10mm,后端斜坡状
后牙处制作两条沟深约3mm的不平行沟,涂凡士林
上(牙合)托后缘的中央处黏着一个直径约5mm的蜡球
确定下(牙合)托高度的同时取得正中关系位记录。
先修改预制的下(牙合)托的高度,然后取得正中关系记录。
核对颌位关系记录:垂直距离检查;正中关系检查颌位关系验证
垂直距离的验证
正中距离的验证:
髁突触诊法
颞肌触诊法
观察咬合
标志线
中线
口角线
唇高线
唇低线
模型上(牙合)架
髁道与髁导
髁道:下颌运动过程中,髁突在关节凹内的运动路径前伸侧方髁道下颌前伸运动时髁突在关节凹内向前下方的运动路径下颌前伸运动时非工作侧髁突向前向内向下的运动路径髁道斜度前伸髁道与眶耳平面的夹角髁导:(牙合)架上髁球的运动轨迹前伸侧方髁导斜度髁槽与水平面的夹角髁槽与矢状面的夹角确定髁导斜度
Christensen现象:前伸髁导斜度越大,楔状间隙越大
首先确定前伸髁导斜度
侧方髁导斜度=(前伸髁导斜度/8)+12
全口义齿人工牙的排牙
恢复患者有个体特征的尽可能自然的外观
保存剩余组织结构
达到咀嚼和发音的功能要求选牙
瓷牙
树脂牙
选牙—前牙
两侧口角线之间为上前牙的总宽度
唇高线至(牙合)平面的距离为上中切牙切2/3的高度
唇低线至(牙合)平面的距离为下中切牙切1/2的高度
选牙—后牙
人工后牙的颊舌径通常小于天然牙
人工后牙的近远中总宽度应小于尖牙远中面至磨牙后垫前缘的距离
解剖式牙:牙尖斜度30°和33°
半解剖式牙:牙尖斜度约20°
非解剖式牙:无尖牙(仅有窝沟而无牙尖)
排牙原则
美观原则
组织保健原则
咀嚼功能原则
美观原则
牙弓型要与颌弓型协调一致:方圆型、尖圆型、卵圆型
上前牙唇面至切牙乳突中点一般8~10mm
年轻人,上尖牙顶连线通过切牙乳突中点,而老年人上尖牙顶连线与切牙乳突后缘平齐
上尖牙的唇面通常与腭皱的侧面相距10.5土1mm
上前牙切缘在唇下露出2mm,年老者露的较少
体现患者的个性,参考患者的意见组织保健原则
不妨碍舌、唇、颊肌的活动,处于肌肉平衡位置
(牙合)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高度位于舌侧外缘最突出处
后牙功能尖要尽量排在牙槽嵴顶上
根据牙槽嵴斜坡倾斜方向调整后牙倾斜度,使(牙合)力尽可能以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
前牙要排列成浅覆(牙合)、浅覆盖,正中(牙合)时前牙不接触
平衡(牙合)接触,即前牙对刃接触时,后牙每侧至少一点接触,后牙一侧咬合时,工作侧为组牙接触非工作侧至少有一点接触
减少功能状态下的不稳定因素,要适当降低非功能尖(上磨牙颊尖和下磨牙舌尖)咀嚼功能
最广泛的牙尖接触
尖窝关系稳定
扩大接触面积
排牙
上颌
1)1、3、4颊尖、5颊舌尖、6近舌尖与(牙合)平面接触。
2)2高于(牙合)平面约0.5—1mm
3)4舌尖、6远舌尖近颊尖、7近舌尖高于(牙合)平面1mm
4)6远颊尖离开(牙合)平面1.5mm
5)7近颊尖离开(牙合)平面2mm,7远颊尖离开2.5mm
下颌
1,2,3高出(牙合)平面约1mm
补偿曲线:上颌尖牙牙尖与后牙颊尖形成向上弯曲的曲线。
横(牙合)曲线:上颌两侧同名后牙的颊、舌尖形成向上弯曲的曲线。下颌不明显
下颌后牙的中央窝位于尖牙牙尖与磨牙后垫中心的连线上。
第二磨牙(牙合)面位于磨牙后垫高度的1/2或2/3。
后牙(牙合)平面不能低于或高于舌侧缘。
上下牙槽嵴顶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小于80°,后牙排反(牙合)平衡(牙合)
在正中(牙合)及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牙合)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
1)正中(牙合)平衡
2)非正中(牙合)平衡
前伸(牙合)平衡:当下颌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对,在滑回正中(牙合)位过程中前后牙都有接触(三点接触的、多点接触的和完全接触)。
侧方(牙合)平衡:下颌向一侧作咬合接触滑动运动时,两侧后牙均有接触。全口义齿蜡型试戴
检查基托
验证颌位关系:垂直距离、正中关系(口内、髁突、颞肌)
人工牙排列与美观效果
全口义齿蜡型试戴
发音检查:
唇音(B、P)前牙唇舌向位置、唇侧基托厚度异常。
唇齿音(F、V)上前牙过长或过短。
舌齿音(Th)上前牙过于偏唇侧或前牙覆盖过大。
舌腭音(D、T)前牙唇舌向位置异常,上总腭侧基托前部过厚。
齿音(S、Ch)前牙唇舌向位置异常,覆盖过大,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人工后牙排列过于偏舌侧,舌侧基托过厚。
哨音:上颌义齿前磨牙牙弓位置狭窄,上前牙舌面及腭侧基托表面过于光滑。全口义齿的初戴
1.义齿就位前检查小瘤子等锐利之处或倒凹。
2.检查义齿基托
翘动:上颌硬区、下颌隆突等部位未做缓冲;基托变形,或印模、模型不准;
