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中国与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中国与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中国与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分析_第4页
中国与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与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分析IDC解读中国与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云计算大数据城镇化已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IDC日前发布报告称,第三平台(云计算、移动、社交、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成为未来ICT市场的新主流,其相关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将进一步深化基础行业的发展,并全面支撑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据联合国的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2050年将达到86%,中国的城市化率2050年也将达到72.9%。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报告显示,2011年的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镇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IDC认为,中国城镇化建设常常伴随着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加剧、用地矛盾频现、水电气等资源紧张、医疗和教育等民生问题突出的局面,这需要更加智慧化的解决方案。IDC日前发布2013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发展预测称,以第三平台技术为依托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引擎。IDC分析指出,加;6.借力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来拉动新型工业化;7.环境保护监测市场发力,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建设;8.MNC将加强与国内企业的合作;9.物联网相关产业将高速发展。结合国家住建部关于首批90个智慧城市示范试点的工作部署,以及2013年3月11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共同研讨《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最新精神,IDC已全面开展对智慧城市领域的标准研究工作,并拟在后续研究中引入针对细分市场的格局分析和区域性产业分析。专家指出,2013年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将有突破和创新,资金来源进一步多元化,BOT和BT的模式越来越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将介入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服务商新的竞合关系出现,领导厂商将在2013年出现。物联网和第三平台技术的应用持续深化,云平台、大数据技术将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智慧城市现状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化物联网随着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进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实战阶段。目前各大省市智慧城市建设状况如何呢?

北京

2010年发布“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包含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60多个项目。这份纲要提出,到2015年,无线宽带将覆盖北京城乡,并将建成覆盖全北京市的统一物联基础网络。

上海

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初步形成建设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明确4个主要的关注点: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提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信息化的发展环境。

天津

在2020年实现光纤入户率达到98%以上。全面推进医疗保健智能化、教育培训智能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化、智能家庭和智能社区建设,“智慧天津”基本建成。

广州

智慧城市发展思路是“一个中心”和“三个坚持”:以建立国家中心城市为中心,坚持继续创新和需求驱动相结合,构建物联网应用体系;坚持重点突破与长远谋划相结合,构建物联网产业体系;坚持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构建物联网创新体系。

武汉

用10年打造智慧城市。2010~2011年,着力于智慧城市相关的规划与方案制定、标准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并确定典型应用示范;2012~2015年,以光谷未来科技城为试验区,全面实践智慧城市各项建设;2016~2020年,智慧城市将从未来科技城推广到东湖开发区、武汉城区。

成都

主要包含“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并率先在“天府新区”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智慧城市样板。一个高效运转的政府、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环境、一个便捷的民生环境,是其重点解决的问题。

深圳

建设“智慧产业生态系统”和“智慧城市生态系统”,打造以无线城市为载体的“智慧深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分析整合城市运行的关键信息,对各方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形成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模式。

佛山

提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到2015年,佛山要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纲要》提出了三大任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信息化提升城市化,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信息化加快国际化,提升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智慧城市须冷静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化物联网从2012年年底至今,围绕“智慧城市”这一新鲜热辣的概念,各种国际峰会、高层论坛、展览会、研讨会层出不穷,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主办方也是五花八门,层次还逐渐提高,从几个企业一拍即合自娱自乐、研究机构发布报告做热市场,到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住建部等有关政府部门身影频现,发布重磅政策。管中窥豹,从会展现场的热闹可见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是多么火爆。如今,指导政策也好,实施方案也好,建设实践也好,应用效果也好,智慧城市在不同层面的发展状态都已经能看出一些眉目,繁荣背后的隐忧也同样显露出来,有必要提醒一声。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超过50%,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看病难等“城市病”却日渐突出。据联合国估测,中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因此,中国政府需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步伐,调整城乡结构,迎接创新技术,拉动新兴产业,完善资源和环境协调,保障城镇化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两相取舍之下,智慧城市是将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最佳形式,这使得智慧城市理念备受地方政府青睐。

但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提出,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隐忧:其一,各地城市建设的基础参差不齐,如果不能因地制宜,一味“大干快上”,缺乏顶层设计层面的科学规划和统筹布局,将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其二,缺乏统一完整科学的标准评价体系,为不同城市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埋下了隐患,最终可能只建出一大批不能互联互通的信息孤岛;其三,仅从技术和设备层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绕开部门利益壁垒,无法解决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的难题。

标准混乱怎能评估效果?

