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研究_第1页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研究_第2页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研究_第3页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研究_第4页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Summary]目的观察常规护理干预和加强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来我院就诊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随机数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的引导。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知识与行为水平得分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知识、信念、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知识与行为水平差异显著;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TG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胆固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满足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知识需求,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心室重构,彰显护理效果,患者参与度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Keys]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冠心病的严重病变状态,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发。PCI手术治疗是治疗AMI最有效的手段,但因术后再狭窄、并发症等因素影响,疾病复发问题较为普遍[1]。护理管理已成为临床医护人员重点关注问题,研究发现,对AMI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提高遵医行为,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本文对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多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来我院就诊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随机数分成两组,研究组女11例,男19例,年龄55~72岁,年龄均值(62.14±2.75)岁;对照组女7例,男性23例,年龄52~74岁,年龄均值(60.75±3.12)岁。所有患者均满足至少两项诊断标准:缺血性胸痛史、心电图动态演变、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动态改变。纳入标准: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生存期>1年;顺利完成各自组护理周期。排除标准:重要器官危重疾病;护理配合度欠缺;未全程参与治疗。两组数据综合比对,差异不突出(P>0.05)。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密切监测体征,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加强健康教育:(1)住院期:入院期的健康教育是建立护患信任的节点,也是让患者快速适应院内环境的阶段。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年龄、信息接收水平、性格等因素进行教育,选择适合的文本或多媒体资料。注重语言温和,告知患者治疗具体方案、主治医师、医院设备等信息,使其有充分预期,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到自己被重视。(2)教育内容:患者经治疗后至出院前7d,开展教育讲座,包括:针对出院后可能会出现的AMI症状及生活方式进行深入指导。发放并用平实、通俗的语言讲述医院制定整理的《AMI指导手册》,内容包括:AMI病因及危害;一般治疗方法(监测体征、绝对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道、镇痛、给氧、硝酸甘油、阿司匹林、阿托品等);再灌注治疗基础信息(溶栓治疗、介入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讲解并发症及处理,包括急性左心衰竭处理、心源性休克处理、心律失常处理等;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学习。(3)出院前: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患者心理、生理、环境及健康情况,并针对这四个维度记录可能出现的疾病复发因素。指导患者科学用药,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意识,尤其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严禁吸烟及身处烟雾环境。(4)随访:护理人员进行微信语音随访,每周1次,每次10min,了解患者最新健康情况和生活习惯。对不良习惯及时纠正,告诉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避免疾病复发的关键。1.3观察指标(1)采用《照顾者知识行为水平》[2]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知识与行为水平,共三个维度,每项满分2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疾病认知越好。(2)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知识与行为水平比较两组知识与行为水平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表1两组知识与行为水平比较(±s,分)组别例数疾病知识信念行为研究组3022.34±3.3121.77±2.0223.45±4.26对照组3016.78±4.0217.14±3.1117.62±5.27t-5.8486.8384.712p-0.0000.0000.0002.2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表2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组别例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总胆固醇(mmol/L)TG(mmol/L)研究组3061.64±3.894.45±1.121.35±0.36对照组3050.22±5.145.32±1.561.87±0.48t-9.7032.4814.746p-0.0000.0160.0003.讨论目前,国内临床对AMI患者的常规护理主要建立在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之上,通过护理程序、临床路径等形式开展,且实施时间基本集中在患者住院期[3]。因此,存在着单向灌输、被动接受等问题,无法长期维持护理效果。随着现代医学对AMI深入认知,健康教育显示出了极大的辅助治疗潜力。由于AMI属危急疾病,有赖于患者长期稳定的自主护理,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中,研究组经护理后的知识与行为水平、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健康教育可提高AMI患者对病情的观察意识,甄别疾病复发诱因,使身体始终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护理人员有必要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因为,笔者发现,有许多AMI患者会经常自己在网上搜索“AMI危害”等误导性内容,一旦治疗初期没有获得效果,便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治疗依从性受限。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要相信专业治疗,不要关注道听途说的所谓“科普知识”,并通过自身专业的教育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避免其产生不良情绪。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Reference[1]迭莎.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分析及护理[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6):111-112.[2]杨琼花,肖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