边缘长短;
磨光面形态;
有无妨碍系带活动情况。
3.检查颌位关系
4.咬合关系检查与调(牙合)
5.给患者的戴牙指导
增强使用义齿的信心、纠正不正确的咬合习惯、进食问题、保护口腔组织健康、义齿的保护。
完善的平衡(牙合)接触关系
正中(牙合)时上下前牙不接触,上下后牙尖窝交错,上下后牙功能尖(上后牙舌尖和下后牙颊尖)均分别与对(牙合)牙中央窝或边缘嵴接触。
侧方(牙合)时,工作侧上牙颊尖舌斜面均与下牙颊尖颊斜面接触,上牙舌尖舌斜面与下牙舌尖颊斜面接触,平衡侧上牙舌尖颊斜面与下牙颊尖舌斜面接触;
前伸(牙合)时,上前牙切端及其舌斜面与下前牙切端及其唇斜面接触。咬合检查
早接触:当正中(牙合)多数牙尖不接触时个别牙尖的接触。
(牙合)干扰:侧方和前伸(牙合)接触滑动过程中多数牙尖不接触而个别牙尖的接触。
低(牙合):多数牙尖接触而个别牙尖不接触。
调(牙合)注意事项
保持垂直距离,避免调(牙合)降低垂直距离
保持(牙合)面形态
调(牙合)时应单颌调磨,少量
原地点重现:每次调磨后重新咬合检查时调磨过的接触点应保持接触,避免使高度变成低(牙合)。
越调咬合点越多。正中侧方调(牙合)+—窝或嵴—+非功能尖接触面(UBLL)
上后牙颊尖的舌斜面与下后牙舌尖的颊斜面++支持尖
上后牙舌尖与下后牙颊尖修复体戴入后的问题和处理
疼痛不能定位——(牙合)时有早接触或干扰
固位不良
休息状态时—基托不密合或边缘伸展不够,上颌前弓区牙槽嵴有松软的黏膜组织。
张口、说话、打呵欠时—基托边缘过长、过厚;系带区缓冲不够;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当,影响周围肌肉的活动;义齿磨光面外形不好等。
咀嚼食物时—(牙合)干扰。
恶心
上颌义齿后缘伸展过长或义齿基托后缘与口腔黏膜不密合;
上下前牙早接触,义齿后端翘动;
上颌义齿后缘基托过厚,下颌义齿远中舌侧基托过厚而挤压舌;无牙颌功能分区的缓冲区不包括
A.切牙乳突
B.上颌硬区
C.下颌隆突
D.颧突
E.颊棚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颊棚区属于主承托区。上颌无牙颌除上颌硬区外的硬腭水平区域属于
A.缓冲区
B.主承托区
C.副承托区
D.边缘伸展区
E.边缘封闭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上颌无牙颌除上颌硬区外的硬腭水平区域属于主承托区。男,80岁。上下无牙颌,下颌牙槽嵴低平。全口义齿修复时基托利用其颊棚区作为主承托区是因为此处
A.正好位于人工牙下方
B.骨质致密,骨面与咬合力平行
C.骨质致密,骨面与咬合力垂直
D.可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
E.黏膜厚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颊棚区作为主承托区是因为此处骨质致密,骨面与咬合力垂直。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后缘位置是
A.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后2mm连线
B.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前2mm连线
C.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连线
D.上颌结节与腭小凹后2mm连线
E.上颌结节与腭小凹连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后缘位置是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后2mm连线。选择上颌无牙颌托盘时,其后缘长度应
A.在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的连线上
B.超过颤动线0.5mm
C.超过颤动线1mm
D.与颤动线平齐
E.超过颤动线3~4mm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上颌无牙颌托盘时,其后缘长度应超过颤动线3~4mm。全口义齿的固位与大气压力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A.牙槽嵴丰满度
B.基托边缘封闭
C.基托面枳
D.黏膜厚度
E.咬合关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全口义齿的固位与大气压力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基托边缘封闭。全口义齿的固位力中作用于唾液与基托之间的力称为
A.粘固力
B.吸引力
C.黏着力
D.吸附力