建设是为了应用,效果才是硬道理,而近来全球范围内发布的几个智慧城市榜单就显得尤为刺眼:4月5日纽约智库“智慧社区论坛”(ICF)公布的全球最有智慧城市决选名单中,中国台湾的台中市和桃园县分别位列第四、第六,而此前发布的全球第一次智能城市排名中,中国香港排名第九。耐人寻味的是,在智慧城市道路上“狂奔”了三年的中国大陆无一城市入选。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自智慧城市建设升温以来,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官员都在呼吁出台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业界也组织撰写过这样的标准。然而大多数指标更重视的是城市中拥有了哪些设施,建设水平如何,而衡量其的关键则在于“数量”。例如,某城市拥有的信息基础设施数量、智慧社区数量等,似乎指标数量的多寡是衡量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此次ICF全球智慧城市评选的专家评选标准则包括这些城市能否教育公民并鼓励他们成功,能否鼓励企业发展并为新企业提供资本,能否为居民提供良好、普及的宽带服务,有没有高效率的地方领导阶层,能否提供公用电脑培育居民信息素质等。依照以上任何一条标准来判断,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内地无一城市入选:中国智慧城市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忘记了填充内容。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城市管理者对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不清晰、对建设目标的不明确。如果没有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使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可衡量、可比较,我们怎可能知道该不该建、该怎么建、建得好不好呢!

其实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标准。

2011年8月,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发布了中国智慧城市(镇)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指标体系的三大方面:智慧城市幸福指数、智慧城市管理指数、智慧城市社会责任指数。该套指数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就业和收入、医疗卫生、社会安全等23项二级指标以及信息和网络化水平等86项三级指标和362项四级细分指标。

2012年4月,中国工程院确立的“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出炉,最近又提出“管理与服务水平、产业与经济水平、城市建设与环境水平、信息化水平和居民素养水平”是智慧城市评价国际标准体系的5项核心指标。

2012年12月,住建部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试点指标体系》包括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务、智慧产业与经济四个一级指标。其中,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指标,分为保障体系、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与数据库三类二级指标,涉及无线网络覆盖、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安全等多项三级指标。智慧建设与宜居指标,分为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功能提升两个二级指标,涉及数字化城市管理建筑节能、垃圾分类与处理、供水排水燃气系统等多项三级指标。智慧产业与经济指标,则包括产业规划、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三方面,涉及创新投入、产业要素聚集、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内容。

其他的还包括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提出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选取了感知环境、创新经济评价、智慧服务、智能治理、市民幸福五个方面作为智慧城市评价的指标,并在全国数十个城市推广应用;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等6个维度,包括18个要素、37个指标。

专家指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涉及基础性标准、技术标准,以及建设、运行、治理、工程管理标准和安全与行业应用标准。其中技术标准涉及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新兴技术应用等标准。因为智慧城市涉及面非常宽泛,需要应用很多技术,并开展更多信息、通信、应用领域等的协作。在标准的建立方面,急需国家出台相关规划或者指导建议。我们注意到,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已经有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住建部等多个部委在布局,如何在国家层面形成统一科学完善的标准评价体系,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盲目跟风会不会劳民伤财?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2013年年初,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据悉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近期也将公布,届时该名单上的“智慧城市”将逾200个。

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组织的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编制培训会透露,继国开行提供不低于800亿元投融资额后,又有两家银行作出承诺,表示将提供不低于国开行的授信额度,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另有其他投资机构在4月初签订2000亿元投资额度。粗略估计,仅住建部主持的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相关投资就有望超过4400亿元。强大的资金支持为各地方政府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因此地方政府将更加积极地上报方案。

目前,全国开始建设智慧城市的地方遍及东中西部。从城市类型看,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也纷纷开始智慧城市建设。另外,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河南、安徽等省份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从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加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建设,提高通信网络带宽及覆盖率;另一方面是在重点领域提供智慧应用服务,如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安居等。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民生、智慧教育,任何一个板块都有无限的商机。业内人士表示,智慧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势必带动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实现高速成长。

智慧城市“大跃进”的提法在业界已经屡见不鲜了,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就曾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要合理规划,应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宏观指导,杜绝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但这样的“忠言”似乎也只是个口头警告,对很多决策者来说是过耳清风,听过就算。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基础设施、经济实力、科技水平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并在“智慧世博”、“无线北京”等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将大大减少这些发达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成本。相较之下,有一些中小城镇和欠发达地区,也对智慧城市建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就值得警惕。一些欠发达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积极性可以理解,但不考虑基础条件就急于启动智慧城市项目,还需三思。有专家提醒说,如果头脑发热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挤占了其他基础民生投入,甚至让地方政府和百姓债台高筑,无疑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壁垒不破何以让城市“智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邬江兴认为,建设智慧城市难点不在技术,而在利益壁垒。政府各个部门都有大量信息,但这些信息都被政府的各个部门所拥有,所谓智慧就是把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地融合起来,才能让城市得以智慧地运行。例如,单个的交通信息,可能会导致安全信息的修改;燃气的供应可能需要调整能源配给的状况。数据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数据描述一件具体的事,但是若干个描述综合起来就会产生新的知识,所以只有在数据融合过程中才能创造具体的知识,有知识才能谈智慧,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数据综合起来使用。

