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1课件_第1页
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1课件_第2页
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1课件_第3页
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1课件_第4页
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体输送与传热技术Fluidconveyingandheattransfer2第一部分流体输送技术引言流体输送的应用

油品输送、化工过程中,流体物料需要从一个设备送到另一个设备(设备间移动),或从一个工序送往另一个工序(工序间转移),逐步完成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常见输送方式包括:高位槽送料、真空抽料、压缩空气送料和流体输送机械送料等。必然会涉及到流体输送、流量测量、压力测量、输送设备所需功率的计算及其选型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先掌握流体力学中流体流动的有关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相关的实验知识和应用技能。5§1-1流体的特性、连续性假设第一章流体及其物理性质一、易变形性和流动流体不能抵抗任何剪切力作用下的剪切变形趋势,这是流体与固体在宏观力学行为方面的主要差异;微观上,流体分子间吸引力小。气体与液体的区别6(1)流体质点无线尺度,无热运动,只在外力作用下作宏观平移运动;(2)具有宏观物理特性---温度、压强、密度。。。1mm3体积水:3.41019

个分子空气:2.71016个分子

10-10mm3

体积

(相当于一粒灰尘体积)空气:2.7106个分子二、流体作为连续介质的假设流体质点:流体中宏观尺寸非常小,微观尺寸又足够大的任意物理实体。7连续介质模型:假设流体是由连续分布的流体质点组成的介质。(1)可用连续性函数u(x,y,z,t)描述流体质点物理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2)由物理学基本定律建立流体运动微分或积分方程,并用连续函数理论求解方程。

*除了稀薄气体与激波的绝大多数工程问题,均可用连续介质模型作理论分析。

81、密度常温下取ρ水=1000kg/m3

ρ空气=1.2kg/m3

混合液:一流体的密度(density)均匀流体:一般流体:(kg/m3)§1-2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理想混合气体:xi—组分i的质量分率yi—组分i的摩尔分率10温度/℃05101520水0.99981.00000.99970.99910.9982原油0.86930.86620.86310.86000.8569空气1.2931.2731.2481.2261.205温度/℃2530405060水0.99700.99570.99220.98800.9832原油0.85380.85070.84450.83830.8321空气1.1851.1651.1281.0981.060温度/℃708090100水0.97780.97180.96530.9584原油0.82590.81960.81360.8074空气1.0291.0000.9730.946P=101325原油、空气相对密度随温度的变化11(1)流体的体积压缩系数:二、压缩性(compressibility)和膨胀性(expansibility)例题1在容器中压缩液体,压强为106Pa时,体积1L;压强2×106Pa时,体积995cm3。求压缩系数。理想气体(完全气体)状态方程R——气体常数空气R=8312/29=287J/kg·K道尔顿分压定律例题21kg氢气,温度-40℃,V=0.1m3,求p=?141.流体内摩擦概念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中指出:相邻两层流体作相对运动时存在内摩擦作用,称为粘性力。•

库仑实验(1784)三、流体的粘性(viscosity)15

流体粘性形成原因:(1)两层液体之间的粘性力主要由分子内聚力形成(2)两层气体之间的粘性力主要由分子动量交换形成17(2)运动粘度(kinematicviscosity)

(1)动力粘度(viscosity)

(Pa•s)18【例题3】在两块相距20mm的平板间充满动力粘度为0.065N·s/m2的油,如果以1m/s的速度匀速拉动距上平板5mm处,面积为0.5m2的薄板,求所需要的拉力。N/m2

N/m2

N

19恩氏粘度和粘度测定

21温度(℃)μ(kpa·s)ν(106m2/s)温度(℃)μ(kpa·s)ν(106m2/s)00.017213.7900.021622.9100.017814.71000.021823.6200.018315.71200.022826.2300.018716.61400.023628.5400.019217.61600.024230.6500.019618.61800.025133.2600.020119.62000.025935.8700.020420.52500.028042.8800.021021.73000.029849.9表2空气的黏性系数(一个大气压下)

22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23四、流体的表面张力(surfacetension)液体具有附着力和粘附力,两者都是分子的吸引力,附着力使液体能够附着到另一个物体上,而粘附力使液体抵抗切向应力。在液体和气体的交界面处和在两种互不相容液体的界面处,分子间附着力和粘附力产生的向外的平衡吸引力使液体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表面液膜并在液膜表面内产生了张力,液体的这个特性称为表面张力,用符号σ表示,其单位是N/m。水的表面张力在结冰点和沸点之间的变化范围为0.0075~0.0589N/m。表面张力与毛细现象

25毛细现象

h水在玻璃管中上升高度h=29.8/d(mm)水银在玻璃管中下降高度h=10.5/d(mm)26所有液体都会蒸发或沸腾,将它们的分子释放到表面外的空间中。这样宏观上,在液体的自由表面就会存在一种向外扩张的压强(压力),即使液体沸腾或汽化的压强,这种压强就称为汽化压强(或汽化压力)。因为液体在某一温度下的汽化压强与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所具有的压强对应相等,所以液体的汽化压强又称为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强。分子的活动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压力升高而减小,汽化压强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水的汽化压强与温度的关系见表3五、

汽化压强29【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流体的基本特征(流动性),阐述了与流体运动相关的几个物理性质,如密度、压缩性、热胀性、黏性等。学习中应该充分理解各物理量的定义及外界因素对其的影响,熟悉各物理量的表示方法和相关参数的计算,尤其要切实掌握应用牛顿内摩擦定律的解题方法。30小测验习题:

1、牛顿粘性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只适用于_____________型流体。2、牛顿内摩擦力是流体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所以又称为___________力或者__________________力。粘性,粘滞,粘性摩擦31本章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