E.附着力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全口义齿的固位力中作用于唾液与基托之间的力称为附着力。吸附力作用于哪些因素有关
A.基托面枳
B.牙槽嵴形态
C.基托与黏膜的密合程度
D.唾液质量
E.黏膜厚度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吸附力与基托面枳、基托与黏膜的密合程度、唾液质量。取全口印模时,制作个别托盘的目的是
A.便于操作
B.能获取功能性印模
C.能获取解剖式印模
D.不影响下颌运动
E.能获得咬合平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取全口印模时,制作个别托盘的目的是能获取功能性印模。采用外耳道触诊法验证颌位关系是为了确定
A.髁突是否退回生理后位
B.垂直距离是否正常
C.关节是否有疼痛
D.开口型是否正常
E.关节是否有弹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采用外耳道触诊法验证颌位关系是为了确定髁突是否退回生理后位常用哪种办法确定垂直距离
A.卷舌后舔法
B.吞咽咬合法
C.后牙咬合法
D.利用息止颌间隙法
E.以上方法合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常用哪种办法确定垂直距离利用息止颌间隙法。无牙颌模型上(牙合)架时进行面弓转移的目的是
A.记录上下(牙合)托的关系
B.将下颌托转移到(牙合)架上
C.将髁道斜度转移到(牙合)架上
D.将下颌对上颌的关系转移到(牙合)架上
E.将上颌对颞下颌关节的关系转移到(牙合)架上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无牙颌模型上(牙合)架时进行面弓转移的目的是将上颌对颞下颌关节的关系转移到(牙合)架上。全口义齿的前牙要排成浅覆(牙合)和浅覆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美观
B.排牙方便
C.发音清晰
D.与天然牙一致
E.易于取得前伸(牙合)平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全口义齿的前牙要排成浅覆(牙合)和浅覆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易于取得前伸(牙合)平衡。全口义齿人工牙排列成平衡(牙合)主要是为了
A.提高咀嚼效率
B.增强义齿固位
C.增强义齿稳定
D.有利于美观
E.防止咬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全口义齿人工牙排列成平衡(牙合)主要是为了增强义齿稳定。对牙槽嵴损害最小的人工牙是
A.解剖式瓷牙
B.非解剖式塑料牙
C.解剖式塑料牙
D.半解剖式瓷牙
E.半解剖式金属(牙合)面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牙槽嵴损害最小的人工牙是非解剖式塑料牙.下面方法中,哪些用于确定垂直距离
A.面部距离均等观察法
B.面部外形观察法
C.息止颌位测定法
D.拔牙前记录
E.以旧义齿参考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确定垂直距离有面部距离均等观察法、面部外形观察法、息止颌位测定法、拔牙前记录。全口义齿解剖式上颌人工牙常规排列时,与(牙合)平面不接触的是
A.1|1切缘
B.3|3牙尖
C.4|4舌尖
D.5|5颊尖
E.6|6舌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4|4舌尖与(牙合)平面不接触。无尖人工牙的牙尖斜度过大会导致
A.咀嚼效率降低
B.(牙合)力过大
C.(牙合)力过小
D.侧向力过大
E.早接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无尖人工牙的牙尖斜度过大会导致侧向力过大。人工无尖牙后牙的特点不包括
A.无牙尖、外展隙及食物溢出沟
B.可减小侧向力
C.垂直方向传递力至牙槽嵴
D.增强义齿的稳定性
E.咀嚼效率不如解剖式人工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人工无尖牙后牙是有外展隙和食物溢出沟,因此A错误。磨牙后垫在排列人工牙时的标志作用如下,除了
A.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合)面应与磨牙后垫的1/2等高
B.下颌第二磨牙应位于磨牙后垫前缘
C.后牙的舌尖应位于磨牙后垫颊、舌面向前与下颌尖牙远中面形成的三角形内
D.后牙的舌尖应位于磨牙后垫颊、舌面向前与下颌尖牙近中面形成的三角形内