从目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情况看,重硬轻软的“老毛病”依然存在,就像前文所述,只考量设备的数量而忽视了填充的内容,没有在建设之初就考虑信息共享互通的问题。事实上,智慧城市的核心不是技术的挑战,而是针对我们现在管理体制的挑战,或者说是对社会管理、政府治理体制的挑战,推进这些数据融合意味着权利和责任的重新洗牌。我们现在层级化管理体系不适用于扁平化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这里的根本矛盾是信息传递处理的扁平化和社会治理架构的层级化之间的矛盾。

专家建议,智慧城市不能形成“智慧孤岛”,迫切需要一个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互动平台,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互动应用和快速规范发展。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张琪表示,智慧城市在数字城市网络化与地理空间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自动化与智能化科技。她强调,应将智慧城市中政府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社会民生信息化、企业经济信息化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对利益壁垒的打破应逐步推进,先在城市内部推进,再在城市之间推进。第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机构或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牵头理顺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并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对各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建立规范标准的公共数据库,并为各部门制定和推行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对信息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第三,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了解各部门和各类群体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同时利用信息平台,通过分类、归并和汇总等操作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深度集成,并采取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系列模式分析等实现信息和数据挖掘和应用,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和依据。第四,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整合共享信息资源提供安全保障,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管理、数据灾备、数据监管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据了解,旨在解决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推动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初步起草完成,建设指导方案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出台。智慧城市运营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化物联网国内很多地方都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作。不久前,2013年国家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公布,南京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做法。无线宽带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无线宽带是智慧城市的基础

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是IBM公司首先提出来的,这个概念应该说还是很有前瞻性的,在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后,有很多的公司都在跟进研究,有很多城市都在探索,目前来讲还是处于探索、研究的过程中。

仅有信息化人员、技术人员去推动智慧城市,是远远不够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多类建设模式。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许晶华总结了3种建设模式,即成都、上海、重庆、南京、江苏扬州等主导的信息基础设施先导模式;以天津、杭州、广州、西安、江苏无锡等为代表的智能产业驱动模式;北京、沈阳、武汉、浙江宁波、广东深圳等进行的以发展城市智能服务为突破口的建设模式。第二,发展不平衡。《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对全国96个城市的官方数据、第三方数据与申请公开数据进行统计、量化处理后,其结果显示:我国处于智慧城市规划布局阶段的城市有17个,启动准备阶段有26个,建设推进阶段有46个,部署应用阶段有7个,初具规模阶段0个。第三,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例如,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起点较低,观念、队伍、技术、产业、设备、投资等方面相对薄弱;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差异较大;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涉及规模空前(数亿人)的农村人口迁移、就业、社会保障、资源利用等问题。此外,智慧城市建设还涉及中国特色的城市、城镇嵌套结构,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并兼有政府推动型和市场推动型两种发展模式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推动两种机制等。对此,我们建议:第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智慧城市发展纲要,尽快探索、制定与在建城市特征相适应的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制度与标准体系,完善信息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第二,要确立牵头主管部门,进行合理有序布局。根据各区域产业发展基础、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等,加快布局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合理布局产业与各项配套功能,发挥集聚效应,鼓励在智慧城市各相关领域组建产业联盟。第三,组建国家级研究院,携手政府展开合作。聘请覆盖核心技术、经济、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组建国家级智慧城市研究院,并与高校、企业、专业培训机构相互配合,共同建设合理完善的智慧城市人才培养体系。第四,发挥试点先行示范效应,逐步提升整体水平。建议将智慧城市项目列入国家有关计划,并鼓励该项目的试点城市进行先行示范。此外,各城市在规划与实施智慧城市项目时,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重视发展人(组织)的综合素质,探索经营管理新模式,加快推进新技术的集成优化,妥善处理好本地区出现的新问题。智慧城市建设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可以说,包括物联网、云计算、网络与通信、高性能计算、建模仿真等在内的新兴信息技术,为实现智慧城市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协同运作、智能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核心使能技术与手段。具体地讲,物联网技术可为智慧城市实现“人—物—环境”三元融合一体提供最重要的基础使能技术与新运行模式;云计算技术为城市中海量信息的存取、资源共享和协同、智能计算等提供使能技术与服务;网络通信技术则为信息传输搭建高速的网络通信环境,为市民提供无处不在的公共服务,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网络通信基础支撑,构建随处可用、高速互联、终端多样化的网络化城市;高性能计算技术将在智慧城市求解复杂问题和开展海量信息处理及计算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对智慧城市各功能领域和运营活动的建模、分析,建模仿真技术能够高效指导智慧城市进行论证、设计、分析、试验、运行和评估,尤其是现代建模仿真系统,可以成为智慧城市智能处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与城市实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