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克隆-5基因芯片课件_第1页
基因克隆-5基因芯片课件_第2页
基因克隆-5基因芯片课件_第3页
基因克隆-5基因芯片课件_第4页
基因克隆-5基因芯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基因芯片技术

(一)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 基因芯片(genechip)又称DNA芯片或DNA微阵列(micro-array)。 将大量(通常每平方厘米点阵密度高于400)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 基因芯片的特点:高集成度、高并行处理能力、自动化分析

基因芯片的4个基本要点DNA方阵构建样品制备杂交检测(二)基因芯片技术的主要应用1.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疾病诊断和治疗、疾病分类、药物筛选、发病机制、愈后判断、药物筛选和寻找药物靶标等

应用基因芯片研究宫颈癌相关基因表达3.基因芯片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还可用于司法鉴定、食品卫生监督、环境检测、国防和航天等许多领域。生物芯片:用于检测生物大分子的微点。 蛋白质、糖、脂等

第三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本含义(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1986年,著名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纳托·杜尔贝科(RenatoDulbecco)在Science杂志上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icProject,HGP)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实施(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 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三)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1.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2.疾病预防

锦绣般的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为2002年4月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这份世界权威学术期刊,以封面文章形式和显著篇幅,登出中国科学家绘出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历史性论文。

这是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一项世界级研究成果。“毫无疑问,中国基因组学研究已达到世界水平”,《科学》杂志总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唐纳德·肯尼迪对新华社记者说。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组成(一)结构基因组计划 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伟大创举—“生命天书”的获取功能基因组学的机遇和挑战—“生命天书”的破译(二)功能基因组计划

研究人类全部基因的功能

ToolsforStudyingGeneFunctionBioinformaticsGeneexpressionprofileInvitromutagenesisGenetransferModelorganisms1.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治疗Pharmacogenomics&IndividualizedTherapy

机体摄入药物后,经过吸收、分布、药物与靶细胞作用、生物转化或分解及排出等一系列过程。每一步都受到特定的酶、受体或蛋白质的作用和影响。一个药物的总的药理作用都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在药物代谢过程中一系列蛋白和酶的基因都会对药物作用产生影响药物反应的多基因控制(EvensandRelling,Science1999;286:487)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是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和线粒体内的氧化酶。主要对药物及其他代谢物进行氧化修饰。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种类很多,有的底物可被几种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催化,而有的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可催化几种不同的底物。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的基因命名为CYP。强代谢者(extensivemetabolizer,EM)弱代谢者(poormetabolizer,PM)降压药异喹胍(debrisoquine)催产药司巴丁(sparteine)由细胞色素氧化酶2D6氧化代谢而失活鉴定CYP2D6表型常用异喹胍代谢率(MR)法,即晚上口服异喹胍后收集8小时尿样:MR=尿中异喹胍量/尿中4-羟基异喹胍量MR›12.6者为PM,‹12.6者为EM强代谢者(EM)和弱代谢者(PM)大部分个体对以上两个药代谢正常-----强代谢者(extensivemetabolizer,EM)EM为显性遗传------药物代谢正常。有些个体代谢较弱-----弱代谢者(poormetabolizer,PM)PM为隐性遗传。对30余种重要药物有代谢障碍-----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常见CYP2D6基因突变分布

不同种族的人PM频率民族 PM频率(%) 白种人 3-10 中国人 0.7-1.1 日本人 0-2.3 西非人 0-8 非裔美国人 1.9 2蛋白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是要从整体上研究蛋白质及其修饰状态,说明在不同状态下的蛋白质组的差异。

HGP—人类健康的希望疾病诊断向基因诊断的过渡,即“此人患何病?”转向“何人可能患此病?”基因治疗日趋成熟一大批基因工程药物和基于基因组信息开发的新型药物的应用“量体裁衣”式的治疗,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组织工程,器官再造人类潜能的开发前景广阔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on)是一门伴随着基因组研究而产生的交叉学科。广义地说,它是从事与基因组研究有关的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储存、分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