E.下全口义齿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后牙的舌尖应位于磨牙后垫颊、舌面向前与下颌尖牙近中面形成的三角形内,C错误。排列全口义齿人工牙的美观原则不包括
A.牙弓弧度要与颌弓型一致
B.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丰满度
C.前牙排成浅覆(牙合)、浅覆盖
D.要体现患者的个性
E.上前牙的排列要参考患者的意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前牙排成浅覆(牙合)、浅覆盖属于组织保健原则。可导致戴上颌义齿后恶心、唾液增多的是
A.义齿基托后缘欠密合
B.颊侧系带处基托缓冲不够
C.磨光面形态不佳
D.后牙排列偏颊侧
E.义齿基托后缘过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可导致戴上颌义齿后恶心、唾液增多的是义齿基托后缘欠密合。全口义齿垂直距离恢复过高的表现有
A.息止颌间隙过小
B.说话时有义齿撞击音
C.颏唇沟变浅
D.咀嚼效率低下
E.面部表情僵硬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全口义齿垂直距离恢复过高的表现有息止颌间隙过小、说话时有义齿撞击音、颏唇沟变浅、咀嚼效率低下、面部表情僵硬。全口义齿选磨时,正中(牙合)一侧上颌舌尖早期接触,侧方(牙合)没有早接触,则应选磨
A.上颌舌尖
B.下颌舌尖
C.上颌颊尖
D.下颌颊尖
E.下颌中央窝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上颌舌尖早期接触,侧方(牙合)没有早接触,应调磨下颌中央窝。全口义齿长期使用后引起髁突后移,并出现颞下颌关节病症状,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工牙磨耗,垂直距离降低
B.前伸(牙合)不平衡
C.义齿固位不良
D.咬合压力过大
E.偏侧咀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人工牙磨耗,垂直距离降低可导致髁突后移,并出现颞下颌关节病症状。取下颌前伸颌位记录的目的是
A.确定切道斜度
B.确定前牙覆盖
C.确定前伸髁道斜度
D.确定侧方髁道斜度
E.确定定位平面斜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取下颌前伸颌位记录的目的是确定前伸髁道斜度。全口义齿重衬的目的是
A.取压力印模
B.升高垂直距离
C.使义齿组织面与组织更贴合
D.增加基托强度
E.增加义齿丰满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全口义齿重衬的目的是使义齿组织面与组织更贴合。男,72岁。无牙颌,全口义齿戴用10年。临床检查发现义齿人工牙(牙合)面重度磨耗,口角下垂,口角黏膜糜烂。该患者还可能存在的临床表现是
A.鼻唇沟变深
B.颏唇沟加深
C.面部表情僵硬
D.说话时义齿撞击音
E.息止(牙合)间隙<2mm
F.咀嚼效率低下
『正确答案』ABF
『答案解析』人工牙(牙合)面重度磨耗,口角下垂,口角黏膜糜烂,说明垂直距离过低。因此鼻唇沟变深、颏唇沟加深、咀嚼效率低下都是垂直距离变小的现象。女,67岁。无牙颌,全口义齿初戴时发现,上颌义齿在休息状态及咀嚼时不松动,但说话和大张口时易脱落。其原因是
A.基托边缘密闭差
B.基托不密合
C.基托边缘过短
D.基托边缘过度伸展
E.系带缓冲不足
F.人工牙咬合不平衡
G.磨光面外形差
『正确答案』DEG
『答案解析』休息状态及咀嚼时不松动,但说话和大张口时易脱落,原因可能是基托边缘过度伸展、系带缓冲不足、磨光面外形差。某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7年。自觉咀嚼无力,面显苍老,原因是
A.垂直距离过高
B.垂直距离过低
C.咬合不平衡
D.下颌前伸
E.义齿固位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自觉咀嚼无力,面显苍老,原因是垂直距离过低。女。78岁。使用全口义齿有20余年历史,近半年更换一副全口义齿。下颌义齿易脱落、压痛,经多次修改均无效。查:下颌义齿固位差,上颌义齿固位尚好。牙槽嵴呈刃状,黏膜上有散在性出血和压痕,全身状况较差。欲解决固位及疼痛问题,对该患者首先的治疗是
A.继续修改B.重新制作
C.自凝塑料重衬D.自凝软衬材料重衬
E.建议做种植义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因患者疼痛,首先解决的是自凝软衬材料重衬。一患者戴用全口义齿1周,主诉咬合疼痛,定位不明确。检查:黏膜未见红肿或溃疡部位,基托边缘合适,做正中(牙合)咬合时,上颌义齿有明显扭转,问题是
A.基托不密合
B.基托翘动
C.侧方(牙合)早接触
D.前伸(牙合)干扰
E.正中关系有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主诉咬合疼痛,定位不明确,说明咬合有问题,做正中(牙合)咬合时,上颌义齿有明显扭转,因此是正中关系有误。全口义齿初戴后3天,主诉:左右侧方运动时感牙槽嵴痛。查:上下全口义齿固位较好,正中咬合无痛感,侧方咬合时有痛感,在左侧牙槽嵴颊斜面黏膜上有弥散性发红的刺激区。
1.引起疼痛的原因是
A.基托组织面有结节
B.基托组织面压迫过紧
C.咬合不平衡
D.人工牙排列偏向颊侧
E.压痛处黏膜较薄,对痛敏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咬合不平衡。2.针对找出的原因,正确的处理是
A.缓冲基托组织面
B.局部垫软衬材料
C.调磨正中(牙合)干扰牙尖
D.磨除组织面小结节
E.调磨侧方运动时的干扰牙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侧方(咬合)有干扰时,应调磨侧方运动时的干扰牙尖。男,70岁。无牙颌5年。初戴全口义齿时,当医生用双手示指分别放在上颌义齿两侧前磨牙区(牙合)面左右交替按压时,见义齿有左右翘动现象。
1.在引起义齿不稳定的原因中,最先应该考虑的是
A.印模变形
B.模型不准
C.基托边缘过长
D.上颌结节过大
E.腭隆突形成支点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引起义齿不稳定的原因中,最先应该考虑的是腭隆突形成支点。2.为明确义齿翘动的原因,宜进一步检查
A.患者的发音
B.义齿的固位
C.义齿基托边缘的长度
D.义齿基托组织面是否有压迫区
E.义齿的咬合平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为明确义齿翘动的原因,宜进一步检查义齿基托组织面是否有压迫区。3.为消除义齿的这种翘动,首选的处理方法是
A.基托组织面衬垫
B.缓冲局部基托组织面
C.修整基托边缘
D.调整平衡(牙合)
E.重做义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为消除义齿的这种翘动,首选的处理方法是缓冲局部基托组织面。女,66岁。全口义齿戴用3天,主诉下颌黏膜多个部位压痛。检查:上下颌牙列缺失,下颌牙槽嵴低平、黏膜薄,上下颌弓位置关系基本正常。下颌义齿承托区未见黏膜红肿、溃疡,义齿基托密合,固位好,大张口及说话时义齿不松动。基托组织面涂压力指示剂后在后牙(牙合)面施加垂直向力检查未见明显压迫部位。
1.可能导致黏膜压痛的原因是
A.基托边缘过度伸展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固镇县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专利行业财务知识培训课程课件
- 入股分红协议书范文
- 智慧城市数据底座行业产业链全景解析
- 2025年公开交易方式下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新范文
- 工商银行滁州市定远县2025秋招笔试金融学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上海市崇明区2025秋招笔试金融学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新乡市牧野区2025秋招英文面试20问及高分答案
- 邮储银行永州市蓝山县2025秋招笔试管理营销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北海市银海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选词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清理乱账服务协议书
- 2025年五粮液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0155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道路工程培训课件
- DGTJ08-2004B-2020 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
- 国庆假期大学生安全教育
- 呼吸内科出科汇报
- JJF 2267-2025场磨式大气电场仪校准规范
- 2024-2025学年安徽合肥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 荣耀机试题库及答案
- 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地理及答案(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